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力哥说理财?

大学毕业后,力哥歪打正着进了一家全国知名的理财类纸媒工作,一晃将近10年。眼看着曾经心怀新闻理想的青葱少年转眼已变为奔四的大叔,2014年5月,我决定让我的生活发生一些改观,让我这......

如何看力哥说理财

014年5月,我在爱奇艺推出《吴晓波频道》视频节目,这是国内的首档财经脱口秀节目,试图将一切与“最好玩的商业世界”有关的内容带给焦虑的中产阶级和积极向上的年轻人。接下来具体说说

揭开“力哥说理财“不可告人的真面目

今天是2016年终特辑的最终弹!

今年是我自媒体创业的第三年。

2014年,我的创业关键词是“勇气”

当年4月,我决心创办一个以打造我个人IP为核心的理财自媒体——取名“力哥说理财”,当时有朋友说为啥叫“力哥”?听上去像黑社会老大的感觉(大力哥?)叫“力仔”、“阿力”、“小力”都可以呀。

这些提议被我一一否决,因为我发现只有“力哥”这个词给人简单、直接、朴实、响亮、信任的感觉,没有任何矫揉造作。

因为我坚信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以人为本,真诚待人,而不是以赚钱为本,以套路取胜。

所以简单+好玩是我不变的自媒体风格,专业+真诚是我永恒的自媒体属性。

我相信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如何看力哥说理财?

记得2014年8月,为了我的自媒体事业,也为能早日怀上宝宝,力嫂决定牺牲自己的事业,辞职助我一臂之力。为了感谢她,9月我带她去台*旅行,中秋节那晚,我和力嫂在垦丁酒店里吃着著名的台东池上饭包(便当),一边还不忘在微信号上向粉丝分享我的台*见闻。

如何看力哥说理财?

当时我的微信只有700多粉丝。

我不是名人大V、不是专家学者,背后没有富爸爸官爸爸撑腰,更没有风投砸钱为我推广,我只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发现、观察和思考的年轻记者,所以走出网络微创业这一步,我最需要的,是勇气。

2015年,我的创业关键词变成了“惊讶”

我常说,尽人事,听天命。我能做的是尽我所能努力奋斗,至于创业能不能成,能做到多大,最后还是要看上帝的脸色,亦或者说——运气。

2015年,运气突然站在了我这边——时隔7年,A股的大牛市终于卷土重来。

根据我推送理财脱口秀节目的进度,在2014年12月,恰巧我开始讲解股票基金投资话题。

风来了,猪也能被吹上天。更何况,我本来就是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飞天猪。

如何看力哥说理财?

随后,我的粉丝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尤其从3月到6月的牛市高峰期,每月粉丝增速都突破万人。

如何看力哥说理财?

如何看力哥说理财?

最开始会员服务非常简单,只有两项,一是可以添加力哥QQ和我私下聊天,二是可以进入荔枝汇会员Q群听力哥天南海北瞎唠嗑。

即使如此简陋粗糙的会员服务,短短8小时内依然收到了上千位会员,让我极为惊讶!

这件事既是对我过去一年努力成果的肯定,也让我差点迷失了自己的初心。

6月12日,漫长的股票基金实战操作篇最后也是最复杂的一部分“分级基金篇”更新完毕,为了犒劳自己一年多的辛劳,我特意坐邮轮出海度假。

回来后旋即遇到史无前例的股灾。

在股灾靠前阶段(6月中旬到7月初),由于靠前次招收会员的巨大成功让我高估了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力,低估了市场的可怕性,以至于坚信这样的连续暴跌只是牛市最大级别的中期调整,并不会彻底打断牛市脊梁骨,因此给出的投资策略是在股市大幅回调时加码买入,不要错过中途上车的机会。

尽管当时无数专家学者和股市大V都给出了看多观点,事后都被拼命打脸,甚至连政府表面上也在拼命救市,稳定人心,尽管这次股灾客观上的确史无前例,百年一遇, 但这些都不能掩盖我本人主观上的骄傲自负。

最终我的傲慢也让我自己和无数股市大V一样,承受了许多骂名。

当然,这都是我应得的,这是上帝给我骄傲自负最大的惩戒。

在罗一笑事件中(点击可直接阅读文章) ,我反复强调要把信仰和宗教分开,把真理和信徒分开,罗尔的虚伪软弱并不代表基督信仰就是假恶丑。

一样的道理,事业上突如其来的巨大成功让我在那两个月里忘记了当年信主时写的书名叫《谦卑识真理》,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

骄傲使你远离真理

我也是人,我也会软弱跌倒,我也会犯罪。感谢上帝,在我跌倒短短两个月后,就给了我最深刻的惩戒,没有让我在歧途上滑得更远。

股灾之后,市场人气迅速跌落,我的粉丝增速重新回落到正常水平。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回归初心,重启征程!

