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华夏大盘基金持股哪些股票?

前些日子,网上一直有传,说是董承非会离开兴全,没想到结果成真了,这位15年投资老将真的打算退隐江湖。还记得前些日子证券时报网曾报道,今年已有超过200位的基金经理离职,而且是自20......

2005年华夏大盘基金持股哪些股票

接下来具体说说

王亚伟在华夏基金的投资经历和心得

我发现王亚伟对研究很感兴趣。他没有把工作停留在简单的股评上,而是从企业基本面入手发掘投资机会,为客户推荐了一些好股票。一年后任研究部经理。他为人低调,生活简朴,一家人租住在东四十条半地下的房子里。一天,我对王亚伟说:“我在营业部做股票自营赚了2 000多万元还没有进大账,你就接着负责这2 000万元的自营账户吧。反正是赚来的钱,尽量不亏损就行了。”或许这就是他的靠前个“基金”吧。那几年行情不好,他居然做到了不亏钱还略有小赚。

整体看,王亚伟在投资上初步表现出谨慎投资、尽量规避风险的投资风格,业绩呈现“牛市落后、熊市抗跌”特征,这与后来“牛市领先、熊市抗跌”的表现有很大差距。2001年12月,华夏成长基金成立,王亚伟任基金经理。2002年,沪深两市分别下跌17.52%和17.03%。华夏成长基金净值增长-3.09%,位列5只开放式基金首位。其间“6·24”行情爆发,王亚伟较好地把握了“井喷”行情,反向操作,低位加仓,“井喷”后减仓,其间华夏成长基金净值增长了7.55%。2003年,上证综指上涨10.27%,深证成指上涨26.11%。指数区间震荡,市场呈“二八现象”,个股走势分化严重,石化、钢铁、汽车、电力和银行等少数蓝筹股表现突出,大多数绩差股跌幅惨重。华夏成长基金把握住了部分蓝筹股的机会,但组合中总体配置比例不够充分,一些中小市值个股形成了负向拖累。王亚伟在年报中这样总结:“2003年华夏成长净值增长13.09%,与业内同行相比,与市场提供的投资机会相比,取得的收益率不能令人满意。”2004年,市场再次走熊。沪深两市全年分别下跌15.4%、11.85%。华夏成长基金净值增长3.91%,尽管战胜了指数,但在同行中成绩并不明显。2005年4月12日,王亚伟卸任华夏成长基金经理。在担任华夏成长基金经理期间,华夏成长基金净值增长13.22%,同期上证综指下跌28.5%。总体看,战胜了市场指数,2002年度排名较好,但其他年份表现并不突出,在同业中的排名也不突出。从1995年加盟华夏证券,到2005年底接手华夏大盘基金之前,10年时间王亚伟在投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 多数年份,其投资业绩表现平平,但对风险的认识和把握比较突出,这一点恰恰是他日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进入2005年,尽管王亚伟很努力,但在管理华夏成长基金和管理社保基金组合过程中,投资很不顺利,迟迟找不到市场感觉、踏不准节奏。我希望他放下投资,调整一下心态,去国外学习一段时间。起初他不太乐意,经我劝导后最终同意出国学习。我能理解他的想法,篮球比赛中的运动员谁愿意主动下场休整呢?无论状态如何,都希望打满全场。9月, 王亚伟赴美国学习。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学习了3个月,其间拜访了美国许多机构投资者。这段时间,王亚伟收获颇多,他自己总结道:“美国之旅的3个月,静心思考让我跳出中国相对封闭的市场,从历史角度和国际视野观察国内市场所处的阶段,思索国内市场的发展方向。通过接触各类投资者,我发现,成熟市场中投资者呈现多元化特征。一家企业在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会对应不同的投资者,早期是天使投资,然后是VC投资,过一段时间是PE,上市后是基金这类机构投资者,企业衰败时会有兼并收购或垃圾债投资者介入等等。这个生态系统里有不同的投资者、不同的投资思路、不同的投资模式,非常多元化。

