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互联

其实吧,医药行业与中概互联确实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基本都在2021年上半年见顶,之后一直处于大的下降通道中;下跌过程中都伴随着诸如反垄断、集采、反腐等有形之手的“呵护”;从基本面看,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大众而言几乎都是绝对的刚需……

关于中概互联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文丨许英博 陈俊云 联系人:李雷王冠然 廖原 贾凯方 任杰4月至今,中概互联网指数下跌11%,主要受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博弈、海外流动性以及中美关系等多重因素扰动所致。接下来具体说说中概互联

恒生科技和中概互联,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恒生科技和中概互联,在2022年可以说是难兄难弟,这两个指数和对应基金一直有很高的话题度,近两个月港股的上涨更是带动了大家对于这两个产品的关注,

你真的了解恒生科技吗?

中概互联又布局的是什么,

分散投资应该怎么选?

恒生科技和中概互联这两个指数有什么区别

首先, 恒生科技和中概互联 买指数基金一定要清楚其成分和行业构成,恒生科技和中概互联有一定区别,前者是泛科技行业、比较分散,后者是互联网公司指数、比较集中。

具体说,恒生科技是一个纯粹从港股上筛选30家科技企业的指数,中概互联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互联网50指数,它的筛选关键标准是海外上市以及50%以上主营收入在内地的互联网公司。

中概互联

按照Wind行业分类,互联网零售、软件和服务占据恒生科技一半持仓,其他行业比较分散有半导体,也有通讯设备等等。互联网50主要是这三个行业有90%的持仓。

中概互联

这两个指数的编制有个关键点。恒生科技规定股票最大权重不超过8%,每季度进行调整。中概互联最大的个股比例是30%,按月度调整。这个比例是相差极大的,说明中概对头部公司倾斜很大,2家公司就能够占指数60%的仓位。

恒生科技和中概互联哪个好

最近大家在说恒生科技涨的比中概好,这里面比较大的因素就是中概两家公司,没能跑赢恒生科技的分散持仓,比如今年港股上的新能源车上涨幅度就很夸张,恒生科技中理想汽车、小鹏汽车本年度涨幅翻倍,近三个月也有80%左右的涨幅,而中概这边,近60%权重的两家公司,腾讯近3个月涨3%,阿里只有18%,相比较之下它的涨幅不如恒生科技是很正常的。

中概互联

说到这,有朋友比较关心,这些整车厂似乎没有盈利,他们在组合之中会不会给恒生科技未来带来拖累。这个其实还好,因为大家也能看到持仓比例合计14%,且这个指数调整时间快,权重小,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我们看过去几年的表现,恒生科技在2020年比较中概有不错的超额收益,这也是来自于他分散的持仓。比如当时持有的软件服务等公司,金蝶国际收益300%,涨幅不错,整个指数只有4家公司是下跌的。

中概互联

也就是说未来如果你更看好互联网居多的泛科技应当选择恒生科技,如果你更加看好龙头互联网公司表现,那么中概50更适合你,它未来的走势可能就取决于两家公司的表现。

我们常说,投资港股看内地基本面和外部流动性。 近期的上涨就来自于这2方面的改善。一方面,美联储7月加息25个基点,接近本轮加息周期的终点(但可能并非最后一次加息)给政策受益和周期敏感板块带来更大利好,另一方面政策底确认,房地产、资本市场等领域释放积极信号,高层强调扩大消费需求,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也被重点提及,最新的工业生产数据向好,所以港股的表现不错,但是这个可能不会一蹴而就,信心的恢复还需要更加详实的数据,比如说地产的修复数据。

中概互联

最后总结

1、恒生科技成分股只有30只,主要反应在港股上市科技企业表现,这些企业最大权重不会超过8%,且每个季度会进行调整,目前汽车制造只有14%的权重,是一个分散的泛科技指数,不用太过担心新能源车的影响。

2、我们常说的中概是指中国互联网50指数,它持仓最大权重30%,腾讯和阿里就几乎决定这个指数走势,这个基金某种意义上就是配置这两个公司的。

3、过去几年恒生科技和中概差不多,但未来或许有差别,如果你想要分散可以选择恒生科技,如果你更看好互联网可以选择中国互联网50,或者是互联网30,广发的基金,这个也是专门布局互联网更加分散。

最后加一条,从过去来看他俩相关度很高,至少80%-90%以上。通常区别不大。最近因为电动车的一些事件驱动,才走出一些差异,这个不会持续很久。如果之前持有互联网的,没太多必要换到恒生科技上。差别不会很多。

医药行业会步中概互联的后尘吗?

