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博汇和工银融e联分别是什么推出的金融服务平台?

潘晓俊(金融从业者)新东方在线旗下“东方甄选”直播间爆红,各大电商平台也在紧锣密鼓筹备“6·18”电商节的大背景下,工商银行5月30发布公告官宣6月30日24时融e购企业商城公开销......

交博汇和工银融e联分别是什么推出的金融服务平台

做金融和做电商平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需要的比较优势也各不相同。当下,银行对于电商业务的调整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的理性回归文|《财经》记者 严沁雯 张颖馨编辑|张颖馨 袁满在......接下来具体说说

交行交博汇:银行系电商二度崛起的创新样本

3月初,交通银行交博汇全新升级上线,一直被遗忘在互联网金融边缘的银行系电商这一“生物”正在重新崛起。

银行系电商,曾是银行挺进互联网领域的突破口,但实践的结果,并不如意。过去的一年,银行系电商进展缓慢,严格的监管边界、相对保守的经营理念等等是牵绊银行系电商快速发展的一大阻碍。

品类少、页面简单、缺乏推广、流量少这是银行系电商停留在消费者面前的主流印象。

改变正在发生。于本月初,上线的交通银行交博汇颠覆了人们关于银行系电商“苦闷”的印象,这次的升级丢弃了将金融类产品和业务在线上简单叠加的过往模式,而是整合了交行全行优势资源,以提升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

交博汇升级看点

交博汇的升级将此前的“积分乐园”商城与“交博汇商品馆”进行了大举整合,组建成了“首家积分消费百货店”,突破了银行系电商发展的产品局限;也透露出“交通银行以信用卡为载体打造面向全体系客户的电商平台”的战略布局,将引领银行系电商的变革浪潮。

在这次的升级中,充分运用了银行独特的优势和资源,打通借记卡与信用卡的客户链及产品链,让客户享受更方便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彰显了更为开放的经营态度。

分析称,此次交通银行“交博汇”升级将会对整体业务经营带来更有利的影响,特别是中间业务收入。打通的电商平台后台将拥有更统一的管理,与合作商户的议价能力更强、获取的数据将更丰富更完整、更易开展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等,未来交通银行还可能推出面向全行零售客户的忠诚度计划。

升级版的交通银行“交博汇商品馆”主要有四大看点:

看点一,更丰富的商品和营销资源。升级后的“交博汇商品馆”将涵盖实物商品、商旅预订、本地生活、品牌专卖、团购秒杀、联盟商城、航空里程等约30万种商品,苹果、三星、周生生、宝洁等优质品牌尽在其中;同时商品馆与艺龙网、优众网、第五大道、万表网等大牌电商合作,分享优质电商的产品和营销资源。

看点二,更灵活的支付手段。客户可灵活使用积分、现金、分期和刷卡金在“交博汇商品馆”购买产品或服务;更有分期免息免手续费、白金信用卡专享积分85折等优惠。

看点三,更优质的服务水平。新商品馆全场免运费,且通过“统一入仓,物流整合”与“指定优质物流商”相结合的政策,确保配送服务的高水准。

看点四,各类账户畅行无阻。交博汇会员、原信用卡“积分乐园”会员以及网银账户都可以跨站登录到“交博汇”。

银行系电商再崛起

交行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力,仅仅是各家银行意欲重塑银行系电商的一个缩影。

就在今年年初,工商银行电商“融e购”才刚刚上线。至此,五大国有银行各自的电商平台已悉数亮相。

目前,五大行旗下电商平台包括:建行的“善融商务”、交行的“交博汇”、中行的“中银易商”、农行的“E商管家”以及工行“融e购”,其中,“交博汇”、“善融商务”试水较早。

无论是“融e购”的刚刚上线还是“交博汇”再度创新,所有的迹象正在说明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曾经“淡定”的国有大行开始建立各自的电商平台,而目的不外是平台与数据,从而为深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奠定坚实基础。

但在过去一年的试水中,银行不得不承认他们依然缺乏互联网基因。上线的商品数量、用户体验、开放程度、流量等都不出彩。业内人士分析称,“银行传统业务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利润使得银行欠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动力,这一点没法与阿里、腾讯这样的企业相比”。