2006年,股票市场在2005年成功筑底基础上借助各项利好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沪深股市全年单边上扬,涨幅超过130%。上证综指上涨130.43%,深证成指上涨132.12%。 这一年,王亚伟紧紧把握住了牛市行情,始终保持高仓位,接近90%。由于正处股权分置改*关键时期,王亚伟对未股改的股票、重组概念股票、资产注入概念股票、隐蔽资产型股票等冷门股进行发掘。与其他基金重仓持有热门大白马股票不同,华夏大盘基金的重仓股有很多是市场上不为人关注的股票。 上半年,王亚伟主要建仓新能源、军工、电力设备、食品饮料、电子以及资源等行业的股票。下半年,逐步减持估值偏高的食品饮料、商业零售和军工等行业的股票,增持有色、传媒、机械等行业。2006年表现较好的银行、地产股始终没有出现在华夏大盘重仓股中。年底,华夏大盘基金以154.49%的收益率列118只股票型基金中第12位。业绩较好的股票型基金是李学文掌舵的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净值增长182.22%。孙延群管理的上投摩根阿尔法基金和吕俊管理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分别以172%、170%的净值增长率位列二、三名。

2007年上半年,他对金融业保持低配置甚至零配置。下半年,王亚伟认为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有向下修正压力。他主动回避估值偏高的行业及个股并发掘尚未被充分关注的局部投资机会,主要看好资产类公司及行业整合给区域性优势公司带来的发展机遇。

投资是需要天赋的,不完全靠运气。短期内,运气有用;但要想取得长期业绩,单靠运气是不行的。 观察历年与王亚伟争夺冠军的明星基金经理们,他们长期业绩落后王亚伟的原因在于业绩不够稳定。而王亚伟近几年来业绩持续稳定,一直是基金年底排名大战的参与者。持续稳定地居于前列,6年多的时间创造了10倍的收益,他是如何做到的?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了解他的投资理念。 他的投资理念核心是:“在*思考的前提下,仔细研究,不拘泥于投资法则的条条框框,采取灵活的操作策略。” 投资理念的形成 王亚伟的投资理念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历经了长达十几年的摸爬滚打,经历了许多重大的事件甚至付出了很多代价,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后逐步形成的。1998年刚开始管理基金,投资五粮液时,王亚伟曾拘泥于原先设定的目标价,最终1 000多万元的账面盈利化为乌有。 他常以此为戒,告诫自己戒骄戒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管理华夏成长基金期间,他的很多投资具有前瞻性,常常能提前买到后来的大牛股,但往往因熬不住而过早卖出。 例如,贵州茅台2001年一上市,华夏成长基金就重仓买入,但是那几年白酒行业受消费税因素冲击,基本面直至2003年下半年才改善,华夏成长基金在熊市里坚守几年后始终没有收获最后在黎明前退出。还有中集集团,华夏成长基金也过早退出,没有能够享受到2004年干货箱量价齐升的行业景气。2004~2005年期间,王亚伟的选股面不够广,对一些持续成长的优质股票研究关注不足,重仓投资了一些业绩弹性较大,但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股票,一旦发生负面因素冲击,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例如南方航空受益于人民币升值但未预料到燃油成本大幅上升,海正药业的原料药和制剂出口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但那几年正处于新老产品青黄不接的断档期,股价表现都不理想。 王亚伟2005年下半年去美国学习归来后,投资策略较以往更为灵活,类似于国外的多策略基金(Multiple Strategy),既能采取发掘隐蔽资产、拐点再生、重组事件驱动,甚至指数基金成份股调仓等策略,也能使用经典的低市盈率、低市净率价值型投资策略(例如2006年下半年耐心潜伏市盈率仅为个位数的煤炭和电解铝公司神火股份,2007年获利数倍了结)。 持股集中度也更为分散,只有极个别特别有信心的股票才会超出基金净值的5%,大多数情况下单只个股投资比例占基金净值的0.5到2个百分点,较好地分散了风险。

