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转瞬之间,美国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已有5年。3月3日至10日,《环球时报》旗下舆情调查中心从美国对华贸易战的实质、对全球及本国经济影响、对所在行业及企业影响、未来趋势及预期四个方面展开中美民意调查,并于近日发布《中美贸易战

关于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编者按:4月22日,环球时报社主办“美对华贸易战五年态势及中美关系演变”研讨会。研讨会邀请多位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围绕美国对华经贸政策进行多角度深度探讨。本版刊发其中精彩内容,以飨读者。接下来具体说说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中美贸易战有什么影响?

这些贸易战可能会对中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

减缓中国经济增长:贸易战可能会导致中国出口下降,从而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也有很大影响,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将会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发展。

影响中国企业:贸易战可能会对中国企业的生产和出口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影响其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一些中国企业可能会面临关税提高、进口限制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加剧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战可能会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全球贸易的进一步收紧。这将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那些依赖出口和贸易的国家。

贸易战成本:贸易战不仅会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对全球供应链和生产网络造成破坏,导致贸易成本上升和生产效率下降。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中美贸易战公众态度调查报告》: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转瞬之间,美国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已有5年。3月3日至10日,《环球时报》旗下舆情调查中心从美国对华贸易战的实质、对全球及本国经济影响、对所在行业及企业影响、未来趋势及预期四个方面展开中美民意调查,并于近日发布《中美贸易战公众态度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关于“贸易战实质”,中国公众最倾向于选择“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之争”或“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手段之一”。中美均有六成受访者认同美国对华贸易战对世界产生了不利影响。中美均有多半受访者认同“贸易战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美国的认同率(59%)高于中国(53%)。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和企业不愿意成为美国对华贸易战的“苦主”,美国政府到了正视问题的时候,应与中方积极磋商,让中美贸易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对“贸易战实质”的理解,中美民众之间有权重差异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本次调查采用基于大规模会员样本库的在线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中美两国18-70岁普通公众。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981份,其中美国1467份, 包含265名涉及中美商贸往来的企业员工(含64名中高层管理者)。中国1514份,包含723名涉及中美商贸往来的企业员工(含274名中高层管理者)。

针对“中美贸易战的实质是什么”这一问题,4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美贸易战的实质为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占比较多;其次为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手段之一(45%);中美两国之间高科技的竞争位列第三,占比为38%。在美国,相对多数受访者认为其实质为世界靠前与第二大经济体之争,占比*高(41%);也有超三成的受访者认为其实质为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之争(32%)和中美两国之间高科技的竞争(32%)。

谈到中美受访者在“贸易战实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认知差异,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何伟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打压是目的,以单边措施替代多边规则是路径,高科技是主要领域。在他看来,中美受访者对这三点看法并无根本区别,只有权重差异。

何伟文表示,调查显示,许多美国民众和企业家更多的是从美国角度看问题,特别是认为“全球老大”受到“世界第二”威胁是最重要的问题。他分析说,全球化和多边贸易规则在美国受重视的程度不如在中国,所以选择百分比低于中国。对于选择“中美两国之间高科技的竞争”的中国受访者略多于美国受访者,何伟文认为,这是因为一些美国人的思路还是盯着所谓的“**”,实际上很多技术在他们看来已不算太高级。

调查显示,中国受访者对“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手段之一”“中国反抗美国霸权的一种表现”“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之争”的认同率均明显高于美国;美国受访者对“中国侵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的认同率明显高于中国。

一些分析认为,部分美国受众认为“中国侵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与美国政府的“甩锅”言论和媒体舆论渲染有很大关系。但何伟文也强调说:“除了关注美方的渲染和叙事方式外,还要注意美国政府的这些说法,部分来自‘铁锈地带’工会、中下层产业工人和产品无法与中国竞争的部分企业的直观感受。相比之下,严谨的美国经济研究人员一般不会这么认为,因为通过事实数据链和逻辑论证,‘中国侵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之说不成立。”

选择中美贸易战实质是“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手段之一”的美国受访者,预测“美国的成功概率为52%”。对此,何伟文表示:“一般来说,对科技、投资进行限制和直接禁止产品贸易的做法,短期‘成功率’是比较高的。但关税如果只有15%-25%,且所进口的中国产品短期内无法替代,则美国失败的概率比较高。因此,从长期看,只要中国应对有效,美国人自认为的‘成功率’就会递减,这对美国而言就意味着失败。”