从惊喜于事业的成功,到惊愕于股市的恐怖,再到惊叹于上帝的大能,2015年,着实让我“惊”出一身冷汗。

2016年,我的创业关键词变成了“坚持”

这一年,是我创业三年来成绩较多的一年。

我获得了风险投资,并告别了10年记者生涯,开启了全职自媒体人的新征程。

我出版了同名系列图书。

我的视频制作变得更专业。

我开启了线下系列理财讲座。

最重要的是,我决定把“力哥说理财”这个个人品牌变成一家公司,把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变成一个团队的分工协作。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有人说,那还不简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你不就是想招更多人帮你赚更多的钱呗。

错了。

以过去两年4次会员招募的真实数据看,哪怕在不团队化运作的情况下,我依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每年光会费收入就能轻轻松松过百万,随着我的自媒体影响力越来越大,因为认同我的人品、价值观和专业能力而愿意加入会员的粉丝未来只会越来越多,而团队化运作则意味着人力成本大幅攀升(都说一线城市赚钱机会多,反过来也意味着一线城市招人成本高),很大一部分收入将会变成公司运作成本,可能自己赚到的钱反而更少了。

哪怕是在魔都这样的高消费城市,百万级的年收入也已达到了顶级金领的水平。更何况我还是自由身,想写啥就写啥,不想写了就出去玩一圈,无需承担顶级金领身不由己的巨大职场压力。

但掌握理财思维方式的人都知道,收入只是流水,资产才是蓄水池。所以关键还要看你的支出有多高,如果收入高支出更高,依然会在财务上捉襟见肘。

也就是说,决定你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在于欲望有多大。

很抱歉,我的物质欲望真心不大。

刚工作那会儿我的穿着无论冬夏都是一身美特斯邦威,后来美邦衰弱,变成了无论冬夏一身优衣库——简单、百搭、休闲、自然。

说实话,我对穿名牌没有任何兴趣,更别说男人最显身价的三件套了(名牌手表、名牌皮带、名牌皮鞋)。

我从不喜欢身上佩戴任何东西,觉得累赘,无论是项链戒指还是手表,我的结婚对戒就在婚礼上戴过一次,然后就永远被我打入冷宫,甚至连银质十字架这种代表信仰的装饰品我也不愿戴。

我的皮带都是淘宝款,只要皮带没有明显破损,系上裤子不会掉下来就成。

我的皮鞋几乎都是休闲的,偶尔穿的运动鞋较多也就是锐步,记忆中好像没买过阿迪耐克的鞋子。

我的会员都知道,我的消化功能不是很好,所以我在饮食上特别注意养身之道。

不抽烟、不喝酒,哪怕是应酬场合,我也连啤酒都不喝。不喝咖啡,不喝绿茶也不喝红茶,绿茶性寒伤胃,红茶过浓也伤味,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也就大热天忍不住偶尔来两口,我平时较多喝的是纯水,其次是酸奶和果汁。

在我看来,水才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饮料。

我不吃辣,尽量少吃油炸烧烤食品,我对海鲜也不感冒,所谓五星级酒店海鲜大餐在我眼里也就那样了。

日常生活中,除了我妈烧的本帮家常菜,我在外能吃到沙县的蛋炒饭、千里香的馄饨,老盛昌的葱油拌面、巴比馒头的肉包,就觉得不错了,如果能吃到全家罗森的便当,我就很满意了。

我在上海外环内有自住房,虽算不上豪宅,但自住有余,我也不奢望有钱了一定要住三层别墅。

如果出差或旅行,我对住也没啥要求,最普通的快捷酒店只要床上干净就行。记得之前去重庆做线下活动时有重庆会员问我住哪,我说住7天,他大惊失色,在他想象中,以力哥的身价和名气,怎么着也得住星级酒店才对。

但我觉得7天就够了啊……

为了接送宝宝方便,我家有一辆日系超省油低故障率的SUV,但平时上下班我依然骑着更省时间、更环保也更便宜的电瓶车。

甚至有时我还会骑电瓶车直接去虹桥坐高铁,因为我发现打车还存在高峰时段打不到车或道路拥堵的风险,骑电瓶车赶火车在时间上更有把握……哈哈,有没有让你大跌眼镜?

在员工面前,我从来不觉得骑电瓶车有啥丢脸掉身价的,就像我从来不觉得必须穿名牌披金戴银才能显身价一样。

我从小到大的精神偶像苏东坡有诗曰:“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相信一个人的自信是由内而外自然流露的,哪怕我的穿着再朴实低调,我的谈吐气质,思维反应还是会让和我接触的人很快意识到我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我真正比较有欲望的物质消费领域是玩,更准确的说是旅行。

因为旅行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让我进一步构建对这个世界真实、全面、深刻的认知体系,这种认知和思维的乐趣使我欲罢不能。

但对于一个年入一百多万的家庭来说,满足旅行所需一点不成问题,更何况我习惯坐春秋、亚航、捷星、宿雾这种廉价航空飞来飞去,坐游轮还专挑2000元的尾单抢,真花不了太多钱……

那就怪了,既然收入很高,消费不多,物欲很低,为啥我还要扩张团队呢?

因为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既需要物质需求(赚更多的钱),也需要精神需求。

对我来说,做“力哥说理财”近3年来,精神上最大的满足就是听无数理财小白向我真诚的表示感谢,更大的满足是听无数理财小白说因为长期跟着力哥学理财,无论是对理财的理解还是对人生的看法,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巨大改变。

没错,我很享受这种能够通过自媒体直接影响他人思想,进而影响他人行为,最终影响他人生活乃至人生的感觉!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属于第四层尊重需求和第五层自我实现需求。

我希望我的能力和努力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我更希望我能用上帝给我的天赋,影响并改变他人,进而改变这个世界!