2007年4月,在华夏基金成立9周年之际,王亚伟撰写了题为“以谨慎的心态*思考”的文章,详细阐述了他多年的投资感悟。他认为:“市场的演变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浮躁心理是投资大忌。要了解自己、了解市场并尊重市场,随时评估市场的变化,同时还应始终保持一种谨慎的心态和*的思考。” 了解自己,了解市场。 人们要认识自己往往很难,而了解自己是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人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过低估计自己的脆弱,市场狂热时陷入贪婪,市场低谷时陷入恐惧。投资者只有在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知识能力及自身局限性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才能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投资中,没有一个现成的方法是较好的。如果不了解自己,仅把别人成功的方法照搬过来,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巴菲特的成功是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的,他在以往投资经验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功的方法,比如通过现金流折现的方法对企业估值。但对高科技企业,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把握高科技企业的现金流,如果仍然延续以前的做法,很可能会造成投资的巨大损失。

*思考 王亚伟多年来一直强调“市场是值得敬畏的,我们应该以谨慎的心态*思考,不随大流”。他坚持认为专业投资者需要通过*思考,形成一套能够体现自己风格并适合自己运用的投资方法,投资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自己对市场本身的认识和把握上,而不是跟别人走,失去主见。要想获得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必须要从充斥市场上的各种声音中冷静下来,*思考。 这是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必须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过滤能力,才能抓住事物的关键,不然就会迷失方向。 投资是一件寂寞的事情。最后扣动扳机的只能是一个人。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我和你掌握的一样多。大多数人是拿起报纸读他人解读的观点,人云亦云,真正读原著、静下心来思考的人很少。市场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观点:这只股票好、那只QFII已经买了,或者说所有的基金都买了,自己买也不会错。实际上这些观点背后的潜台词就是自己并没有对投资作*的思考,而是把投资建立在别人思考的基础上,那么犯错误的概率将会非常大。 作为基金经理,投资者把钱交给你就是要你代替他去思考,随波逐流、缺乏*思考,就是没有尽职尽责。坚持*思考,注定王亚伟不可能去随大流。他在筛选股票时,甚至有意识地重点发掘基金行业重仓股之外的股票,而不在最热门的那些大白马上投入过多精力。 在华夏大盘基金重仓股的组合上,较少看到某个阶段最热门的行业和股票,体现出与基金行业重仓股的强烈反差。人是无法抓住自己的头发脱离地面的,较大程度上地偏离这些被同行过度持有的热门股票,才使得华夏大盘基金取得远远超越基金业同行的业绩。

王亚伟始终坚持“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的原则。在牛市中投资,应回避资产泡沫,保持一种谨慎的心态,坚定追求“安全边际之上的收益”。 风险两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因为大家对风险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什么是风险?什么时候风险最低?基金经理的判断可能完全不同。不同的人选出来的股票是不一样的,这使基金在市场上的最终表现也不一样。在对风险认识的基础上,王亚伟一直倡导有业绩支持的成长型投资,而且成长本身的稳定性、持续性在投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要看上市公司当年的增长,还要看能不能保持至少3~5年的良好增长,“只输时间不输钱”,还要看安全边际是不是足够大。但是对于安全边际,如同风险一样,不同的基金经理理解也是不同的。 王亚伟关注的安全边际,是考虑到了公司一些隐蔽的价值之后的安全边际,更为灵活。

