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陷入高温干旱的原因有哪些?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NO.2232-风雨+高温作者:小哲校稿:朝乾 / 编辑:养乐多2022年6月6日,芒种预示着仲夏悄然而至。芒种意为 “有芒的......

多国陷入高温干旱的原因有哪些

今年入夏以来,受持续高温和极端干旱影响, 欧洲多国遭遇严重林火。其中,法国、葡萄牙等国的山火最为严重。据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法国累计有5万多公顷森林被大火烧毁,......接下来具体说说

高温干旱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吗?

高温干旱引发的思考

夏天似乎越来越热,也热得越来越早,许多地方的气温纷纷突破历史极值。伴随着高温而来的,是各个地方旱灾的消息:华北严重干旱,山东迎58年来最旱,云南“逆天”干旱,欧洲热翻、西班牙和法国持续高温干旱,澳大利亚出现空前干旱,中美洲干旱,肯尼亚干旱,印度干旱,正值雨季的泰国却遭遇近十年来最严重旱灾......许多人不禁要问,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干涸龟裂的河床

干旱是一种静悄悄发生的自然灾害,当一个地区降水不足,地下水又不能及时补充,土壤蒸发量大,造成土壤水分持续不足,就被称为干旱。

干旱经常伴随高温发生,因为高温会带来更大的蒸发量,使土壤更快失水。但高温并不是干旱发生的唯一条件,如果一个地方冬天持续不下雨降雪,也会造成严重旱灾。北方地区经常发生的冬旱会影响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供应,也会对土壤墒情造成不利影响。

国家气候中心干旱检测图,红色部分代表旱情发展情况

干旱是怎么发生的?

世界气象组织将干旱分为六种类型:气象干旱、气候干旱、大气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旱和用水管理干旱,我们通常将其简化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和农业干旱。 所有这些干旱类型都集中于一个焦点:地面水供应不足

我们知道地球上存在水循环:海洋和地面蒸发的水气会汇集到空气中形成水蒸气,一部分水蒸气形成云;风和大气环流将云带到各个地方;当条件合适时,云中的水滴会聚集在一起形成雨落下来;90%左右的雨会落回到海洋里,剩下的落到地面上。然后是下一轮的蒸发和降水,循环不息。

水循环简图

温度越高,水气蒸发量就越大,降水量也随之增大,为什么会发生干旱? 这需要从地球的水气输送通道找原因。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的水气蒸发与总降雨量是基本平衡的,有的地方雨下得少了,就意味着另外一些地方雨会更多;某些地区的干旱很可能伴随着另外一些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又或者,海洋里降下了更多的水。

我们看一看下面这张近二十年来地球降水变化的动图就可以知道,地球的降雨带是在时刻发生变化着。

20年来地球雨带变化情况,蓝色部分为降雨地区

你也许注意到了,同样是海洋上方,太平洋和大西洋东部赤道两侧经常是没有降雨,北非、中东、中亚和澳大利亚也缺乏雨水,这是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造成的结果。

大气环流图

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区域,高空干冷气流下沉,造成地面缺少水气供应,很难形成降雨条件,是这一区域高温干旱的主要原因。同样地,地球的两极由于受极地高压的影响,也极少发生降水或降雪,那里也极其干燥,只不过南北两极没什么人住,地上全是冰雪,科学家们喜欢。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你可能会说,既然水气由大气环流输送,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没有降雨,其它地方应该不缺水呀!为什么干旱会发生在其它许多地方,甚至包括了赤道附近的马来西亚和泰国?

泰国大旱,一名僧侣从干涸的湖底走过

这是个好问题。

我们总说“气候反常”,其实对于地球来说,“反常”是一种常态。 在地球45亿多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一种状态是维持不变的,它始终在一个大的运行规律中发生着“小的”变化,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气象学家们认为,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反常高温和持续干旱,大多是由厄尔尼诺现象与南方涛动合并(ENSO)造成的 ,世界气象组织和我们的国家气候中心已经确认了今年是一个“厄尔尼诺年”。什么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El Niño),“圣婴”或“老天爷的孩子”的意思,它是由南美洲西班牙语国家的渔民们首创的自然现象代称。因为“圣诞节”前后的几个月,太平洋东南部沿海的凤尾鱼群常常大面积死亡,使渔民们遭受天灾,他们觉得这是老天爷的熊孩子在捣蛋,把鱼都给搞死了。