已是千亿富翁的马云为什么每天还在辛勤工作?因为他很享受自己每天的努力和决策都在改变世界的生活状态,他希望能更大程度改变世界!

通常,我们把这种精神追求称之为“抱负”。

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我们不能什么都想要。想要过安逸自由小确幸的日子,就不能有那么大的抱负;想要实现更大的抱负,就必须要忍受更多的痛苦,付出更大的代价。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男人,我选择后者。

想要影响并改变更多人,你就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你就要获得更多外力的帮助;想要获得更多外力的帮助,你就要承担更大的成本和风险;想要覆盖变大的成本和风险,你就必须探索出一条商业化道路,让你心中的伟大梦想落地,变成可持续运作下去的商业模式。

这是一把双刃剑。

收了风投的钱,我就可以快速组建团队,让视频的观看体验更好,让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好,让会员的服务体验更好,让各种闲杂事务都交由专职运营处理,这样我才能专心创作。

可收了风投的钱,就意味着我不再是自由身,要对投资方负责。

团队化运作虽然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但也意味着我要对员工的生计负责,不能想更新就更新,不想更新就出去玩,那留在办公室里的员工是跟你一起放假还是辞退呢?虽然我的很多工作被分担了,但又增加了新工作,尤其是要学习如何从一个公司老板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做出战略决策,处理各种财务上的专业问题,调解员工间的矛盾,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还要让员工能够自我成长……

有得就有失,想要得到更多,就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所以2016年的关键词是“坚持”——坚持走上了最难走的hard模式。

其实我本可不那么坚持,对自己更温柔些,把更多的时间拿来陪伴家人,但我放不下心中的抱负,更放不下十多万信任我的荔枝。因为我知道我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生命的轨迹,未来完全可以改变更多人!

为了这份坚持,那么爱唱歌的我已很久没跨入过KTV,那么爱看剧的我已很久没追过任何一部美剧或日漫新番,那么爱谈信仰的我已很久没去教会做礼拜……我既愧对我内心的那个“小黑人”(软弱享乐欲望),也愧对我内心的那个“小白人”(精神信仰追求)。

慈善既是向外的付出,从而在客观上改变他人的命运,也是向内的自我价值实现。我现在做的理财自媒体也是如此,既向外改变他人命运,也向内实现内心抱负。

我不确定这是否是上帝对我人生的旨意和带领,但我还是想继续在这条路上坚持下去,看看我究竟能改变多少人的人生走向。

所以2017年,我的创业关键词是“加速”

在2016年5月已出版靠前本书的基础上,2017年1月、5月和12月会接连出版第二、第三和第四本书,此后争取每年出版一本理财专著。

在2016年11月已启动上海和深圳线下理财讲座的基础上,2017年将会把全国巡回理财讲座开到各大一二线城市,还会进入大学校园,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理财理念。

在已免费放送100多期理财脱口秀视频的基础上,2017年将打造更加系统、完整、实用的付费版理财视频课程。

此外,还有付费版理财规划服务和定制版智能定投策略等升级服务等着大家!

没错,你们这些小白都被“骗”了!力哥的真面目不是做一个小小的理财自媒体人,我的目标是成为“中国较好的理财服务商”!我的野心是改变你对世界的认知进而扭转你的人生轨迹!!!

那么问题来了:知道真相以后,你愿意继续被力哥“骗”吗?

关于昨天的新年红包,点击“阅读原文”,还有未完的下文等着你。

80后理财红人力哥,带你看清互联网金融本质,实现财富积累

大学毕业后,力哥歪打正着进了一家全国知名的理财类纸媒工作,一晃将近10年。眼看着曾经心怀新闻理想的青葱少年转眼已变为奔四的大叔,2014年5月,我决定让我的生活发生一些改观,让我这个外人看起来光鲜亮丽、人脉甚广,天天工作中都有新发现、新乐趣,可实际上只不过是日复一日地码字、码字、再码字的工作增加一些刺激的创新——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单枪匹马创办了中国靠前个娱乐理财脱口秀节目——力哥说理财。

从我脑子里冒出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到现在,一晃已经两年半过去了。以我多年坚持在理财细分市场的媒体圈里打拼的阅历,加上过去两年半自媒体创业的经历,我觉得是到了可以总结一些经验教训的时候了。

回到出发点——满足人类本能需求

我一直认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三个行业是泛理财、泛娱乐和泛健康。

因为农耕文明时代生产力比较低下,所以大部分人不得不去从事农业劳动,这样才能保证大家伙不饿肚子,剩下少数人去从事建筑、纺织、运输、教育、医疗等其他行业。而到了工业文明时代,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社会中只需要少数人去从事农业生产就足以养活所有人,而剩下大部分人就进入了工业化系统中,生产更高级别的产品,从肥皂盒到电灯泡再到手机、电脑、汽车,本质上都是通过工业生产,让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但在今天这个后工业化时代,由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工业4.0),传统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降低,结果从趋势上看,未来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工人丢掉原来的工作,大部分劳动人口不得不再次从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工作不再是生产商品,而是为其他人提供服务。

那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本质上说,当他吃喝不愁、有汽车开、有手机用、有房子住以后,他还想要什么呢?

首先是他希望能永远吃喝不愁、有汽车开、有手机用、有房子住,而且自己不用再像过去那样,为了满足这些生活所需,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工作赚钱,这时候他就会产生强烈的钱生钱的需求,这就给泛理财行业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其次,在学会了钱生钱的技能,保证自己能够不用继续工作赚钱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以后,他还想干吗呢?

