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兔奶糖是哪个上市公司的?

撰稿 | 陈季冰直到今天,很多上点年纪、初次见面的外地朋友一听说我是上海人,仍然会动情地对我絮叨起那些曾经盛满了他们青春记忆的“上海老牌子”——“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比爸爸去上海出差......

大白兔奶糖是哪个上市公司的

接下来具体说说

销售达146亿,远销50多国的大白兔奶糖不改变就是和时代告别?

它,竟是周总理的最爱,影视的宠物

众所周知,周总理为国家操劳非常辛苦,常常加班到深夜。在他的办公桌上,总有一袋奶糖陪伴着他。

加班到深夜,身体往往处于疲惫状态。周总理会时不时吃上一颗奶糖来缓解心中劳累。

就这样,这奶糖就成为周总理的加班好伴侣!

除此之外,它还出现在许多影视剧中,比如2006年的《士兵突击》, 通过这奶糖展现兄弟情。

大白兔奶糖是哪个上市公司的?

比如《同桌的你》、《山楂树之恋》, 诠释懵懵懂懂、羞羞涩涩的青春爱情。

大白兔奶糖是哪个上市公司的?

谁都无法料及到, 周总理喜爱的奶糖竟也包含我们80、90后集体的回忆录,它就是人人熟知的大白兔奶糖。

提及到甜蜜蜜的大白兔奶糖,都会情不自禁想起小时候,每日放学经过校园门口的小摊前总会买两颗香香的大白兔奶糖,一颗给自己,另一颗会分给好基友。

拨开薄薄一层糖纸,把长方形的奶白色糖塞进嘴里,满口都弥漫着浓浓的奶香,边走边吃,心情美滋滋的。

它仿佛已经伴随着自家小城镇的记忆,融入了每个人的成长故事里,变成了不可或缺的温馨。

即便不爱吃糖的人,恐怕也不会不知道大白兔糖的存在。

大白兔奶糖是哪个上市公司的?

殊不知,如今全世界任何角落都可以吃到的大白兔糖, 以前可是排队都抢不到的奢侈品!

大白兔奶糖背后的惊人由来

大白兔糖奶糖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43年的上海。当时,上海大街流行英国一种奶糖。

这奶糖的味道香浓口感粘稠,深受上海人的喜爱。 也正是因为这个糖,打开了国人对奶糖的认知。

只是,英国这种牛奶糖为上海永安公司*家经销而且还是舶来品,价格相当昂贵,吃得起这种糖果的都是上海有钱人。

据说所有原料都是进口,纯手工生产,一小包糖就能卖到半个大洋。

当时社会,一位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四五个大洋,怎能买得起一小包英国奶糖呢?

大白兔奶糖是哪个上市公司的?

(爱皮西糖果厂后面改名为爱民糖果厂)

英国奶糖受众市场的局限性,让经营“爱皮西糖果厂”的上海精明商人冯百镛看到了巨大潜在商机。

他独自尝试了这种舶来神奇牛奶糖,味道一下子博得冯百镛喜爱与认可。

为了让广大用户都能吃上一口独特味道的奶糖,冯百镛经过半年时间研究, 终于仿制成中国人自己的地地道道土产奶糖

奶糖自身有了,那么如何让广大用户喜欢呢?于是冯百镛在产品包装上进行一番研究,如何设计一款不失国际范又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包装呢?

于是冯百镛借鉴了美国迪士尼米奇老鼠,设计一款以红色米奇老鼠图案糖纸包装,就这样 取名为“ABC米老鼠糖”

这糖果包装时尚高大上,引人瞩目的鲜红色调,更重要的是售价比舶来品奶糖还要便宜, 打破“只有有钱人才能消费得起”的固定观念,故受广大用户喜爱。

很不巧,五十年代正赶上批判崇洋媚外思想,并且爱国卫生运动又兴起了“除四害”。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冯百镛工厂员工纷纷担心“米老鼠”的形象会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工厂创收。

于是,他们想到了用兔子来代替米老鼠。在那个时代,兔子代表的形象是活泼善良的,是属于一个天生的“正面形象”。

冯百镛请来了“大白兔奶糖”设计之父—王纯言。他儿时在上海市少年宫美术组学习,长大后因为敏感时期放弃求学之路。

碰巧缘分让他成为糖果厂一名学徒,凭借自身绘画功能,为ABC米老鼠奶糖修改包装。

1956年,一个新的品牌“大白兔奶糖”出世,1959年,更是作为自力更生的成果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因此它成为了“国民奶糖”。

改变,使得大白兔奶糖在奶糖界暴走

符合中国味道的外包装、接地气的价格……一时间让大白兔奶糖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

可惜,当年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原料都是计划配给,所以大白兔奶糖产量并不高,一天也就只有一两吨。

