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是什么鱼的图片?

《乌苏里船歌》中唱道: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一幅热火朝天的渔家乐画面跃然于眼前。但我对这一句始终感到困惑,在这首歌曲发行的20世纪60年代,赫哲族全体人口不足......

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是什么鱼的图片

作者按【五次方按】关于“三花五罗”的话题,已经写过两次了,总体上失之粗陋,错误不少,为避免谬种流传,特推出《最新修正版》。黑龙江省水系发达,淡水鱼类资源极为丰富,民间素有“三花五罗......接下来具体说说

一篇说全黑龙江省经济鱼类“三花五罗十八子”,建议收藏!

黑龙江省水系发达,拥有极为丰富的鱼类资源,民间素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之说,本篇综合各种资料,对“三花五罗十八子”进行梳理,不当之处请不必赐教。反正都是俗名,不用太认真......不过本砖家会尽可能的认真。

三花:鳌花、鳊花、鲫花

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是什么鱼的图片?

翘嘴鳜

1、“鳌花”,翘嘴鳜,学名 Siniperca chuatsi ,鲈形目(鱼旨)科鳜属。另有同属近缘种 斑鳜 / Siniperca scherzeri 。本种即“桃花流水鳜鱼肥”之“鳜鱼”,广布于南北水系,黑省所产因天寒水冷、生长缓慢而肉质尤佳。

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是什么鱼的图片?

长春鳊,照片来自饶河政府网

2、“鳊花”, 长春鳊 ,学名 Parabramis pekinensis ,鲤形目鲤科鳊属。本种略似武昌鱼(团头鲂),体型侧扁呈菱形,生长缓慢,体重可达4斤,常见1斤左右,为名贵经济鱼类。

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是什么鱼的图片?

花(鱼骨)

3、“鲫花”, 花(鱼骨) ,学名 Hemibarbus maculatus ,鲤形目鲤科(鱼骨)属。体长,体侧和背部青褐色,腹部白色,体侧中轴有数量不等的黑斑。鱼加骨字,字库中没有,音同滑。

五罗: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是什么鱼的图片?

哲罗鲑

4、“哲罗”, 哲罗鲑 ,学名 Hucho taimen ,鲑形目鲑科哲罗鱼属。本种为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鱼,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貌寝,体大,身长1米以上,曾经有发现长达4米,重达90公斤的个体。新*喀纳斯湖的湖怪极有可能就是巨型的哲罗鲑。

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是什么鱼的图片?

三角鲂

5、“法罗”, 三角鲂 ,学名 Megalobrama terminalis ,鲤形目鲤科鲂属,因顶鳍高耸、头尖尾长,从侧面看近似三角形而得名。本种体大肉厚、骨刺较少、肉质嫩滑,为淡水鱼类中的珍品。

瓦氏雅罗鱼,图片来自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6、“雅罗”, 瓦氏雅罗鱼 ,又名东北雅罗鱼,学名 Leuciscus waleckii ,俗名华子、白鱼,鲤形目鲤科雅罗鱼属,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各水系,其中以达里诺尔湖为多。肉味鲜美,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东北地一些水库建库初期的主要渔获对象之一。

黑龙江鳑鲏

7、“胡罗”, 黑龙江鳑鲏 ,又名斯氏鳑鲏,俗名葫芦籽,学名 Rhodeus sericus ,鲤形目鲤科鳑鲏属。鳑鲏类均属小型鱼类,本种较多也不过火柴盒大小,因体态优美、发色艳丽,此类小鱼备受原生鱼爱好者追捧。鳑鲏,音同旁皮。

白吻梭鲈,图片来自饶河政府网

8、“铜罗”, 白吻梭鲈 ,学名 Sander lucioperca ,鲈形目鲈科梭鲈属。本种非黑龙江原生鱼种,乃是在上个世纪中叶由中亚引进黑龙江水系放流,从而定居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和兴凯湖成为陆封性物种。

细鳞斜颌鲴

以上各种中,“三花”很明确,前“三罗”无争议,胡罗可能包括鳑鲏属其它种,唯铜罗诸说不一,有人认为是 细鳞斜颌鲴 / Xenocypris microlepis (俗称“板黄”)或其近似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铜罗指代的对象也发生了变迁,本篇以饶河政府网站提供的图片为准。