那就是追随人类最原始的本能——玩!

孩子喜欢玩耍不喜欢读书,成年人也喜欢玩耍不喜欢上班,所以泛娱乐产业会成为中国未来最强大的产业。有朝一日,或许超过一半的中国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用各种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去娱乐其他人。

那在吃喝不愁,每天都乐呵呵地过日子以后,他还有什么需求呢?

就是希望能够让这样快乐的生活延续的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避免疾病给自己快乐的生活带来烦恼和负担,避免过早离世让自己有命赚钱,没命花钱。所以泛健康产业的生意就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由于未来大部分人都会直接或间接从事这三大行业,所有人也都会特别关注这三大行业,人们对这三大行业相关信息的需求自然就会非常大,因此这三大行业的专业媒体未来也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想象空间最大的是泛娱乐行业。

纸媒必死,媒体永生

或许纸媒已经成为一个夕阳产业,但在信息社会,人们对媒体的需求实际上是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了,只不过今天人们获取媒体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已经从过去的报刊、电视变成了BAT,以及各种各样的App。

所以纸媒必死,但媒体不死,它只不过换了一副面孔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罢了。媒体人也不会失业,他们只不过是从所谓的传统媒体逐渐转入了所谓的新媒体中继续工作。而基于我上面的分析,我认为理财类媒体在未来的媒体行业中,又是极具竞争力的一个细分市场,这就是我一直愿意坚守在理财类媒体行业的原因。

按我个人的分类,财经类媒体可以分成三类。

一类是宏观财经,聚焦全球经济冷暖、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事件,甚至还经常会触碰一些敏感的政经话题,以推动国家改*和社会进步,它背后的知识结构内核是宏观经济学,以《财经》为代表。

一类是中观财经,聚焦行业变迁、企业治理、创业机会等财经话题,特别常见的如企业家和经济学者的深度访谈,它背后的知识结构内核是微观经济学,以《中国企业家》为代表。

最后一类就是微观财经,不讲国家和企业的鸿篇巨制,而是主打比较实用的个人理财方面的相关信息和观点。

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致上的划分,主打宏观财经的也会有企业家访谈,主打中观财经的也会分析金融投资机会,主打微观财经的也会涉及宏观经济分析。

而从趋势上看,越来越多的宏观和中观财经媒体,逐渐把越来越多的篇幅用于微观财经(个人理财)的话题上,这一点在各大传统财经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文章就能明显看出来。而许多新生的泛财经领域的自媒体,同样把个人理财的内容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一是因为从趋势上看,人们对个人理财信息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泛理财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要求泛理财类媒体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财经媒体,尤其是理财类媒体的受众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理财媒体的两难困局

在前移动互联网时代,财经类报刊在中国的受众面一直非常狭小,只有企业家、金融从业者、高级知识分子、对财经话题感兴趣的商科专业大学生等少数社会精英人群才会关注。因为财经类报刊上有大量的经济金融专业知识,而绝大部分普通中国人其实并不具备完全读懂这些报道和分析的经济学素养,他们自然就不会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就像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每天都会雷打不动读一份上海本地的知名晚报,长期坚持读报对我学识的增长和文笔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但整份报纸其他版面我都会仔细阅读,唯独财经版面我会一掠而过,而对专业知识要求更高的证券版面,我连扫一眼的兴趣都没有,直接略过——因为我真的完全看不懂它在说什么。

今天在一线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财经类报刊在书报亭里还能看见,但再往下,就几乎看不到任何一本财经类报刊的身影了。满大街都是《知音》《故事会》和本地的日报,或者就是那些只需要识字,而不需要其他知识积淀的充斥着黄*、暴力、恐怖、阴谋的报刊(其中大部分是没有正式出版刊号的野鸡报刊)。

没办法,因为人性天然就好这口。

所以理财类媒体过去一直在“走钢丝”——如果写得太专业,动不动就是α系数、β系数、协方差、长短仓、套利这些专业词汇,就变成了学术核心期刊,根本没人要看;但如果写得太过通俗,就容易丧失自己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容易被人“吐槽”没深度、没思想、没价值……

比如说我身边许多朋友都说某家理财类纸媒写的文章太深了,完全看不懂;但同样是这家纸媒,我读研时的导师却评价说文章比较平庸,缺乏独到见解。所以这是个两难困局,要求理财类媒体的主编必须时刻把握好内容的专业性和通俗性(可读性)之间的平衡。

然而许多常人难以发现的投资机会,都有着比较高的背景知识门槛以及比较复杂的投资逻辑,所以在过去,为了不失专业性,不管理财类媒体把文章写得如何通俗,也必然只有少部分人群能够真正读懂并乐于深度思考背后的投资逻辑。

在过去,不但过高的专业知识门槛挡住了大部分人群关注理财媒体的意愿,而且过高的费用也是一个巨大的拦路虎。毕竟今天大部分中国人是舍不得每年花上几百元订阅一份财经类报刊,尤其是在这份报刊他们看起来还特别吃力的情况下。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不一样,手机价格越来越便宜,上网费用越来越便宜,而关注一个微信号,对一个读者来说成本几乎为零。

