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炬高新是什么企业?

「凯恩斯」获取行业策略!01公司概况公司基本情况2015 年 4 月起,前海人寿保险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方式举牌公司。9 月份,公司董事会决定向前海人寿以 14.96 元/股非公开发行......

中炬高新是什么企业

接下来具体说说

姚振华争夺的“中炬高新”是个什么公司?

中炬高新是什么企业?

调味料:鸡精

被称为“资本野蛮人”的宝能老板“姚振华”,通过其下属子公司 “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 持股上市公司“中炬高新”,截止2023年5月26日上市公司披露的股东信息,“中山润田投资有限公司”跌落成了第二大股东,最终引发“中炬高新”的控制权之争。

中炬高新是什么企业?

宝能举报中炬高新大股东,来源:宝能官网

“美味鲜”贡献92%营收

“中炬高新” 于1995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山市靠前家上市公司,目前靠前大股东是 “中山火炬集团有限公司(国企,实控人: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中炬高新”主营业务包括调味食品、园区运营及城市开发等。其中,控股子公司“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度的营业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的92.76%, 其他行业占比7.24% 。

中炬高新是什么企业?

中炬高新核心子公司持股情况,来源:天眼查

“美味鲜公司” 拥有中山及阳西两大生产基地。2022年整体生产量约69.85万吨,销售69.56万吨;其中 酱油 的销售额占业务总收入的61.89%, 鸡精鸡粉 占比12.19%,食用油占比10.21%,其他调味品占比15.71% 。

高毛利、高经营现金流

中炬高新是什么企业?

中炬高新毛利率,来源:东方财富

“中炬高新”整体年度毛利率从2014年开始持续上升,2019年达到*高的39.55%,近三年略有下滑,也维持31.7%以上。

中炬高新是什么企业?

中炬高新经营现金流,来源:东方财富

“中炬高新”近十年经营净现金流均为正,其最近5年平均每年经营净现金流入约10亿,其中2021年经营净获得现金12.12亿,2022年则下降至6.77亿。

拥有两大核心品牌 和 庞大的分销网络

“中炬高新”拥有 “厨邦” “美味鲜” 这两个调味品行业的知名品牌。

截止2022年底,中炬高新的经销商数量约 2003家 ,在全国地级市开发率达93.47%, 区县市场累计开发率68.12%,是为数不多的拥有 全国性网络的调味品企业 之一;其正积极利用已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经销商开发体系,大力拓展营销区域,进一步向区县下沉,向社区下沉;与此同时,其电商平台、出口外销等直营业务也快速发展,正全力构筑全方位的立体营销网络。

讲一讲食品饮料行业公司——中炬高新

凯恩斯 」获取行业策略!

01

公司概况

公司基本情况

2015 年 4 月起,前海人寿保险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方式举牌公司。9 月份,公司董事会决定向前海人寿以 14.96 元/股非公开发行股票 3.0 1 亿股,募集资金 45 亿元。2018 年 9 月,前海人寿将持有公司 24.92%股份转让给中山润田(转股价格为 28.76 元/股),而中山润田背后仍是“宝能系”。

2018 年 10 月 30 日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 6 名非*董事中有 4 名来自宝能,“宝能系”正式入驻。公司从国有控股公司转变为国有参股企业,机制改善预期强。新任管理层表示未来仍会聚焦调味品主业、保留团队骨干,并有望给予更多的激励发挥团队积极性。

参照行业龙头, 海天味业 199 4 年转制,比较早地进入市场经济,更为讲究投入产出比,运营管理效率高。公司改制后,运营水平改善预期大。

下图:公司股权结构

基本的经营情况

公司深耕调味品行业多年,调味品业务经过十多年的稳健增长,已经逐步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自 2006 年起至 2013 年,公司的调味品业务增速稳定在 20%以上(除 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2014 年受到行业整体增速下行影响略有放缓,2017 年增速回升至 19.3%。公司调味品业务占营收比例从 2004 年的 33.7%一路上升至 2017 年的 95.7%。暂居第二,奋起直追。

