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股票为什么天天跌?

作者:树高国英观察专栏作者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于港股吉利汽车而言,今年的四月确实是吉利在人间“芳菲尽”的一刻,从今年开年伊始到4月17日,吉利的股价节节攀升,一度带动......

吉利汽车股票为什么天天跌

汽车狂人李书福,早年是放牛娃出身。通过一系列创业发展,实现了财富自由。李书福领导下的吉利曾一度收购了沃尔沃,宝腾和路特斯等品牌汽车,还是奔驰母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人送外号“汽车狂人”......接下来具体说说

销量创新高、转型成效明显,吉利股价为何跌出新低?

‍‍

吉利汽车股票为什么天天跌?

基本面持续向好,吉利汽车(HK:00175)的股价却连创新低。

12月11日,吉利汽车股价继续下跌,盘中跌至7.53港币/股的年内新低,最后收于7.75港币/股,下跌1.02%。2023年以来,吉利汽车的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但即便如此目前股价相比年初也已经又跌了超过30%,尤其是这轮自11月24日的下跌,不仅跌幅大而且几乎毫无抵抗力。

吉利汽车股票为什么天天跌?

11月24日至12月11日,12个交易日,吉利汽车股价累计跌幅接近20%,市值蒸发超过180亿港币,截至12月11日收盘,吉利汽车估值已经跌至780亿港币左右,当前市盈率13.44倍左右,低于行业平均16.41倍的水平。如果仅从吉利汽车的股价来看,很容易得出上市公司可能出了什么问题的结论。

但实际上,吉利汽车今年的经营情况颇有亮点。销量创新高,新能源转型成效凸显

业务基本面来看,今年吉利的重心是转型,而从刚刚发布的11月销量成绩来看,吉利今年全面转型的成效已经凸显出来。

11月,吉利月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车销量突破6.5万辆,也创历史新高,渗透率达到32.5%;1-11月,吉利累计销量达到153.6万辆,同比增长19%,距离今年全年165万辆的目标只差11.4万辆左右,以吉利目前的销量势头来看,完成这个目标已经没有悬念。

吉利汽车股票为什么天天跌?

如果吉利12月能够保持月销20万辆的水平,那么2023年全年销量将超过170万辆,这不仅将创下吉利年销量历史新高,也是其连续五年没能完成销量目标后的首次“达标”,这意味着吉利站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推动吉利销量增长的主力是新能源车,回顾吉利今年的新能源车转型,其新能源车销量伴随着新车型的投放,一路走高,从年初的新能源月销过万,一路增长至月销超6.5万辆,迈入车企新能源车月销量TOP3。

吉利汽车股票为什么天天跌?

而且吉利新能源车销量结构比较健康,纯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型两条腿走路,以11月销量为例,吉利当月纯电动车销售3.66万辆,插混车销售2.55万辆。从车型结构来看,吉利在中高端新能源车领域的布局较为完善,月销持续过万的极氪和吉利银河系列,以及11月月销顺利破万的领克08,都处在相对高端的细分市场。

同时,吉利新能源车明显上量是在下半年,这主要是因为极氪、吉利银河系列、领克08的上量都集中在下半年,这也就说明2023年吉利新能源转型的“力量”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但现有成绩已经能说明其这轮转型路径是正确的,沿着这个路径继续走,2024年将是吉利新能源转型成效更为明显的一年。

吉利汽车股票为什么天天跌?