本次调查显示,为应对美国对华贸易战,超半数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贸易合作”的提及率也较高,超过四成。较多受访者认为应“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推动中美自由贸易区建设”“加速去美元化”和“加大知识产品维权研究方面的投入”,上述举措提及率均在四成左右。此外,53%的中国受访者和39%的美国受访者认同“中美贸易战提升了本国自主创新的能力”;50%的中国受访者、28%的美国受访者认同“中美贸易战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何伟文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多年来中国的努力方向,是寻求世界货币体系多元化和提高人民币国际支付、结算和储备地位的大战略。它与美国发动贸易战虽有联系,但不是因果关系。”

“我们不应再搭上5年来证实除白宫以外谁都知道的事情”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此次调查的主要发现还有:中美均有六成受访者认同美国对华贸易战对世界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中,中国受访者的认同率为60%,美国为61%;中美均有多半受访者认同贸易战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且美国的认同率(59%)高于中国(53%)。从对本国各个具体领域的影响来看,美国受访者普遍认为消极影响居多,尤其是供应链和农副产品价格。

这一发现让人想到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3月1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在发动对华贸易战之前,美国制造业商品占其对华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的44%,是美国对华贸易中占比最大的组成部分。而2022年的数据显示,该比例下降至41%,“美国的制造业出口正越来越落后于同样向中国市场销售的其他国家,如汽车和波音喷气式飞机的对华出口几乎全都消失了”。此外,2022年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比2021年有所增长,这是双边贸易的“一线希望”。这意味着美国农民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但中国的买家可能正变得越来越不依赖美国。

谈及调查结果中有较高比例的美国受访者认为“中美贸易战对世界产生了不利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方和中方学者的调研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主要是美方加征关税、对华发动贸易战的做法伤害到美国民众和企业。美国的一些机构最近两个月出的相关报告,都谈及美国加征的关税最后落到美国民众和企业的头上。”

高凌云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美方对3000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美国进口商承担了这一费用,进而又通过商品涨价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他表示:“事实上中美在2019年时就有研究估算,美国总体上应该会承担九成以上对华加征关税带来的损失。很高兴现在带有半官方机构性质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又得出跟我们一样的结论,说明美国政府也开始正视这个问题。”

美国《理性》月刊近日在报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这一报告时称:“就连联邦政府的贸易专家也得出与经济学家相同的结论,或许该是拜登倾听这些声音的时候了。我们不应再搭上5年来证实除白宫以外谁都知道的事情。”

谈及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让部分美国企业和民众成为“苦主”,高凌云表示,在美国,中国产品可替代程度低的行业受到的损失会更大。至于美国普通民众,比如那些“喜欢宅在家里的”受影响更大,因为他们好像很难避开来自中国的商品。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如箱包制造,表面上看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很多的地方都可以替代“中国制造”,但其实里面也有很多技术含量,真正让美国人不用中国生产的箱包很难。

调查显示,多数涉中美商贸往来的中企员工表示自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以来,所在企业每年因此减少的营业额不超过30%;而在美国,37%的受访者所在的企业因此损失的年营业额在30%以上。在有关“中美贸易战对本国企业对华/对美投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的具体问题上,34%的美国受访者认为“消极影响居多”,21%认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差不多”,仅有13%认为“积极影响居多”;中国受访者的这3个选项占比分布较均衡,均在三成左右。

对此,高凌云认为,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以来,在投资领域的限制可以说变本加厉。美国政府原来是对中国企业到美投资设限,中间过渡到不让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现在开始对中国在美国的已有投资做严格的审核,包括前一段时间针对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的相关要求。

“美国与中国磋商交流的空间在加大”

此次调查发现,超四成中国受访者和接近三成的美国受访者认为,“是时候取消对华加征关税了”。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贸易战持续下去的时间将不短于3年,持此观点的受访者在中国占55%,在美国占42%。对于2023年的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受访者比美国受访者更为乐观,六成中国受访者认为将有所改善,而美国相对多数受访者认为贸易战将继续升级,占比接近四成。

对于未来5年的中美经贸关系,超1/3中国受访者认为将“趋向缓和”,近三成认为将“有限升级,但局限在贸易层面”。美国受访者中,认为将“全面升级,冲突将扩展至投资、知识产权、能源等领域”的受访者相对更多,占比超过两成;认为将“趋向缓和” 和“有限升级”的受访者占比次之,均不足两成。