十八子:青根棒子、山鲤子、草根棒子、黄姑子、紫泥肚子、花里羔子、七粒浮子、川丁子、麻连子、柳根子、白漂子、沙姑鲈子、红眼瞪子、鲤拐子、胖头鲢子、鲫瓜子、斑鳟子、嘎牙子。

关于“十八子”,有顺口溜曰:龙江子,鱼十八,青山草,黄紫花,七川麻,柳白沙,红鲤胖,鲫斑嘎。从“青山草”开始,每一个代表一种鱼,即上述十八种。

青鱼

10、“青根棒子”, 青鱼 ,学名 Mylopharyngodon piceus ,鲤形目鲤科青鱼属,四大家鱼之一。本种体亚圆筒形,青黑色,生长迅速,体长1米余,最大个体达70公斤,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

东北鳈

11、“山鲤子”, 东北鳈 ,学名 Sarcocheilichthys lacustris ,鲤形目鲤科鳈属。本种为小型鱼类,成鱼体灰黑色,带有浅红的色彩,横带纹暗淡不明显。鳈,音同泉。

草鱼

12、“草根棒子”, 草鱼 ,学名 Ctenopharyngodon idellu ,鲤形目鲤科草鱼属,四大家鱼之一。本种体延长,亚圆筒形,体青黄*,体长1米余,生长快,最大个体达30kg左右,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

银鲴

13、“黄姑子”, 银鲴 ,学名 Xenocypris argentea ,鲤形目鲤科鲴属。本种体长而侧扁,头小呈锤形,体背部为灰黑色,腹部及体下侧为银白色,鳃盖有明显的桔黄*斑块。属广温性鱼类,主要分布于珠江、长江、黑龙江等水域。鲴,音同固。

蒙古贝氏餐条

14、“紫泥肚子”, 蒙古贝氏餐条 ,学名 Hemiculter bleekeri ,鲤形目鲤科餐属。本种个体小,数量多,适应性较强。既可作肉食性鱼类的饵料,又可食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红点鲑

15、“花里羔子”, 花羔红点鲑 ,学名 Saluelinus malma ,鲑形目鲑科红点鲑属。本种有陆封型和洄游型之分,我国境内均为陆封型,终身生活于江河干流及支流清冷水域,因其体侧有淡红色点而得名。数量较少,经济价值不大。

施氏鲟

16、“七粒浮子”, 施氏鲟 ,学名 Acipenser schrenckii ,鲟形目鲟科鲟属。本种是中国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鱼体细长呈细纺锤形,裸露无鳞,背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为软骨硬鳞鱼。其嘴边到腮边,通常有七个明显突起的“疣状突起”,故名“七粒浮子”。

蛇鮈

17、“川丁子”(船钉子), 蛇鮈 ,学名 Saurogobio dabryi ,鲤形目鲤科蛇鮈属。本种为小型鱼类,体延长,略呈圆筒形,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体侧中轴有一条浅黑色纵带,上有13-14个不明显的黑斑。背部中线隐约可见4-5个黑斑。鮈,音同拘。

红鳍鲌,图片来自河南师大水产学院网站

18、“麻连子”, 红鳍鲌 ,又名潘玮柏,哦不对,是短尾鲌,学名 Culter erythropterus ,鲤形目鲤科鲌属。本种体型较扁,自胸鳍基部至**有明显的腹棱,常见体长100~200毫米,最长达300毫米。鲌字,音同搏。

19、“柳根子”, 洛氏鱥 ,学名 Phoxinus lagowskii ,鲤形目鲤科鱥属。本种为小型鱼类,体长而侧扁,成体大小为100~150毫米。数量多且分布较广,为产地常见食用鱼类。鱥,音同贵。

餐条

20、“白漂子”, 餐条 ,学名 Hemiculter leucisculus ,鲤形目鲤科餐属。本种为小型鱼类, 体长而扁薄,生长缓慢。一般体长100至140毫米,最长达240毫米。数量较多,具一定的经济价值。