灵活多变的选股策略 只有完全理解“在既有原则下,灵活多变”的精髓,投资者才能明白王亚伟为什么会不拘一格地选股。 查阅华夏大盘基金的定期报告会发现很多“陌生”的重仓股,甚至有些股票从传统的基本面分析并不出彩,其擅长的重组概念股似乎与倡导“有业绩支持的成长股”概念冲突,这些与投资者通常理解的价值投资不一致。一些人因此对王亚伟的投资风格产生质疑,认为他偏离了价值投资。王亚伟并不认同以价值投资或投机来鉴别不同的投资风格。他认为,价值投资与投机的唯一区别是投资者有没有对股票作过认真仔细的研究。 在2009年7月9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王亚伟对此作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目前社会对于价值投资存在一些误区。 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无须标榜自己是一个价值投资者,投资业绩会说明一切。“是否是价值投资,取决于如何投资、在什么价位投资,与谁在投资、投资什么无关。比如,巴菲特经过研究,在8元的价位买了比亚迪,这算是投资;如果只是听说巴菲特买了比亚迪也跟着买,即使有机会在8元以下买入,也只能算是投机,因为这种行为是跟风,没有经过仔细研究。如果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一只ST股的未来预期价值远高于当前价格,那么在低位买入的行为也是价值投资,而一旦价格高于未来预期价值之时还去追,就属于投机了。” 王亚伟的投资理念受彼得·林奇影响很深。林奇选股视野宽广,十分灵活,为了战胜市场,蓝筹股与热门行业中的热门股并非林奇重点投资的对象,后期麦哲伦基金投资的股票达到1 400多只,包括很多不为其他基金所关注的中小型股票。林奇的投资范围包括隐蔽资产股、拐点再生股、冷门股等。关于拐点再生股,彼得·林奇重仓投资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可谓美国版的重组股,在公司重组成功、恢复元气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关于冷门股,林奇提到,如果某只股票名字奇怪,看不出行业归属,有几年都没有分析师覆盖、没有机构投资者拜访,那么公司基本面一旦出现积极的变化,就有可能有重大的投资机会。在2009年7月9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 王亚伟也对媒体关心的投资重组股问题作了详细解释:“我的投资风格是尊重市场、挖掘市场中被低估的投资机会。投资重组股和价值投资并不冲突。我关注重组股,是因为这是我国证券市场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蕴藏着很多投资机会,对此视而不见是不负责的。但我从来不依据内幕信息去投资重组股,我只依靠三点:公开信息、合理推测、组合投资。很多股票是否会重组、谁来重组、如何重组,其实已经有足够多的公开信息了。如果公开信息不够充分怎么办?我就通过换位思考加上合理的推测。 但是,即使仔细研究公开信息了,也作了合理推测了,投资重组股的成功概率可能也只有60%,那又该怎么办?我还有第三点:组合投资。举例来说,在我的投资组合里,精心挑选了20只潜在的重组股,如果未来一年有60%成功实施重组,平均每个月就会有一只,从概率分布上就是如此。质疑我总是精准押中重组股的人只看见了树木。孤立地看某只股票是成功了,但就整个重组股组合而言,单月的成功概率仅为1/20。” 从14年的投资历史来看,投资重组股只是王亚伟投资生涯中一个很短的阶段。所投资的重组股,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比例上,都只占投资组合中很小的一部分。优化组合 及高 换手率 “一只股票好不好,不应该孤立地去评估,而要以全市场的角度综合考量。如果有比它更好的,那它就不是较好的。以最优替换次优,组合整体就得以优化。”王亚伟非常注重股票的阶段性价值,这与相当多的基金经理长期持有白马股的策略迥然不同,他卖股票时也很少卖到*高点。 “我卖掉甲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替代品乙,尽管甲还有20%的上涨空间,但乙有50%的上涨空间。” 按照这样的优化组合的操作方式,换手率自然也会比一般的基金经理要高。

特别抗揍,10年平均年化20%的宝藏基金...

前些日子,网上一直有传,说是董承非会离开兴全,没想到结果成真了,这位15年投资老将真的打算退隐江湖。

2005年华夏大盘基金持股哪些股票?