凤尾鱼群

实际上,“上帝”并没有什么熊孩子,鱼群的死亡与海面温度异常升高有关。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每隔几年,太平洋中部到东南部区域的海水温度都会比往年升高4~5℃,这是喜好冷水的凤尾鱼所不能忍受的,鱼类的大面积死亡同时造成以它们为食的海鸟饿死、秘鲁的渔民们失去了生活来源。

厄尔尼诺现象不仅使秘鲁海岸的鱼类稀缺,而且对整个地球产生了影响。依赖农业和渔业的国家,特别是与太平洋接壤的国家,受影响最大。

当厄尔尼诺发生时,东部太平洋海面升高的温度会加热大气,使这里的空气抬升,从而使大气环流发生振荡,进而影响世界其它地方的天气。

厄尔尼诺使广义沃克环流(12月至2月)发生异常

从上面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太平洋东部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会在太平洋西部以及东亚地区形成高压区,使这里的降雨减少,造成干旱。而在正常年分,也就是在ENSO平衡的情况下,东亚地区由低压控制,许多地方雨量是充沛的。

正常年份,ENSO平衡,东亚多雨水,西亚和东太平洋干旱

而当拉尼娜发生时,情况与ENSO平衡状态接近,只是由于东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反向变化,造成比ENSO平衡时更大的降水和反常的台风多发。

拉尼娜影响下的沃克环流

干旱的其它原因

把所有旱灾的责任全都推给“上帝的孩子”似乎有失公允,其它很多因素也可以造成某些地方的持续干旱。

有些地区因为地形地貌的原因,暖湿气流很难进入、即使进入了也难以形成降雨云团,也是造成干旱的原因。

比如说塔克拉玛干沙漠,它的南边有青藏高原和昆仑山脉、西边有帕米尔高原、北部是高耸的天山、东边有祁连山阻挡,再加上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它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潮湿的空气难以进入,是其降雨稀少、持续干旱的主要原因。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美国西部山谷。而在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阻挡,近在咫尺的太平洋暖流不能到达,造成超过18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几百年不下雨,成为“世界旱极”。

阿塔卡马沙漠,世界旱极

干旱是自然现象,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但一些地区的旱灾却往往伴随着人类因素。

我们如何应对旱灾?

许多人高估了人类的能力,常常将自然界发生的干旱归咎于人们对自然的开发与生产,或者幻想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改变气候、使天灾不再发生,这都是不对的。

愚公不能移山。愚公的故事仅仅发生于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它体现出人类勇于与自然搏斗的一种不服输的顽强精神。就像“愚公移山”故事里讲的一样,天行、王屋二山最终是愚公以他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最后还是让神仙把山给搬走了。

《愚公移山》

同样地,人类在可预知的未来都没有能力改变大气环流,让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不再发生,使人类居住的所有地方都四季风调雨顺,不再发生旱涝灾害。

应对旱灾,我们首先需要合理规划生产,学会敬畏自然,顺势而为 。如果我们不顾自然规律,强行伐木开荒、过度放牧,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土壤无法保持水份,当干旱来临时,我们自然要遭受惩罚。

其次,我们要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不使社会的发展超出自然界的承载能力 。我们需要在大力兴修水利、引水蓄水的同时,尽快推广科学种植、节水灌溉。这样当干旱来临时就不会因灾害而发生大面积农业减产,确保粮食供应和人民生活不受大的影响。这些都是我们当下就可以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事情。

“南水北调”是引南方水缓解华北旱情的经典工程

总结

干旱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不是人类生产活动造成,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干旱主要是因大气环流异常造成。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升温造成局部气温升高,影响大气环流振荡,由此引发的厄尔尼诺现象和南方涛动是东亚地区干旱天气频发的重要原因。

其它地形因素以及小气候的影响也会造成一些地区持续旱情。

人类目前无法消除干旱,但可以通过科学生产和兴修水利未雨绸缪,也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通过人工降雨来减轻旱灾的影响。只要我们科学地认识干旱、用科学的方法来应对干旱,它就不是不能克服的灾害。

最近疯狂下雨+超级高温的原因,找到了!|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2232-风雨+高温

作者:小哲

校稿:朝乾 / 编辑:养乐多

2022年6月6日,芒种预示着仲夏悄然而至。芒种意为 “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忙,忙着种”, 北方忙收麦,南方忙插秧 ,整个华夏大地迎来了农忙时节。6月7日-9日,高考意味着寒窗苦读十几载的学生们迎来了他们的“芒种”。

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

(图:图虫创意)▼

6月21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 位于北半球的中国进入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而夏至日之后的一个月内,华夏大地将进入伏天,气温仍将继续升高,迎来最热的时节。