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在发展互联网金融方面,银行的优势同样十分明显。首先,银行具有互联网企业不可企及的公信力。这种公信力的背后,既有银行在处理业务时的审慎态度,又有多年来的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意识。其次,银行拥有庞大的网点体系,以及与之对应的软硬件资源,这些落地的资源,是银行发展电商的坚强后盾。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系电商不可能一蹴而就,过去的发展更多的可以理解为“试错”,但随着2014年的到来,银行创新的脚步明显加快,以交行的“交博汇”为例,这次的创新升级正在给业内一个很好的参考,选择一条与自身优势和资源相匹配的正确路径,打造出独具优势与竞争力的电商品牌,从而与银行自有品牌形成互补促进之势,对提升客户体验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帝国黄昏——从工行融e购下线谈银行的场景金融

潘晓俊(金融从业者)

新东方在线旗下“东方甄选”直播间爆红,各大电商平台也在紧锣密鼓筹备“6·18”电商节的大背景下,工商银行5月30发布公告官宣6月30日24时融e购企业商城公开销售、商圈销售等业务停止服务,票据经纪、司法拍卖等服务迁移至门户网站,同时停止其电商平台融e购个人商城的相关业务。

从2012年至今,以工行融e购、建行善融商务和交行交博汇为首的银行系电商平台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以轰轰烈烈历开始,经了不温不火的发展后走入帝国黄昏。大部分*商城都选择融入本行官网、手机银行等渠道, 银行的*商城甚至是任何衣食住行的*平台建设都是一厢情愿的伪命题,最后必将泯然于众。

以笔者为例,在头部农商行和城商行分别经历了行内*商城和类美团的美食平台建设,本人评价类似平台的建设很有战略意义,提升员工和客户的互联网意识。但缺乏实际价值,所以仅仅是阶段产物。因为这仅仅是商业银行的一厢情愿,所谓一厢情愿是商业银行没有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建设的平台没有通过提升交易本身的效率给客户带来价值。 仅仅从自身需求角度出发搭建平台,银行要新客户,银行要提升存量客群活跃度,银行要金融变现,这些都是银行的利益诉求。

互联网平台可不是面上的一个网站或者app,其背后专业的客服、物流等诸多看不见的环节本质上提升了交易效率,缩短了交易供应链带来了核心价值,这不是一纸ppt就能替代的。 当商业银行忽略客户的实际需求和真实平台价值后,就面临了不仅没有任何新客户,而且不补贴搞活动没交易,补贴纯烧钱的尴尬情况,金融变现更是一纸空谈。

银行*场景平台的故事都是这样的,总行某部门牵头并协调总行其他部门条线资源,推进科技开发并监管各分行业绩。由于各部门都有其主要负责领域,只是兼业负责平台事务,所以造成分工混乱、精力分散、目标不一致等问题,影响平台管理工作。同时总行工作人员偏后台性质的工作,按照近乎平均原则分配绩效的考核机制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基层分行人员如果发现平台出现问题或有优质的创意想法时,需要经过各部门领导的层层审查、审批、签报,才能反馈到开发团队,导致信息传递滞后。

在这样冗长的管理环节下,平台能正常运营已是奢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试错还是值得的,以笔者曾经任职某城商行轰轰烈烈搞的“xx吃货地图”*平台为例,通过敏捷团队解决了以上问题,甚至把商户推广纳入分支行核心绩效考核,但本质上还是美团的线上纸面复制,背后的物流,线下管理等环节都有所缺失,笔者就曾客观评价实际意义不大但对于提升全行线上思维作用显著,最终结果和笔者预测相近,类似的同业平台大部分一定都是这样的结局甚至更差。

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金融机构利用好自己的金融牌照,提升金融产品的使用体验才是正途。说的难听点,国家发牌照保护的事情没干好,还想入局去充分竞争的市场分一杯羹一定是逻辑有问题的。 但是客户不进银行、银行空心化、资产渠道化的确是核心难题,银行的确是要发展场景金融, 但发展场景金融一定不是自建场景。银行发展场景金融两种方式,一种走出去,一种引进来。

所谓走出去就是把金融的存贷产品嵌入到交易的供应链环节中去,商业银行放下身段去学习了解熟悉行业,把存贷汇的金融产品融入场景,用金融的方式帮助交易提升供应链效率来获得价值,但这一定不是放一个标准化产品就能包打天下的,所以在这条赛道上大行的优势并不这么突出,中小银行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所在区域或者服务客户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深耕,例如身处广东江门的江门农商,就凭借对其江门本地新会陈皮的产品深入了解,专门设计陈皮贷来满足陈皮制造贸易商的融资需求,这就是很好的一个银行案例。

