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媒体是什么意思?

作者:李妍来源:雪球选股票和选市场并非二选一的概念,A股优秀的上市公司也不少,比如分众传媒、茅台、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等等股票,在雪球的价投研究热情都非常高,信息量之大,之全面,不亚......

分众媒体是什么意思

1严冬是检验价值最好的时候谁也不能否认,严冬可以褪去虚火,也是观察一个企业真实生命力的最佳时机。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近期在微博上表示:“这段时间,外部融资环境比较恶劣,融资难......接下来具体说说

第12篇深度分析:分众传媒

基于分众传媒年报的基本面分析

分众媒体是什么意思?

关注原因:

分众传媒这支股票,最起初是因为老唐关注的,印象最深的是老唐对这个标的的定性为周期股,即在经济下行的时候,该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也会下降,这点在下面的分析中也来验证下是否如此?公司的股价从近13元/股,下降到现在的5元多/股,市盈率为14倍左右,是不是可以继续增持了?

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波动较大,2019年达近5年的低谷为13.4%,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回升(至2021年为34.26%),按照杜邦分析进行因素分解,2019年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销售净利率的大幅降低;2020、2021年连续两年提升的原因同样是因为销售净利率的大幅提高。公司的毛利率在2019年达谷值45.21%,除此年份其他基本保持在60%以上(2021年为67.53%)。基于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初步可判断该公司是具备高盈利商业模式的。

究竟这家公司是否属于要寻找的那个好公司,带着先前的几个疑问,下面根据公司最新2021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基本面的深度分析。

一、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看公司的战略及未来

分众媒体是什么意思?

1、从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表来看,公司长期经营资产净投资额常年大于0,但波动明显,2018年达峰值为17亿,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大幅下降,至2020年仅为0.6亿,2021年回升至2.45亿(但不及2019年3.4亿水平);长期经营资产扩张性资本支出同样波动明显,2017~2018年大于0(说明采取的是扩张战略),2019~2021年小于0(说明采取的是收缩战略,2020年收缩速度较快,2021年相对放缓与2019年水平基本一致)。

2、公司的净合并额同样波动明显,2018年没有相关业务,2019年为-0.15亿,表示公司通过出售子公司来收缩业务,2020年为正值但数值较小,2020年同样没有相关业务,说明公司通过收并购来执行战略的动作并不大。

3、综合1及2两点, 公司战略投资活动主要还是靠自身规模收缩\扩张相对来说比较稳妥的方式,2017~2018年总体规模处于扩张状态(2018年达峰值为14.6亿),2019~2021年总体规模处于收缩状态(2020年达谷值为-4.6亿,2021年与2019年基本持平为-2.4亿)。

4、具体来看下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披露的信息:

(1)2020年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达0.61亿,相比2019年的3.42亿出现了不小的下降,报表中具体的披露为:

1)固定资产2020年新增投入0.72亿,其中购置媒体资产0.34亿、企业合并媒体资产0.29亿;

2)在建工程主要为工程物资(专用设备、材料),账面价值数值较低且相比于年初有所降低;

3)无形资产2020年新增投入0,本期因汇兑调整减少了0.002亿;

4)商誉账面值因为汇率变动影响期末减少;2020年研发投入1.02亿( 同比较少30.7%,报表中解释为研发的物料消耗和软件开发费用减少;研发人员结构性调整导致职工薪酬减少 ),占总营收的0.85%,全部费用化。

(2)2021年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达2.49亿,相比2020年的0.61亿有了明显回升,报表中具体的披露为:

1)固定资产2021年新增投入2.5亿,其中购置媒体资产2.4亿;

2)在建工程主要为工程物资,变动较小;

3)无形资产2021年新增投入较少,因处置系统特许使用权、汇兑调整等合计减少了近0.32亿;

4)商誉因汇率变动略有变动;2021年研发投入为0.89亿( 研发投入继续下降,报表中解释为报告期内由于研发人员结构性调整导致职工薪酬相应减少 ),占总营收的0.6%,全部费用化处理;公司研发投入的主要项目为分泽时代自助投放软件V1.0、驰众信息数字资源可视化软件V1.0、分众信息易直投创意平台,以上三个项目均已完成,预计对公司的销售等提供支撑。

二、从筹资活动看公司的资本管理能力

分众媒体是什么意思?

1、首先看公司是否存在现金缺口,公司的现金自给率2021年达3905%,虽较2020年的8905%有明显下降,但这个数量级远超一般公司;结合上述的投资战略, 公司并不存在外源筹资需求。

2、公司从股东方筹资的净额连年为负, 这与公司分红金额较大有关, 2021年分红方案总计17.3亿,2020年为10.1亿;债务筹资净额近3年为负,表示公司也是减少了债务筹资的体量;债务资本占比常年基本保持在10%以下,2021年占比有所上升至9.7%,较2020年的0.35%有较大提升;但考虑到一般情况下,股权资本较债务资本成本较高,所以建议公司后期可适当增加债务资本的规模。

三、公司的资产及资本分析

分众媒体是什么意思?
分众媒体是什么意思?