葛氏鲈塘鳢

21、“沙姑鲈子”, 葛氏鲈塘鳢 ,学名 Perccottus glehni ,鲈形目塘鳢科鲈塘鳢属。本种分布于朝鲜北部以及黑龙江、辽河、图们江等,体圆,近纺锤形,后部侧扁。由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且营养价值较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极具市场开发潜力。

赤眼鳟

22、“红眼瞪子(红眼睁子)”, 赤眼鳟 ,学名 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鲈形目鲤科赤眼鳟属。本种体呈长筒形,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红眼,为优质经济鱼类。

23、“鲤拐子”, ,学名 Cyprinus carpio ,鲤形目鲤科鲤属。本种体延长,稍侧扁,体长可达1m左右,体青黄*,尾鳍下叶红色,为常见食用鱼类。

24、“胖头鲢子”, ,学名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鲤形目鲤科鲢属,四大家鱼之一。本种体侧扁,较高,体长达1m余,银灰色,最大体重15-20kg,为中国主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对象。注:有些地方口语中将“胖头”和“鲢子”分开,“胖头”指鳙。

银鲫

25、“鲫瓜子”, 银鲫 ,学名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鲤形目鲤科鲫属。银鲫为鲫的亚种,体形及体色与普通鲫鱼极相似,但身体比普通鲫鱼显著地高且宽,体色较深;生长速度较鲫鱼快,个体也较大,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

黑龙江鮰鱼

26、“斑鳟子(或斑撑子)”, 黑龙江鮰鱼 ,学名 Thymallus arcticus ,鲑形目鮰科鮰属。本种体形长而侧扁,背鳍长且高,呈旗状,体背部黑紫色,体侧上方有许多黑褐色小斑点。鮰,音同回。

27、“嘎牙子”, 瓦氏黄颡鱼 ,学名 Pelteobagrus vachelli ,鲿科黄颡鱼属。本种和普通的黄颡鱼模样差不多,但个头较大,是该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

黑龙江的“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是什么鱼

《乌苏里船歌》中唱道: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一幅热火朝天的渔家乐画面跃然于眼前。但我对这一句始终感到困惑,在这首歌曲发行的20世纪60年代,赫哲族全体人口不足1000,怎么撒开的1000张网呢?

赫哲族捕鱼

那啥,以上是故意抬杠的玩笑话,艺术当然允许夸张,不然白发就更不敢3000丈了。夸张归夸张,但赫哲人是擅长打鱼的渔猎民族是事实,黑龙江省境内各大领域鱼类资源丰富也是事实,本篇要介绍的就是备受黑省人民推崇的江鲜鱼类----“ 三花五罗十八子 ”。

先说“三花”,即鳌花、鳊花、鲒花。

翘嘴鳜

靠前,“鳌花”就是 翘嘴鳜 ,学名 Siniperca chuatsi ,鲈形目真鲈科鳜属。此鱼以刺少味鲜著称于世,自古享有崇高地位,著名诗句“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鳜鱼即指此也。有人可能觉得它是江南特产,实际上翘嘴鳜分布很广,南北各大水系均有之。黑省水域的鳜鱼因天寒水冷而生长缓慢,肉质和味道更高一筹。鲜活的鳜鱼适合清蒸,尤以一斤半以内的最佳,太大的味鲜但肉硬。

长春鳊

第二,“鳊花”系指 长春鳊 ,学名 Parabramis pekinensis ,鲤形目鲤科鳊属。看上去很像武昌鱼有没有?确实有点像,体型都是扁扁的菱形,但武昌鱼是 团头鲂 /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二者同科而不同属。长春鳊生长缓慢,一般在1斤左右,特点是脂肪含量丰富,而且脂肪含在肉间,肉嫩味鲜,可煎可炖,煎炖皆宜。

花鮕

第三,“鲒花”是什么?很多网上资料都说是江里的鲫鱼,不对,鲒花实际上是指 花鮕 ,学名 Hemibarbus maculatus ,鲤形目鲤科鮕属,也叫花骨鱼。体长,体侧和背部青褐色, 腹部白色,体侧中轴有数量不等的黑斑块,故曰“花骨”。此鱼个头不大,0.25公斤左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江鲜。