所以从业务基本面来看,吉利的经营不仅没有太大的硬伤,反而很有潜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吉利汽车的股价却背道而驰,到底发生了什么?四大原因拖累,吉利股价更多看大盘

基本面没问题,吉利汽车的股价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综合来看,《车壹条》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港股整体低迷。今年以来,港股整体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从11月24日开始更是连续快速下跌,12月11日盘中一度跌破16000点,最后收于16192.71点,下跌0.87%,创年内新低。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吉利汽车这轮下跌与恒生指数下跌态势基本保持一致,可见其此轮下跌主要受大盘影响。而且港股恒指的低迷大概率要到2024年才能有所缓解。建银国际表示,今年港股继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为美元流动性紧缩,叠加产业趋势变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拖累,港股表现落后。

耀才证券也分析道,港股整体市况疲弱,加上A股走势有所转差,恒指短期或持续探底。

其次,吉利仅在港股上市。相比同为港股上市整车企业的蔚小理、比亚迪、长城汽车等,吉利的特殊在于其仅在港股上市,而上述上市公司则基本都选择在两地上市,这个区别导致吉利汽车的股价和估值没有另外一个参考,更容易受到港股大盘的影响。

再次,极氪赴美IPO传出暂缓消息。11月10日,极氪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提交了IPO招股书,但此后不久就传出“极氪估值过高,华尔街不买账,极氪暂缓IPO”的消息,彭博社报道称,极氪正在探索明年2月赴美上市的可能性。

虽然极氪官方此前一直对外表述的就是将择机上市,但IPO暂缓的消息还是引发了外界关于极氪不受资本市场欢迎、未来上市估值可能低于预期等猜测,这对于其控股股东吉利汽车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而且这个消息也是吉利近期消息面上唯一的负面了。

最后,吉利缺乏回购等动作。近段时间,由于股市整体低迷,个股集体承压,不少“明星个股”都开启了股票回购,以增强投资者信心,为股价托底,比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而且回购方案一经发布,个股股价都会有所反弹,所以足见回购还是有效果的。

但在这方面,吉利汽车动作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最近股价低迷情况下,没有相应动作,在市值管理和与投资者互动方面,吉利汽车也不够积极。 写在最后

左手沃尔沃右手奔驰,控股公司无限高光,吉利汽车又为何跌跌难休

作者:树高

国英观察专栏作者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对于港股吉利汽车而言,今年的四月确实是吉利在人间“芳菲尽”的一刻 ,从今年开年伊始到4月17日,吉利的股价节节攀升,一度带动了恒指步入结构性牛市。而四月过半,吉利的股价急转直下,截止今年上半年年底13.36元的股价,自4月以来的高点已经下挫了逾29%。

与诗里不同的是,“山寺桃花”也没能盛开。长城汽车,一汽夏利……一时间,A股,港股的汽车概念几乎同时选择了破位下行。

市场大幅转向的原因是什么,吉利汽车此前的表现“高估”了吗?过去几年先后大手笔收购沃尔沃和戴姆勒,控股公司吉利集团一时间风光无限,身为个中翘楚的上市公司吉利汽车又为何在这个“小阳春”一意孤行地往山下驶去?

01

我们把时间轴拉长,看看吉利汽车最近三年的股价表现,可以发现,整个2016年和2017年,吉利的“主升浪”波段走势特别明显,而2017年底创下29.16元的阶段性顶部之后,吉利的投资者们开启了“胜利大逃亡”,整个2018年,吉利汽车股价几乎都处于弱势下跌的过程之中。

吉利是怎么了?

我们来看看吉利2018年的业绩表现。

根据吉利2018年的财报, 2018年吉利汽车的销售收入约为10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净利润1267亿元,同比增长18%。

在A股上市公司中,2018年营收在900亿到1100亿的只有一家—— 长城汽车。

我们来与A股上市公司长城汽车做个比对:

我们可以看到,在营收方面,长城汽车营收小幅下滑,净利润则小幅增长。两项数据,均被吉利汽车甩了几条街。

再来看看两大车企的销售表现:

吉利汽车平均每辆车的售价是低于长城汽车的,但销售收入却依旧能超过长城汽车。这一切都归功于吉利汽车强劲的销量,这一数字甚至接近长城汽车的1.5倍。

虽然吉利汽车的单位营收仍然落后于长城汽车,但值得注意的是,吉利汽车的销售正在向中价车型倾斜,例如2018年,车价在10-15万之间的销量占比超30%。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刚刚突破21%。但与此同时,吉利的低端车型并没有被放弃,例如作为吉利的“主力”产品之一,帝豪GL则以全年销量为148531辆,同比增长20%的成绩继续领跑。