中概互联

其实吧, 医药行业与中概互联确实有很多共同之处。

比如,基本都在2021年上半年见顶,之后一直处于大的下降通道中;

下跌过程中都伴随着诸如反垄断、集采、反腐等有形之手的“呵护”;

从基本面看,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大众而言几乎都是绝对的刚需……

当然 也有不同

比如,医药医疗业务属性To B的成分更高,而中概互联业务属性更偏C端一些;

中概互联的流动性主要在海外,医药行业的流动性主要在国内;

中概互联的调整幅度更大;

中概互联似有筑底成功的态势,而医药医疗还在创新低途中……

所谓“步后尘”主要看两点:

靠前、医药行业指数是否会追平中概互联的最大跌幅?

第二、医药行业何时能像中概互联一样筑底成功、反身向上?

01

我们先来看中证海外互联网50指数与中证医药卫生指数和中证医疗指数2021年2月以来的日线(收盘线)叠加图。

中概互联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中证海外互联网50指数(H30533)2021年2月17日历史高点17074.32点,2022年10月25日盘中最低点4274.79点,最大跌幅为74.96%,四舍五入为75%。

这个数据很好记,就是腰斩(下跌50%)之后再腰斩(下跌50%)。

医药行业指数中,综合指数中证医药卫生指数(399933)2021年2月18日高点17718.23,2022年9月23日低点8773.93,最大跌幅50.48%。2023年8月8日收盘点位9226.03,与2022年9月低点8773.93只有5.15%的差距。

弹性更大的中证医疗指数(399989)则于2021年7月1日见到历史高点19922.00,最近的2023年8月8日出现盘中新低8314.94,最大跌幅达到58.41%。

弹性最大的当然是中证医药研发服务(CXO)主题指数,该指数成立较晚,目前只有每天收盘点位(没有盘中*高最低点位),该指数2021年9月22日*高收盘点位是4370.54,2023年7月20日最低收盘点位1773.63,按收盘点位计算的最大跌幅为59.42%。

如果把中概互联75%的最大跌幅作为目标, 中证医药卫生指数从去年9月23日低点差不多还得再跌50%(再来一个腰斩),中证医疗指数还得在8月8月收盘点位上再跌39.88%(约等于40%),中证医药研发服务(CXO)主题指数也得在7月20日收盘点位上再下跌38.39%(也差不多等于40%)。

查了下万得数据,中证医药卫生指数、中证医疗指数和中证医药研发服务主题指数2023年8月8日的PE-TIM分别是26.40、29.07和25.10倍,处于近十年(或成立以来)2.92%、8.91%和7.45%分位值。

也就是说, 当前医药行业的估值水平,差不多已经接近历史上的低估极值。

中概互联与医药行业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投资者主要来自海外,因此它的估值参照标准就是全球主要股市估值水平。

而医药行业的估值参照系相对封闭于A股。

因此,仅从估值参照标准衡量,医药行业不可能步中概互联腰斩之后再腰斩的后尘。

此外,集采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历经几年差不多已经消化完毕。

而反腐并不会实质影响整个社会的医疗需求,是一种 短空长多 的影响因素。

当然,受短期情绪的影响,期望医药行业马上反转也是不现实的。

医药行业各指数大概率已经进入底部区域,反腐助力医药行业砸出一个黄金坑也不是不可能。

02

虽然现在悲观情绪弥漫,但作为 全社会刚需的医药行业触底又是必然的 ,只是或迟或早的事。

那么,中概互联触底反弹是什么样子的?医药行业能跟上它的脚步吗?