在过去,许多生活在三线城市或者农村的人,从来就没听说过,更没见过这类专业理财类媒体,他也压根没有能够学习投资理财知识的渠道。而现在,只要进入互联网,就会有海量的理财信息摆在你面前。

得草根者得天下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体转型最强调的是什么概念——互动。

过去无论是报刊、广播还是电视,有效信息的筛选过程采取的是居高临下的精英式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潜台词是说,大众是无知、愚昧,需要被引导的,而我们编辑、记者则是有文化、有思想、有见识的,我们能够筛选出对受众来说最有价值的信息,我们所发表的观点都是真知灼见,能够引导甚至改变受众的思想。媒体人实际上扮演着大众思想启蒙者的角色。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大爆炸,媒体人过去依靠线下采访和私下的人脉网络所建立起来的信息优势迅速崩塌,职业媒体人并不一定能在靠前时间掌握并发布靠前手新闻。

互联网还引发了知识大爆炸,面对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世界,媒体人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储备经常会不够用,许多时候,有着长期行业经验的非媒体人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观察和分析比一个职业媒体人更深刻、更全面。超越时代的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在40多年前提出的“媒介即讯息,人人皆媒体”的观点在今天这个时代已成为现实。

在今天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由传统媒体所发表的所谓主流舆论观点正在被快速解构,不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在快速丧失,其读者的流失速度更快。而想要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首先就要改变过去那种“闭门造车式”的选题提交方式和“意淫式”内容生产方式——编辑、记者不再假装知道读者需要什么,而是直接问读者你们要看什么。

以前没有这样的技术条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互动变得异常方便。当电视台里的主持人一边主持节目,一边隔几分钟就鼓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打开手机微信,摇一摇或扫*扫参与节目互动的时候,你能说电视一定是一种已经没落的传统媒体吗?

而直接与读者进行深度互动交流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许多理财类媒体发现他们的读者(受众)正在变得越来越低端化,越来越难以伺候。

前移动互联网时代,财富分布存在典型的“二八法则”,即商家能从20%的富人身上赚到80%的钱,而服务80%的穷人却只能带来20%的收入,这会促使各行各业更愿意把资源倾向于服务富人,去赚富人的钱。早在古犹太、古巴比伦时代,聪明的商人就已经总结出了这种规律,一直到10年前,商界还在遵循这种规律。

但“二八法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被颠覆了——马云推出的余额宝把投资理财的门槛降低到了草根阶层都能接受的地步,结果余额宝在一年内增长的规模,超过了此前10年中国数十家基金公司共同努力所积攒起来的货币基金规模。如此可怕的爆炸式增长让所有人晚上之间意识到把草根的力量聚集起来,也会成为一种可怕的商业模式。

如此一来,投资理财市场开始进入“草根为王”“得草根者得天下”的新时代。而草根时代的崛起(更规范的说法应该是庶民力量的崛起),自然又带动理财类媒体的低端化倾向,即越来越强调内容的通俗性、可读性、娱乐性,甚至具有强烈的挑逗性和煽动性。于是各种卖萌的语句,各种打了鸡血一样的口号,各种心灵“毒药”和“鸡汤”,各种直观有爱的图表,各种“卡哇伊”的头像,各种过去不曾有过的视频和音频方式呈现的理财媒体,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希望能够满足广大草根阶层对理财资讯的需求。

而客观地说,对数量众多的草根阶层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的确给了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到大量的理财知识,也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他们能实现大量过去无法实现的理财操作。

草根的理财需求

但理财类媒体和其他所有媒体都有一个本质区别——理财类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和观点,会直接影响受众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他手里的钱是会变多还是变少。

八卦新闻多听一个或者少听一个没关系,但手里的钱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那关系可就大了。娱乐媒体为了博眼球,无事生非乱炒作,人家较多说你两句没节操也就算了,但理财媒体说出的话如果导致受众亏钱,那结果就很容易引来受众愤怒的情绪——尽管从来没有一家理财类媒体保证自己的投资建议肯定能让你赚钱。

这就要回到受众本身的知识基础和理性素养的问题上。

过去纸媒时代用价格天然塑造了一条鸿沟,那些愿意每年花上几百元订阅理财类刊物,同时也读得懂理财类刊物的读者,一般都是收入中等偏高,财经专业知识积淀也相对深厚的人群。他们看问题的视角以及做出投资决策时相对会比较理性,也不太会对任何一家媒体偏听偏信、盲目追随。

而更有钱的富豪阶层,是不需要从理财类媒体那里了解理财信息和投资机会的,他们有自己的高端朋友圈,和张总、李老板吃顿饭或者打场高尔夫球,就足以了解到许多外人不了解的或者不足为外人道的投资机会。

但当中低收入的草根阶层借助移动互联网工具,开始零成本地接触到大量的理财媒体时,他们往往并不具备接受完整理财资讯的知识积淀,也就很难像过去纸媒时代的付费读者那样,能够**思考、统筹考虑,通过多年的理财实践,早已形成了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承担相应风险的理性投资观。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一基数广大的草根群体自身当下的财富积累少得可怜。尽管今天全世界都把中国人看成是花钱不眨眼的土豪,每年黄金周,各大景点都是人潮涌动。表面上看,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有钱,但实际上这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过大造成的扭曲现象——近14亿中国人中,可能有3000万人的确已经富裕起来了,会跑去香港、巴黎、首尔、东京抢购各种商品,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呈现出如此惊人的购买力,自然会让外国人感到非常震惊。但3000万人只占中国总人口的2%,还有98%的绝大多数民众并没有变得那么富裕。他们依然每天在为买(租)不起房、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看不起病、养不起老而忧虑奔波。