但此时站在盛夏的节骨点上,回顾六月上半月的天气,这个颇为忙碌的仲夏初却显得有些“水深火热”。

当“龙舟水”遇上“梅雨”

每年5月21日至6月20日之间,为 华南前汛期 ,由于降水大量发生在端午节龙舟竞渡之时,俗称“ 龙舟水 ”。

龙舟水的成因与 南海夏季风 活动密切相关,南海夏季风一般于5月中旬爆发北上,由于其来自热带海洋, 表现为密度较轻且富含能量的暖湿气团,其本身性质就不稳定 ,遇到合适的条件,比如南岭等复杂地形的强迫垂直抬升运动、海陆风导致的局部辐合抬升,便可以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这样的强降水由性质单一的暖湿气团产生,往往被称为 暖区暴雨

当季风迎面遇到山谷风和海陆风

就会被迫抬升触发降水(夜晚示意)

(参考: 华南海陆风日变化及其相关降水 )▼

同时,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时,冷空气活动依然能深入到华南,尽管大多数已相当微弱。在夏季风初爆发时, 冷暖气流得以在华南势均力敌 ,长期交汇形成 锋面降水

来自热带海洋的暖湿气流持续向华南输送

和北下的冷空气撞面,冷热交锋,暴雨来袭

季风降水 锋面降水 的共同影响下 ,5月下旬至6月中旬华南地区也就出现了 大范围且集中的强降水天气 ,即“龙舟水”。随着“龙舟水”的来临,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赛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

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滑动看全图 图:图虫创意)▼

今年南海夏季风已于5月中旬爆发, 较常年略偏早 ,强度接近常年到偏弱。

通常南海夏季风爆发后的两周内,季风气流携带充沛的 西南暖湿水汽从热带印度洋和南海进入东亚大陆 ,此后我国南方地区对流性强降水将显著增多,西南雨季、江淮梅雨相继开始,我国全面进入 主汛期

每年6,7月份,梅子成熟的时候

长江中下游地区就阴雨不停

(图:图虫创意)▼

而今年春季以来,受赤道中东太平洋 拉尼娜事件 影响,西太副高与我国雨带偏北,预示着 我国 华南前汛期、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西南地区雨季、江淮梅雨 开始时间预计 偏早

按照此前预测,5月下旬至6月上旬,雨带应当较早移动到江淮流域, 华南大部降水强度会明显减弱 。但没想到,我国江南和长江中下游虽已于5月29日同时入梅,分别较常年偏早11天和16天。但入梅之后, 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雨并没有减弱 ,而是仿佛“开闸”一般。

小雨喊着大雨,大雨喊着强降雨,没完没了

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区区域平均降水量达621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较多。连续多年春旱的广东和福建,正在经历着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最漫长水量最大的“龙舟水”。

5月31日下午5时500hPa

就广东来说,龙舟水期间不下雨的日子一把手都数得过来...

连续降雨影响,华南、江南 多地发生 暴雨洪涝 灾害 ,珠江流域多条中小河流水位超警。许多网友直呼“广东天漏了”、“都忘了太阳长什么样了”。

而入梅的 上海 却并没有梅雨季节的“发霉”感觉 。由于主雨带位于较远的华南地区,近10日降水相较于往年显著减少,较往年偏旱,没有黄梅天的感觉。

我们需要把目光从南方的西太副高与雨带移开,望向北方

6月12日500hPa下的风场

可以看到北方两个明显的天气系统

东北冷涡与暖高压脊

京津冀 的小伙伴最近应该深有体会,前一段时间总是得出门带伞,一旦忘记就会很容易被迫躲雨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存在着 较强的 东北冷涡 不断激发出强烈的雷暴甚至冰雹云团进入京津冀,引发 强对流天气

而华南暴雨的原因也正是自六月上旬以来北方的东北冷涡活动强烈, 压制着本就由于拉尼娜而偏弱疲软的副高 ,最终造成了原本使长江中下游入梅的主雨带南压,并逐步退回到南岭以南。

6月12日卫星图上东北冷涡的逗状云系特征明显

并将副高压制在东南沿海

(图:FY-4A卫星云图)▼

那么东北冷涡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又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我们都知道,在4-6月我国北方主要位于副高的北侧,受 中纬度西风带 的控制。但是西风带在高空并不一直都是平直的,会存在着向南或者向北的扰动, 向北突出的暖高压为高压脊,向南延伸的冷低压为低压槽。