然后是“五罗”,即哲罗、法罗、 雅罗、 胡罗、铜罗

哲罗鲑

第四,哲罗即 哲罗鲑 ,学名 Hucho taimen ,鲑形目鲑科哲罗鱼属,是一种冷水肉食性鱼类。体大凶猛,身长在1米以上,著名的新*喀纳斯湖的湖怪极有可能是巨大体型的哲罗鲑。难能可贵的是,此鱼虽然属于傻大黑粗一路,但肉味鲜美,怎么做都好吃,可惜日渐稀少。

三角鲂

第五,法罗指的是 三角鲂 ,学名 Megalobrama terminalis ,和武昌鱼一样属于鲤科鲂属,因而也比长春鳊更像武昌鱼,体大肉厚,骨刺较少、肉质嫩滑,宜煎宜炖,用之吊汤则味美鲜香,为淡水鱼类中的珍品。

瓦氏雅罗鱼

第六,雅罗的正名是 瓦氏雅罗鱼 ,学名 Leuciscus waleckii ,鲤形目鲤科雅罗鱼属,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各水系,也叫滑子鱼、白鱼。此鱼味道极鲜,但寻常人等轻易品尝不到,盖因其被捕后极易死亡,且其腹部体壁薄、常破裂,肠内污液外溢而影响品质,如能保证新鲜度,则酱焖、香酥、炖汤均佳。

胡罗

黑龙江鳑鲏

第七,胡罗的真实身份有点神秘,很多黑省人也只知俗名“葫芦籽”,让本砖家颇费了一番周折,不过最后还是“研究”出来了----胡罗指的就是 黑龙江鳑鲏 ,学名 Rhodeus sericeus ,也叫斯氏鳑鲏,鲤科鳑鲏属的小型鱼类。不清楚此鱼如何能进入“三花五罗”之列,其个头很小,最大不过火柴盒大小,食用价值似不太高,倒是很受原生鱼饲养爱好者追捧。

铜罗

白吻梭鲈

第八,铜罗比胡罗更神秘,经仔细对比,本砖家认为铜罗应为 白吻梭鲈 ,学名 Sander lucioperca ,鲈形目河鲈科。上图即饶河政府提供的“铜罗”照片,下图即是白吻梭鲈,特征完全一致,而且白吻梭鲈在上个世纪中叶由中亚引进黑龙江水系放流,从而定居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和兴凯湖成为陆封性物种,地域也能对得上。此鱼肉嫩少刺,蛋白质含量高于鳜鱼20.53%,5种致鲜氨基酸含量也高于虹鳟,为名贵水产。

黑龙江鱼类“三花五罗十八子”名实图考(最新修订版)

作者按

【五次方按】 关于“三花五罗”的话题,已经写过两次了,总体上失之粗陋,错误不少,为避免谬种流传,特推出《最新修正版》。

黑龙江省水系发达,淡水鱼类资源极为丰富,民间素有“三花五罗十八子”之说,本篇综合各种资料,对其进行考证、梳理,不当之处请不必赐教。

三花:鳌花、鳊花、鲫花

1.“鳌花”,翘嘴鳜

图1.1 翘嘴鳜

翘嘴鳜 / Siniperca chuatsi ,即“桃花流水鳜鱼肥”之“鳜鱼”,也叫桂鱼,广布于南北水系,自古为老饕所珍视。体表具暗色斑纹,两侧各有一条垂直于侧线的显著长型黑斑。据说一斤半以内的个体肉质尤佳,大则偏硬。宜清蒸及各种烹饪手法。 鳜,音同桂。

图1.2 斑鳜

图1.3 大眼鳜

图1.5 三种鳜的比较

常见的同属近缘种还有 斑鳜 / S. scherzeri 大眼鳜 / S. kneri ,前者的分布区域北至辽河和鸭绿江水域,似可算在“鳌花”之内,后者限于长江流域或淮河中、下游,北方无。识别要点:斑鳜浑身布满黑斑,最为显著;翘嘴鳜眼小嘴大,口裂深达眼睛下方;大眼鳜眼大嘴小,口裂没到眼睛下方就刹住了。

2.“鳊花”,长春鳊

图2 长春鳊

长春鳊 / Parabramis pekinensis ,或简称鳊,不要被“长春”二字迷惑,它可能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中。体型侧扁呈菱形,自胸基部下方至**间有一明显的皮质腹棱,略似武昌鱼(团头鲂),看上去很欠扁。体重可达4斤,常见1斤左右,肉味鲜美,是鲤科鱼中少有的适于清蒸者。 鳊,音同边,注意不是三声。

3.“鲫花”,花䱻

图3.1 花䱻

花䱻 / Hemibarbus maculatus, 产于国内南北多个省区,在浙江、福建等地已成为较为重要的养殖种类之一。体长,体侧和背部青褐色,腹部白色,体侧中轴有数量不等的黑斑。听说味道一般......