无论是乐观预期还是悲观预测,都不能忽视2022年中美两国双边贸易额又创历史新高、展现出较强韧性这一事实。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也认为,美中贸易关系在2022年达到“创纪录水平”,说明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脱钩”尚未到来。

高凌云认为,虽然美国政府从2018年开始对双边贸易设限,2020年开始又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两国贸易额从2021年开始大幅增加,2022年再次递增,这表明如果不是美国故意设限,中美贸易的规模显然会更大。

“据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正在寻求访华,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国有跟我们加强合作的诉求。”在高凌云看来,无论是美国的半官方报告还是高层访华意愿,都表明美国与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磋商交流的空间在加大。

美国亚拉巴马州一家地方媒体近日在呼吁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时说,美国政府此举已导致美国丧失至少25万个就业岗位,并让每个美国家庭在过去5年中每年平均多支出800至1200美元购买中国商品。因此,如果美国取消相关关税,很快就会造福美国消费者和企业。

一些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认为,对在贸易战中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的美国来讲,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加强同中方的磋商,寻求取消加征的关税。美国应认识到,对华加征关税事实上给本国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带来无谓的损失,而且,减少同中国的贸易摩擦,也可以大幅减轻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宋 琳 褚大业 雨 晴)

美对华贸易战五年态势及演变

编者按:4月22日,环球时报社主办“美对华贸易战五年态势及中美关系演变”研讨会。研讨会邀请多位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围绕美国对华经贸政策进行多角度深度探讨。本版刊发其中精彩内容,以飨读者。因篇幅有限,部分专家观点另行刊登。

很多因素在削弱美国能力

霍建国(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回顾贸易战这五年,可以发现很多因素正在削弱美国的能力。一是华盛顿陷入俄乌冲突之中,一年多来对乌的武器和资金就像填补一个无底洞,不知道还要支撑多久。二是美国国内严重的通胀、激进的加息,导致金融系统出现了脆弱性反应。另外,美国国内的消费和就业也存在问题。

我们也要注意到几个新的变化。靠前,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在下降。数据显示,美国货物贸易总额中,中国份额从2020年的14.8%下降至2022年的12.9%,而“近岸”国家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份额却稳步提升。巩固和稳定对欧美市场的出口份额,是我们稳外贸的关键环节之一。

第二,对外贸易顺差过度上升。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中国贸易顺差为8776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接近4000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接近2800亿美元,其中对德国由逆差变顺差。从贸易上来说顺差是好事,但过量的顺差会对外部关系带来消极影响。

第三,在产业链供应链方面的新变化,我们也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有坚强的全产业链竞争力,韧性很强、竞争力很强,这是客观事实。但也要看到,一些跨国公司迫于美国的种种限制和压力,进行生产布局上的调整。所以,我们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好充分准备和应对。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多年来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法理体系,支持全球化的世界经济环境,而且提倡国际经贸规则要朝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改*。然而,在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推动全球化面临的首要问题已经发生变化。发达国家的国民中,相当大一部分认为“全球化侵害他们自己的基本利益”。利用这种不满情绪,美国已在拉拢西方盟友搞“小圈子”,进行高技术对华遏制和重组供应链。去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访问韩日提出“经济安全同盟”概念。拜登政府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实质就是“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日前,美国财长耶伦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就中美经济关系发表讲话。对这番讲话我们不能乐观,因为其基本主题是以对华经济关系为代价,维护美国所谓的“**”。所以,更宏观地说,世界*治经济的逻辑可能正在改变,这要求所有人的观念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何伟文(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对于当前中美经贸,我有五个观点。靠前,中美双边贸易正在大幅度下跌,但这种局面可能不具可持续性,两国贸易量3月份已经开始回升。不可持续的原因在于美方,其基本上把主要的进口来源集中在北美和跨大西洋伙伴,但这种情况难以持久。

第二,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供应链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实现完整,所以未来很有可能会改变,但能不能够改变还要看发展,现在只是呈现出初步的趋势。

第三,中美矛盾具有战略对立性质,因而是对抗性矛盾。这决定了很难治“本”,但是可以治“标”。“本”是美国认定自己的全球霸权和由其主导的规则秩序不允许中国构成挑战。但是我们可以治“标”,一是避免因为误判发生武装冲突;二是维持基本的经贸关系,因为中美之间的企业、供应链是复杂交错的,很难被取代。