在过去两年半,和成千上万对理财有需求的真实个体的接触中,我发现中国还存在大量低收入人群,甚至是赤贫人群(家庭金融净资产在10万元以下,一场大病就能让这个家庭瞬间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这种现状让他们非常焦虑,当他们突然通过互联网这扇窗,找到了这些理财类媒体,发现了理财改变命运的机会,就会存在非常强烈的快速致富的欲望——因为他们看不到通过自己现在的工作所赚到的钱,有朝一日能改变自己财富命运的希望。

“看天吃饭”的无奈

今天的中国人呈现出大部分人性的想要快速致富的欲望。想要致富是件好事情,这会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劳动拼搏,过上更好的生活。从国家层面来看,正是由于国民的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想要快速致富心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但想要快速致富的欲望也是一把“双刃剑”——无论对这些人,还是对服务于这些人的理财类媒体来说。

因为一个让许多人失望的事实是:光靠理财不可能快速改变一个人的财富命运。

巴菲特过去半个多世纪的长期年化投资回报不过20%+,在今天的中国,普通人能实现10%的年化投资回报就已经很不错了,水平较高的理财达人较多也就能实现15%的年化投资回报。这意味着正常情况下,你手里的资产需要等上5~7年才能翻一倍。

一个现在手里只有10万元的普通人,就算依靠科学理财,也要等上那么多年才能再赚到10万元,距离他想要在大城市买房的目标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样的真相会让他感到非常泄气,所以他天然想要谋求更高的投资回报。

而想要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就必然要承担更高的投资风险。在我看来,一个手里只有几万元积蓄的年轻人,为了获得高投资回报而承担高风险是完全没问题的。因为你的这点积蓄就算亏了,只要再努力工作一年半载可能就能重新积攒起来了,你完全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和能力。但是我忽视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不管是“土豪”还是普通人,没人愿意自己的投资出现亏损。而当原本就不具备科学理财的相关知识,完全以赌博的心态参与投资的普通人出现投资亏损时,往往就很难理性面对这样的局面。

而这种风险,不定期会集中在股市里爆发!

与其他媒体不同,理财类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的,这个“天”就是股市。

我曾经统计过一本全国知名的理财类纸媒从2005年到2013年的封面文章(一期纸媒中最重要的也是篇幅最大的文章)选题,发现股票基金投资方面的选题平均占到32%,理念性的理财规划(比如养老规划)或者投资理念(比如基金定投)方面的选题占22%,房地产选题占13%,其他投资理财细分领域(包括银行理财、保险、贵金属、信托、外汇、艺术品收藏、海外投资等)合计占15%,剩下的就是从专业理财视角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报告(比如汶川**、次贷危机、希腊危机等)、理财达人专访、职场创业、聪明消费等这些杂七杂八的选题,占到18%。

而如果我们从具体年份上看,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股市走势对封面选题的占比变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2005年,熊市最黑暗的时候,股市选题只占18%,相应的是那年楼市遭遇历史上靠前次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在那个房地产还极具投资价值的年代,楼市选题反而占到了32%。

但2006年股市走牛后,股市方面的封面选题比例迅速上升到40%,楼市选题则降低到了16%。

2007年,A股进入狂飙模式,股市选题占比达到了空前绝后的48%!也就是说,几乎每两期杂志,就会有一期杂志的封面选题聚焦在股市上。

2008年股市暴跌,其封面选题比例也迅速下降到了32%,随后两年持续维持在32%的历史平均水平。

而2011年以后的几年,由于持续的熊市,终于耗尽了投资者最后一点信心和耐心,股市投资类封面也就进一步下降到20%左右。

直到2014年7月股市重新开始走牛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从2014年8月到2015年7月前后48期杂志的封面选题,有21个选题是专注股市投资的(或以股市投资话题为主),比例高达44%!

股市对理财类媒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股市是选题策划的晴雨表”,更体现在“股市是纸媒销量乃至生死存亡的指挥棒”!

2007年,上海一家纸媒的财经版为了博眼球,改名叫“牛市”,后来因为牛市实在太过凶悍,索性就把这个财经版内容**成一份理财类报纸,名字就叫《牛市》。然而2008年熊市来袭,再叫这样的名字就是自打嘴巴了,于是又改成了另一个比较中规中矩的名字。可惜它还是没能熬过随后几年的漫漫“熊”途,于2012年年初停刊。

还有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理财类纸媒,总部在北京,早在2006年就成了我当时的理财启蒙读物,可惜也没有熬过熊市寒冬,2014年5月停刊——躺倒在了新一轮牛市的黎明破晓前。

2007年7月,牛市激战正酣,广东一家知名媒体集团创立了一本理财类纸媒。这家纸媒虽然熬过了熊市的寒冬,但它在熊市里存活下来的方法却非常龌龊——以对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进行负面报道为由,进行敲诈勒索。东窗事发后,相关负责人都被关进大牢,最后它虽然没有死在熊市里,但由于彻底丧失了公信力,2015年4月死在了新一波牛市的高潮中。