1、首先来看下公司的资产结构,公司的金融资产占比较大常年保持在40%以上,2021年为56.4%;长期股权投资占比逐年上升,至2021年达10.95%;周转性经营资产占比自2018年来持续下降,至2021年占比仅为2.1%;长期经营资产占比波动较为明显,2020达峰值38.1%后2021年又降至30.5%;金融资产及周转性经营投入占比近年来有所下降,尤其2020年占比仅为52.3%,2021年回升至58.5%, 资产近年来变的有些重。

2、具体来分析下周转性经营投入:

(1)应收账款合计为50.4亿,其中1年以内的为32.4亿,一年以上的为18亿;按照互联网客户、日用消费品行业客户、交通行业客户、其他服务业客户来分类计提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较年初减少64,010.34万元,主要由于:1)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回款较好;2)本报告期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为16,465.15万元;3)部分应收账款债务重组导致应收账款减少;应收款的账龄结构问题应该不大。

(2)存货账面价值相比去年增加0.06亿(2021年为0.1亿,2020年为0.045亿, 存货同比增长幅度较大,主要为库存商品) ,但考虑到占总资产比例仅为0.04%,所以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再来看下应付账款,2021年为2.05亿(同比增长幅度较大),主要为应付影院媒体映前时长采购为1.38亿;账龄超过一年的重要应付账款没有,所以公司应付账款逾期的可能性不大。

3、长期经营资产在靠前部分已有说明,此处不具体展开。

4、再来看公司的资本结构,有息债务率(不包括运营负债)波动较大,2019年达18.9%,2020年降至8.17%,2021年升至22.63%,除此两个年份其他年份基本保持在10%以下,即股权资本占有绝对优势;财务杠杆倍数同样2019、2021年较高达1.2以上,其他年份基本维持在1.08左右,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非常稳妥的;再看下期限,公司短期资本比例波动明显,2021年达峰值为22.6%,所以公司长期资本占比具有绝对优势;结合长期融资净值、短期融资净值, 说明公司的资本结构是非常稳健的 ;周期性经营投入长期化率2018年后保持逐年提升,2021年达4101%, 所以公司的流动能力较强

四、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分析

1、公司营业收入2021年为148.3亿,同比增长22.64%;

(1)分产品及行业来看,楼宇媒体收入占比91.79%(同比增长17.64%,其中日用品消费品占比39.12%、互联网占比27.1%;毛利率为71%。同比增长6.87%)、影院媒体收入占比7.9%(同比增长145%,其中日用消费品占比3.55%、互联网占比1.4%)。

(2)前5名客户销售金额占比达20.57%,其中关联方销售额占比8.66%;这个占比还是比较大的;

(3)公司2019、2020年营业收入连续两年负增长,2021年增长22.6%,公司的业务还是有回暖迹象的。

2、毛利率2018年保持在65%以上,2019年下降至45.2%,2020年、2021年逐年增长至67.5%;

3、再来看下费用率,公司的总费用率常年保持在20%以上,2021年达21.9%(其中销售费用占比17.9%、管理费用占比3.38%),是近3年来的较好水平。

4、再来看下利润的质量,息税前经营利润2018年前保持稳定增长(2018年为64.4亿),2019年下降至23.5亿(公司客户结构中互联网类广告主因市场融资环境等原因调减广告预算,互联网行业广告收入的大幅缩减构成了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2020年回升至47.2亿, 2021年进一步回升至67.6亿(与2018年水平基本持平) 息前税后经营利润同样是2019年出现了大幅下降,2021年基本回升至2018年水平; 在息税前利润中,经营利润占比常年保持在85%以上(2021年达89.5%)、金融资产及股权投资收益占比不到10%,这与两者的资产规模占比是不相称的。

5、公司的净利润同样是2018年前逐年增长至56.4亿,2019年猛降至19.2亿,2020年、2021年分别回升至44.1亿、61亿;考虑到股权资本的成本,股权价值增加值保持同样的规律,2018年为44.9亿、2021年回升至46亿。

五、公司的营运效率分析

1、公司股东权益回报率2018年前维持在较高水平,2019年下降至13.7%,2020、2021年回升至25.5%、32.6%;因素分解,2019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息税前经营利润率下降,2020、2021年的回升同样是因为息税前利润率提升导致的。

2、具体来看下公司资产周转率,公司经营资产周转率由2020年1.74次回升至2021年的3.11次,周转性经营投入周转率由2020年的8.67次提升至48.21次,长期经营资产周转率由2020年2.18次提升至2021年3.33次。

3、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率2021年为4.9%,往年波动较大;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率2021年为16.58%,同样往年波动较大,想要维持这个水平很不容易。