第四,治标也要务实,我们不能光在语言上打交道,在中美恢复对话以后,我认为应建立三个对话机制:安全、规则和供应链,再建立两个工作组,主要涉及多边合作和双边合作领域。

第五,我们要面向美国的地方、州、企业和民众,做好他们的工作,把基础抓好。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美关系,但至少可以稳住。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稳住大局,争取合作。

用中国式现代化与美公平竞争

陈凤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中美经贸关系在发生重大变化。如果让我描述当下的中美关系,我认为是“斯普特尼克时刻2.0”。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美国之前发射了人类靠前颗人造卫星,这加速了美苏之间的冷战。如今美国想用搞垮苏联的办法对付我们,他们在高科技和芯片上遏制中国,拉所谓的“民主联盟”,出台“印太战略”和印太经济框架,甚至在国际贸易体系和规则上想要作出有利于他们的调整。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未来十年是决定性的十年。我们的手段要变,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美国搞“制造业回归”,搞投资发展,我们也要搞好自己的经济和工业体系,这样才能加强自身的实力。美国靠“小圈子”力量,我们也要经营好自己的周边,在广大的非西方世界交朋友。中国只要做好自己,没有人可以战胜中国。我们为什么不把中国发展成世界上新的榜样,以中国式现代化与美国所谓的“永远强大”来公平竞争?

崔洪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美国对华贸易战是过去五年来逆全球化潮流企图颠覆现行多边贸易体系的靠前块多米诺骨牌,第二块是新冠疫情,疫情严重暴露了供应链产业链的脆弱性问题,第三张骨牌则是乌克兰危机。地缘*治因素对于世界经济的打击接二连三并形成递进式效应,世界贸易的信心指数也呈现出螺旋式下降的趋势。

这一时间段也是西方经济体的贸易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时期,地缘*治考虑不断进行渗透并强化。从此前基于利益的贸易扩张政策转向基于价值观的经济安全观念,将其外交和经济政策中实现利益和推广价值观这两个原则进行了重新调整和界定:维护价值观等同于维护利益,而安全可持续的经济才是“好的经济”,与“志同道合者”开展贸易比单纯的贸易更具附加值,这与之前在全球化鼎盛时期它们所推崇的“自由贸易”原则很不一样。美对华贸易战及其后续影响正使得下一个阶段的全球化体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区域化特征,尤其是在解决供应链安全方面。

上述变化正对我们构成新的挑战。一是我们现在真正站在了“全面开放”的新起点上。过去改*开放初期我们主要是向欧美开放,学习它们的技术、经验并吸引投资。但当我们也成为经济高地和中心的时候,如何利用自有的技术、经验和资本面向全球市场实现全面开放,有没有能力和勇气来形成以自身为核心的整体产业链布局,将成为转折性的长期挑战。二是在坚持底线思维的前提下,仍然需要面向发达经济体开放,实现制度性开放和高水平合作的目标。在地缘*治因素更加复杂的背景下,维护好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是接下来我们将面对的重大考验。

构建新的“三环”战略环境

李海东(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美国对华贸易战反映出中美关系的几个特点:靠前,双方对彼此外交政策定位的变化很明显。过去有一段时间,对美关系在我们外交政策中分量比较重,对美关系处理好,其他的关系就顺了。而对华政策在那时只是美国外交关系整体中的一小部分。但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如今在中国的总体外交中,美国只是其中一个部分。但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中国成了聚焦中心。无论在非洲、拉美还是南太平洋等其他地区,美国都以“对标中国”作为政策驱动。

第二,中美关系中确实出现难解的“死结”,要打开很难。主要原因是美对华外交的误读误判非常严重,这跟美国长期以来对华认知、战略目标界定等重大层面习惯性出错的政策传统有深层关系。所以,指望美国短期内对华形成真正准确且完整的客观平衡认知,难度比较大。

第三,美国从实力地位处理对华关系的心态并没有本质变化,但美国对华民意的变化我们要注意到。在美国舆论和政客的影响与塑造下,美国民众对华的态度“凉意”上升了,而我们国内对美的认识比较务实。接下来,中美互动中尽量要克服传统和新出现的问题,以最终达成务实合作的良性局面。

程亚文(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最近以来,国内外媒体经常看到一个词,即“全球南方”。对“全球南方”的重视主要原因是中国以往的对外贸易、对外合作主要是和西方国家,而西方国家中核心是美国。以贸易战为代表,美国欲跟中国“脱钩断链”,中国怎么办?与“全球南方”或第三世界国家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自然成为我们的方向。