长城汽车的情况呢? 数据显示,哈弗系列销售76.6万辆,同比下滑10.1%,WEY系列高增长,总销量13.9万辆,同比增长61.4%。而皮卡销售保持稳健,依旧高居国内靠前,总销量13.8万辆,同比增长15.2%。很显然,长城汽车的销售也是在朝着中高端倾斜,WEY的大卖就是很好的证明,但作为中军的哈弗车型,销售数量迅速下降是总销量引起滞涨的原因。

因此, 就吉利帝豪VS长城哈弗这样的中低端车型销售情况来讲,吉利完胜。

再来比对一下两家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也是两家车企2018年力推的中高端新产品——长城WEY和吉利领克。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长城的WEY系列表现很好,而吉利与之“对标”的是领克,领克的销量超12万辆,比2017年的6012辆增长了逾1896%!

当然,领克的高增长率也和其略晚于WEY的发布时间有关。笔者查证了一下。WEY发布以来总共上市了4款车型,都是SUV,三款燃油车,VV7、VV6和VV5,一款插电式混动P8,其中VV7和VV5在2017年上市,VV6和P8在2018年上市。领克同样上市了4款车型,既有SUV,也有轿车。3款燃油车,01、02和03,还有一个01的衍生新能源车型。但是,只有01是在2017年底上市,其他车型均在2018年上市。

如果撇除领克上市稍晚,投资者“ 买新不买旧 ”的思维来看,我们最适合的是比对下两个品牌2018年的销售状况。就拿“同一代”产品,长城的VV7和吉利的领克01来比对:

图1:VV7销量走势

图2:领克01销量走势

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2018年,VV7的走势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且后期下滑状况明显,月销量中枢几乎是沿着5000一线逐步下滑。而领克01则在2018年3月到9月的7个自然月中保持了销量的坚挺,销量中枢约在9000一线保持相对稳定,而后跟随车市大盘下滑。甚至2018年VV7的月度销售峰值且不足7000辆,而领克销量保持在7000辆以上的月份有8个。

由此可见,对标长城汽车,吉利在中高端自主品牌也占了上风。

“全面占优”的吉利汽车是否在股价表现上更胜一筹呢?非也。目前吉利汽车的静态市盈率约为7.46,而长城汽车的静态市盈率约为15.23, 看起来,业绩更好,龙头属性更为明显的吉利并没能“享受”到一个更为优厚的估值。

02

那么,是谁导致了吉利汽车优异基本面下股价的倒挂?投资者到底在担忧什么呢?

其实,仔细斟酌下吉利汽车的财务报表,也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 负面因素 ”。

例如,吉利汽车2016年-2018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3.38亿,119.94亿和139.25亿。大幅增长,可以解读为营收增长,变现能力增强。但与此同时,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25.57亿,-119.11亿和-113.19亿。这其中被用于购买无形资产、联营企业和证券投资的资金明显增多。举一个例子,仅2018年,在证券投资上支付的资金就高达8.8亿元,而这一项在过去的两年内均未发生。

在乘用车市场萎靡不振的时候, 如此激进扩大对外投资,对吉利汽车的业绩真的能够锦上添花吗? 相关资料显示,吉利集团自2017年以来开始大肆收购、并购、投资,投资金额超2000亿人民币。其中,收购沃尔沃集团和戴姆勒集团,建设杭州湾项目群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共超1000亿人民币。其中仅仅收购戴姆勒9.69%的股份,就 花了吉利集团90亿美元!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2016年到2018年的三年内,吉利汽车账面上的商誉及无形资产从64.69亿上升到了150.2亿。