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另一家上海的理财类纸媒,在2011年的熊市中创刊,秉承“理财就是生活”的理念,目标受众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未来城市新兴中产阶层(以“80后”人群为主)。该纸媒的采编团队非常年轻化,排版和写作风格也非常独特、用心、亲民、有爱,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本暗藏互联网基因,最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理财类纸媒。但很可惜,面对熊市的持续煎熬和纸媒的整体衰弱,成立不到两年就关门歇业了。

我的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长变化情况也非常鲜明地体现出了这一特点。

在2015年3~6月,也就是牛市最疯狂的时候以及股灾初期,我的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长也特别迅猛,而在牛市启动之初以及股灾之后,粉丝的增长都处于比较平缓的水平。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理财类媒体来说,你的粉丝增长速度一方面要看你本身是不是能拿出理财干货,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股市本身好不好。这就是理财类媒体“看天吃饭”的无奈。

读者就是上帝

股市牛熊转换对理财类媒体的影响之所以这么大,就是因为中国当下真正能够沉下心好好学习理财知识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还是一心想要赚快钱。而投资理财市场中,赚快钱机会较多的无疑就是股市了。

其实一家真正客观理性的理财类媒体,应该在2005年多做股市选题,面对遍地没人要的黄金,多建议读者投资股市,而到了2007年则应该少做股市选题,多提示投资风险,建议投资者不断逢高减仓,直至清仓离场。

但仔细想想,这也不能都怪媒体。因为在熊市里,做股市的选题,几乎没有什么人会来关注,建议大家买入,也没几个人会听从建议。所以只能做楼市或其他投资市场的选题。而在牛市中,不做股市的选题,反而读者会有意见——为什么现在行情这么好,你却不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在股市里淘金的话题呢?你还是不是专业的理财媒体?

作为一个媒体,读者就是上帝。满足读者的需求难道不是一个媒体理所当然要做的吗?不管你生产的是什么商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都是你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

在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理财类纸媒的付费读者大多是真正的理财爱好者,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投资理财,对于媒体上的观点,也不会无条件地盲目听信。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理财类媒体的读者,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在财富水平上,都比曾经的读者有了明显的滑坡。

其中许多人并不是真正的理财爱好者,而是理财投机分子。他们永远只对当下理财市场最热的、最有赚钱效应的话题感兴趣,并且只需要从理财媒体上得到一个最简单的结论——买或者不买,买这个或者买那个……至于背后的逻辑推导和投资风险,则既不感兴趣,很多时候也不是很听得明白。

这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了。

因为理财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而投资更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专业的话题,并不能简单地用“这个东西靠谱”“这个产品不要买”这样简单的肯定句或者否定句就能讲清楚。

但由于大部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理财媒体受众都是从零开始学理财的,他们从理财媒体上得到的资讯往往也是碎片化的,一两篇含有一些理财知识和投资建议的文章并不足以搭建起他们完整的理财知识体系。

当他们在媒体上看到某个投资产品的广告时,并没有足够的投资经验和背景知识来判断这个广告的真实性,以及这个广告背后并没有明着告诉你的投资风险,他们不具备自己**思考判断的能力,所以就很容易形成一种盲目的信赖感——他们觉得我自己不懂,我也没心思学那么多东西,但我知道你懂,所以我就相信你的判断和推荐。

人性的贪婪

正是看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量原本没有机会学习理财知识的社会中下层群体也暗藏着巨大的理财需求,但为了避免让他们在尚未掌握基础的理财知识就盲目进入高风险投资领域,所以我的自媒体创业选择了从零起点开始慢慢讲授各方面的理财知识。

但我高估了这一群体学习理财知识的积极性,低估了这一群体想要快速致富的欲望。在创业过程中,各方面得到的反馈都在反复告诉我,他们现在更需要的不是系统的理财知识,而是他们口中的“干货”——你直接告诉我现在应该如何投资,买这个还是买那个,然后我跟着去操作就行了——凡是要给我上课讲道理的都是没用的废话,都不是“干货”。

而到了2014年7月,中国股市时隔近7年后,终于迎来了又一波大牛市。在这波牛市的早期,我继续按照我最初设定的计划,不紧不慢地进行着理财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但到2015年3月以后,牛市产生了持续而强烈的赚钱效应,我的微信后台也被粉丝们关于股市投资的提问挤爆了。

大家都在问我股市都涨成这样了,现在还可不可以投资?都在问我××股票好不好?××基金好不好?虽然此时我继续在做股市投资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但面对一个个急切渴望改变自身命运的理财“小白”们满怀期待的眼神,加上牛市以比我预想的更加疯狂的速度在向前推进,我意识到,等我把系统的股市投资方面的基础知识全部讲完,很可能这轮7年一遇的牛市已经过去了……

一方面,在与那么多理财“小白”日日夜夜的接触中,我真心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理财“小白”抓住7年一遇的股市投资机遇,改善他们当下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我反问自己,作为一个(自)媒体,难道满足读者(粉丝)的需求不是理所当然应该做的吗?