还记得前些日子证券时报网曾报道,今年已有超过200位的基金经理离职,而且是自2015年牛熊转换后较多的一年。

2005年华夏大盘基金持股哪些股票?

想想今年的行情可能确实较为特殊,对基金经理们不太友好,因为一旦踩错节奏就会错失今年仅有的几个大机会,翻遍2021年至今的业绩,能取得超额收益的只有一小部分,如此大的压力下,超出以往的离职数据或许也能说得通。

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思考,公募基金出现到如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而这个行业曾担任过公募基金经理的粗略估算也超过10000人了,但从行业发展之初一直留到现在的还剩下几人?

这两年由于行情不错,出现很多明星基金经理,但是A股行情向来是7年一轮牛熊,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过去好行情的年份下,难道就没出现过业绩极为优秀的基金经理么?

不是的,比如说最早的初代基金一哥王亚伟,06年从海外进修归来后,就开始了神迹一般的公募投资业绩生涯,从2005年12月末至2012年5月,其管理华夏大盘基金创造了近12倍的回报,风头一时无两。

但后来不知何原因,在2012年开始转到私募,其后来身上光环逐步黯淡,只听说其私募产品认购门槛不断下滑,此后几年未见其在私募圈中脱颖而出。

再说上一轮牛市中同样风采一时夺目的任泽松,13年旗下基金全年净值增长80.38%,而当年同类平均涨幅只有16%,2014年创业板如火如荼,旗下投资组合在当年全市场排名前4%,后面因为太过乐观,创业板泡沫破裂,熔断,乐视等一系列利空因素,导致其产品回撤过大,

此后一纸离任。

其实细翻我国这些年基金经理的成长史,会发现,07年算是一个时代,15年时期又是另一个时代,这一个又一个时代不知换了几批人,在基金行业中,一年三倍者众,三年一倍者寥寥无几,业绩的积累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流量的爆发,只需要一点助推。

这中间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因素,比如舆论、政策、行情好坏、客户的赎回等等,都可能会导致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出现新的转折,而能从始至终留下来的基金经理,可以称得上是百折不挠“最抗揍”了,这些经历了市场洗礼并能够留下来的,必然也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最耐得住市场考验,同时业绩又能长期超越市场的长赢宝藏基金。

榜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各种策略类型的基金都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来筛选适配的基金。

2005年华夏大盘基金持股哪些股票?

朱少醒

代表基金:富国天惠成长

从业年限:15.9年

基金特点:

1、唯一一只持续运营15年以上年化收益超过20%的基金。

2、基金换手率比同类产品低,不择时。

富国天惠成长是朱少醒管理的靠前支产品,运营时间超过15年,总回报率1986%,年化收益率达21.2%。能够连续15年运营一直产品,并且还能把年化收益做到20%以上,放眼整个公募圈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17%,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8.77%。

管理人从投资风格上来说偏好成长风格,并且淡化择时。

在持股周期上,对比市场动辄200-300%的换手率,朱少醒换手率比较低,通常买入后会选择长期持有。

在仓位运作上,朱少醒长期维持超过9成的高仓位运作,即使在2015年熊市、2016实行熔断制期间也没有降低股票仓位。

2005年华夏大盘基金持股哪些股票?

应帅

代表基金:南方稳健成长

从业年限:14.4年

基金特点:

1、仓位集中度低于同类风格产品同,过去回撤的平均值较低。

2、由于规模较小,换手率比朱少醒高,但在业内算正常范围

3、2017、2019、2020三年中对比沪深300有超额收益,其余时间短没有超额收益。

南方稳健成长是应帅2012年开始接管,运营时间接近9年,总收益率274%,年化回报达16%。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20%,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7.66%。

管理人在投资风格上偏好于持续稳定且具备高质量的业绩增长的企业,也就是典型的成长股风格,但是从不重仓,在前十持仓集中度上,常年低于50%以下,而基金换手率近年来一直保持200-300%之间,对于成长风格选手算是常态。

2005年华夏大盘基金持股哪些股票?

