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是什么意思利益输送在财务报表中会有?

大家讨论一下如何理解财务报表中的商誉。企业增长有两种方式:内部增长和收购。收购时经常会产生商誉,这是因为溢价收购。商誉是收购公司时超出市场价格部分的溢价。收购价格通常是按照净市场价......

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是什么意思利益输送在财务报表中会有

36、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接下来具体说说

那些藏在财务报表里的“玄机”。

股票突然就“暴雷”了,有没有办法避免?

有,虽不能百分百避开,但也能有七八。

几乎所有财务作假的公司,一旦被爆出,我都会认认真真的去做研究。

因为只有研究这些作假的公司,你才会发现财务报表作假的玄机,到底在哪里。

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1、存贷情况。

账面上有大量资金的,或者银行存款的,却一直借钱的,往往有问题。

因为存款的利息,肯定比借贷的利息要低,那不是自己有钱不花,还高息借别人的,太反常。

当年财务作假暴雷的“两康”造假案,几乎是如出一辙。

大量的银行存款躺在那边,却被爆出没有钱了,欠这欠那还不上钱。

这种往往就是财务作假,最终就是存款不翼而飞。

当然,银行不会平白无故的有那么多存款不翼而飞,那么这笔钱究竟去哪里了,值得深思。

2、分红情况。

上市公司业绩节节攀升,但是分红的时候却一毛不拔。

这种情况,也有财务造假的嫌疑。

但凡是虚增收入, 虚增利润 的,都是没钱拿出来分红的。

毕竟,腰包里到底有多少钱,他们自己再清楚不过了。

那些业绩猛涨,净利润猛增,分红却少的可怜,甚至不分红的,要特别的注意了。

3、库存情况。

库存猛增, 周转率 下降厉害的,暴雷概率特别高。

看似生产了很多东西,却没有销量, 产能过剩 的背后,注定了业绩暴雷的结局。

且不说存货的真实性到底有多少,存货最终能不能变成实际收入,就是个大问题。

回头爆出来坏账,都是这些库存惹得祸。

另一种情况,更离谱,就是库存消失了,突然就不见了。

比如,当年赫赫有名的,扇贝走丢了,扇贝回来了,扇贝又走丢了。

企业玩的真溜,因为没人会去考察,扇贝到底在不在水底,这库存有和没,只有自己清楚。

4、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如果不断往上走,那一定要特别注意了,风险特别大。

应收账款收上来了叫钱,收不上来的叫做 坏账

有些公司明知道已经出现坏账,却始终把坏账记在应收账款里。

等到暴雷的时候,一下子几十亿的账款变成了空头支票。

连续两三年微微盈利,然后一年突然巨亏几十亿,都是在应收账款上做的文章。

应收账款和经营性现金流要结合起来看,当应收账款高筑,经营性现金流不断下降,一定要非常小心了。

5、毛利润率。

有一些公司做假账,做到毛利润率上来了。

行业平均的毛利润率是30%,它却有40%。

如果没有特殊的技术壁垒或者 品牌效应 ,不是头部的企业,压根不会有超行业平均的毛利润率。

即便是头部的企业,毛利润率也会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内卷之后趋于行业平均。

所以,通过毛利润率这一点,也可以判断上市公司有没有造假的嫌疑。

尤其是传统行业,技术含量不高的,一定要特别注意毛利润率。

毛利润率既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从侧面反映企业的情况。

6、虚拟价值。

所谓的虚拟价值,就是什么商誉之类的,有些实在是有点虚高了。

当然,严格意义上,净资产这个东西,其实也是虚高的。

大部分企业,以买入价格计算净资产,实际情况会出现大量的折旧。

买的设备出现折旧其实再正常不过了,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很多所谓的估值,其实是有点虚高的,这一点较好占比上市公司的估值低一些。