图3.2 唇䱻

另有同属 唇䱻 / H. labeo ,黑斑不如花䱻显著,唇部肌肉发达,俗名“虫虫”,或为“重唇”之谐音。 䱻,音同滑。

五罗: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4.“哲罗”,哲罗鲑

图4 哲罗鲑

哲罗鲑 / Hucho taimen ,冷水性淡水食肉鱼,分布于黑龙江、图们江、额尔齐斯河等水系,新*也有。体大,成体身长1米以上,鳞极细小,背部青褐色,腹部银白,头部、体侧有多数密集如粟粒状的暗黑色小十字形斑点。野生资源稀少,已有人工养殖。 鲑,音同归。

5.“法罗”,中国鲂

图5 中国鲂

中国鲂 / Megalobrama mantschuricus ,水产领域称“三角鲂”,黑龙江、鸭绿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闽江等水系均产。长春鳊和中国鲂形态近似,区别之一是:长春鳊的腹棱完整,从胸部一直到**;而中国鲂的腹棱仅从腹鳍基部到**,曾被叫做“平胸鳊”。 鲂,音同房,注意不是三声。

《中国鱼类志》中另有一种 三角鲂 / M. terminalis ,仅产于珠江水系和海南岛,业内叫“广州鲂”。有些网络资料将“法罗”的拉丁名定为 M. terminalis ,误矣,本砖家就犯过这样的错。

6.“雅罗”,瓦氏雅罗鱼或拟赤梢鱼

图6.1 瓦氏雅罗鱼

一般认为“雅罗”即 瓦氏雅罗鱼 / Leuciscus waleckii ,俗名华子、白鱼,中国北方平原中上层鱼类,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各水系,黄河流域也有分布。肉味鲜美,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是东北地一些水库建库初期的主要渔获对象之一。

图6.2 拟赤梢鱼

很多欠儿欠儿的东北朋友指出,“雅罗”实为“鸭罗”,嘴巴扁扁得像鸭子,瓦氏雅罗鱼显然不具备这个特点,另有一种 拟赤梢鱼 / 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 更符合,分布于黑龙江的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中,又名红尾巴梢、尖嘴。此鱼肉瘦少脂肪,一般制成咸鱼供食用。到底是雅罗还是鸭罗,由东北人民自己定吧。

7、“胡罗”,黑龙江鳑鲏

图7.1 黑龙江鳑鲏

图7.2 大鳍鱊

黑龙江鳑鲏 / Rhodeus sericus ,又名斯氏鳑鲏,俗名葫芦籽。最大亦不过火柴盒大小,因体态优美、发色艳丽而备受原生鱼爱好者追捧,可惜收拾不好容易发苦。也有人认为,“胡罗”是 大鳍鱊 / 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 ,东北各水系均有分布。 鳑鲏,音同旁皮;鱊,音同玉。

8.“铜罗”,白吻梭鲈

图8.1 白吻梭鲈,图片来自饶河政府网

图8.2 白吻梭鲈

白吻梭鲈 / Sander lucioperca 。体侧和腹部淡白色,背青灰色,成鱼有12至13条褐色横斑。本种非黑龙江原生鱼种,乃是在上个世纪中叶由中亚引进黑龙江水系放流,从而定居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和兴凯湖成为陆封性物种。

图8.3 细鳞斜颌鲴

也有人认为“铜罗”是 细鳞斜颌鲴 / Xenocypris microlepis (俗称“板黄”)或其近似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铜罗指代的对象也发生了变迁,本篇以饶河政府网站提供的图片为准,官方说它是,不是也是。