我们来看2022年10月底以来中概互联与医药行业指数的日线叠加图。

中概互联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很显然,中概互联在2022年3月靠前次触底未成功,第二次触底发生在2022年10月底,目前看来第二次触底成功了。

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2022年10月25日触及本轮调整最低点4274.79,此后展开反弹,至2023年1日30日出现盘中高点7767.52,三个月余最大涨幅达到81.71%。

2023年8月8日该指数的收盘点位6739.01,与2022年10月25日的低点比,仍然还有57.65%的涨幅。

2022年10月底以来,医药行业指数虽然也有小幅反弹,但总体上还是处于明显的下跌趋势中。

中概互联的触底发生在市场情绪最悲观的时候,懒人养基印象最深,当时还写过一篇短文《差点忘了股市还能涨》。

之后中概互联的反弹是出乎意料的强。

三个月左右最大涨幅超过80%!

其后虽然又出现超过30%的调整幅度,但也于2023年5月31日止跌,并出现第二次超过20%以上涨幅的技术性牛市。

医药行业指数的触底也一定会发生在最市场最悲观的时刻,这次反腐说不定就能砸出一个黄金坑。

当然, 乐观者看到黄金坑,悲观者看到的是陷阱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这话说得通透。

医药行业指数触底后会不会发生暴力反弹?

说不清。

这要看当时整体的市场情绪。

因为港股没有涨跌幅限制,懒人养基在2022年3月份的某一天曾经看到过中概互联类指数一天的涨幅达到20%!

A股的医药行业指数当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

03

医药行业怎么触底和反弹不重要,跟中概互联的对比更多是一种有趣的游戏。

作为一个长期投资者,对一个自己看好的行业,千万不要赌。

做好资金规划,严控投资比例。

以配置的思路,跌多了就买一点。

慢慢买,拉长建仓周期。

剩下的交给时间。

中信证券:中概互联估值重回历史低位

文丨许英博 陈俊云 联系人:李雷

王冠然 廖原 贾凯方 任杰

4月至今,中概互联网指数下跌11%,主要受国内经济复苏预期博弈、海外流动性以及中美关系等多重因素扰动所致。估值层面,截至6月9日,恒生科技指数NTM PE为21.9x,低于3年历史均值1个标准差,板块估值重回历史低位。业绩层面,2023Q1主要公司收入及利润均超预期,2023Q2业绩预期调整则有所分化,阿里、京东受低价策略等因素影响,收入一致预期有所下调,而拼多多、快手等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成长性平台收入及利润预期均有所上调。我们认为,短期板块的波动主要受外部因素扰动较大,建议关注情绪面的边际改善以及各公司基本面的复苏拐点,短期交易建议关注空头交易额占港股成交额比例高位时会带来的潜在空头回补机会。长期维度,2023Q1多数公司延续回购计划,回购余额/市值比例约为5%-10%;其中,截至2023Q1,阿里巴巴/唯品会回购余额约194/10亿美元,在当前市值占比达8.6%/10.2%。结合互联网公司的净现金、自由现金流表现,我们认为当前板块已具备长期配置吸引力,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竞争优势稳固、业绩改善趋势明显、现金流稳健的头部互联网公司。

▍板块表现:多重因素压制,板块估值重回低位。

4月以来,受国内经济增长和消费复苏偏弱、地缘*治风险、卖空交易活跃等因素影响,中概互联网板块持续承压。年初以来,恒生科技/中概互联网指数分别下跌5.0%/9.2%。政策方面,尽管美联储加息放缓的预期已较为确定,但海外银行体系风险、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等仍然压制着市场情绪及投资偏好。流动性层面,KWEB资产净值及基金份额自1月达到阶段性高点后环比连续下滑,截至5月31日,KWEB资产净值为45.4亿美元(环比-15%),基金份额约1.8亿(环比-5%)。估值层面,截至6月9日,恒生科技指数NTM PE为21.9x,低于3年历史平均值1个标准差,处于上市以来14%历史分位数,板块估值重回历史低位。

