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建议24节气都放假?引发网友热议与文化传承探讨

俞敏洪是新东方创始人,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最近,他在一场演讲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建议——24节气都应该放假!这一建议立即引起了热议和争议,部分人支持,部分人反对。那么,这个建议有可......

俞敏洪建议24节气都放假

5月4日,青年节当天,新东方创始人、“花甲青年”俞敏洪亮相新东方直播间。谈及刚刚过去的五一,俞敏洪表示,“我国的经济因为这5天的旅游收入,应该对很多地方、很多老百姓来说,变成了一年......接下来具体说说引发网友热议与文化传承探讨

俞敏洪:重视24节气,让孩子了解自然界变化规律!别错过教育机会

文|凝妈悟语

俞敏洪曾建议24节气放假一天,他认为:

24节气放假,可以让城市人尤其是孩子们跟大自然亲近,去感受生命的韵律。24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如果每个节气都放一天假,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

虽然放假有些不太现实,但是提议确实很好。 在农村生活过的家长应该对节气特别敏感 ,到了某个节气,就知道父母要忙活哪些农事,要吃什么食物,要有什么仪式, 感觉每个节气都很神圣、美好,代表着一种希望和幸福。

但是现在的孩子,对24节气非常陌生,没有感觉、没有兴趣,只有极个别的节气,学校里会组织一些活动,帮助孩子了解节气,聊胜于无, 少了很多滋养身心的幸福感。

再这样下去,孩子就会渐渐淡忘24节气,想想都是可怕的事情, 知识的漠视,可能就是文化的消失。

所以,一定要重视起来。

俞敏洪建议24节气都放假?引发网友热议与文化传承探讨

为什么要重视节气?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 节气不仅有巨大的存量,还有无限的增量 。节气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节气对应着自然万物的变化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节气也有显著的自然变化。

春分的时候,白天和夜晚的时间几乎一样长。之后的北半球,白天时间长、夜晚时间短。

秋分的时候,白天和夜晚又几乎各占12小时,之后的北半球,白天时间短、夜晚时间长。

在这两个节气,能很明显地感觉到白天、夜晚的长度变化。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到了播种的较好时节。到寒露的时候,农作物基本就收获完毕了。

春分和秋分分别是春秋季的第4个节气,清明和寒露分别是春秋季的第5个节气,这些对应关系也是恰到好处,值得细细品味。

俞敏洪建议24节气都放假?引发网友热议与文化传承探讨

2)节气和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

立春之后,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衣服穿得越来越少。立秋过后,就感觉凉意一天天浓郁起来,衣服逐渐加厚。

身体对节气有明显的反应,只是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

不跟着节气的节奏及时增减衣物,身体可能就有一些不适感。比如这个节气露脚,就容易着凉。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如果能了解节气,在每个节气到来之前早做准备,就不会让身体受了亏欠。

俞敏洪建议24节气都放假?引发网友热议与文化传承探讨

3)节气让生活有了坐标感

24节气是农事劳动的重要依据,必须依时而作,农作物就像定了闹钟一样,在对应的节气里开花、结果、收获。

如果误了时令节气,农作物就不能很好生长、没有收成,人们的辛苦就白费了。

“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

所以,节气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规律、有节奏,可以不慌不忙地安排各项生活。

俞敏洪建议24节气都放假?引发网友热议与文化传承探讨

怎么带孩子了解节气?

现在的孩子不能像父辈、祖辈那样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了解节气、感受节气,但是可以通过阅读进行弥补。

说实话,作为家长,我们也脱离农事很久,对节气的熟悉度大大降低,知识丰富性更谈不上,没有办法亲自讲给孩子听,也需要借助书籍。

在我们家,就非常钟爱二十四节气的书籍,已经有好几套,见到新书还是要买,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学习24节气,认识更深刻。

比如见到 《时节里的中国》 ,我又给孩子买回了家。

这套书从名字看就很吸引人,实际看后,更感觉很值得。

1、趣味性强,吸引孩子阅读。

它不是枯燥地罗列知识点,而是设计了几个卡通形象,拟人化,用小故事把节气串联起来,用俏皮的对话引出知识点,很灵动、很自然,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

比如介绍秋天的农田里有什么,讲述一个帮爷爷秋收的故事,涉及到成熟的农作物、收获方式,有很多可爱的小对话,像 “来人啊,南瓜可以抱走了”“咦,我的萝卜去哪了?”