十八子:青根棒子、山鲤子、草根棒子、黄姑子、紫泥肚子、花里羔子、七粒浮子、川丁子、麻连子、柳根子、白漂子、沙姑鲈子、红眼瞪子、鲤拐子、胖头鲢子、鲫瓜子、斑鳟子、嘎牙子

关于“十八子”,有顺口溜曰:龙江子,鱼十八,青山草,黄紫花,七川麻,柳白沙,红鲤胖,鲫斑嘎。从“青山草”开始,每个字代表一种鱼,即上述十八种。

9. “青根棒子”,青鱼

图9 青鱼

青鱼 / Mylopharyngodon piceus ,四大家鱼之一,在中国除青藏高原外,广泛分布于黑龙江至云南元江,长江以南更多。体亚圆筒形,青黑色,生长迅速,体长1米余,最大个体达70公斤。养殖量日渐式微,产量远不及其它三种家鱼。

10.“山鲤子”,东北鳈

图10.1 东北鳈

图10.2 华鳈

东北鳈 / Sarcocheilichthys lacustris, 小型鱼类,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成鱼整体黑不溜秋,横带纹不明显。本种的图片非常稀少,一般都错用 华鳈 / S. sinensis 的图,我费老鼻子劲儿才在一个俄罗斯网站上找到。话说华鳈在黑龙江有分布,说不定“山鲤子”也包括它,比东北鳈好看多了。 鳈,音同泉。

11.“草根棒子”,草鱼

图11 草鱼

草鱼 ,/ Ctenopharyngodon idellu ,四大家鱼之一。体延长,亚圆筒形,体青黄*,体长1米余,生长快,最大个体达30kg左右,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养殖量居全世界所有鱼类之冠。

12.“黄姑子”,银鲴

图12 银鲴

银鲴 / Xenocypris argentea ,属冷热不惧的广温性鱼类,主要分布于珠江、长江、黑龙江等水域。体长而侧扁,头小呈锤形,体背部为灰黑色,腹部及体下侧为银白色,鳃盖有明显的桔黄*斑块。 鲴,音同固。

13.“紫泥肚子”,贝氏䱗

图13 贝氏䱗

贝氏䱗 / Hemiculter bleekeri ,个体小,数量多,适应性较强,广泛分布于黑龙江、黄河以及长江流域。既可作肉食性鱼类的饵料,又可食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14.“花里羔子”,花羔红点鲑

图14 红点鲑

花羔红点鲑 / Salvelinus malma ,因其体侧有淡红色点而得名。有陆封型和洄游型之分,我国黑龙江、绥芬河、图们江、珲春河、鸭绿江等流域均有,在图们江为陆封型鱼类,经济价值不大。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15.“七粒浮子”,施氏鲟

施氏鲟 / Acipenser schrenckii ,中国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等地均有分布。鱼体呈细纺锤形,裸露无鳞,其嘴边到腮边,通常有七个明显突起的“疣状突起”,故名“七粒浮子”。一般供食用的鲟鱼均是本种或杂交鲟。

16.“川丁子(船钉子)”,蛇鮈

蛇鮈 / Saurogobio dabryi ,数量较多,分布极广,从黑龙江向南直至珠江各水系均产。小型鱼类,体延长,略呈圆筒形,体侧和背部有黑斑。出肉率高,味较美,有一定经济价值,是人们爱吃的食用鱼类。 鮈,音同拘。

17.“麻连子”,红鳍鲌

图17 红鳍鲌

红鳍鲌 / Chanodichthys erythropterus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中国海南岛与台*亦有分布。体型较扁,自胸鳍基部至**有明显的腹棱,腹鳍、臀鳍和尾鳍下叶均呈桔黄*,尤以臀鳍色最深。常见体长100~200毫米,最长达300毫米。 鲌,音同搏。

18.“柳根子(柳根池子)”,洛氏鱥

图18 洛氏鱥

洛氏鱥 / Phoxinus lagowskii (现在叫 拉氏大吻鱥 / Rhynchocypris lagowskii ),分布于东北、华北各水系以及长江中上游支流、钱塘江水系等地,为我国江河土著野生的小型经济鱼类,近年来养殖较多。体背侧灰黑色,腹侧浅色,体侧常有疏散的黑色小点,背部正中自头后至尾鳍基有1黑色纵带,体侧自鳃孔上角至尾鳍基有1黑色纵带,尾部较为显著。 鱥,音同贵。