商誉暴雷的情况,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虚拟价值到底几何,大家需要自己去考量。

当然,这一块也不能完全算作财务报表作假,只不过衡量的标准可高可低。

以上六点,是分析了众多暴雷公司,财务造假公司后,得出的一点小经验。

有兴趣的可以深入研究一下,上市公司的玩法很多,暴雷情况也是各式各样。

还有一类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经常搞并购,做投资的上市公司。

一方面,通过并购可以搞利益输送,掏空上市公司,把钱给到关联公司,实现套现。

另一方面,盲目扩充业务,扩充所谓的产线,就是为了吹泡泡讲故事,垒估值上去。

只有主营业务非常赚钱,且已经吞掉大量市场份额,产出稳定现金流的企业,扩展新业务才是合理的。

那些蛇吞象的转型,通过并购做大上市公司的情况,往往都是暗藏雷区,尽量少触碰。

财报里大量收入来自于并购公司的,也要尽量去避免。

有些被并购的公司,会签署 对赌协议 ,约定几年的利润。

但几年约定期过后,业务就直线下滑,最终直接暴雷,影响上市公司本身。

至于这背后是暗藏内幕,还是正常的市场因素导致暴雷,就不得而知了。

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是什么意思利益输送在财务报表中会有?

上市公司的雷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说是防不胜防,财务作假只是其中之一。

为了套现,进行花样减持,上市公司也是为此绞尽脑汁。

1、市值管理。

所谓的市值管理,是引入“做市商”,不管是合规的,还是民间的,去保证市值的“稳定”。

做市商会把上市公司的市值,稳定在一个区间,让投资者误以为上市公司跌不下去了。

当三年解禁满期,大股东可以开始套现的时候,减持就有了所谓的公允价值。

在业绩没有出现明显下滑的时候,大量抛售股票,也不会导致股价崩盘。

因为散户会认为上市公司值那么多钱,所以纷纷接盘,让上市公司顺利套现走人。

2、离婚套现。

上市公司通过离婚套现的案例,最近几年是越来越多了。

当然,有一部分是确确实实的婚姻破裂,离婚时间往往都比较早。

还有一部分,却不是正常的离婚,而是在临近套现之前,突然出现婚变。

这种约定的婚变,其实是为了减持套现开绿灯。

毕竟,公司的创始人、大股东要大量套现,可能会引起市场的猜想,对公司前景的担忧。

而离婚后的另一半,选择抛售股票套现,影响会小很多,而且限制也会少很多。

只不过,离婚套现的情况越来越多了,散户也就不是这么好骗的了。

3、利益输送。

所谓利益输送,其实就是找关联公司去做账,套取上市公司的利润。

当然,由于市盈率比利润来的更实在,很多会逆向做关联输送,提高公司估值。

比如,关联公司的增加部分的采购单价,让企业的业绩报表变得更好。

等套现完成后,再以低价的方式补偿采购方相关利益损失。

上市公司做利益输送,去拉高公司股价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种可调配的利润,其实非常难以防范,可能会直接导致公司的股价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

4、质押融资。

最后一招套现方式更粗暴,就是质押融资。

当然,经历过2015年的去杠杆,质押融资当下的折价率其实还是挺高的。

上市公司只有引入 长庄 ,把股价抬升到一个更高位,才会方便自己做质押融资。

通常,质押融资的比例在50-70%,也是按过往的股价平均价格做为评估价格。

相较而言,当下质押融资的难度会略大一些,即便要套现,也都很难接受50%的折价。

炒股这件事情,其实真的挺难,要防财务上的雷,还要防套现中的陷阱。

要辨别踏踏实实做事情的上市公司,而不是每天忙着讲故事,变着花样炒作赚钱的股票。

多分析,多思考,把大方向先明确,多研究,多推敲,把公开信息先吃透。

如何理解财务报表中的商誉

大家讨论一下如何理解财务报表中的商誉。企业增长有两种方式:内部增长和收购。收购时经常会产生商誉,这是因为溢价收购。商誉是收购公司时超出市场价格部分的溢价。收购价格通常是按照净市场价格计算的。如果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那么超出部分就是商誉。

假设一个公司的有形资产、土地设备、存货、应收账款等加起来为10亿,净资产为10亿,如果收购价格为12亿,那么就有2亿的商誉进入收购公司的会计报表中。

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是什么意思利益输送在财务报表中会有?

为什么会溢价收购?因为公司价值有两种来源。

·一个是重资产投入,例如土地、设备等有形资产。但有些公司不依赖这些资产赚钱,而是通过品牌技术能力赚钱,这些公司的净资产很低。如果只按净资产收购,收购就很难达成。这时候,高出净资产的部分就是商誉。

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是什么意思利益输送在财务报表中会有?