糖果厂生产后要统一上交,再分配到南京路食品一店、淮海路食品二店等三四个供应点,还需要凭票购买。有些供应商千里迢迢来采购,如果采购量不大,通常会吃上闭门羹。

就这样,定量定点供应,让大白兔奶糖属于有钱都买不着的奢侈品。

因此,当年大白兔奶糖就像现在的春节火车票,简直是一糖难求,特别是在春节期间。

还有,能够买到吃上大白兔奶糖是倍有面的事情。就用原上海爱民糖果厂车间主任,姚锡麟老爷爷的话来说:没有大白兔奶糖就差了。

那个时候,大白兔奶糖已是家户喻晓,而一件国家大事,更是奠定了它“靠前代国产糖果代表”地位。

1972年,正是冷战时期,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先行来上海“打前战”的美国随行人员,尝到大白兔奶糖,赞不绝口。

为此,工厂还连夜赶出500斤大白兔奶糖,让美国先遣队每人都带上十斤回国。从此,美国人在复活节购买的零食中大白兔奶糖是必备之一。

想不到一颗奶糖竟能缓和两国之间关系,并为我国争一口气。

如今,大白兔奶糖怎么样了

“七粒大白兔奶糖,能兑一杯牛奶”!

一句广告语让大白兔奶糖品牌、品质彻彻底底打入人们心中。很多家长都会拿大白兔奶糖充当牛奶给孩子补充身体营养。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大白兔奶糖的味道似乎也随之流逝。

很多忠实消费者反馈,除了自身那张熟悉的外包装和包裹糖衣之外,奶糖自身没有以前这么粘稠酥软,本身的浓香奶味也变淡了。

真实如此吗?无法甄别。 或许大白兔没有离开过我们,只是那个独特味道难以复制,或者是手工出现了偏差,或者是我们早已对这个味道失去最初期待……

不过,云合只知道现在的大白兔奶糖包装变得多样化,有礼盒装、牛奶瓶装、糖型礼罐……

改变来改变去,只是改变外在的包装。不得不说,老旧的思想套用在今日,已经行不通了。

毕竟这个时代,用户口味更加多样化,紧紧抓住一种口味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希望大白兔奶糖能够保持住销量和热度同时,不断做出适宜的改变,让消费者一直忠爱下去。

不然,就是要和我们告别,和这个时代告别!!!

作者 | 赵云合

老字号还有没有春天?大白兔奶糖的新网红之路

撰稿 | 陈季冰

直到今天,很多上点年纪、初次见面的外地朋友一听说我是上海人,仍然会动情地对我絮叨起那些曾经盛满了他们青春记忆的“上海老牌子”——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比爸爸去上海出差更让我期待的事情了!每次,风尘仆仆的他变戏法似地从旅行箱里掏出一堆神奇的玩意儿,回力球鞋、美加净牙膏,哪怕是一块固本肥皂……都能让左邻右舍羡慕好一阵。”

“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当年我舅舅特意从上海带回来的那一袋大白兔奶糖和两瓶六神花露水,我老婆还会不会成为我老婆。那个时候,糖吃完了,包糖的纸都藏着舍不得丢……”

▲大白兔奶糖是很多人儿时的回忆(图/网络)

“我办婚事的时候,最值钱的家当就是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和一块上海牌手表,老婆最值钱的嫁妆是一架蝴蝶牌缝纫机。那个时候,你要是买了台凯歌牌收录机,那可是整条街轰动的事。”

……

我猜想,他们这么说, 一方面当然是想要拉近同我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他们自己的情感需求 ——那一刻,那些“上海老品牌”将我与他们的人生轨迹连接在了一起。

当然,这样的话题最后总是以唏嘘结尾,原因你也是知道的。

在我做财经记者和评论员的20多年里,上世纪90年代上半叶是印象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那个时候,城市和经济的各种“病”压得上海喘不过气来。老字号、老品牌在经济结构转型中面临的困境,也是其中最突出的症状之一。

没过多久,它们就淡出了国人的视线。那些即便依然还勉强活着的,也大都边缘化了,不复昔日的风光。

01

历届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老字号的帮扶都堪称不遗余力,沪上媒体和社会大众对它们的关心也没有停止过。 但客观地说,复兴这些上海老品牌的成效甚微。

对此,人们提出过许多高见,一种似乎已经形成高度共识的观点是:上海政府太强、企业太弱、国有经济占比太高,这是这些过去经营得那么好的品牌和企业纷纷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但我从来就没有轻易同意过这种观点。我也学习过经济学,而且是在北京大学学的;我也是自由市场论者,也高度同意政府力量太强和国有经济比例太高不利于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观点。

▲上海老字号商品(图/网络)

然而,这只是一般原则而已,每一个具体问题都另有它的直接原因。试图拿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去诊断所有问题,是不可能对症下药的。如果老字号衰败的原因是上海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市场经济氛围太恶劣、商业环境太糟糕,就像上述这些“有识之士”指出的这样,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过去20多年来为什么上海经济总体上能够取得如此高速的发展,更无法解释为什么上海吸引了全中国较多的外资?