傅鹏博

代表基金: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

从业年限:11.6年

基金特点:

1、基金年化收益较高,但回撤控制一般。

2、高仓位运作,淡化择时。

3、产品弹性较大,比较适合长期投资。

睿远成长价值是傅鹏博2019年开始管理,两年多时间回报率104%,年化收益率31%,此前在兴全做基金经理时,管理的社会责任基金9年做出427%的收益,年化收益20.29%,也是为数不多10年年化收益20%+的基金经理。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18%,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7.09%。

管理人的投资特点是业绩成长为主,喜欢以实业思维,把自己想象成公司管理人去精选个股,从过往风格来看,投资更偏向于大盘成长股,擅长行业轮动和精选个股,不过回撤控制能力相对一般。

刘彦春

代表基金:景顺长城鼎益混合

从业年限:12.4年

基金特点:

1、仓位集中度很高,常年超过80%。

2、行业上偏好于消费。

3、2015年之后换手率常年在100%以内,持有周期很长,基本不择时。

景顺长城鼎益是刘彦春2015年开始接管,6年多收益率301%,年化收益率可达24.4%。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32%,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15.13%,由于其在仓位控制上,基本常年80%以上的股票仓位,所以这样的回撤控制能力并不算太差。

管理人的投资风格是偏爱消费、并且高仓位长期持有,基本不择时,但是因为其眼光独到,无论是近十年的白酒还是前两年的猪周期主题全都是他的两大重仓行业。

冯波

代表基金:易方达行业领先混合

从业年限:12.4年

基金特点:

1、仓位集中度很高,偏爱医疗和消费,和刘彦春相似度较高

2、不同的地方是冯波回撤控制的较低,并且会在波动较大的行情下,适度择时。

3、持股周期很长,以价值投资为主

易方达行业领先是冯波2010年开始接管,11年多总收益率338%,年化收益率20.98%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22%,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12.15%

管理人也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双十老将,在仓位管理上习惯高仓位运作,偏爱消费医疗板块,持股集中度这些年不断上升,保持在80%-90%之间,但在股市行情波动较大的年份,他也会适当降低仓位,从而降低风险。

李巍

代表基金:广发制造业精选

从业年限:10年

基金特点:

1、少数运行十年以上年化收益超过20%的基金,同权益类基金排名前5%。

2、投资范围主要以全制造业行业为主

3、基金换手率逐年递减,持股周期越来越长

广发制造业精选是李巍2011年接管,运行10年总收益率569%,年化回报20.29%,曾获得海通的三年期和五年期五星基金评级。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为-20.46%,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7.21%

管理人非常注重企业价值以及看重企业给股东提供的回报,投资范围以制造业为主,个股之间配置均衡,通过研究企业周期的变化,获取周期向上过程中带来的收益。

王宗合

代表基金:鹏华中国50混合

从业年限:10.7年

基金特点:

1、该基金和同风格类型相比,运营时间较短,但经历过2018年熊市,整体年化收益做的不错。

2、换手率在同风格基金中极低,持股周期很长。

3、持仓集中度和冯波差不多,同样偏好消费医疗领域。

鹏华中国50是王宗合2017年开始接管,4年收益率126%,年化回报率20.98%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27%,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13.33%

管理人是深度的巴菲特式投资者,擅长从社会、产业等长周期角度去挖掘行业和公司,然后选择长期投资,获取这些企业长期成长所带来的价值增值。

杨明

代表基金:华安策略优选混合

从业年限:13.3年

基金特点:

1、8年年化收益20%左右

2、持股数量少,高仓位运作、

3、大盘价值股较多,看重低估

华安策略优选是杨明2013年开始接管,8年多总收益率353%,年化收益率20.12%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15.85%,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7.62%