4、债务对股东权益比例2019年、2021年较高达20%以上,其他年份基本保持在10%以下;利息保障倍数波动较大,2021年降至最低2.58,但仍高于1,综合来讲公司实力对债权人还是有一定保障的。

六、公司的经营活动自由现金流分析

1、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中的现金含量为1.09,较之前年份基本持平,均略大于1;成本费用付现率为0.23,较之前年份下降明显;息前税后经营利润现金含量为1.81,净利润现金含量为1.57,2019年来均稳定在1以上;以上指标可以说明公司除2017~2018年之外营业收入含金量是很高的。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近年大于0,但呈波动特点,2016年达峰值后2017~2019年连续下降,2020~2021年又连续回升,至2021年达95.9亿(历史*高水平, 报表中注释:根据新租赁准则的要求,将楼宇业务以及办公场所和仓库等租赁费对现金流产生的影响体现在筹资活动中,故本报告期开始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中不再包含楼宇业务等租赁费支付,导致经营性现金流增加292,437.81万元, 但除去这部分影响,经营性现金流仍有较好增长。 );非付现成本费用2021年达5.5亿(未达2018年6.4亿水平);总体来讲,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还是能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的。

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扣除保守性资本支出,例如减值准备、折旧、摊销等后得到经营资产自由现金流,历史数据表明,2016年达44亿,2017~2019年逐年下降(至2019年为28.9亿),2020~2021年连续回升,至2021年达90.3亿(历史*高水平)。

4、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0年复合增长率为27%(近5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09%、7.99%、-1.03%、-0.52%、22.65%);营业收入10年复合增长率为28%(近5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63%、21.12%、-16.6%、-0.32%、22.64%)。

七、公司的分析总结及合理价位

1、经过以上全方面的分析,公司营业收入受各行业景气程度影响较大,尤其是日用消费品、互联网等行业公司发展情况直接影响该公司是否会缩减营销费用,这将直接影响分众传媒客户的多寡及业务规模大小,从而影响分众传媒经营活动自由现金流的大小;考虑到近年来执行收缩战略、研发投入逐年降低等,公司未来营收是否能保持增长还是要重点持续跟踪观察的;但目前看公司具备稳健资本结构,基本不会存在流动性风险。

2、重点看下公司的点位规划, 公司回复称: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的生活圈媒体网络除了覆盖国内主要的307个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还覆盖了韩国、泰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50多个主要城市。 电梯电视媒体点位数由2020年的70.7万台增长2021年的81.5万台,2022年1季度又增长近1万台(增长速度相较去年变慢);电梯海报媒体由2020年的176.2万台增至2021年的185.8万台,但2022年1季度减少了月2.4万台;公司影院媒体签约影院1927家(2020年是2000家),覆盖国内281个城市的观影人群; 总体来讲,公司2022年点位规划及执行明显放缓,结合前面的分析可以大致理解为公司短期还是以维持或收缩战略为主,长期随着业务好转有可能会加大点位投放。

3、考虑到公司营受、经营活动现金流等近年来波动明显,且考虑疫情在2022年初的抬头趋势,分众传媒的公司业务肯定会受到影响, 4月29日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报中披露“公司营业收入29.3亿,同比减少18.19%;分月度来看,1-2月基本维持平稳,小幅增长;3月份,随着各地疫情的爆发,公司的营业收入大幅下滑。这个趋势在4月份仍在持续。一方面是疫情使得公司部分城市的正常发布受限,另一方面物流的受阻等因素也影响了广告主的经营情况以及广告投放节奏”。

4、 所以对分众传媒的估值很难使用二阶段折现模型,如果按照零增长模型的话也存在一定问题,比如2022年经营自由现金流大概率受疫情影响下降, 但姑且按照3~5年的视角来看公司 现在以零增长模型来保守估计下公司的内在价值,那么公司的每股内在价值为7.99元。

5、因少量持有分众传媒,按照今天对公司基本面分析结论,本人对该公司还是略显不满意的;尽管目前公司可以归类为困境反转型公司,但公司内在价值仅约1153亿(江南春认为公司市值应该在1400~1500亿左右,他说的肯定有一定水分, 所以个人觉得1153亿这个数量级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客观的 ), 公司未来持续增长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较难判断) 鉴于目前收盘股价相当于打了73折,所以持有部分就持续拿着吧(但不会再增持了),后期应重点关注疫影响、公司具体的点位规划(包括海外等)等。

注:以上为个人分析,请各位理性参考。

参考文献:

以分众传媒为例,谈如何具体分析一家公司

作者:李妍

来源:雪球

选股票和选市场并非二选一的概念,A股优秀的上市公司也不少,比如分众传媒、茅台、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等等股票,在雪球的价投研究热情都非常高,信息量之大,之全面,不亚于专业券商报告。我觉得可以从方**的角度,以分众传媒为例,归纳一些价投研究的具体思考方法,在我的投研经验里,这些方法,放在不同的行业研究里都有一些共通之处,价投是一种投资流派,更是一种思维模式。