500hPa上的等高线及地转风示意图

(左图为平直的西风带,右图为发生扰动后形成的槽脊)

但在西风带中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槽不断加深时, 高空冷槽与北方冷空气之间的联系会被 暖空气 切断 在槽的南边形成一个孤立的闭合冷性低压中心,称为 切断低压 ,往往表现为一个气旋式涡旋。而东北冷涡就是在我国东北附近地区具有一定强度、可以维持3天以上且有深厚冷空气的切断低压。

东北冷涡一年四季都会出现,5月至8月是活动最频繁的时候,尤以6月前后最为活跃。 今年的东北冷涡特别活跃 ,截至6月14日今年已出现 14个东北冷涡 ,其中,光6月6日以来就已经出现2个东北冷涡。

5月25日500hPa下的风场可以明显看到东北冷涡

导致五月底的东北多个地区大幅降温

部分地区还伴随着阵雨和雷阵雨

而由于夏季大气低层受地面加热温度较高、水汽较多,如遇到高空冷空气, 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结构,极容易激发局地性的对流性天气。 例如6月11日至12日,东北冷涡在华北多地造成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在北京还出现雷电、大风等天气。

6月12日晚10点20分,在小区里捡的冰雹

(图:养乐多)▼

东北冷涡活动造成 降水增加 的同时,也伴随着 气温的明显下降 上周,在东北、华北地区,明显感觉到今年的夏天不仅不热,而且早晚凉意十足。

6月13日18点13分,北京温度是23度

这个温度算是宜人又凉爽了 (图:养乐多)▼

虽然东北冷涡的主体在东北,但它的势力范围并不限于此, 持续的东北冷涡会将冷空气一股股“甩”出来, 与华南地区副高前侧北上的夏季风冷暖交汇,形成剧烈的 锋面降水 ,最终造就了这场旷日持久的超强“龙舟水”。

但别忘了与东北冷涡这个切断低压相伴往往有高压脊的产生, 因此在东北冷涡的后侧对应着中国 西北地区的暖高压 在暖高压控制下,6月14日新*吐鲁番盆地出现了46.1度的高温,为今年以来全国新高。

强烈的光照加热叠加暖脊携带的干暖气团

导致全国气温榜单前十都在新*

今年六月初 河南山东 等地就已经遭遇了 高温少雨 的天气 ,虽然此后冷涡甩出来的降水缓解了部分地区的旱情。但是6月15-16日,40度以上高温从新*、内蒙蔓延到这里,网友直呼“河南热成了可南”。

此时河南很多地区的秋季玉米刚种下

地表温度过高也不宜于农作物生长(6.16干旱监测图)

未来将如何

随着引起本月初的东北冷涡东移,影响力逐渐退出了东亚大陆,20日基本已经移动至鄂霍茨克海上空。而与之伴随的是 高压脊和整个西风的扰动系统也逐步东移 ,目前已经基本移至京津冀上空。

6月20日早移动至北京的高压脊

(图:中央气象台)▼

与持续东进、南下的暖高压相伴随,热浪从西向东、从北向南蔓延, 山西、河南、山东及苏皖、关中盆地等地区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 ,日*高气温预计有35~38℃,局部地区可达40℃左右。河南中部形成高温中心,郑州、漯河等地将会持续一周39-40度的高温天气。20-21日暖脊控制了华北,北京市*高气温可达35-36℃,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

6月17日08时-20时全国高温落区预报图

在这次高温冠军争夺战中,河南胜得毫无悬念...▼

今天的北京,热热热热热热热热热

正是由于北方槽脊的大型扰动与副高的疲软仍旧持续了一段时间,华南江南等地的强降水过程也维持了很长的时间。但随着东北冷涡减弱并东去, 失去了阻碍的副热带高压开始北抬。

20日起,尽管桂北粤北还有大到暴雨, 但真正的主雨带已向北来到湖南、江西和浙江一线 。由于副高此时大幅变动之际,很有可能面临着高温、暴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的快速变化,如侵入珠三角的西南季风的充沛热力条件与低空垂直风切变作用下,造成了龙卷风的形成;破纪录的特大暴雨造成珠江流域也引发了超强的洪水。

6月20日11时3小时降水量示意(颜色越深降水量越高)

广东韶关,江西婺源,福建松溪等南方地区

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但是好消息是6月22日起,副高北上西伸,将迅速控制南方, 华南前汛期将会结束,强降雨天气将随之停止 。但东南沿海区域将会在副高下沉气流的影响下迎来晴朗潮湿的“桑拿天”。