▍业绩回顾与展望:基本面逐季修复,2023Q2预期分化。

受益于防控政策放松及春节后生产生活恢复,2023Q1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收入累计同比增长7.9%,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Q1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累计净利率(Non-GAAP)达11.7%(yoy+4.5pcts)。展望后续,在宏观修复及同期低基数的影响下,我们认为互联网公司业绩有望逐季修复,根据彭博一致预期,2023Q2/Q3/Q4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累计收入有望同比增长11.4%/11.1%/11.9%。分个股看,基于2023Q1的强劲表现,市场对拼多多、快手等公司业绩预期有一定上调;而受消费复苏偏弱、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市场对阿里、京东的收入预期(彭博一致预期)下调2.9%/2.3%。

▍电商:消费回暖边际放缓,关注价格竞争及618进展。

2023年3/4月,我国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0.6%/18.4%,2年CAGR为3.3%/2.6%;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9%/20.8%,2年CAGR为9.5%/7.7%,消费大盘恢复速度边际放缓。从竞争格局来看,价格力是今年各大平台强化用户粘性的关键,618大促各电商平台均在流量曝光、性价比商品、商家扶持、内容建设等方面加大资源投入,以期拉动销售增长。从预售情况来看,仍然呈现出传统货架电商温和复苏、直播电商增长亮眼的分化表现,建议持续关注价格竞争及618大促进展。

▍广告:复苏趋势初显,有望迎来超额反弹空间。

随着宏观经济好转和消费市场回暖,广告市场复苏趋势初显。根据CTR,4月我国广告市场花费同比增长15.1%,与社零的增速差不断收窄;根据QuestMobile,2023Q1我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1462亿元,同比增长2.3%。由于广告具备一定可选属性,在经济上行周期,有望迎来超额反弹空间。根据彭博一致预期,2023Q2/Q3/Q4国内主要广告平台累计收入有望同比增长13.1%/12.5%/12.4%。

▍在线招聘:复苏节奏相对滞后,关注企业招聘需求恢复。

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呈现供需失衡与供需错配并存的现象。一方面,求职者端高度活跃,青年失业率达历史高位20.4%,而企业端招聘需求恢复仍相对偏慢;另一方面,电子通讯、高端制造等行业对中高端人才具有较高需求,而供给则相对稀缺。从恢复节奏来看,中小企业基于更灵活的招聘节奏率先展现复苏态势,而大型企业通常需要更长的决策流程和更谨慎的决策态度,整体恢复相对偏慢,这也导致了在线招聘平台的业绩分化。2023Q1,BOSS直聘实现营业收入/现金收入12.8/16.5亿元(yoy+12%/+28%);猎聘实现收入/现金收入5.0/4.9亿元(yoy-22%/-19%)。

▍股东回报:回购及分红增强股东回报,长期价值凸显。

得益于互联网公司轻资产的商业模式及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主要互联网公司现金流充裕,2023Q1,阿里/腾讯/拼多多/京东账面现金达5603/3705/2079/2032亿元。自由现金流角度,当前唯品会/阿里/京东P/FCF仅9x/10x/12x,具备一定安全边际。同时,多家公司陆续开启或提高回购额度以增强股东回报。截至2023Q1,阿里巴巴/唯品会回购余额为194/10亿美元,在当前市值占比达9%/10%;截至6月9日,腾讯2023年累计回购112.6亿港元。结合互联网公司的回购及现金流表现,我们认为当前板块已具备长期配置吸引力。

▍风险因素:

政策监管超预期导致板块估值进一步下行;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电商、游戏、广告等行业增长不及预期;利率上行或流动性收紧导致市场估值中枢下移;互联网公司降本增效不及预期导致业绩回暖不及预期;新业务及新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或投资亏损超预期;个人隐私、数据安全新规对广告收入的影响超预期导致广告收入不及预期;美股PCAOB监管超预期导致的美股退市风险;核心股东减持风险等。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当前国内经济复苏进度、中美关系及交易性因素是压制互联网板块表现的关键,建议关注情绪面的边际改善以及各公司基本面的复苏拐点。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低估值、竞争优势稳固、业绩改善趋势明显、现金流稳健的头部互联网公司。

以上就是中概互联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壹榜财经其它相关文章!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