就我个人而言,研究一家公司,我在行业、产品和商业模式的思考上所花费的精力,远大于对财务和估值方面的测量,因为,如果企业在前者拥有很好的基础,财务和估值上的回报是时间可以解决的。那么这个问题也可以简化为,重“择股”,弱化“择时”。

在具体谈分众之前,基本的公司分析框架首先要有,主要可以从行业,产品,商业模式,竞争,财务,管理文化及估值方面进行,但是具体到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公司,都会有侧重点的差异,微观角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个股基本面研究的重点。

比如拼多多这种相对早期,且处在爆发增长阶段的公司,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纠结于短期财务状况,核心关注点在于产品能力有没有持续提升,从而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一旦在产品上建立充分的竞争力,盈利是天然的结果,因为市场已有现成的商业模式可以参考,阿里集团。但如果是唯品会,公司格局已基本成型,且市场空间有限,增长相对乏力的企业,就得认真算一算帐,透过财务分析预测公司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有没有向好或者衰退的迹象。

进入正题,具体来看$分众传媒(SZ002027)$这家公司:

我们先有一个综述,分众传媒是一家广告公司,是楼宇广告的标志性公司,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品牌广告周期性负面影响,向下沉市场急速扩张拉低毛利,以及搅局者新潮传媒的竞争。然后我们再从刚才说的基本分析框架中,寻找分众传媒是否值得投资和持有的答案。

一,行业

首先了解分众传媒的广告主要服务哪一类客户,这类客户的特点,及全行业增速情况。

客户:广告行业客户主要以品牌广告和SME中小广告来区分;

特点:

品牌广告主通常是汽车品牌、快消品等大客户,他们追求的是人群覆盖,而非**效果,比如汽车品牌和奢侈品品牌的广告,每天出现在电视、新闻客户端、视频网站,所覆盖的人群非常广泛,但是他们的目标客户群确是少数,99%的人买不起LV,但是通过品牌传播让99%的人向往LV,是品牌广告的重要诉求之一。总体来说,品牌的诉求比较复杂,**效果,只是众多诉求当中的一个。但是品牌广告周期性非常明显,比如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客户收缩广告预算,各个广告平台无一幸免,什么时间经济能回暖,也是产业链上下无法预测的事。

SME,也就是中小客户,更在乎直接的投放效果,比如有多少人下载了推荐的APP,有多少到店体验,有多少销售**等等,SME广告的主要特点是,追求精准性和**率,更适合掌握了大量用户、用户行为,以及能投将投放颗粒尽可能细化的互联网公司,分众传媒显然不能满足这个标准。

行业地位:分众所在的楼宇广告目前占整个广告市场(6500亿左右)份额仅2%,并且在楼宇这个细分市场,90%是分众的。

行业增速:这个不展开了,各大券商报告都有详细的说明。

二,产品

产品分析主要是要去了解公司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定价权和议价能力由哪些因素决定。

分众传媒的核心产品是楼宇广告,帮助品牌广告主获得电梯等候和电梯乘用时间的人群覆盖。作为广告公司,分众连接的是物业和广告主。对于物业,很简单,分众帮他们多了一个变现方式,收点位租金;对于品牌广告主,分众提供相对复杂的服务,这就需要多花一点时间,研究分众能给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

形式上,分众通过框架和联播两种形式帮助客户进行投放,这两种形式的特点是,框架广告在一定时期内只展示一个广告,到达率非常高,联播广告由于每条广告展示时间只有5-15秒,并且10-40条轮换播放,对于等电梯或乘坐电梯的人来说,联播广告的到达率要低一些,因此联播广告的单价要比框架低。此外,核心商区的梯外等候时间要远远大于梯内乘用电梯的几十秒,因此梯外屏幕广告价值很可能十倍于梯内。

定价能力,一线城市核心商区写字楼的定价,相对“五环外”和三线城市较高,原因是核心商区写字楼人流密度高,且消费能力强,目前来说这些高价值点位基本都在分众手上,在市场好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客户排队上架的局面。但高价值点位数量是有限的,品牌广告主的诉求是高覆盖高曝光,因此通过点位扩张来拓宽渠道覆盖也是极其重要的。具备核心高价值点位,并通过不断扩张实现的广泛的人群覆盖,使分众具备提价能力。

另外,互联网新经济广告,是分众所独创的,所谓互联网新经济广告,简单来说就是,分众不仅卖广告,还为广告主提供广告策略上的服务,这就和同行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化,比如神州租车打一嗨租车,瓜子二手车打人人车,以及正在飞速扩张的瑞幸咖啡,分众传媒的广告策划方案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过去5年,分众是互联网新经济公司的选择,曾为分众贡献约40-50%的收入,但这块业务目前受宏观影响也巨大,因为这类需求多半来自需要靠融资竞争和扩张的创业型公司,当融资环境变差,市场开支是靠前个需要大幅缩减的,目前分众来自这部分的收入砍半,管理层表示需要一到两年时间才能补上。