孩子看了感觉特别像自己的说话方式,乐得哈哈大笑。

2、内容丰富,有利于提升全科素养

借助24节气,将传统文化、古诗文、神话故事、生物、地理、天文、农业、风俗习惯等知识呈现出来,让孩子深入了解和节气有关的方方面面内容。

比如寒露:

提及两首古诗,王昌龄的《斋心》、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时节对应。

介绍了寒露的三候(即代表性的自然现象),收获的农作物(玉米、绿豆、石榴),保暖提醒,节日(菊花节、重阳节),适合做的事情。

每个节气的内容都很饱满,读完书,孩子会了解很多日常疑惑的问题,比如春天从哪里开始?四季是怎么来的?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变色?冬天什么时候会下雪等等。

3、色彩饱满,视觉体验很好

全部是手工绘制图画,事物很形象,有种油画的感觉,看起来很舒服。

4、互动性强,孩子参与度高。

可以把书中的聊天内容变成和孩子的对话,让孩子在图画中找答案,孩子参与进来,读书变得乐趣横生。有妈妈说,这套书有忙忙碌碌镇的即视感,可见是多喜欢。

书中也特别设计了迷宫游戏、涂色活动,直接让孩子实践,更容易把握原本陌生的知识点。

有了互动,孩子阅读积极性很高。

和孩子一起阅读这套书之后,孩子对节气的了解更近了一步,日常的疑惑也有了很好的答案,所以推荐家长给孩子看看这套书。点击下面链接即可。

我是@凝妈悟语

两男孩妈妈,10多年育儿经验

陪孩子阅读、英语启蒙、科学启蒙

分享育儿感悟、落地育儿干货

俞敏洪建议24节气都放假!这有可能吗?

俞敏洪是新东方创始人,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最近,他在一场演讲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建议——24节气都应该放假!这一建议立即引起了热议和争议,部分人支持,部分人反对。那么,这个建议有可能实现吗?

俞敏洪在直播中说:放假的多少跟人的生产率和效率已经没有关系了,任何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就可以办公。一个国家的活力和假期的多少是有关系的,假期越多,活力越充分。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增加放假时间。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24节气的概念和背景。24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时间概念,是根据太阳运行轨迹而制定的24个节令。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文化内涵,如冬至、小年等。目前,除春节等少数法定假日外,24节气并没有被纳入假期范畴。

那么,俞敏洪建议24节气都放假,这是否可行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靠前,法律法规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国劳动法》规定,法定假日只有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七个节日,共计3天或者7天。这些法定节假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规定,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如果要增加24节气的假期,需要修改相关法律法规,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第二,经济影响的考虑。24节气放假将对社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据统计,2020年中国春节长达16天的放假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如果所有24个节气都放假,前所未有的长假将会对交通、旅游、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引起安全、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国情和文化传统的考虑。尽管24节气是中国独有的时间概念,但是如何运用这个传统节令,需要考虑中国现代社会的国情和文化特点。在当下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过分强调传统而非现代发展的需求,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文化负担和经济损失。

俞敏洪:建议24节气都放假,垃圾公司才把996当骄傲

5月4日,青年节当天,新东方创始人、“花甲青年”俞敏洪亮相新东方直播间。

谈及刚刚过去的五一,俞敏洪表示,“我国的经济因为这5天的旅游收入,应该对很多地方、很多老百姓来说,变成了一年的活命钱了。但这种调来调去的放假,其实只放一天,用两边的周末凑出的节日,让大家感觉有点乱、疲劳。

俞敏洪直言:

现在很多岗位都在打疲劳战,“如果一个公司长久地把员工的996看作是一种骄傲,那么这个公司就是个垃圾公司,因为它以剥削员工的业余时间为骄傲,建议把中国的24节气都放一天”

图片来源:网络直播截图

说到24节气,不得不提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老祖宗的智慧结晶。

在中国的农耕文明中,24节气承载着一份传承千年的智慧。它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知识体系之一,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精细观察、记载和解析,24节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指导性的时间参考。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24节气的起源、演变和现代意义。

插图:古代农耕文明场景

24节气的起源及其发展

24节气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古人依据天文学和气象学的观测,将一年分为四季,再细分为24个时期,用以标示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这套时间体系的创建,为人们预测气候、安排农耕、调整生活习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随着历史的演变,24节气逐渐在民间传承,渗透到饮食文化、文学创作、民间艺术等多个领域。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对节气的生动描述。

插图:一年当中不同的气候

24节气的具体划分和意义

24节气按照季节和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都有其特殊的气象特点和农事活动,反映了农耕文明与自然规律的和谐共生。

例如,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农民开始播种;夏至则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时候,意味着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立冬预示着冬天来临,意味着存粮、备草和休整生产力的重要时期。

插图:万物复苏

插图:收获的季节

24节气的现代意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气象预报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掌握也更加精准。然而,24节气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对于提倡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具有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在饮食、养生、医学等方面,24节气的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有助于改善民众健康素质。

此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4节气的传承和发扬具有强烈的文化价值。借助现代传媒手段,通过文化交流、旅游体验等方式,24节气可以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一张名片,传承古代智慧,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

插图:中国靠前农民-神农氏

俞敏洪建议24节气放假,可以让城市人尤其是孩子们跟大自然亲近,去感受生命的韵律。” 认可吗

最后,古代农耕文明之24节气,它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仍然保持着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让我们继续发掘它的内涵,传承这份千年智慧,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关注三农,关注气候。

以上就是俞敏洪建议24节气都放假?引发网友热议与文化传承探讨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