我认为,我们要构建一个新的“三环”环境:靠前环,是中国的周边国家,包括东盟国家、东亚邻国、中亚国家、俄罗斯等,亚洲东西两翼十分重要;第二环,是亚非拉世界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第三环,是传统的西方国家。过去我们跟美国形成那么多合作,尤其是上世纪70-80年代。一方面当时美国跟中国有共同的对手苏联,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不强大,美国不认为中国能够挑战它的核心利益。这两个因素在今天已完全不存在,所以我们只能是尽最大努力希望中美关系回到正轨,但可能性并不令人乐观;与其他西方国家,当然也还是能合作就合作,尽力维持。今天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不光是要对西方开放,更要加强对亚非拉世界的开放。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重要性已重新提升。

中美贸易冲突的现状及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自中国经济崛起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长期处于逆差,且趋势还在不断加大。在内外经济环境因素及各类*治势力的共同影响下,美国发起了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引发中美贸易冲突,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和不良示范。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美贸易往来的深层关系进行分析,梳理中国和美国各自的经济政策,借以理清中美贸易冲突的根源和本质,以此为中国外贸出口影响予以论证,探寻对应的逻辑关系和应对方略,为中国的外贸政策探寻正确的出口提供支持。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一、中美贸易冲突现状及走向分析

1.中美贸易冲突的深层根源

中美之所以出现贸易冲突,主要是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美国的民粹主义之风声势大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长期积累的社会经济矛盾集中爆发。美国为转移国内矛盾,就把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做为一个题目来大做文章,这才导致了今天的这种局面。

自次贷危机发生以后,美国社会资产价格涨幅巨大,制造业开始急速衰落,社会底层劳动者的收入大幅降低,民众不满情绪激增。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连年增加,这被美国政府和政客解释为美国经济衰退的症结,进而引发民众和各*治团体对中国的愤怒。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攀升,引发了美国的强烈恐惧。中国改*开放的巨大成就更是极大的震动了美国民众,中国经济所展现的勃勃生机,激发了美国政府的冷战思维。

美国的政客认为,中国在强势崛起后势必挑战美国在全球的霸权,特别是经济方面。而且中国倡导的一*一*对美国在全球的地缘优势威胁极大,中国高科技的突飞猛进进一步蚕食了美国的独有优势,所以遏制中国的发展时间紧迫,不容拖延。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2.中美贸易冲突进展

2018年3月,美国对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制品征收高额关税。中国则对美国的水果、猪肉加征高额关税。

2018年4月,美国对中国的航空航天、通信技术、机器人等征收高额关税,中国则对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飞机等征收高额关税。

2018年4月中旬,美国对中兴禁售产品,对中国的钢制轮彀发倾销调查。中国则对美国的高粱进行临时反倾销调查。

2018年5月中旬,中美双方开启贸易谈判,达成一致意见,暂停贸易战行为。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至此,本轮贸易战暂时告一段落,双方都在为后续的新一轮博弈积蓄力量。

3.中美贸易冲突走向

在经过多轮反复磋商后,两国高层亲自下场对话,终于达成了停止贸易战的协议,并发表联合声明。以这份声明为标志,中美的贸易冲突告一段落,双方开始着手消除贸易壁垒,进入新一轮的贸易交易高峰。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中国谈判代表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与美方形成了一致意见。

开放和加强双方的贸易往来,既有助于中国的消费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促进美国的经济稳定和制造业工人的就业,双方的贸易关系终于搭建在了双赢的基础上。这来之不易的共识,根本取决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巨大和成熟,国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极强,也极大的吸引着美国企业,所以双方的妥协势在必行。

最终,虽然在意识形态上依然分歧严重,但是在这份声明中,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向美国的农产品、能源、服务业敞开了大门,中国的制造业产品继续大量的出口美国,中国的大量小微企业前景呈现出一派光明景象。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在投资领域,双方都同意双向投资,不得随意设置障碍。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中国和美国一致同意在立法和执法上保持统一尺度,中国还特别就此次谈判中遇到的挑战,有针对性的对国内的知识产品的专利保护提出了新的方略,为走出国门打好基础。

总之,一致协议虽不能彻底扭转双方的贸易关系,但是为双方开展正常的交易搭建了渠道,为后续可能发生的摩擦也设置了沟通和解决机制,总体来讲,实质性内容较多,值得深度研究和解析。