三,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分析,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是公司分析的重中之重。 在我过往所分析过的公司当中,有的公司虽然有强需求的产品,却没有好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不清晰,比如说爱奇艺之类的长视频网站,美团这样的本地服务网站等等,都是我们心目中不错的企业,但短期内我们很难从他们身上预见到规模化盈利的希望,也因此可能不是我们仓位配置的重点。

具体到分众传媒,它高毛利的不俗表现,使它具备A股明星股的潜质,从专业机构到普通小散,对分众传媒的研究热情都非常高。

那么我们就要分析分众是如何实现相对同行业高毛利运营的。分众的毛利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华语传媒,城市纵横等毛利率大概在40-50%。

产品部分已经分析过,分众在核心高价值点位上基本是垄断的,其次分众在点位覆盖密度上,远高于竞争对手,在质和量这两个必要条件都满足前提下,分众传媒对品牌广告主的吸引力最佳。对品牌广告主吸引力大的好处是,在同样一部电梯,同样的点位,分众的“刊挂率”高于竞争对手,这就跟电影院上座率,和餐饮业翻台率类似,满座的影院毛利高于上座率低的,翻台高的餐厅盈利状况好一点。

因此,“刊挂率”是衡量这个领域参与者盈利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侧重点不同的关键性运营指标,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竞争

竞争层面,市场主要关注搅局者新潮传媒的出现,新潮传媒愿意砸钱抢市场,愿意用低价策略吸引广告主注意力,那我们就应该去分析,新潮的策略是否会动摇分众的根基。

从广告主的角度来讲,是不是像我们日常购物一样,低价导向,哪家便宜上哪家买?当然不是,靠前部分已经说了,品牌投放的诉求是复杂的,他们关注投放渠道的影响力,以及覆盖人群的质量和数量,比如湖南卫视的广告一定价值比某三四线小城镇电视台的吸引力强,湖南卫视在人群覆盖上也远远高于低线城市电视台,那你地方小台的价格再低,对奔驰宝马的吸引力也很差,这只是个极端的举例,核心想说明的是,我们一定要弄清楚品牌广告主的投放诉求是什么,才能理性的判定低价策略对分众的会不会产生致命的打击。

截止2017年全国电梯数量560万台,年均增加70万台,分众覆盖约90万台,新潮约覆盖40万台电梯,而且核心高质量点位都在分众手上,理论上,当新潮传媒点位覆盖人群规模、质量和点位密度,达到接近分众的水平,对品牌广告主的影响会比较大,如果二者差距较大,很难动摇分众的行业地位。

抬价抢点位的层面,理论上价格足够高,确实对物业的吸引力比较直观,但问题在于,如果没有签下足够多得广告主,高价租来的点位,刊挂率上不来,结果必然导致运营成本高企,自己缺乏造血能力,一旦外部资金链断裂,将对自身运营造成致命的打击。竞争归竞争,企业的持续造血能力还是很重要的,毕竟广告市场不是个高增长宽赛道的领域,大家相互抢份额可以有,但失血过多似乎就不太理智了。

总的来说,核心高质量点位牢牢掌控,点位密度和人群覆盖远高于竞争对手,广告客户优质且数量多,这几点,已经为分众传媒建立了一定高度的门槛,不是特别容易攻打,尤其是在目前经济不景气,企业预算大幅降低的前提下,新潮得先想办法给自己续命熬过去再说,目前的行业竞争程度很难动摇分众的根基。

五,财务

品牌广告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周期性,因此,收入下滑,回款周期放缓,应收账款上升,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指标。

而且,去年Q2开始,分众在点位方面做了相对激进的扩张,160万到目前的275万点位,大大增加了租金成本。下沉地区市场教育需要时间,刊挂率和一线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大幅拉低分众的毛利率,Q1降低至36%。理论上,当新点位刊挂率恢复到扩张前的60%常态,分众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才能恢复到此前的水平。

总体来说,分众目前面对的是经济不景气,和新增点位无法快速创收的双重负面。那我们就要去想,这两个困境有没有绿色术?