所谓引进来就是和专业的平台公司合作把好的服务引进来提供给自己的客户,例如后银行电商时代京东为很多商业银行提供商城服务,把京东专业的物流服务和平台体验提供给商业银行客户,目前有信息工行也后续会把客户商城需求交付京东运营。此外还有专业的汽车场景运营商天真科技,通过线上直播、活动运营和线下汽车节、试乘试驾等结合,为高净值和有购车需求客户提供专业的场景服务,这样不仅为商业银行客户提供良好的场景体验,期间产生的购车贷款等金融需求也实实在在的锁定到了商业银行,工行也将其汽车场景交付该平台运营。

工行停止“融e购”相关业务,银行系电商遇冷何解

做金融和做电商平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需要的比较优势也各不相同。当下,银行对于电商业务的调整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的理性回归

文|《财经》记者 严沁雯 张颖馨

编辑|张颖馨 袁满

在各大互联网电商平台为“618年中大促”预热造势之际,却有银行为旗下电商平台业务按下“停止键”。

5月30日,工商银行(下称“工行”)分别发布两则公告指出,其电商平台“融e购”个人商城相关服务,以及企业商城公开销售、商圈销售、跨境贸易等相关服务,将于6月30日24:00时停止。

对于上述业务停止原因,据新浪财经报道,此次调整与监管要求有关。此前,监管部门明确要求银行剥离非银业务,银行项下不得成立非金融业务子公司。 目前,银行相关电商业务根据监管规定,均已事实上叫停或彻底剥离。

多家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此前确实收到监管“窗口指导”,要求银行剥离非银业务。“监管强调自营平台一定要与银行主体剥离,考虑到现实情况,银行要不就将平台更换运营主体继续,要不就选择直接砍掉这块业务。”某国有大行内部人士表示。

截至《财经》记者发稿前,工行暂未对业务停止原因进行回应。

《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工行“融e购”之外,已有银行将电商相关业务剥离。 如农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扶贫商城”(现为“兴农商城”)在今年1月1日后,由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平台运营主体自今年4月25日起,变更为建信金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近年来,银行系电商平台发展状况被市场总结为“不温不火”,其背后涵括多重原因。 有银行业人士直言,做金融和做电商平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需要的比较优势也各不相同。同时,与电商企业相比,银行的管理体系、文化理念、成本管理等模式完全不同,所以可能并不适合发展这一业务。当下,银行对于电商业务的调整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的理性回归。

工行按下“停止键”

“没有使用过。”在《财经》记者向多位手机银行用户提及“融e购”和“银行系电商平台”后,这是绝大部分人的回复内容。

事实上,在此次停止个人商城等相关服务之前,工行“融e购”已上线八年(2014年1月推出)。

公开资料显示,“融e购”B2C电商平台以“名商、名品、名店”为定位,集网上购物、消费信贷于一体。同时,工行亦研发了面向企业客户的“融e购”B2B平台,提供供应链、专业批发等市场模式。

2015年,时任工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融e购”已成为部分商户战略转型的重要平台,部分知名商户已开始将经营主战场从以价格战为主的传统电商网站,向以“品质为先”的“融e购”转移,交易份额也已逐渐超过其在其他电商平台的销售占比。

从过往公开资料亦可看出,“融e购”在上线之初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工行年报显示,2014年,“融e购”注册客户超1200万人,交易额突破700亿元。工行称“‘融e购’跻身国内电商前列。”此后的2016年-2018年,工行“融e购”电商平台年交易额分别为1.27万亿元、1.03万亿元和1.11万亿元。截至2019年末,“融e购”用户达1.46亿户。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近两年的工行年报中,“融e购”年交易额及用户数等相关数据已鲜少出现。

2021年12月29日,工行发布公告称,将对“融e购”个人商城进行功能升级,升级后,将关闭非自营商品或服务的纯现金购买模式。

据工行5月3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融e购”个人商城相关服务及企业商城公开销售、商圈销售、跨境贸易等相关服务均将于6月30日24:00时停止。 对于个人用户,如需进行积分兑换、购买贵金属和公益捐赠,可登录手机银行办理;对于企业用户,票据经纪、工行集采、司法拍卖等服务功能入口则迁移至工商银行门户网站首页。

对于工行此次业务调整,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财经》记者,“工行聚焦主业,剥离副业,说明副业经营不是很顺利,没有通过电商金融生态的融合实现原有目标,不得不有所取舍。另外,剥离副业也是为了响应监管的要求。”

亦有观点认为,工行此次调整与监管可能并无直接关联,银行在开展电商业务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才是主要原因。

银行系电商“遇冷”