管理人投资风格上看重低估值和具有安全边际和有护城河的公司。

个人能力圈主要集中在大金融和周期行业,在仓位均值上一般处于80%以上,属于高仓位运作,持股集中度高,持股数较少,核心标的一般为20~25个,换手率很低,偏好大盘价值股。

赵晓东

代表基金:国富弹性市值混合

从业年限:12.1

基金特点:

1、持仓7成偏向价值股,少部分偏成长股

2、从不追热点板块

3、近五年收益能持续跑赢沪深300指数

国富弹性市值是赵晓东2014年开始管理,6年多时间总收益率219%,年化收益率18.66%

从过往回报指数的走势来看,在最初担任基金经理两年里,业绩走势与沪深300基本持平,在之后近10年的时间内,持续大幅跑赢沪深300。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19.73%,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10.04%

管理人是一位坚持价值投资,不追热点,严控回撤的投资老将,他的投资风格整体偏价值,但也不局限于大盘股,七八成在价值,剩下会选择一定的成长类型来去构建组合,这种模式长期以业绩来看,还是较为稳健的。

郑煜

代表基金:华夏收入混合

从业年限:15年

基金特点:

1、业绩在当前任职超过10年的女性基金经理中排名第1

2、同风格基金中回撤最低。

3、持仓集中度低,前十持仓常年在40%以下,而且的单一股票占比很少超过5%。

华夏收入混合是郑煜2009年接管,12年总收益率376%,年化回报率13.31%

管理人郑煜算上从业时间超过20年,是公募基金市场元老级人物,投资理念成熟,历经多轮市场牛熊转换,回撤控制能力比较突出,过往业绩表现较为稳健。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11.5%,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3.26%

管理人投资特点就是追求长期稳定的收益的同时,还要严格控制风险,其投资范围比较广,但是个股的仓位占比很少超过5%,单一股票的波动对该基金冲击没有影响。

徐荔蓉

代表基金:国富潜力组合

从业年限:14.9年

基金特点:

1、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常年在40%-60%之间。

2、持股范围:有银行等价值股,也有一些低估值周期股,以及成长股。

3、能连续7年年化收益超过18%,在该风格基金排名中属于前列。

国富潜力组合是徐荔蓉2014开始接管,7年多总收益率257%,年化收益率18%。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17.72%,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7.91%。

管理人的投资风格:喜欢做逆向投资,从不追热点,侧重估值和左侧买入,其重仓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工业及材料,也辐射医疗保健、可选消费等,行业配置较为分散 。

曹名长

代表基金:中欧潜力价值灵活配置混合A

从业年限:14.8年

该基金特点:

1、同风格类型中,风控靠前。

2、行情下跌时,通常能逆市能跑赢大盘

3、高仓位运作且持股周期长,这点和同风格类型基金一致。

中欧潜力价值灵活配置是曹名长2015年开始管理,运行5年多总收益率110%,年化收益率13.89%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9%,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2.80%

管理人偏好价值投资,专注低估值的潜力股,在选股上习惯从公司入手结合宏观行业格局,挑选出竞争格局稳定、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标的,构成自己的投资组合,然后高仓位运作,并长期持有。

游凛峰

代表基金:工银量化策略混合A

从业年限:11年

该基金特点:

1、以量化模型为主,是目前量化策略基金中运营时间最久的。

2、股票持仓低,在5成以内

3、规模较低,5亿左右,对量化基金来说具有灵活优势。

工银量化策略是游凛峰2012年开始接管,9年多总收益率417%,年化收益率18.93%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18%,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6.08%。

管理人是过去运行产品主要以QDII为主,习惯超配美股。对于A股基金的投资特点和大多基金经理一样,就是看先准行业再选公司,持仓较为分散,单一股票占比很低,而且整体仓位集中度不高,从过去数据来看,对回撤的把控较为不错.