宏观层面,无法绿色,分众的策略是降价销售,与客户共渡难关,低价把广告位置卖出去,总比闲置的强。

点位扩张方面,首先,扩张基本完成,这块成本开支不会如去年那样大幅增加;其次,下沉市场,和一线城市相比,收入低,成本也低,理论上也能实现高毛利运营,难点在于客户对低线城市的接受需要时间,这就决定了低线城市的刊挂率提升到接近一线的水平,需要时间。

结论,这两个局,需要时间来绿色。

六,企业文化

有关江南春和分众传媒的资料太多,有兴趣可以花一周的时间撸完,干这个活的目的,是为了评价江南春及其团队,看看自己是否认可其在楼宇广告这个市场专注力和执行力,这个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你是否选择相信分众能熬得住周期,扛得过竞争。

七,估值

估值方面,要结合企业的盈利水平估算,也要综合考虑突发性和阶段性的变化来评估。

整体上,我的判断是,对分众当前价值影响最大的是宏观因素,但这个是暂时性的;其次是扩张期的暂时性亏损,新扩张的点位达到一定刊挂率需要时间,也是时间问题;反而是竞争对分众的地位暂时产生不了根本性动摇。

目前应该是分众内外交困的阶段,内是指亏损扩张,外指周期性影响,已经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股价上了,当然也不能排除经济持续放缓,分众业绩继续恶化的可能性。既然都是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那么如果我们放弃“择时”,或许现在是价投的好时机?

分众,你不是神器

01 严冬是检验价值较好的时候

谁也不能否认,严冬可以褪去虚火,也是观察一个企业真实生命力的最佳时机。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近期在微博上表示:“这段时间,外部融资环境比较恶劣,融资难度无限加大……我们只会继续加码支持那些数据持续给力,创始人明显在快速成长的潜力公司。对于投错了且我们彻底失望的经纬系公司,不再把更多新钱浪费。”

在海外,Uber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表明,其净亏损11.62亿美元,同比扩大18%。我们再来看看和uber模式非常接近的滴滴,据资料显示,滴滴自从2012年成立以来,累积亏损390亿元,仅2018年,滴滴就亏损109亿元。而滴滴的估值在过去一段时间,也缩水了近40亿美金。

喊得世人皆知的二手车电商的几家企业,近期开始了一轮低调的关店潮、业务调整潮,很多上万平米面积的大店被关闭,年交易额数百亿的非核心业务被剥离;反而,规模较小的社区店和用户选择较多的全国购业务成为坚持的方向。

但是,也有完全不同的例子, 比如,美团点评发布2019年三季度业绩报告:美团继续保持整体盈利,营收实现2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毛利96亿元,同比增长109.8%。

又比如刚刚发财报的瑞幸咖啡,财报数据显示:净收入为14.932亿元,同比增长557.6%;净亏损5.319亿元,同比扩大9.7%。尽管财报录得亏损,但因为瑞幸咖啡2019年三季报业绩增长超预期,反而导致股价上涨。截至收盘,瑞幸咖啡股价上涨13%,收盘价21.46美元。

如果稍微注意一下,会发现这些涨跌互现、喜乐不同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 那就是它们都是分众的标志性客户,它们的品牌关键引爆期和历史上若干生死线,都是在分众的一路饱和攻击下渡过的。

如果是在经济上升、股价飚扬的时期,人们可能会读到一些文章——一些由“偷懒”的记者写的文章,他们会简单的把这些神奇的成功全部归因于分众对于品牌的引爆价值,把企业的品牌引爆成功简单的等同于企业的成功。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省力省心的逻辑,但这也是一种缺乏深度思考的简单归因思维,它的特点是从结果倒推原因,得出简单而似乎“公允”的结论。

然而,随着创业实践的越来越成熟,融资-广告-规模-融资式的简单粗暴创业方式,单纯靠营销拉动,缺乏精细化运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规模化巨头,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壮。

因此,我们对于分众、对于品牌引爆的价值,也应该有一个更客观的态度。

02 分众,从来不是神话的靠前作者

仔细研究过以上案例后,笔者认为分众从来不是神话的靠前作者。 让我们仔细解析一些和分众深度绑定的案例。

到底是最近的寒冬催热了波司登羽绒服,还是分众的广告把一个40多年的老品牌脱胎换骨呢? 都是,也都不是。波司登的优势在于其长期的行业积累,把羽绒服这个品类做到了非常精专的程度。但它缺什么呢? 一缺品牌认知,二缺溢价能力,三是没有进入中高端消费者的心智。 一个服装业内人士告诉笔者,如果不考虑品牌溢价,波司登在具体的产品力上完全可以与加拿大鹅比肩,甚至是在绝大多数指标上都可以暴击的程度。比如波司登的中高端系列,基本全是更贵的高蓬松度鹅绒甚至是顶级白鹅绒,而加拿大鹅全系只有一两款顶配才用了鹅绒,基本全系都是鸭绒,而且含绒量基本都比波司登低10%。 但是,波司登缺少的恰恰是品牌的提升,2018年初人们对波司登的认知就是——国产货、老牌子、挺便宜。 有人将波司登的困境归结为品牌不行,但波司登此前并不缺乏单一的品牌大招,比如曾在伦敦的黄金地段牛津街开出了面积比苹果店更大的专卖店,但这种单一的品牌努力没有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所以,我们看到的波司登的2018-2019的逆袭,是一套非常完整的策略:

◆ 首先在产品上,波司登开始有意识的针对甚至碾压对标品牌的技术、性能。加拿大鹅*高级的产品号称能抵御零下30度严寒,波司登就做出了能扛零下30度的“极寒系列”;波司登利用其单品类的特点,不断升级供应链,全面提升面料、羽绒、毛、辅料和生产工艺。同时,与国际顶尖原辅料供应商建立合作,选用品牌形象比加拿大鹅更高一筹的Moncler的同一来源羽绒供应商,推出蓬松度1000的顶级限量款,冲击万元级价位等…… ◆ 其次,波司登开始参加顶级国际时装周,更新设计语言,做出了非常具备时尚感的产品,其中包括登上纽约国际时装周,发布三大国际设计师联名款,夺取“户外奥斯卡”Outside户外装备大奖,进入新浪时尚2018风格大赏时装榜等,其间,波司登也受到了多位好莱坞一线明星的青睐; ◆ 然后,波司登通过全网的知识营销,各种纵向、横向评测的发布,逐渐把这些信息释放给受众,同时加强专业性形象; ◆ 再之,渠道全面升级。升级终端形象,入驻主流渠道,拓展购物中心、时尚百货、核心商业步行街等主流渠道。比如与万达、银泰、印力、凯德等核心商业体展开合作。

在这一系列条件都开始集中起来以后,波司登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这个时候选择分众投放,是建立在此前一系列艰苦细致工作的基础上,是攀到了山顶点燃的火炬,是孕育了能量后怒放的花火。

值得注意的是,分众的投放并没有伴随波司登品牌的登顶而结束,而是开始。

波司登开始发现,以前因为品牌定位不高,很多高线城市的大商场并不是很欢迎波司登的入驻。但由于分众的品牌引爆,越来越多的高线主流人群心智中的波司登品牌大为提升,甚至城市主流人群在写字楼等电梯中看到波司登的黑科技传播时,很多人的反应是立刻打开天猫,甚至当天就产生了购买行为。这种种迹象自然瞒不过精明的商业地产经营者,他们纷纷对波司登敞开了Shopping Mall的大门……自去年3月以来,波司登的股价一年多已上涨了超过10倍,从44亿港元达到455亿港元。

如果没有此前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仅仅靠分众广告,波司登是无法实现品牌成功升级,从大众品牌变成轻奢品类这关键的一跃的;但更值得关注的是, 分众已经不是简单的引爆器,它是一个波司登品牌推广乃至店铺推开的过程中持续的加速器,可以说既是轰开心智入口的“穿甲弹”,也是品牌持续走红的“高爆弹”。

我们再来看看瑞幸咖啡,瑞幸咖啡是目前最火的消费品品牌,它用非常短的时间创造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奇迹。从最新一期财报亏损扩大,但股价仍然逆势飞扬来说,瑞幸进入了一个较好的状态——投资者对于瑞幸的未来充满信心,短期的涨跌不足以影响投资者的长期看好。

可能99%的人都是在分众的电梯电视和框架广告里看到瑞幸咖啡,然后随手下载APP完成购买的,这也给我们一种印象 ——分众是瑞幸致胜的关键之道。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全部的真相。 对于瑞幸的成功,人们总结出了BOMB法则——所谓BOMB,分别是品牌爆发(Brand)、差异运营(Operation)、补贴营销(Marketing)以及密集开店(Branch)。

我们不难看到瑞幸的成功原则中靠前条就是 品牌引爆(Brand) ,但是品牌引爆的同时是有一整套打法配合的。

比如有人认为瑞幸的成功是因为比星巴克多了外卖,但这其实是个误判——星巴克在有了饿了么专星送体系的加持后,仅仅单从配送效率来说已经不低了。

真正的致胜原因是瑞幸对于撬动咖啡增量市场的能力 ——他们认为,写字楼人群对于杯饮咖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一是因为星巴克单价高,二是因为星巴克获取不那么方便——所以瑞幸设计了一套更有性价比的裂变传播方案,以及一套以密布在写字楼里的前端自提店为核心的前置配送体系,它可以让用户“秒取”咖啡,还能降低外送成本。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即使瑞幸做好了这一系列的准备,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媒体手段,让这些基础设施发挥效应,进而形成口碑和风潮,这套商业设计也是空中楼阁。

可以说,当有上亿的主流人群同时在上班路上看到张震和汤唯代言的广告,同时还看到了非常优惠的流量裂变的营销手段——你扫码领一杯后,如果觉得不错,可以送朋友一杯,自己也会获赠一杯……这些之前的准备就变成了真实的推力。

而当瑞幸的自提店显示出越来越多的拉动消费能力、甚至成为白领上班人群的刚需时,越来越多的写字楼经营者也发现——如果自家楼里多一家瑞幸咖啡,对吸引人们来这里工作似乎效果不凡,所以瑞幸的店也是越开越顺。