作为投资者,如何理解财务报表中的商誉?假设两个公司每年的净利润均为1000万。a公司的有形资产为4000万,b公司的有形资产为2亿。你会选择哪个公司进行收购?通常情况下,会选择a公司,因为它可以用更少的资本投入产生同样的价值,也就是说赚同样的1000万。

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是什么意思利益输送在财务报表中会有?

a公司需要投入4000万本金,b公司只需投入2亿,因此a公司更有投资价值。假设两家公司的收购价格均为2亿,此时收购a公司会产生1.6亿的商誉,这是在扣除a公司净资产后产生的,而收购b公司不会产生商誉。

如果两个公司的利润要翻倍,达到2000万,那么两家公司的有形净资产投资也需要翻一倍。此时,a公司的净资产将达到8000万,b公司的净资产将达到4亿。也就是说,要达到净利润翻倍,后者的资本投入是前者的5倍。同样投入一块钱,a公司可以产生0.25元的利润,b公司只能产生0.05元的利润。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给a公司的价格肯定更高。例如,给a公司20倍的市盈率,而后者因为投入更多,只能给10倍的市盈率。

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是什么意思利益输送在财务报表中会有?

市盈率通常是按照净利润计算的。a公司的市值为4亿,而b公司的市值为2亿。

a公司的有形资产很少创造利润,大部分是通过有形资产创造的。因此,商誉的本质其实是特许经营权,是核心竞争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利润。·通常而言,A股市场上的消费类公司、科技类公司,如互联网食品企业、白酒等行业,多为轻资产公司,这些公司在收购时通常会涉及商誉问题。而对于地产、光伏、水电等重资产公司,则不会产生商誉。

目前,我国对商誉减值并未进行处理,只有当收购目标的利润未达到收购预期时,才会进行减值处理。例如,收购目标预期每年净利润为一亿,但实际只实现了八千万元的净利润,那么就需要对两千万元进行减值处理,计入资产减值中。

因此,商誉并非一定是坏事,关键在于溢价收购部分能否稳定产生利润。许多A股上市公司的商誉无法持续产生利润。这是因为在收购时,溢价部分并非对应品牌能力、技术能力等资产,而是不太好的资产,甚至是空壳公司。这种情况下,商誉存在利益输送的风险,需要警惕。

什么是股市中的现金分红

236、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现金股利是指以现金形式向股东发放股利,称为派息或派现;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东无偿赠送股票,即在分红时并不支付现金,而是向股东赠送股票,从而将本年度利润**为新的股本,留在公司里进行再投资。上市公司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两种形式同时使用。

和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不同,A股在2013年前“重融资,轻回报”的氛围较重,大部分上市公司分红的积极性不高。在2013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对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关系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后,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占比显著提升。2020年,七成A股上市公司发布现金分红方案,累计分红总额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1.76%,刷新历史纪录。其中,194家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超过10亿元,24家公司分红总额超过百亿元。

以上数据统计的还仅仅是现金股利,除此之外还有股票股利等形式。表面上看,发放股利是上市公司回馈股东的重要方式,两者都能给股东们送去“福利”,但是否属于真利好,并不能武断下结论。

“某某股票马上要分红了,能不能买上赚点利息钱啊?”这是很多不懂分红规则的小白幻想的捡便宜大好事。

首先,不是明天分红今天买上就能分到钱,分红公告中会有明确的股权登记日,在那天之后买入的都不能获得分红。其次,羊毛出在羊身上,分红金额是要从股价中扣除的,之后需要做相应的除权除息处理。如果持股不满一定时限,还需要被征收税率不等的红利税,显然分红对短线投资者并不算什么好消息。平时还有某些个股在分红登记日当天和前一两天股价下跌,就是因为部分投资者不想参与分红,赶在登记日前集中抛售造成的。

但能长期保持稳定分红率,持续回报股东的企业一般经营较为稳健,财务状况也不存在大的瑕疵,故天然受长期价值投资者青睐。

以上就是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是什么意思利益输送在财务报表中会有?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