19.“白漂子”,䱗条

图19 䱗条

䱗条 / Hemiculter leucisculus, 小型鱼类,广布于全国各地水系。体长而扁薄,生长缓慢。一般体长100至140毫米,最长达240毫米。数量较多,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䱗,音同餐。

20.“沙姑鲈子”,葛氏鲈塘鳢

图20 葛氏鲈塘鳢

葛氏鲈塘鳢 / Perccottus glehni ,分布于辽河、黑龙江、松花江、兴凯湖等水系。体圆,近纺锤形,后部侧扁,体背部和体侧黑褐色或绿褐色,腹部较淡,体侧有褐缘色不规则横条纹。p.s. 此鱼又名“老头鱼”,有人说也叫“沙姑鲈子”,另有人表示“沙姑鲈子”类似于“船钉子”,并非本种,未知孰是。俗名不重要,就这么着吧。

21.“红眼瞪子(红眼睁子)”,赤眼鳟

图21 赤眼鳟

赤眼鳟 / 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我国除西北、西南外,南北各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为优质食用鱼类。体呈长筒形,后部较侧扁,体色银白,背部略呈深灰,眼的上缘有一显著红斑,故名赤眼。 鳟,音同尊。

22.“鲤拐子”,鲤

图22.1 鲤

图22.2 “三道鳞”

/ Cyprinus carpio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或养殖。体延长而侧扁,长可达1米,肥厚而略呈纺缍形;须两对,吻须较短,颌须较长。体背部暗灰色或黄褐色,侧面略带黄绿色,腹面浅灰色或银白色。黑龙江又有引入的 镜鲤 ,俗称“三道鳞”。

23.“胖头鲢子”,鲢

图23.1 鲢

图23.2 鳙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四大家鱼之一。体侧扁,较高,体长达1m余,银灰色,最大体重15-20kg,为中国主要的淡水鱼类养殖对象。注:有些地方口语中将“胖头”和“鲢子”分开,“胖头”指 / Aristichthys nobilis ,因体侧有不规则黑斑而俗名“花鲢”。

24.“鲫瓜子”,银鲫

图24 银鲫

银鲫 /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体形及体色与普通鲫鱼极相似,但身体比普通鲫鱼显著地高且宽,体色较深;生长速度较鲫鱼快,个体也较大,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

25.“斑鳟子(或斑撑子)”,黑龙江鮰鱼

黑龙江鮰鱼 / Thymallus arcticus ,为冷水性底层栖息物种,生活在高海拔的中大型及寒冷和清澈的淡水湖泊和河流中,黑龙江有分布。体形长而侧扁,背鳍长且高,呈旗状,体背部黑紫色,体侧上方有许多黑褐色小斑点。 鮰,音同回。

26.“嘎牙子”,瓦氏黄颡鱼

图26 瓦氏黄颡鱼

瓦氏黄颡鱼 / Pelteobagrus vachelli (现在归入拟鲿属, 瓦氏拟鲿 / Pseudobagrus vachellii ),和普通的黄颡鱼模样差不多,但个头较大,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另有“白嘎啦眼子”,似为同属的 光泽黄颡鱼 / P. nitidus 颡,读音为sǎng,三声。

其它俗名以“子”字结尾的鱼类

全套“三花五罗十八子”到这里就算结束了,但各地民间关于“十八子”的说法不尽相同,俗名以“子”字结尾的鱼类还有一些,比如牛尾巴子、麦穗子、红尾巴梢子、红翅子等,简要介绍如下:

27.“岛子”,翘嘴鲌

图27 翘嘴鲌

翘嘴鲌 / Culter alburnus ,俗称“白鱼”,我国东部南北各水系均有产出,黑龙江兴凯湖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体长150~431毫米,长形侧扁,腹部在腹鳍基至**具腹棱,体背侧灰黑色,腹侧银色。肉嫩味美,最宜清蒸。p.s. 翘嘴鲌的腹棱不完整,体侧鳞片银白;红鳍鲌腹棱完整,鳞片上有黑点。