而主雨带将会迅速北移至江淮甚至黄淮一带, 23日前后河南、山东一带将出现降水,对当地的旱情带来缓解 。但是这也意味着今年的梅雨极其不典型,可能出现草草开始并草草结束的局面。

6月22日20时-23日20时全国降水量预报图

而更深远的原因还需要看向遥远的热带太平洋:原本冬季达到顶峰后应该快速衰减的拉尼娜,远没有像预期中减弱,赤道中太平洋到现在也没恢复中性状态,甚至下半年拉尼娜还有发展的苗头,对应着西太副高应该会持续偏弱偏北,但最近由于较强的东北冷涡作用下却长期压在华南以南。

5-6月全球海表温度距平,可以看到热带太平洋上明显的拉尼娜状态

因此今年盛夏,副高可能会迅速北跳,造成的北方异常暴雨和旱涝急转。根据此前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 预计今年夏季中国北方降水应当偏多,可能出现较重汛情 ,未来几个月内北方还是应当注意防范可能的涝灾风险。

参考资料:

[1] 中国气象局:南海夏季风5月第3候爆发 较常年略偏早 2022.05.11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205/t20220511_4817988.html

[2] 中国气象局:我国主汛期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 总体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主要多雨区位于北方 2022.06.12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206/t20220602_4880248.html

[3] 谌芸,陈涛,汪玲瑶,李晟祺,徐珺.中国暖区暴雨的研究进展[J].暴雨灾害,2019,38(05):483-493.

[4] Xingchao Chen and Fuqing Zhang and Kun Zhao. Diurnal Variations of the Land-Sea Breeze and Its Related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 China[J].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6, 73(12): 4793-4815.

[5] 中国气象局:我国江南长江中下游已于5月29日入梅 较常年显著偏早 2022.06.02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206/t20220602_4880537.html

[6] 中央气象台:5月以来闽粤桂区域平均降雨量为历史同期第三多 未来一周华南江南强降雨持续 需警惕次生灾害 2022.06.14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zytq/202206/t20220614_4903828.html

[7] 中国气象局:夏日如凉秋?东北冷涡活跃所致 2022.06.14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206/t20220614_4904354.html

[8] 中国气象局:华南江南等地仍有强降水过程 华北黄淮等地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 2022.06.16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zytq/202206/t20220616_4907327.html

[9] 中国气象局:江南华南等地有强降水 内蒙古东北地区有强对流 华北黄淮等地高温天气持续

2022.06.20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zytq/202206/t20220620_4916350.html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极端高温干旱持续 欧洲多国火灾频发

今年入夏以来,受持续高温和极端干旱影响, 欧洲多国遭遇严重林火。其中,法国、葡萄牙等国的山火最为严重。

据欧洲森林火灾信息系统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法国累计有5万多公顷森林被大火烧毁,这一数字是近十年来平均水平的3倍多。

法国持续灭火作业 吉伦特省山火暂时被控制

法国目前正经历1958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干旱,第4波热浪席卷各地。受此影响,法国今年夏季山火格外凶猛,遍及南部和西南部地区,连更靠北的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等地区也出现了火情。

据统计,自6月10日以来,法国起火面积已达4.14万公顷,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040公顷。其中半数火灾发生在西南部的吉伦特省,截至11日晚,吉伦特省火灾已吞噬了约7400公顷的森林,迫使上万人疏散。

此前,法国已动员1万多名消防人员全力应对这场森林火灾,但由于过火面积大、加之干旱等不利气候条件,导致吉伦特省的火势一直难以得到控制。对此,德国、希腊、罗马尼亚等国已向法国派遣消防人员并提供了飞机、车辆等消防设备,以协助其进行灭火工作。

当地时间12日,吉伦特省官员表示,在消防人员的努力下,火势暂时得到了控制,但仍需保持警惕,因为高温天气让一切变得不确定。

据报道,法国西南部19个省份仍处于橙色高温预警当中,政府呼吁居民保持高度警惕严防森林火灾。

葡萄牙中部山火仍活跃 1.4万公顷土地被烧毁

此外,根据葡萄牙紧急情况和民防部当地时间12日的报告,截至当天,葡萄牙中部的山林火灾仍处在活跃状态。这场自8月6日起发生的火灾已经烧毁超过14000公顷土地。报告称,除本场火灾仍处在活跃状态之外,葡萄牙其余地区的山林火灾已基本趋于稳定,共计有超过15000名军人参与消防工作,这场火灾暂时不会对人口较为稠密地区产生影响。

以上就是多国陷入高温干旱的原因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