又譬如在2016年和2017年的现金流量表上可以看到,吉利汽车分别新增了3.26亿和12.96亿的借款,但同时也分别偿还了1.63亿元和1.74亿元。虽然2017年赎回约20.34亿元的债券,但2018年在支付21.97亿股息的基础上再次发行了19.27亿债券,种种举措导致吉利的非流动负债在2017年2.68亿的基础上再次攀升至23.26亿的高位。

这样的不寻常变动与吉利汽车于2017年11月提前赎回公司2019年到期的3亿美元(合约18亿元人民币)的五年期年利率为5.25%的优先票据的举措有关,市场一度解读为吉利汽车提前赎回优先票据,“不差钱”的架势明显。但随后吉利汽车又发行了3亿美元3.625%的债权,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就为了“倒腾”下博一个利息差吗?

甚至在2018年4月,吉利汽车又想通过发行20亿元中票的方式完成对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的“借新还旧”,但仅仅隔了几天,这样的计划就遭到取消。吉利虽然官方解释为“公司融资计划有变”,但背后的原因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吉利到底负债到了什么程度,所谓的“资金充足”到底是不是一个假象?

除了这些,吉利的“不差钱人设”还在部分供应商眼中崩盘,例如一些吉利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曾经于网络上吐槽,吉利汽车压低价格、拖延货款。

诚然吉利“压账期”是龙头企业频用的一种经营策略,在上市公司中并非个例,但这样的举动显然也会让旁观者对吉利的现金流频生质疑。如果吉利真的“不差钱”,不惜拉下脸面与供应商交恶的动因又何在?

03

当然,吉利近期的“雪崩”不仅仅是财务报表上的硬伤。2019年来愈加严峻的 乘用车市场近况 或许是对吉利推波助澜的重要推手。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1-6月份,我国乘用车产量分别为199.5万辆,114万辆,209万辆,166万辆,149.1万辆,159.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降幅分别为14.4%,20.8%,5%,20.5%,10.2%和17.2%。

而销量方面,和产量的变动基本是保持一致的。2019年1-6月份,我国乘用车销量分别为202.1万辆,121.9万辆,201.9万辆,157.5万辆,156.1万辆和172.8万辆,同比降幅分别为17.7%,17.4%,6.9%,22%,0.9%和7.8%。

可以发现,无论是产量还是销量,3月份似乎是个分水岭,3月后的数额都在 锐减 ,在4月份环比下降比较严重,到了5月份和6月份,又几乎保持在一个“弱势平衡”的状态。在行业连续12个月陷入下行周期时,4月份的加速下滑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投资者对于汽车行业的悲观预期。

吉利汽车的情况如何呢?根据吉利汽车的产销快报,今年前五个月,吉利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5.84万辆,8.36万辆,12.46万辆,10.39万辆和9.03万辆,处于明显下滑趋势,总量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2.12%。但吉利6月的销量有所提升,达到了9.09万辆。吉利的销售同样在4月开始加速下滑,但幅度略小于“大盘”。

受限于乘用车市场遇冷,吉利已经下调了全年的销量目标, 从151万辆下调10%至136万辆。毕竟今年上半只完成了年65.168万辆的销量,进度仅仅为151万辆的43%,如果乘用车市场产销继续锐减,吉利全年甚至难以完成原目标的90%,因此“下调预期”的选择很合理。

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而言,乘用车产销数据对汽车行业股价变动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吉利的表现就是很好的例证。在今年一季度,乘用车市场产销数据表现尚可,虽然比起去年同期下滑严重,但环比甚至有小幅上升,这也促成了投资者对“ 汽车行业销售回暖 ”的预期加强。吉利、长城之流得以迎来“小阳春”小幅上涨,而四月过后的数据则是“证伪”了之前投资者的这一判断。 在需求复苏逻辑不成立的情况下,吉利乃至其他汽车股票的下挫调整是必然的事情。

04

此时的“汽车一哥”吉利能抄底吗?未来的吉利还会复制17年的辉煌吗?