4.中美贸易冲突的经验教训

本轮贸易战以一种共赢的方式结束,而不是美国所期望的日本模式,这主要归根于中国市场的成熟和强大,所以,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努力建设好自身的基础领域,培育好国内的消费市场。

特朗普之所以能发动如此规模的贸易战,得益于国内底层民众的支持和舆论的造势,所以,在今后的贸易关系中,应适当增加对美国普通民众的关注,让其感受到中国产品的温度,消除对立情绪。

美国舆论的导向对国家政策影响极大,所以国内企业和政府需要与美国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保持整个美国社会对中国友好、正面的宣传和领导。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美国对知识产品的重视和保护发人深省,这是美国的立国之本,也是美国重点遏制后发国家的法宝。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一向意识淡漠,这一次精神上受到极大冲击,开始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和专利权的保护工作,是很大的收获。

二、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1.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在经历多年的发展后,逐渐建立了完整的内循环体系,产业门类是全球各国较多的,经济体系构成多元化,不同门类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当经济衰退的阴云来临时,抵抗的耐力比较强,不会因为一时的变动而万劫不复。

近年来,中国在扩大内需方面不遗余力,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百姓提供了各类高品质、高功能的消费品,国内市场的繁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中国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内需潜力巨大,各地的不均衡发展,更是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

国内的外贸行企业在这一轮贸易冲突中受到的冲击较大,在突遭打击时,不知所措。但很快,中国企业经营者的聪明才智和灵活应变,以及多年的市场运作经验,推动他们迅速根据行情变化调整企业的产品品质和价格,在短暂的低潮后,又迅速进入常态,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

2.中美贸易冲突对出口的影响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重要原因是,遏制中国的对外贸易,扭转美国贸易逆差的不利局面。上次贸易战的数年过去后,这期间,美国的贸易制裁从未停歇,中国外贸在重重障碍中艰难前行。

从数据上看,中国在贸易顺差只在2017年和2018年呈现出下滑趋势,但是在短暂的停顿后,中国的外贸出口顺差又走上了快车道,并未如美国所愿被打入谷底。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的外贸出口不断提升,在反复的制裁打击中,这些企业愈战愈勇,终于成为世界科技市场上的巨头,成了各国争相引进的香饽饽。而附加值含量较低的产品,则没有这样幸运,经常游走在破产的边缘,令人唏嘘不已。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一举一动都对影响世界格局和发展。2018年起,美国发起了针对中国贸易战,中国被迫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一场异乎寻常的贸易摩擦自此开始,引发了世界各国的瞩目。

由于美国在*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领域都占有较大优势,所以国内很多人对此次贸易摩擦心怀疑惧,深怕中国经济会因此被打压,出口贸易将滑入深渊。国际各国也都不看好中国,认为中国此番也会向当年的日本一样,在遭受美国的强烈打击后,会一蹶不振,经济从此走入低谷。

此后,双方你来我往,相互过招,事件发展逐渐明朗,中国在经历了短暂的低估后,开始强势反弹。即便这两年历经新冠疫情的严酷洗礼,外贸出口依然成绩斐然。经此风波,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结构体系日益完善,科技水平也在这一轮贸易冲突中得到了质的飞跃。

正所谓,乱云飞渡仍从容,无限风光在险峰。中国经济不会因外部干扰就大起大落,在大风大浪中反倒会迅速的成长,更快的壮大!

结语

中美贸易冲突是美国的民粹主义勃发,制造业工人生活困窘,贸易逆差严重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由于双方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等问题,贸易战一时难以彻底平息。

美国的初衷是打压中国的外贸经济,占领中国市场,消除进出口逆差,但是这一目标很明显没有实现,反倒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能源领域等取得了较大的收获,美国的策略被证明是短视的,不能实现其长期利益。

所以,国家间的贸易往来还是应该坚持平等交易,互利共赢的原则,在把市场做大做强的同时,本国人民的利益也会得到最大的保障和提升。

参考资料:

