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余额突然大增(融券余额首破1500亿)

融券业务正在快速发展。时隔六个月,融券规模大增500亿,突破1500亿。4月20日融券余额为1519.87亿元。尽管与万亿融资市场相比,融券规模仍处于失衡状态,但其快速发展反映出A股市场正向成熟市场靠拢。

关于融资融券余额突然大增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融资余额七连升 两融余额创两年新高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深沪两市融资融券余额10769.3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0714.06亿元,刷新2016年1月11日以来新高,这已是两市融资余额7连增,累计增长278.44亿元。接下来具体说说融券余额首破1500亿

融券余额不到11个月暴增逾7倍 原因何在?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今年以来,两融规模持续增加。WIND数据显示,截至25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合计达1.577万亿元,同比增加逾五成。其中,融资余额1.46万亿元,而融券余额为1162.9亿元。融券余额占两融余额比例为7.4%,较前几年1%的比例大幅提升。

根据统计,目前融资余额较去年底增加4549亿元,大增约45%;而融券余额去年底仅为137.8亿元,如今却已达1162.9亿元,也就是说不到11个月,融券余额就暴增了7.43倍!

融券业务,就是指持有股票的机构和上市公司股东,可以把股票通过券商借给投资者卖出。转融券业务推出以后,就扩大了融券业务的规模,使券商通过中证金这个平台向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融券,再将券提供给融券客户融券卖空。

“无券可融”,是近年来困扰A股两融市场的难题之一。今年以来,融券的券源供给丰富是融券规模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根据记者梳理,目前券源增加主要源自三方面:一是公募、私募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积极性大幅提高;二是上市公司股东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明显增多;三是QFII、社保开始参与转融通出借业务。

去年6月2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指引(试行)》,公募基金由此开始参与转融通业务。随后,交易所扩大两融标的,增加市场融券券源。今年3月,上交所对转融通业务作出新规定:证券出借人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其持有证券的持有期计算不因出借而受影响,由此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积极性大幅提升。

QFII和社保也相继参与转融券业务。11月2日是QFII可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推荐交易日。当天,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信证券、国泰君安、瑞银证券等多家券商表示,已完成各自的QFII转融券首单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全国社保基金本月18日正式开展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出借目标是社保基金理事会持仓的部分沪深300个股,国泰君安、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以及兴业证券作为代理开展该项出借业务。

除了机构,上市公司股东也提供了大量的券源。记者注意到,今年已有恒顺醋业、宏大爆破、金徽酒、桂林三金、华鲁恒升等1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股东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

宏大爆破10月9日公告称,控股股东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公告显示,截至9月底,控股股东广业集团已通过交易所平台出借350万股给证金公司,占公司总股本的0.5%。

10月28日,公司又再次披露控股股东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广业集团拟于未来3个月继续用所持股票开展转融券。

从目前看,已公告的上市公司股东出借的证券上限*高为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融券余额首破1500亿 券商火速布局抢占市场

融券业务正在快速发展。

时隔六个月,融券规模大增500亿,突破1500亿。4月20日融券余额为1519.87亿元。尽管与万亿融资市场相比,融券规模仍处于失衡状态,但其快速发展反映出A股市场正向成熟市场靠拢。

业内人士表示,推动融券市场发展由多方面因素造成,比如机构投资者对融券需求的增加;上市公司及公募基金参与转融券出借的积极性进一步上升等。

在多家券商年报中也可看出,发展融券业务已经成为重点。券商可以提升对外服务的能力,吸引头部机构投资者建立共赢生态。多家券商表示,去年融券规模实现成倍增长。

突破1500亿大关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4月19日融券余额首次突破1500亿。截至4月20日,融券规模1519.87亿元,其中沪市融券规模为918.12亿,深市融券规模为601.75亿。

融券规模在去年以来得以快速发展,7月底登上500亿台阶,3个月后首次突破1000亿,半年后融券规模再增500亿。如今相比2020年年初的144.09亿元已增长955%。

其中,有307只个券在过去一年融券规模增长10倍以上,比如恒瑞医药、招商银行、美的集团、中国平安、兴业银行、长江电力、五粮液、万科A、国元证券、宁德时代、海通证券、平安银行、海康威视、国泰君安、格力电器、北汽蓝谷、国信证券、海大集团、江西铜业、京东方A、南京证券等。

深圳一名券商营业部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融券规模持续上升主要因为机构投资者对融券的需求在增加,融券业务可以丰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比如随着量化对冲基金规模的扩张,中证500ETF融券也比以往更为活跃。有分析师指出,因对冲风险需要,而中小盘股波动更大,中证500指数成为对冲基金的较好选择。

从两融开户数量也可看出机构投资者的需求。据统计,截至2021年3月底,机构投资者信用账户数量达到33773户,相比去年1月的22795户增长48%,而个人投资者两融账户数量同期仅增长11%,可以看到机构投资者参与度非常活跃。

另一方面,近年来两融制度的一系列优化也助推融券规模发展。两融标的股票数量由950只扩大至1600只;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股票自上市首日起即成为两融标的。2019年6月证监会允许四类公募基金参与转融券出借。由于参与转融通出借能获取出借利息,上市公司股东也在积极出借股票。上述种种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券源不足的问题。

有投资者担心,融券规模上升是否意味着会对A股带来压力?对此,东北证券分析师表示,从海外经验来看,卖空活跃与市场下跌没有必然联系,“我国的杠杆交易历史相对较短,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市场。港股中恒生指数成分股的卖空额占成交额比例在过去25年中是不断增加的,其卖空交易愈发活跃,但同期恒生指数却也上涨,这证明卖空与市场下跌没有必然联系。”