过钧

代表基金:博时信用债券

从业年限:17.1年

基金特点:

1、在债券型基金中,同类排名靠前,是债基中的战斗基

2、管理人风控做的较好

3、行业配置能力突出,兼顾价值和成长风格

博时信用债券是过钧2009年接管,12年总收益率269%,年化收益率11.32%。管理人是一位罕见的双十固收类基金经理,即主要管理固收产品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10年以后,代表作年化收益在10%以上。

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10.21%,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为-4.63%。

管理人风格特点:擅长偏债型基金,一直以超长债+高股息策略为主,除此之外,也管理一些灵活配置基金,可以灵活转换股票与债券仓位,择时能力超群。其管理的灵活配置基金很少有较大回撤,但有利也有弊,如果碰上长期大牛市,有可能短期收益跑不赢大盘。

姚锦

代表基金:建信积极配置混合

从业年限:11.7年

基金特点:

1、熊市能跑赢沪深300指数,结构市行情中与沪深300持平甚至略微跑赢。

2、该基金是股债平衡型基金,即便股票持仓也很分散。

建信积极配置混合是姚锦2014年开始接管,7年多总收益率272%,平均年化收益18.8%

在回撤方面,近一年最大回撤-15%,最大回撤历史平均值-8.30%

管理人投资风格:左手巴菲特,右手索罗斯。擅长逆向投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相结合,并且擅长宏观形势把控。

市场上的基金很多,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这20多年来,目前也有2000位以上的基金经理了

但经历过2007-2008年最早一轮牛熊,目前还能够留在公募中,可能不会超过40位,这些基金经理有的年限很久,收益也比较稳健,但有的年限很长,但奈何收益回报率并未特别突出,所以以上长赢类基金经理,我们只以十年为界限,选取十年以上经验的。

可能还有某些符合条件但一时疏忽给遗漏掉的,后续还会继续优选,定期整理更新,争取把各种类别的基金选出来供大家参考。

可能大家好奇,既然这些基金经理的年限都很长,收益率有的都差不多,那随便选不就可以了。

其实是这样的,之所以给它们做出细分,一来是很多基金经理风格有很大的重叠性,我们只挑其相对突出的特点方便辨认,二来就是从这两年的行情和各种不同基金的走势来看,风格不一致,导致在特殊行情下净值会出现明显差异。

我们随便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些基金过往风格有的较为激进,这就导致风口行情来的时候,净值很迅猛,虽然进攻性很强,但回撤也是较难控制,而有的基金风格保守,属于那种平时不突出,但是在整体行情走低的时候,防御型极强。

比如说像中欧的曹名长管理基金为例,我最记忆犹新的一个事,就是今年年初这轮基金抱团集体回撤的行情,在今年年初基金抱团股开始暴跌的2月份后两周,老曹基金的周净值分别为:+5.56%和-1.42%,而同期沪指周涨跌分别是+1.12%和-5.06%。

这么一对比,大家是不是就理解了,以上只是举例子供大家参考。

不同类型的基金在特定行情下所凸显的价值会有差异,但并不是建议大家每次遇到这种特殊行情时,通过选基金去短期博弈。只是让每个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能够选择出适合自己风格的基金,这样才能保持理性的心态,不被短期涨跌所迷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再稳健的基金,买入也会有被套的风险,记得富国的朱少醒在接手采访时,他回忆自己15年创造了20倍的回报,但结果他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客户是没怎么挣钱的,甚至有部分是亏损的”

这是为何呢?

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持有人因为心态不好,去追涨杀跌。。

追涨也就算了,因为对于一个持续创新高的净值来讲,追涨你最后还是能挣钱,那最容易造成亏损的就是杀跌,在市场波动比较大的时候,承认亏损出局,后面没再回来,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会形成你的亏损,造成实质性的永久亏损。

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长期持有,因为下跌的时候你不在,那么未来上涨时大概率没有你。

以上就是2005年华夏大盘基金持股哪些股票?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