[1] 郭鹏:“对等反制困境”视角下中美贸易争端应对策略研究[D]. 河北经贸大学

[2] 谷红阳:从“关税战”到“科技战”--中美贸易争端焦点分析[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美贸易战公众态度调查报告》: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转瞬之间,美国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已有5年。3月3日至10日,《环球时报》旗下舆情调查中心从美国对华贸易战的实质、对全球及本国经济影响、对所在行业及企业影响、未来趋势及预期四个方面展开中美民意调查,并于近日发布《中美贸易战公众态度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关于“贸易战实质”,中国公众最倾向于选择“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之争”或“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手段之一”。中美均有六成受访者认同美国对华贸易战对世界产生了不利影响。中美均有多半受访者认同“贸易战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美国的认同率(59%)高于中国(53%)。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和企业不愿意成为美国对华贸易战的“苦主”,美国政府到了正视问题的时候,应与中方积极磋商,让中美贸易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对“贸易战实质”的理解,中美民众之间有权重差异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本次调查采用基于大规模会员样本库的在线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中美两国18-70岁普通公众。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981份,其中美国1467份, 包含265名涉及中美商贸往来的企业员工(含64名中高层管理者)。中国1514份,包含723名涉及中美商贸往来的企业员工(含274名中高层管理者)。

针对“中美贸易战的实质是什么”这一问题,4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中美贸易战的实质为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占比较多;其次为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手段之一(45%);中美两国之间高科技的竞争位列第三,占比为38%。在美国,相对多数受访者认为其实质为世界靠前与第二大经济体之争,占比*高(41%);也有超三成的受访者认为其实质为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之争(32%)和中美两国之间高科技的竞争(32%)。

谈到中美受访者在“贸易战实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认知差异,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何伟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打压是目的,以单边措施替代多边规则是路径,高科技是主要领域。在他看来,中美受访者对这三点看法并无根本区别,只有权重差异。

何伟文表示,调查显示,许多美国民众和企业家更多的是从美国角度看问题,特别是认为“全球老大”受到“世界第二”威胁是最重要的问题。他分析说,全球化和多边贸易规则在美国受重视的程度不如在中国,所以选择百分比低于中国。对于选择“中美两国之间高科技的竞争”的中国受访者略多于美国受访者,何伟文认为,这是因为一些美国人的思路还是盯着所谓的“**”,实际上很多技术在他们看来已不算太高级。

调查显示,中国受访者对“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手段之一”“中国反抗美国霸权的一种表现”“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之争”的认同率均明显高于美国;美国受访者对“中国侵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的认同率明显高于中国。

一些分析认为,部分美国受众认为“中国侵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与美国政府的“甩锅”言论和媒体舆论渲染有很大关系。但何伟文也强调说:“除了关注美方的渲染和叙事方式外,还要注意美国政府的这些说法,部分来自‘铁锈地带’工会、中下层产业工人和产品无法与中国竞争的部分企业的直观感受。相比之下,严谨的美国经济研究人员一般不会这么认为,因为通过事实数据链和逻辑论证,‘中国侵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之说不成立。”

选择中美贸易战实质是“美国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的手段之一”的美国受访者,预测“美国的成功概率为52%”。对此,何伟文表示:“一般来说,对科技、投资进行限制和直接禁止产品贸易的做法,短期‘成功率’是比较高的。但关税如果只有15%-25%,且所进口的中国产品短期内无法替代,则美国失败的概率比较高。因此,从长期看,只要中国应对有效,美国人自认为的‘成功率’就会递减,这对美国而言就意味着失败。”

本次调查显示,为应对美国对华贸易战,超半数中国受访者认为中国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贸易合作”的提及率也较高,超过四成。较多受访者认为应“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推动中美自由贸易区建设”“加速去美元化”和“加大知识产品维权研究方面的投入”,上述举措提及率均在四成左右。此外,53%的中国受访者和39%的美国受访者认同“中美贸易战提升了本国自主创新的能力”;50%的中国受访者、28%的美国受访者认同“中美贸易战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何伟文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多年来中国的努力方向,是寻求世界货币体系多元化和提高人民币国际支付、结算和储备地位的大战略。它与美国发动贸易战虽有联系,但不是因果关系。”

“我们不应再搭上5年来证实除白宫以外谁都知道的事情”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此次调查的主要发现还有:中美均有六成受访者认同美国对华贸易战对世界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中,中国受访者的认同率为60%,美国为61%;中美均有多半受访者认同贸易战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且美国的认同率(59%)高于中国(53%)。从对本国各个具体领域的影响来看,美国受访者普遍认为消极影响居多,尤其是供应链和农副产品价格。

这一发现让人想到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3月1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在发动对华贸易战之前,美国制造业商品占其对华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的44%,是美国对华贸易中占比最大的组成部分。而2022年的数据显示,该比例下降至41%,“美国的制造业出口正越来越落后于同样向中国市场销售的其他国家,如汽车和波音喷气式飞机的对华出口几乎全都消失了”。此外,2022年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比2021年有所增长,这是双边贸易的“一线希望”。这意味着美国农民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但中国的买家可能正变得越来越不依赖美国。