笔者认为,切不可轻举妄动。

首先,虽然对标长城汽车等同行,吉利不足8倍的市盈率看起来“估值”优势明显。但别忘了,吉利的财务报表尚令人“搞不清”。其引以为傲的充沛现金流和频发的对外投资到底成色如何尚待验证。一旦吉利汽车的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参照一系列并购完成后吉利如今越来越庞大的项目运营开支,能够营收和利润的维持高增长几乎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命题。彼时吉利的“债务雪球”如何化解也是一大难题。

再者,在汽车产业普遍“增收不增利”的时代,吉利的竞争对手们依旧强大。不光是之前做过比较的长城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等一众老牌豪强同样在攻城略地。既然需求不振,“正和博弈”就变成了负和博弈。在这种情况下,谁的销量更稳定,更*于弱市“大盘”,就更有资本赢得复苏的先机。

在这方面,A股上市公司,市盈率同样不足8倍的 上汽集团 就展示出了其极高的业绩韧性。2018年度,上汽集团实现总营收达9021.9亿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归母净利润为360亿元,同比增长4.65%。而2019年,在车市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上汽集团的几个品牌依旧牢牢占据榜单前几位。即使是2018年增速较高的吉利,下滑幅度依旧高于上汽的大众和通用,“抗跌”属性上完败。

看来, 吉利的“熊关漫道”没那么容易走完,被深套的投资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 哪怕是有沃尔沃和奔驰助阵,吉利汽车的股价也没“沾”到什么光,不免让人唏嘘。

吉利暴跌说明了什么:已经到了“断臂求生”的关键时刻

汽车狂人李书福,早年是放牛娃出身。通过一系列创业发展,实现了财富自由。

李书福领导下的吉利曾一度收购了沃尔沃,宝腾和路特斯等品牌汽车,还是奔驰母公司的靠前大股东。人送外号“汽车狂人”,一点不假。

眼下,吉利面临很多挑战,考验李书福的时候到了。2022年,一开年,吉利在销售上就遭遇了“当头棒喝”。2月份的总销量暴跌百分之四十六。反观其它车型,如比亚迪,本田等,却是一路看涨。

随着国内汽油价格飙升,新能源汽车普及已呈现锐不可挡之势。如果估计不错,纯电动车的销售额还将大幅增长。对于处在转型敏感期的吉利来说,困难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多。

目前,吉利帝豪还处在转型的混沌期,无法集聚市场人气。这恰好是影响吉利发展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屋漏偏逢连夜雨。”据悉,吉利股票也在破位下跌。曾经欲冲值3000亿市值的吉利,如今已不足千亿。吉利股票破位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吉利汽车总销量大幅下降所致。

吉利品牌在3.0时代就已出现销售断层。但高层并未真正重视并采取凌厉手段解决好这一问题,转而开发了4.0。强势推出吉利4.0以后,怎么样了呢?新品接连失色。在汽车行业整体负面的大背景下,中国品牌车型市场份额被挤压。因此,吉利出现暴跌就不鲜见了。应该看到,作为自主品牌距离合资品牌,在品控上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纵观吉利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不是现金流问题,而是子品牌过多,难以发挥“拳头效应”的问题。子品牌过多,可能会造成资源过于分散,拖累吉利的整体发展。吉利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介入良机,总是在新能源开发与燃油车坚守上举棋不定、决策不明。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市场上从来没有常胜将军。“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对于吉利而言,真正的麻烦可能还未真正出现。目前的不利局面,正在考验着吉利的生存智慧。

毋容讳言,“四处出击”的战略,多少让人感觉有些凌乱。举棋不定是商家大忌。吉利要想破局,必须采取“快刀斩乱”的措施,对旗下子公司做出舍弃,该抛的抛,该留的留,以集中优势兵力加快转型步伐,否则,吉利就有可能陷入“泥淖”,难以脱身。

以上就是吉利汽车股票为什么天天跌?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