事实上,虽然此次工行仅是进行业务调整,但却备受市场关注,因为其背后折射出整个银行系电商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沟通、物流、支付体系的逐步完善,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迅速增长。 同时,主流电商企业业务开始渗透至金融领域,对传统银行业的经营带来冲击和挑战。银行如梦初醒,试图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增强客户黏性。

2012年,建设银行成立国内首家银行系电商平台善融商务,开启了银行系电商业务发展先河。此后,包括交通银行“交博汇”、农业银行“E商管家”、中国银行“中银易商”、工商银行“融e购”、光大银行“购精彩”等平台相继上线。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大有想与互联网电商企业一较高下的仗势。”某中型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但经过多年发展,当初被寄予厚望的银行系电商平台,如今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这背后涉及多方面原因。 有银行业人士认为,一方面,电子商务业务对银行中间收入的贡献不足,收入占比表现不高,所以银行系电商平台一直处于银行业务的边缘地带;另一方面,银行系电商平台在功能建设、产品体系、客户体验、仓储、物流等方面,均与大型电商企业有不小差距。

不过,在不少金融业人士看来,银行做电商平台本身并不是为了盈利。 “银行系电商平台是银行自建场景的一种方式,最终还是为金融业务服务。银行系电商平台定位主要还是服务客户,提升客户黏性,积累客户数据,而并非以销售额最大化为目标。”有金融业人士分析指出。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打造电商平台并非出于直接盈利目的,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靠前是服务客户,更好地满足C端和B端客户需求;第二是通过积累数据,与银行自身一些结构化数据形成互补,更好地洞察客户行为,进而推动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基于上述情况,《财经》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部分银行或是选择直接关停旗下电商平台,或是将电商平台与本行手机银行或信用卡商城进行整合。

“其实这背后也涉及到银行开放的问题。现在很多银行之所以会选择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就是因为之前不甘心客户被互联网企业抢走,先去‘试水’电商平台,结果发现自己做不来,最后只能接受与更多的场景方一起来做。”此前,某股份制银行高管告诉《财经》记者。

未来何去从

正是基于上述现实情况,有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监管进行“窗口指导”后,有银行将旗下电商平台更换运营主体继续,要不就选择直接关停这块业务。

“此前银行希望模仿电商平台,从电商出发逐步演化出金融服务,由此形成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四流合一’的闭环生态,由此在场景更具竞争优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做金融和做电商平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需要的比较优势也各不相同。同时,与电商企业相比,银行的管理体系、文化理念、成本管理等模式完全不同,所以可能并不适合发展这一业务。

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看,银行系电商并没有达到最初预期,更多是朝另一个方向演变。 曾刚进一步指出,随着时间的发展,银行的竞争重心已经在发生调整。比如招商银行“掌上生活”App已经基本形成一个生活场景,通过给客户提供便利和优惠,增强客户黏性和提升活跃度。所以对于银行来说,做一个大而全的电商,形成“四流合一”的闭环模式,可能不如在App上做一个开放的生活场景。

另一方面,随着监管的强化,闭环模式面临一定挑战,互联网企业出于规范要进行拆分。 在此背景下,银行模仿电商搭建闭环生态的压力会减小。“现在打造闭环的必要性没有那么大了,加上确实也缺乏比较优势,这个时候更应以合理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能力。”曾刚说。

“砍掉这块业务是很现实的选择,因为银行做了很多年始终做不起来;继续保留这块业务的也没有太大起色,仅是一个与用户互动的渠道。”上述国有银行内部人士认为,“本质还是在于场景是银行的短板。近几年市场常提到招行在场景上的成绩,比如掌上生活App,但很多人没看到背后是招行投入了大量资金等,这些都是无法复制的。”

招行2021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掌上生活App累计用户数1.27亿户。 报告期内,掌上生活App日活跃用户数峰值747.73万户,期末月活跃用户数4593.44万户,用户活跃度居同业信用卡类App前列。

对于未来是否还会开展相关业务,以及是否有其他规划,截至《财经》记者发稿前,工行暂未回应。

董希淼认为,个别银行电商平台停止服务并不意味着银行未来不再探索这一业务。“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比如一些中小银行,为了打造本地生活圈或者为了服务乡村振兴也会推出电商平台,这方面我觉得还会有进一步的探索。”

在曾刚看来,当下银行对于电商业务的调整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的理性回归。“放弃这个领域可能是个好事,不做电商不意味着不和电商合作,银行要以更开放的心态,将电商的服务整合到自己客户的需求或生活场景中,由此才能更好地提升客户体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曾刚说。

以上就是交博汇和工银融e联分别是什么推出的金融服务平台?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