28.“牛尾巴子”,乌苏里拟鲿

图28 乌苏里拟鲿

乌苏里拟鲿 / Pseudobagrus ussuriensis ,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松花江、珠江等水域,洪泽湖、太湖也有。体长,头宽显著大于头高,吻钝圆,外形略似牛尾巴,体背、体侧灰黄*,上部深于下部,腹部白色。据说此鱼出了黑龙江不值钱,南方还有人拿来冒充野生黄颡鱼出售。 鲿,音同尝。

29.“麦穗子”,麦穗鱼

图29 麦穗鱼

麦穗鱼 / Pseudorasbora parva ,分布很广,南至广西、云南,北达黑龙江,西达甘肃,在此区域内几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其踪迹。个体很小,经济价值不大,大多作为家禽饲料。也有人当成“原生鱼”系列的观赏鱼饲养,比如本砖家的鱼缸里就有......

30.“扁担钩子”,北方花鳅

图30 北方花鳅

北方花鳅 / Cobitis granoei ,产于黑龙江上游、中游,松花江、嫩江、镜泊湖等水域。小型鱼类,体棕灰色,腹部白色,背部具13~18个大斑,体侧及头部具蠕虫形花纹或不规则斑点。另有“尼勒沟子”指 北方泥鳅 及近似种,不再赘述。

31.“黑鱼棒子”,乌鳢

图31 乌鳢

乌鳢 / Ophiocephalus argus ,又名乌鱼、黑鱼,分布于中国各大小水系(新*西*未报导)。体形呈长棒状,头部扁平,体色背部灰绿色,腹部灰白,体侧有明显黑色条纹,头部有三对向后伸出的条纹。鱼肉细嫩厚实,通常处理成鱼段或鱼片后烹调。 鳢,音同里。

32.“鲇鱼球子”,土鲇

图32 土鲶

土鲇 / Silurus asotus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 体长,后部侧扁。头平扁,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成鱼须2对,上颌须可深达胸鳍末端,下颌须较短。 鲇,音同年。

33.“怀子(怀头)”,怀头鲇

图33.1 六须鲇

图33.2 六须鲇

怀头鲇 / Silurus soldatovi ,又名东北大口鲇,主要分布于黑龙江黑河下游至抚远江段,东北地区淡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体长,尾头侧扁,外观和土鲇近似,但本种个头硕大,据说能长到1米多长,且有须3对,成体土鲶是2对。

34.“红翅子”,宽鳍鱲

图34 宽鳍鱲

宽鳍鱲 / Zacco platypus ,产于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及东部沿海各溪流,尤以山区溪流中为常见。体色鲜艳,背部呈黑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12-13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条纹间有许多不规则的粉红色斑点。腹鳍为淡红色,故名“红翅”。p.s. 现在认为黄河流域及以北的是 中华鱲 / Z . sinensis 鱲,音同列。

35.“狗鱼棒子”,黑斑狗鱼

图35 黑斑狗鱼

黑斑狗鱼 / Esox reicherti ,高纬度寒冷地区水域的特产鱼类,国内分布于黑龙江水系。体延长,头前部扁平,吻似鸭嘴(所以也叫鸭鱼),体背青铜色,腹部白色,体侧具有黑色斑点。一般体长在600 毫米左右,体重在1-2公斤之间,最大个体体重达16公斤以上。

36.“七星子”,七鳃鳗

图36.1 东北七鳃鳗

图36.2 日本七鳃鳗

我国共有3种: 东北七鳃鳗 / Lampetra mariae 日本七鳃鳗/L. japonica 雷氏七鳃鳗 / L. reissneri ,黑省境内均有产出。体呈圆柱形,光滑无鳞,头的两侧各在眼睛之后有一行7个分离的鳃孔,与眼睛排成一行共8个点,故又称八目鳃。 鳗,音同蛮,注意不是四声。

七鳃鳗是圆口纲七鳃鳗目七鳃鳗科物种的统称,是鱼形动物中较原始的一支,嘴呈圆筒形,没有上下腭,口内布满锋利的牙齿,浑不似地球生物,看一眼终生难忘。网上流传的惊悚图“空手指”,即借鉴了七鳃鳗的口部特征。以七鳃鳗这种外星异形为压轴较好不过,希望多数打开本文的朋友没有坚持看到最后。

以上就是三花五罗十八子都是什么鱼的图片?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