券商业绩新增长点

随着政策松绑,融券业务逐渐得到改善,该业务成为券商新蓝海。东兴证券分析师在去年曾经作出预测,假设未来市场化定价带来的竞争使得利差下降至5%,行业融券业务净收入亦有54.02亿元的增长空间。

华泰证券首席财富官黄华表示,融券业务逻辑和融资业务有着本质区别,在一个不鼓励做空的市场,融券业务必须和其他业务场景结合起来才有需求场景,诸如定增、大宗、可转债发行等,所以融券余额创新高的背后也是投行ECM、场外业务、跨境业务等需求不断旺盛的结果,映衬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极大丰富了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产品服务体系。

据了解,华泰证券去年发布全市场推荐开放式的线上证券借贷交易平台“融券通”,打造线上融券平台,联通券源供给方和需求方。公司2020年融券业务快速发展,融券余额为254.1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984.97%,市场份额达18.55%。

华西证券计划大力发展融资融券业务,摆脱经纪业务对传统通道型业务的依赖。华西证券提到,2020年融券业务出现井喷式发展,市场上出现新的融券业务模式,公司及时研究、迅速行动、打通痛点,推动转融通业务快速发展。2020年华西证券新增两融客户数创历史*高值,融资融券日均余额较2019年增长近35%,其中融券业务迅速启动、从无到有,通过与头部公募基金深入合作,同时引进头部量化机构客户,融券规模成倍提升。

兴业证券在年报中称,去年已构建多层次券源体系,多渠道扩充融券券源,两融业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0年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期末余额307.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市场份额1.90%,创历史新高;实现融资融券利息收入15.41亿元,同比增长45%,市场份额1.74%,较上年末增长7%。

杠杆资金闻到牛市气息 两融余额创两年新高

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融资余额七连升

两融余额创两年新高

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月23日,深沪两市融资融券余额10769.34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0714.06亿元,刷新2016年1月11日以来新高,这已是两市融资余额7连增,累计增长278.44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自2016年年初股市调整之后,两融余额在9000亿元上下窄幅波动,直到去年11月两融余额再破万亿元,此后一路高歌猛进,反映出了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从这一角度而言,当前市场依然具备持续向上的动能。

融资客热捧金融地产

记者统计发现,2017年6月2日,融资融券余额仅有8625.31亿元,成为年度最低点,此后逐渐回升,2017年11月3日回升至万亿元上方。

从行业分布看,近期两市融资余额连续增长的7个交易日内,银行、非银金融、地产、建筑装饰、食品饮料位居融资资金买入的前五名,其中,申万银行行业累计融资净买入84.42亿元,非银金融累计融资净买入53.41亿元,地产累计融资净买入26.51亿元、建筑装饰累计融资净买入23.48亿元。

从融资净买入个股看,兴业银行、中国平安、中国建筑、京东方、中国石化位居净买入额前五名。从个股表现看,最近7个交易日内,上海钢联、泰禾集团、生意宝、建设银行、荣胜发展位居涨幅榜前五名,涨幅从56.91%~23.06%。近7日累计融资净买入额在2亿元至31亿元之间。

尽管两市融资余额近期实现7连增,但仍有部分行业在此期间遭到融资净卖出。其中,电气设备、有色金属、建筑材料、通信、综合位居前五名。

今年62股融资额增逾两成

融资客究竟重点买入了哪些股票呢?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以来,A股融资余额增长超过两成的股票达到62只,这些股票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非银金融、银行等板块,其中房地产板块较多,多达7只。

融资余额增幅前三名分别为东兴证券、飞马国际、泰禾集团,融资余额增幅分别达5046.54%、1408.87%、138.97%。其中,泰禾集团2017年底融资余额约4.97亿元,1月23日已急升至约11.88亿元。新华保险、长盈精密、南方航空、华联控股、中国国航等12只个股,融资余额增幅均超过5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数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出现增长同时,也有不少标的融资余额逆市下降。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融资余额降幅超过一成的股票达33只。融资余额降幅前三名分别为中信银行、深圳燃气、济川药业,融资余额降幅在20%左右。此外,长春燃气、老凤祥、双汇发展、千山药机、华夏幸福、大唐电信等融资余额降幅居前。

杠杆资金闻到牛市气息

近期两市融资余额7连升,意味着融资客加速进场,A股会否从结构性行情转为全面牛市?

“两融资金余额创两年新高,不能作为A股走牛的风向标。”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当前A股进入全面牛市的基础不牢固,仅仅是结构性牛市。绩差、伪成长等黑五类个股风险仍未释放完毕,谈全面牛市为时尚早。大盘越上涨杠杆较好越低才是理性行为,投资者应该用余钱投资,不要借钱炒股,远离杠杆、远离垃圾股。

深圳新里程董事长赖戌播表示,两融资金创两年新高,意味着市场风险偏好上升,投资者可关注两融资金追捧的行业个股。目前蓝筹早已进入一轮慢牛行情,创业板经过两年时间调整,阶段性见底可能性大增,但创业板能否迎来牛市有待观察。可能只有部分创蓝筹走牛,齐涨齐跌大牛市可能性极小。

华泰证券周志伟表示,去年11月融资金额突破万亿元并持续上升,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对市场也产生向上动能。不过,近期两融余额变化主要受流动性改善及市场做多情绪高涨影响,未来增量资金能否持续,还要观察流动性和“赚钱效应”能否持续。

本文源自深圳商报

以上就是融资融券余额突然大增(融券余额首破1500亿)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壹榜财经其它相关文章!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