因此,我曾经在好几篇文章里阐述过,我认为老字号衰落的根源在于它们不符合上海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众所周知,这些老字号虽然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但它们都是轻工、电子产品,技术门槛不高,附加值也很低,说白了,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行为不需要遵循自由市场规律,上海做得好,是因为当时上海有普遍比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管理水平,这是上海这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基础决定的。但到了改*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时代,作为寸土寸金、居民收入水平高居全国之首的城市,上海对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没有了任何优势。

02

平心而论,20多年来,上海的老字号也曾经努力试图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内地省份,以克服上面指出的这个症结问题。

然而,这种尝试几乎立刻就遭遇了另一个重大障碍: 这些老字号都是传统产业,不管依然保持了国有体制还是成功转制成了民营,它们都没有雄厚的现金流积累。 但上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后,中国的市场发生了一场**性的变化,传统的零售商业模式已被彻底颠覆。

▲上海老百货(图/图虫创意)

简单地说,今天,如果不准备好“烧”一大笔钱,也就是依托强大的金融资本来跑马圈地,你根本不可能去赢得你所需要的足够大的市场。关于这一点,如果你去看一看这几天即将在华尔街上市的瑞幸咖啡的亏损账目,你就会一目了然。让一包只卖几块钱的大白兔奶糖和一块只卖几毛钱的固本肥皂去这样打市场,它们亏得起吗?又有哪家风险资本会成为它们身后的“白衣骑士”?

这才是上海老字号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相继衰落的症结所在。因此,我以前还一直认为,振兴上海老字号,是一项不可能的使命。

不过,最近当我听说电商平台拼多多推出了一个力图振兴上海老字号的“新电商计划”时,我开始觉得这可能不再是一项“不可能的使命”。

按计划,未来3年,拼多多将累积投入100亿营销资源,助力100家上海老字号品牌深入下沉市场,目标是使之重回国内一线品牌阵列。在2019年内,拼多多将完成108家老字号品牌全部入驻,其中包括六神、美加净、蜂花、上海皂业、回力、英雄钢笔、凤凰自行车、上海手表、老庙黄金、光明集团等在内。

这个计划之所以值得憧憬,首先是因为它是企业行为,或市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 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新的电商模式颠覆了旧的商业和零售模式,从而也就超越了我在上文中分析的那个“商业规律”。

03

2000年春,我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习时,听周其仁教授在课堂上讲过一番话,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时互联网才刚刚兴起,周老师说:互联网改变社会的核心力量其实一点也不神秘,就在于它将过去无比昂贵的“交易成本”中的相当一部分(例如“搜索成本”)降低到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许多过去不可能的事情就都变成了现实。

举个例子来说吧,六神花露水,我们知道,它肯定是有市场的。别说是全世界,仅中国就有14亿人口,从一线城市到六、七线城市,直到乡村,每一个消费层级都是万亿元级的大市场,怎么可能没有它的市场呢?

图/图虫创意

问题是,这些潜在的消费者分散在如此广袤的地域里,找到他们是要花巨大成本的,将一瓶花露水送达他们,也需要巨大的成本。更何况,中国是一个南北差异、地域差异、民族差异极大的国家,各地生活习俗和地方文化的不同还可能对同一种产品提出不同的特殊需求,比如花露水的包装、气味等等。但一瓶普通的六神花露水售价只有几块钱,平均利润只有几毛钱……

因此,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光市场信息搜索的高昂成本就不足以令它能够正常经营。 也就是说,市场是客观存在的,但现有技术支撑的商业模式却不能成立,这里面存在着一个结构性的“需求-供应”矛盾。

如今,依托于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平台,我们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精准地找到它的潜在消费者,哪怕中国每一个县里只有10个人想要买它,我们依然能够“发现”一个拥有成千上万消费者的足够大的六神花露水市场,在此基础上组织大规模生产,甚至组织各种特殊需求的定制生产。互联网让传统上的“规模不经济”变成了“规模经济”。

同样重要的是新型电商所具备的强大的消费信息化和数据化能力,它能够有效地重构从供应链到生产、物流、销售,直至触达消费者的商业全过程。这一方面轻易突破了过去因渠道受限所致的生产和销售半径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为它们的产品线改良和产品的持续升级迭代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我在前文已经提到,这些上海老字号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很“高级”的东西,它们的最大特征就是价廉物美。 用现在的话来说,它们最迫切需要的是市场下沉和品牌下沉。 大概没有比拼多多更适合来做这件事情的电商平台了,对于它的2.7亿月活用户和4.2亿消费者来说,强大的品牌下沉能力是它在电商同侪中最核心的竞争力。况且,它本身也是一家上海公司,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图/图虫创意

如果这个“老字号新电商计划”能够成功,那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这样一幅图景: 这些所谓“上海老字号”将只是头脑在上海,它们的生产是全国性的,市场也是全国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而且,由于它们的产品形态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随时升级换代,所谓“老”也不过是老在一个品牌声誉而已,实际上是全新的。

04

其实,我从来就没有过高估计过“上海老字号”本身对于上海城市发展的直接价值。

老实说,相比于金融业、现代制造业和各类其他高端服务业,这些老字号所能带动的产值、就业和税收,甚至一些人喜欢谈论的品牌无形资产,都微乎其微。我也不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就一定离不开这些老字号。

从我个人的视角来看,老字号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远比经济价值重要得多。就像我在本文开头就说到的,这些上海老字号连接着几代国人的共同记忆。

以上就是大白兔奶糖是哪个上市公司的?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