通过这样的分众广告投放和营销,仅仅经过四个月左右的发展,瑞幸APP的下载量不断攀升,在APP STORE免费总榜上到达第33名,而星巴克是在第243名,瑞幸领先星巴克200多位;在分众电梯媒体渠道全力投放后,瑞幸的微信指数收获了超过10倍的增长。

能够证明分众的广告是可以以品牌广告和流量广告交叉使用,并能够对消费者群体之外的商业决策者的心智也构成冲击的,除了上述的波司登和瑞幸,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章子怡代言的飞鹤奶粉。

作为专注儿童的国产奶粉,飞鹤一直有一个苦恼——那就是飞鹤的品牌力不够强,在向全国十几万家母婴店铺货的时候,飞鹤发现在低线城市铺货很容易,但是在高线城市就比较困难,因为这些店往往是以经营进口奶粉为招徕的。 然而,随着分众广告的投放,许多一二线城市的母婴店发现,来询问飞鹤奶粉的顾客越来越多,但自家却无货可买。灵活的商家立刻跟进消费者的需求——与分众的广告冲击始终交互贯穿的,是飞鹤在线下不断占据中高端母婴店的飞速进展,最终达到了对全国13万家母婴商家中11万家的覆盖。

如果我们看到更早前的成功案例如美团、饿了么,不难观察到一个现象, 那就是分众其实不仅仅扮演了关键引爆器的作用,而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品牌力工具。 只要运用等得当,如上对波司登、飞鹤、瑞幸、美团等的分析都可以证明,分众作为一种武器,既可以用于大战役时的“攻城战”,也可以用于持续战斗中的“攻坚战”的。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分众的投放频率越高,成本反而越低 ——笔者访问过本地生活、二手车电商的一些头部玩家,他们都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当你的品牌逐渐强大,用户量逐渐庞大,庞大到足以摊薄成本的时候,你实际上是可以把分众用于日常营销的——瑞幸咖啡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每次新的营销、补贴、拉新或者活动,基本上都伴着一波分众的投放。分众已经贯穿到了整个创业周期的全过程,它不仅可以用于新品牌的引爆,还可以用于成熟品牌的护航。

类似的例子还有妙可蓝多、飞鹤奶粉、铂爵旅拍和火爆全网的“包一天”的易车网, 这些品牌的共同特点是不仅仅依靠分众广告迅速引爆品牌,还准备好了为客户提供好的核心产品和服务。

03 分众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我们还需要什么?

以上所有的案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 分众是品牌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不要认为分众的投放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不要以分众的投放来掩盖其它方面(如战略、产品、服务)上的懒惰和缺失。 没有人否认分众是核弹头,是引爆装置。但不能投送到预设地点的核弹头是不能称之为核武器的,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运载火箭的设计、燃料还有至关重要的导航和制导设备。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推导出若干适合在分众上进行品牌引爆应该具备的基础条件:

靠前,产品和服务自身的竞争力和产品力,必须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并且不和广告所宣示的有太大的相异性和反差;

第二,要熟悉的运用定位理论,知晓一个商业组织最有价值的资源不仅仅是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这些资源没有消失),但其决定性的地位都要让位于品牌所代表的的心智资源。要明确自己需要开创并主导一个什么样的品类,这个品牌将成为潜在顾客心智中什么品类的代表,这都是发起品牌引爆前必须准备好的;

第三,准备好钉子——钉子看似只是一句广告语,但其实质是品牌所期盼带给受众的核心价值和心智诉求,分众的引爆器是把它们敲进用户心智的锤子,锤子的力度和速度对进入心智有影响,但是钉子本身是核心;

第四,仔细的观察分众除了品牌引爆之外对其它经营活动关键群体的心智影响,并找到改善运营的切口。

笔者认为,只有结合了诸多有利和必要条件再去谈分众的品牌引爆,才是真正的神话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不夸大和盲信广告的价值,不低估和不轻视心智之钉打磨锐度的艰难性,在最合适的时候挥起大锤,这一切之和才是成功的关键。

而这一切都必须考虑到一个问题——分众的本质是什么?

笔者认为, 分众的本质是在这个碎片化时代依旧保存中心引爆能力的几乎唯一的基础设施。

可能会有人说,碎片化营销的效力也很强大,但纵观全局——碎片化分散了人们对于品牌的聚焦、短视频、长视频类的场景人们的靠前反应是看内容、去广告;传统的电视媒体的打开率越来越低……我们不否认碎片化已经是时代的特征,但碎片化恰好需要在中心化的引领下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

在这个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被极度分散的时代,还有什么可以取代“上班-回家”路上那在电梯前或者电梯里的关键而又百无聊赖、无可回避的几分钟里的饱和冲击呢?

以上就是分众媒体是什么意思?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