2017 年公司调味品业务营收 34.5 亿元,在主要上市公司中仅次于海天味业,而其收入规模又是加加食品的 1.8 倍,稳坐第二把交椅。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以高鲜酱油为特俗,逐步“厨邦”、“美味鲜”两大品牌推向全国。2017 年酱油占到调味品收入的 70%,鸡精鸡粉占比 10-15%,其他调味品(食用油、料酒、耗油等) 占比 10-15%。

02

行业特性

1)从消费属性来说, 调味品消费是习惯型消费 。调味品是生活必需品,消耗快、购买频繁,在购买决策时更为注重产品的功能和质量。从多次的购买经历中,消费者逐步对商品、厂家产生了信赖和偏爱而反复购买。这一属性决定了调味品行业的消费频次高,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小,稳定性强的特点。

2) 产品生命周期长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长期积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一旦用户习惯养成,调味品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很慢。例如,海天草菇老抽的生命周期在 20 年以上,休闲饮品的平均生命周期在 2-3 年。

3) 传统工艺,认准老字号品牌 。酿造调味品通常运用传统的发酵生产工艺,往往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更偏爱有历史积淀的“老字号”品牌。海天溯源于清乾隆年间的佛山酱园,美味鲜也起源于清末民初的香山酱园。

03

市场空间

行业量价增长空间大

调味品行业是典型的“小产品、大市场”,据统计全球调味品销售规模高达 2400 亿美元, 占食品工业额的 12%左右。我国调味品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截至 2017 年行业规模 3322.1 亿元,同比增长 8.1%。从产量结构来看,酱油、醋是占比*高,分别为 43%、18%。

下图:2006-2017E 调味品行业销售收入 下图:调味品各子品类产量结构图(2016)

调味品行业持续受益于消费升级, 量价增长空间大 。调味品的消费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经济发达地区饮食更为多元,调味品年花费、购买调味品次数均高于低线城市。未来伴随低线城市人均收入水平、消费习惯逐步向高线城市靠拢,调味品行业的量价增长仍有较大空间。

下图:中国各线城市人口、调味品年花费及调味品年均购买次数

行业直接受益于餐饮收入扩容

2017年我国调味品行业渠道结构:餐饮端占45%, 家庭端占 30%,食品加工占 25%。根据餐饮渠道占调味品行业收入的 45%测算,2017 年调味品成本在餐饮收入的比重约为 4%(调味品协会数据,高端酒楼餐饮调味品成本占比超过 10%,大众饭店 3%-5%)。

餐饮业的调味品使用量约是家庭 2-3 倍,因此餐饮端的增速直接影响调味品行业的增长趋势。2017 年我国餐饮行业收入规模接近 4 万亿, 2011-2017 年餐饮收入增长的 CAGR 为 11.6%,预计未来仍能保持 10%左右的较高增速。

外卖兴起 ,餐饮端调味品消费进一步挤占家庭端,贡献量增。美团点评在招股说明书里这样陈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在餐饮外卖、到店餐饮及食品零售的消费越来越多。根据美团点评研究院发布的《2017 年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在线外卖市场 2017 年市场规模约为 2046 亿元,较上一年增长 23%,2018 年预计达到 2414 亿元。在线订餐用户规模预计达到 3 亿人,同比增长 18%。市场规模和用户的增长率仍高于餐饮收入整体增速。

下图:餐饮行业增速 下图:外卖市场增速

酱油品类细分促消费量增加

酱油经历过三次重要的品类细分,家庭厨房也逐步演变为常备 3 瓶酱油。定位细分、替代盐用量、使用场景多样,都一定程度上贡献家庭端酱油消费量的增加。

1) 靠前次细分 :传统酱油——老抽、生抽。这一次的细分归功于行业龙头海天的全国化 推广,将广东地区的习惯性称呼“抽”带出省外。生抽颜色较传统酱油更淡,味道咸, 在家庭厨房中起到对盐的替代,常用于调味、增鲜。老抽则是在生抽基础上再晒制 2-3 个月,比生抽更为浓郁,颜色更深,常用于上色。目前市场上生抽、老抽的比例约为 55%/45%,生抽保持较快增长,老抽比重在下滑。