谈及调查结果中有较高比例的美国受访者认为“中美贸易战对世界产生了不利影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方和中方学者的调研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主要是美方加征关税、对华发动贸易战的做法伤害到美国民众和企业。美国的一些机构最近两个月出的相关报告,都谈及美国加征的关税最后落到美国民众和企业的头上。”

高凌云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美方对3000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美国进口商承担了这一费用,进而又通过商品涨价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他表示:“事实上中美在2019年时就有研究估算,美国总体上应该会承担九成以上对华加征关税带来的损失。很高兴现在带有半官方机构性质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又得出跟我们一样的结论,说明美国政府也开始正视这个问题。”

美国《理性》月刊近日在报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这一报告时称:“就连联邦政府的贸易专家也得出与经济学家相同的结论,或许该是拜登倾听这些声音的时候了。我们不应再搭上5年来证实除白宫以外谁都知道的事情。”

谈及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让部分美国企业和民众成为“苦主”,高凌云表示,在美国,中国产品可替代程度低的行业受到的损失会更大。至于美国普通民众,比如那些“喜欢宅在家里的”受影响更大,因为他们好像很难避开来自中国的商品。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如箱包制造,表面上看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很多的地方都可以替代“中国制造”,但其实里面也有很多技术含量,真正让美国人不用中国生产的箱包很难。

调查显示,多数涉中美商贸往来的中企员工表示自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以来,所在企业每年因此减少的营业额不超过30%;而在美国,37%的受访者所在的企业因此损失的年营业额在30%以上。在有关“中美贸易战对本国企业对华/对美投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的具体问题上,34%的美国受访者认为“消极影响居多”,21%认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差不多”,仅有13%认为“积极影响居多”;中国受访者的这3个选项占比分布较均衡,均在三成左右。

对此,高凌云认为,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以来,在投资领域的限制可以说变本加厉。美国政府原来是对中国企业到美投资设限,中间过渡到不让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现在开始对中国在美国的已有投资做严格的审核,包括前一段时间针对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的相关要求。

“美国与中国磋商交流的空间在加大”

此次调查发现,超四成中国受访者和接近三成的美国受访者认为,“是时候取消对华加征关税了”。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贸易战持续下去的时间将不短于3年,持此观点的受访者在中国占55%,在美国占42%。对于2023年的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受访者比美国受访者更为乐观,六成中国受访者认为将有所改善,而美国相对多数受访者认为贸易战将继续升级,占比接近四成。

对于未来5年的中美经贸关系,超1/3中国受访者认为将“趋向缓和”,近三成认为将“有限升级,但局限在贸易层面”。美国受访者中,认为将“全面升级,冲突将扩展至投资、知识产权、能源等领域”的受访者相对更多,占比超过两成;认为将“趋向缓和” 和“有限升级”的受访者占比次之,均不足两成。

无论是乐观预期还是悲观预测,都不能忽视2022年中美两国双边贸易额又创历史新高、展现出较强韧性这一事实。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也认为,美中贸易关系在2022年达到“创纪录水平”,说明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脱钩”尚未到来。

高凌云认为,虽然美国政府从2018年开始对双边贸易设限,2020年开始又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两国贸易额从2021年开始大幅增加,2022年再次递增,这表明如果不是美国故意设限,中美贸易的规模显然会更大。

“据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正在寻求访华,一定程度上表明美国有跟我们加强合作的诉求。”在高凌云看来,无论是美国的半官方报告还是高层访华意愿,都表明美国与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磋商交流的空间在加大。

美国亚拉巴马州一家地方媒体近日在呼吁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时说,美国政府此举已导致美国丧失至少25万个就业岗位,并让每个美国家庭在过去5年中每年平均多支出800至1200美元购买中国商品。因此,如果美国取消相关关税,很快就会造福美国消费者和企业。

一些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认为,对在贸易战中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的美国来讲,应创造条件和机会加强同中方的磋商,寻求取消加征的关税。美国应认识到,对华加征关税事实上给本国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带来无谓的损失,而且,减少同中国的贸易摩擦,也可以大幅减轻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

以上就是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六成美受访者认为对华贸易战伤了美国)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壹榜财经其它相关文章!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