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保险有哪些上市公司?

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保险业新一轮对外开放正在提速,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从“中资”转为“外资”的保险公司。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外资要进入中国市场,......

外资保险有哪些上市公司

接下来具体说说

香港保险公司排名前十都有哪家?

外资保险有哪些上市公司?

香港保险凭着保费便宜、重疾有分红、理赔宽松、可享高端医疗服务等优势,强势进军国民内心。

但由于国民连内地保险都还未弄懂,对香港保险更是一头雾水。

因此,就引发了不少热议话题:“香港保险公司排名前十都有哪家?”、“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有什么区别?”等。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顺利的买到心仪保险产品,今天奶爸就来为大家解惑~

01

香港保险公司排名前十都有哪家?

保险公司是在银保监会的监管下运营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要符合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的标准。

综合偿付率是衡量保险公司的一个财务指标,每个季度保险公司都会公布自家的综合偿付率,也是判断一家保险公司运行良好与否的核心指标。

而原保费收入则是来衡量一家保险公司的规模。

奶爸在香港保险市场恨恨的调查了一番,综合了原保费、赔付充足率和评级风险等因素,整理出了排名前十的香港保险公司,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外资保险有哪些上市公司?

1、友邦保险

外资保险有哪些上市公司?

友邦保险是美国纽约友邦集团的附属公司,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在1992年,友邦保险成为靠前家获许在中国内地经营保险业务的**上市的外资保险公司。

友邦保险的业务覆盖面很广,包括人寿险、健康险、理财险等业务。

分支机构遍布亚太17个地区市场,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

凭借较大的影响力和雄厚的资本,香港友邦保险公司于2019年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并排名第388位,实力不错。

除了保险公司的背景,还应关注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以及经营状况。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友邦保险最近一期的经营数据:

2022年友邦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是228.0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是379.76%,且最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为AA,目前运营状况良好。

但是不少朋友都吐槽友邦保险的产品太贵了。

因为友邦一向都是走高端路线的,它的业务员基本上都是高学历人才。

高素质人才,虽然可以为友邦带来这些人身边的高质量圈层,能给客户提供高素质服务,但友邦保险以此打造品牌价值,会导致品牌溢价。

总的来说,小而精,是友邦保险给人的靠前印象。

2、保诚保险

外资保险有哪些上市公司?

保诚保险成立于2000年,是由中国中信集团和英国保诚集团联合发起创建的一家外资血统的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23.6亿元人民币。

保诚保险已设立了广东、北京、江苏、宁波等22家分公司,共在99个城市设立了超过240家分支机构。

保诚集团就在一战、二战期间,将战争免责条款予以暂时废除,在当时大大降低了赔付门槛,给众多遭受战争摧残的人们提供了经济保障,以“保诚”赢得了人心。

香港对保险公司有信贷评级和偿付能力比率指标。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2022年发布的偿付通知,我们可以看到保诚保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7.7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8.37%,风险综合评级为BBB。

总的来说,保诚保险是比较靠谱的。

3、中国人寿海外保险

外资保险有哪些上市公司?

中国人寿海外保险是中国最大国有金融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及国际化业务战略平台。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属国家大型金融保险企业,2021年,集团公司合并营业收入超1万亿元;合并保费收入超7500亿元;合并总资产达5.7万亿元。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已连续20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22年品牌价值达人民币4525.39亿元;2003年12月在境外上市,又于2007年1月回归境内A股市场。

根据中国人寿海外保险在银保监会的公开信息揭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寿海外保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3.67%,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82.74%,风险综合评级为AAA。

总的来说,中国人寿海外保险是大品牌公司有保障。

4、汇丰人寿

汇丰人寿成立于2009年6月,由国民信托有限公司、汇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双方各占50%股权,公司注册资本是10.25亿元人民币,总部在上海。

其中,汇丰保险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汇丰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拥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多种保险产品与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保障。

汇丰人寿主要负责承保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

2022年汇丰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3.3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5.30%,最近一期的风险综合评级为BBB级。

总的来说,汇丰人寿还是不错的,符合银保监会的标准。

5、宏利人寿

宏利人寿扎根香港125年,一直深受客戶信赖。

宏利人寿在香港1897年开业,至今已发展成为香港重要金融服务机构之一。

在保障及财富管理方面为香港及澳門约240万位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

宏利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9%,最近一期的风险综合评级为AA级。

总的来说,宏利人寿是香港保险的老品牌,很是靠谱!

6、中银人寿

中银人寿成立于2015年8月,是中国银行旗下的全国性寿险公司,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的中航三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中银人寿总部位于北京,截至2021年末,注册资本人民币24.67亿元,在全国设有14家省级分支机构。

中银人寿主要从事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业务,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和财富管理服务。

中银人寿实力雄厚,由三家信誉卓著的全球知名企业共同出资设立,投资方分别为中银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全资子公司)、三星集团成员公司和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除了保险公司背景实力雄厚外,中银人寿的偿付能力也是不错的。

中银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9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76.77%,最近一期的风险综合评级为A级。

总的来说,中银人寿的实力雄厚,且经营面广,还是不错的。

7、安盛保险

安盛保险于2012年7月正式成立,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安盛保险由中国工商银行、法国安盛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等实力雄厚的中外股东合资组建,注册资本金125.05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1年末,安盛保险已在全国设立了19家省级分公司、1家直属中心支公司、1家资产管理子公司。

安盛保险专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

安盛保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2.57%,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2.57%,最近一期的风险综合评级为B级。

总的来说,安盛保险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卓著的品牌声誉及互补的专业优势,构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服务”体系,满足客户日益提升的多样化需求。

8、恒生保险

恒生保险致力为客户提供专业而可靠的保险服务,业务范围涵盖人寿保险、一般保险及医疗保险。

恒生保险的保险有点特色,其中一般保险及医疗保险分别由昆士兰保险(香港)及保柏(亚洲)有限公司承保。

而恒生保险的偿付能力方面数据如下: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0.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0.50%,最近一期的风险综合评级为A级。

总的来说,恒生保险有银行“兜底”,也受银保监会监管,是靠谱的!