2) 第二次细分 :传统酱油——老抽、生抽、鲜味。鲜味酱油是指氨基酸态氮含量在 1.2g/100ml 以上的酱油,在 2012 年前后市场销量迅速上升,成为继老抽、生抽后的第 三大酱油子类。诸多企业都是得益于鲜味酱油的成长,如厨邦、味事达、东古、欣和。鲜味酱油味道鲜美,豉味、香味以及咸味搭配和谐,通常用于点蘸、凉拌。

3) 第三次细分 :传统酱油——老抽、生抽、鲜味、功能酱油。功能酱油是针对特定场景、 菜肴而推出的,例如李锦记的蒸鱼豉油是根据湘菜“霸王鱼头”而定制开发的,在湖南和江苏卖得很好。此外随着饮食多样化,日式寿司酱油引入至国内,成为新的品类。

料酒、耗油等品类走进寻常百姓家,渗透率有望提升。从调味品各品类的渗透率来看, 酱油的渗透率已经达到 99%,其次是醋 89%,二者合计已经占到调味品市场规模的 61%。但是诸如 料酒、耗油的渗透率仍低 ,并且保持较快增长。未来料酒、耗油等品类渗透率 的提升也将贡献家庭端调味品消费量的增长。

烹饪料酒的兴起和全国化 ,显示出家庭厨房调味品的种类、用量上升空间仍大。从理论上来说,啤酒、白酒、黄酒、葡萄酒都可用作料酒。例如广东地区有些粤菜餐饮直接用广东米酒进行烧菜,北方地区起初是用普通白酒浸泡香辛料制作料酒,浙江黄酒起初叫做加饭酒、花雕,既做饮用、也做烹饪用途。

但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品尝后发现,不同的料酒所烹饪出来的菜肴风味相距甚远。经过反复试验,人们发现以黄酒烹饪为最佳。由于料酒不用交酒类消费税,因而以黄酒为基酒的烹饪料酒正式诞生并流行,目前市场上的料酒品牌基本上也都是以黄酒为基酒。紧接着为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葱姜料酒应运而生,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调味品提价势能大

随着消费者收入增长,在选择调味品时, 对于产品的口感和健康安全的 关注 度不断提升。家庭消费由“吃饱”向“吃好”发展;口味由“有味”向“好味”发展;档次由“滋味”向“品味”发展。调味品的发展越来 越趋向于口感提升和健康安全高品质的属性,也伴随价格带的提升。

鲜味酱油升级, 酱油价格待上移 。传统酱油的价格在 5 元以下,生抽、老抽价格在 6-10 元左右,近两年逐步向鲜味酱油过渡(海天的味极鲜、厨邦),价格在 10-15 元。当前 8- 12 元/500ml 成为酱油消费的主流价格带,鲜味酱油的快速增长不断拉高平均价格。高线城市以主打零添加/原酿造/头抽的高品质酱油受到部分消费者欢迎,价格突破 15 元, 高端有机酱油价格超过 30 元。

调味品行业消费者 价格敏感度低 ,直接提价通常由成本推动,龙头定价权高。调味品企业受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较大,但由于刚需消费属性,成本转嫁能力较强。在龙头企业率先提价之后,其他企业会选择跟随。

回顾龙头海天味业 2011-2017 年量价拆分,出厂 单价增长的 CAGR 为 3.5%,超过 CPI 的增幅。自 2012 年以来,海天每 2 年就会进行一 次提价。调味品行业的直接提价通常是成本推动,2016-2017 年由于环保监管趋严,上游原材料、 包材成本出现较大幅度上升。

行业内主流企业为对冲成本上升纷纷提价,2016 年年底行业龙头海天味业对收入占 70%以上的主流产品提价 5%左右,中炬高新、千禾味业跟随提价。2016 年 7 月至今,涪陵榨菜直接提价 3 次,由于榨菜行业集中度更为集中,涪陵榨菜没有明显竞争对手,公司提价幅度较大。

酱油竞争格局一超多强

我国内调味品市场格局相对分散,2017 年 CR3 仅 14.4%。酱油行业相对集中,竞争格局呈现一超多强,CR5 集中度为 32%。海天龙头地位稳固,市占率约为 17%;第二梯队有美味鲜、欣和六月鲜和李锦记;第三梯队品牌包括加加、东古、千禾等。横向比较来看,日本酱油行业 CR3 的集中度达到 48%,龙头企业龟甲万市占率约 30%。未来我国酱油行业集中度趋于提升,龙头企业海天有望成为中国的龟甲万。