而粉丝当时最大的需求就是直接告诉他们买什么股票或者基金最赚钱。

所以我开始在我的自媒体上公开推荐具体的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因为当时我自认为已经对粉丝做好了充分的理财基础理念教育工作,比如一定要做好资产配置,不要借钱炒股,想要高回报就要承担高风险,一定要学会**思考,等等。我认为粉丝对我的推荐和分析会进行理性思考和选择,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在自己啥都没搞明白的情况下就盲听、盲信、盲目投资。但股灾发生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在大牛市疯狂赚钱效应的感染下,这样的风险提示大部分人根本听不进去,我低估了人性中贪婪的力量。

投资实际上就是在和人性做斗争。只不过人性的弱点之所以很难战胜,就是因为这是人的天性。

人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大部分人永远不可能战胜人性的弱点。虽然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理财走向财务自由的彼岸,但最终真正能实现财务自由的,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数人。

基于人性的天然弱点,绝大多数人必然是在熊市里漠不关心股市,在牛市里疯狂追高股市,在牛市破灭自己亏损惨重时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回到股市,但等到下一轮牛市来临时,又会经不住诱惑,重新回到股市中搏击。

同样基于人性的天然弱点,许多人亏钱后不会选择从自身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甚至选择性遗忘了“投资者风险自负”这一最基本的投资原则,而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人。

力哥的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理财类媒体,我们究竟是应该为了争夺眼球、争夺粉丝,而去无条件地满足市场受众的需求,还是坚持传播正确的理财理念和价值观,哪怕因此会失去关注度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基于现实生存的考虑,恐怕大部分理财类媒体选择的是前者——宁可冒着遭受非议和骂名的风险,也要继续想办法通过迎合读者需求,在市场上打出一片天下。

但对力哥来说,经过股灾后,我深刻意识到,理财类媒体和其他所有媒体都不一样,不能完全跟着读者(粉丝)的需求走,而要主动去引导粉丝建立正确的理财理念和价值观,哪怕说的话是粉丝们不爱听的,这条崎岖的道路我也必须要坚持走下去!

无论是一家媒体还是一个人,都不可能改变人性。大部分人永远只会在股市持续上涨时突然想起来问你现在可不可以买股票,而在股市萎靡不振时毫不关心。所以如果我能改变少数真正的理财爱好者对理财的认知,乃至影响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我的理财自媒体事业就已经圆满了。

对于有耐心认真看完这本书的人来说,恭喜你,你无疑是真正的理财爱好者!请相信,坚持理财,一定会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1]调头寸:头寸是金融术语,指款项、钱。一般分为收入方和支出方,两方若是不平衡、有差额,就需要调拨资金来弥补,即调头寸。

零基础学理财,理财规划师力哥,手把手带你玩转互联网金融

2014年5月,我在爱奇艺推出《吴晓波频道》视频节目,这是国内的首档财经脱口秀节目,试图将一切与“较好玩的商业世界”有关的内容带给焦虑的中产阶级和积极向上的年轻人。

几乎在同一时间,拥有10年专业理财媒体记者经验的邢力也与我进行了同样的尝试和突围,他单枪匹马地创办了国内首档娱乐理财脱口秀节目《力哥说理财》,靠着专业全面的理财功底、扎实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并自带喜感的语言表现力,在2年多时间里,使得这一脱口秀节目和对应的理财文章获得了数千万点击量。

2016年的春天,邢力来杭州做客,欣然同意由蓝狮子策划出版《力哥说理财》系列图书,又经数月整理方才成稿。用通俗幽默的语言,把艰深难懂的理财知识分享给年轻人,有此理想者众,亲身实践者寡,而邢力的作品能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实属不易,读来也让我收益颇丰。

在古代,人类对经济行为的最初理解是“劳动”。“资本”的概念在各国古代都很淡薄,无论是在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还是基督教文化中,放贷者都是很丑恶的角色。种地赚钱,卖货赚钱,哪怕打胜仗赚的钱都是正当的,唯独钱生钱是丑恶的。

而中国人在理解财富的意义方面是早慧的。在近代中国,理财曾经离我们很近,上海在1949年以前是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全球靠前大白银市场和第二大黄金市场。今天,“钱生钱”这件事不但道德上不再有瑕疵,反而成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必修课。

在我的女儿出国前,我对她说,金钱的学问在中国古代叫“轻重学”,一块钱是有轻重的,对每个人的意义都不一样,如何让一块钱发挥对自己最大的用处,这也是一门学问,学习投资理财正是我们与金钱达成平等关系较好的一种途径。同样是20岁的年轻姑娘要买牛仔裤,便宜的只要50元,贵的却要上千元,不同的人选择的牛仔裤也不同。

邢力在《力哥说理财》中推崇自己的价值观:“学会**思考,崇尚自我奋斗,坚持理性理财,保持乐观态度,拥有奉献精神。”这与《吴晓波频道》的价值观颇有共通之处。

新兴的中产阶层正在中国消费市场和公共市场快速崛起。中产阶层和工薪阶层最大的差别是不但在职务性收入上差距巨大,而且在财产性收入上差距更大。中产阶层逐渐壮大的过程,就是他们家庭财产性收入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一个家庭的职务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一样多的时候,就算达到中产阶层了。

而当你的财产性收入远高于职务性收入,比如一年赚100万,其中80万是投资理财赚到的,这时你就会反问自己:我明年还要不要去上班?我为什么每天那么辛苦上下班还听老板训,赚到的钱只占我收入20%呢?我可不可以只靠理财赚钱,把时间留出来带着太太孩子去日本看樱花呢?这就叫做财务自由。

从工薪阶层走向中产阶层再到财务自由的道路上,学习投资理财或许是最基础的一课。

以上就是如何看力哥说理财?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