调味品市场集中度趋于提升的原因如下:

1)餐饮端注重性价比,龙头企业具有成本优势 并且质量更为稳定;

2)消费者心智定位已初步确立,品牌意识逐步增强,小品牌难以超越;

3)原料、包材成本上行,环保监管趋严,中小企业面临压力,行业去产能;

4)资本聚合带来行业洗牌,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扩大版图和品类。

03

市场空间

产品优势

乘高鲜酱油升级之风以高鲜酱油差异化竞争,质量优势体现为出厂价领跑。初步拆分公司量价增长发现,公司酱油的销量在 2012-2014 年达到高峰,抓住了鲜味酱油的快速成长期。而酱油的出厂吨价也在 2012 年之后稳定在 6000 元以上,成为行业内出厂均价较高的酱油企业。

公司酱油业务中高端品牌厨邦占比 90%左右,主打高鲜品类,并且 75%以上是家庭消费,因而采取高举高打方式。而海天酱油定位大众中低端,近 70%是餐饮渠道销售,出厂价接近行业平均水平。2017 年公司的酱油吨价约为 6298 元/吨,海天味业的酱油吨价为 5400 元/吨,千禾味业为 5324 元/吨。

渠道网络

全国化布局立足华南,全国推广。公司的销售强势地区是广东、广西、浙江、海南、福建,2017 年南部地区销售占比 44.5%,东部地区销售占比 25%,中西部、北部是较为薄弱地区。

公司目前已经能够覆盖 338 个地级市中的 255 个,仍有 25%的空白地区。

对比全国化品牌海天,其营收区域分布更为平均,北部、东部、南部、中西部几乎平分秋色。海天在中国内陆省份中,90%的省份销售过亿,销售网络已经渗透到全国绝大部分县市,覆盖范围仍保持 10%的增长。公司未来将稳步发展东南沿海,重点提升中北部,加速发展西南区,逐步推进西北市场, 改善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局面。

品类延申

从调味品王国到绿格子军团食品王国,公司多品类发展空间广。除了酱油以外,美味鲜在鸡精、蚝油品类知名度较高,并且陆续推出了食用油、罐头、料酒、米醋等系列新产品,拟从调味食品向健康食品方向逐步发展。2017 年美味鲜的营收结构中,酱油占比 70%,其次是鸡精鸡粉占比 10-15%,其他品类占比 10-15%。对比海天味业的营收结构,酱油占比 62.7%,第二大品类耗油占比 16.1%,其次是酱类 14.5%。公司调味品业务中酱油占比相当于海天味业 2011 年的水平,随着阳西基地产能逐步释放,耗油、食醋等其他调味品销售规模有较大上升空间。

公司将着重发展蚝油品类, 市占率在前三强,成长空间大 。目前蚝油品类市场规模在 60- 70 亿,整体增速在 10%左右,超过酱油、醋。蚝油餐饮渠道消费更多,正呈现出从地方性向全国化、从餐饮向居民的快速发展势头。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竞争格局是海天、李锦记、美味鲜三强,其中海天、李锦记的市占率合计超过 50%,海天占据中低档市场,李锦记吨价超过 8000 元,占据高端市场。海天最新年报数据显示,2017 年蚝油 销量 48.48 万吨,营收 22.66 亿元,对应吨价 4674 元/吨,较 2012 年提升 14%。厨邦阳西坐落在中国蚝乡,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条件。

公司的渔女蚝油历史悠久,近两年配方完善,预计 2018 年销售增速超过 30%。目前中山基地蚝油产能较为紧张,阳西厨邦生产基地规划 5 万吨生产车间,预计 2019 年动工,2020 年投产。

管理改善,费用率下行预期大

公司管理费用率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差别在于职工薪酬占比较高。2017 年公 司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占收入比达到 4.5%,而海天味业仅为 0.8%,此项差别主要是管理体制原因。“宝能系”进入公司后,管理上降本增效,管理费用率下降空间大。

04

估值分析

食品饮料行业公司,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上涨,目前的估值水平都不便宜,至少都处于合理水平的上限,恐怕只适合看看,想要买入还得等时机。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

以上就是中炬高新是什么企业?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