9、大都会人寿

大都会人寿是美国大都会集团的简称,1863年成立于美国纽约,由一群纽约市的企业家以100,000美元筹组而成。

大都会人寿成立于2005年8月10日,注册资本是人民币27.2亿元,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

2004年,美国大都会集团在中国成立了靠前家合资寿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正式开展业务。

2020年1月,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发布,大都会人寿排名第254位。

2020年8月,大都会人寿名列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第149位。

大都会人寿《2022年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看到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是244.98%,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是247.10%,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是AA。

总的来说,大都会人寿是一家合规、靠谱的保险公司,目前公司运营正常,暂时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10、富卫人寿

富卫人寿业务遍及亚洲十个市场,当中包括部分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保险市场,服务客户约一千万名。

在香港,富卫人寿提供人寿及医疗保险、一般保险、顾员福利、及财务策划。

富卫人寿前身是全球排名第11大的资产管理公司——ING荷兰国际集团,已有155年历史。

在《财富》杂志名列全球500大企业第27名、获利能力第21名、《富布斯》杂志全球超级100大集团中排名第14名。

透过其丰富的环球经验及超过107,106名员工,ING为全球超过8,500万名顾客提供综合金融服务,2010年资产总值达1247亿欧元。

富卫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是117.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是117.50%,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是A。

总的来说,富卫人寿的背景不容小觑,很是靠谱!

02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哪个更值得买?

那么,面对如此实力强大的香港保险公司,内地的保险公司有优势吗?哪个更值得买?我们来看看~

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必然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1、香港保险保费相对便宜

影响保险产品保费的因素很多,但是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因素,那就是地区平均寿命和医疗生活水平。

通常而言,平均寿命越高,生活医疗水平越高的地区,保费相对比较便宜,反之,平均寿命较低,生活水平较低的地区,保费会稍贵。

而香港作为曾经的亚洲明珠,无论是平均寿命还是生活、医疗水平都高出内地,香港保险现在还是主要以线下保险模式为主,相比较内地线下保险产品要更便宜。

不过由于内地互联网保险的兴起,香港保险的保费优势逐渐消失,互联网保险的产品的保费比香港保险保费还低。

2、香港保险个别疾病理赔门槛更低

香港保险较之内地保险,对于个别重疾的理赔条件更为宽松。

就拿永久性神经机能缺损疾病来看,内地保险的理赔条件多为该病至少持续180天。

而通常香港保险对该病的理赔条件为持续4个星期。

不难发现,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针对该病的理赔时间足足,相差了近5个月。

可见,香港保险有些病种确实比内地保险的理赔门槛要低。

3、健康告知,香港保险不占优

健康告知是保民投保大多数保险产品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操作。

虽然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都存在健康告知环节,但是具体内容差别很大。

内地保险健康告知实行的是“有限告知”原则,即参保人只需要如实告知保险公司问到的问题。

而香港保险实行的是“无限告知”原则,即无论保险公司有没问到,参保人都需要如实告知相关问题。

对比而言,内地保险“有限告知”原则,对于参保人更有利。

4、香港保险汇率波动,不稳定

香港保险的保费是以港币和美元为结算货币。

内地人投保香港保险,需要提前兑换港币或美元。

不过由于币种之间存在汇率波动,所以当人民币兑换港币或美元汇率较低时,内地被保人需要支付相对更高的保费。

并没有如配置内地保险一样,保费通常比较稳定,基本不存在波动的情况。

5、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都有一定的就医限制

内地保险的就医范围通常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一些比较高端的保险产品还支持国外医院和私人医院。

而香港保险毕竟不是内地保险,它所支持的就医医院和大陆保险差别挺大。

对于常年生活在内地的人而言,就医还是本着就近原则比较好,可以节省就医成本。

如果内地人配置香港保险,或许看病需要去到很遥远的异地。

03

奶爸总结

奶爸主要从偿付能力、保费收入等方面整理了排名前十的香港保险公司。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标准,保险公司的排名也不同。

因此我们在投保时,并不需要一味迷信公司排名,最主要的是看保险产品是否能满足保障需求。

任何疑问,欢迎 >>>>

宋清辉:未来预计将有更多从“中资”转为“外资”的保险公司

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保险业新一轮对外开放正在提速,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从“中资”转为“外资”的保险公司。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外资要进入中国市场,本土化是最需要重视的挑战,如不同的市场,其文化氛围和人际交流模式亦不同。

专栏
宋清辉作品
作者:宋清辉
108币
39人已购
查看

股权再现转让、“安达系”持股已超八成,华泰保险将使舵何方

刚刚完成“大笔”股权转让的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保险”)又将面临新的股权变更。12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北京产权交易所近日披露了一则华泰保险股权转让项目,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港油田”)拟出售华泰保险1.09%股权,转让底价5.8亿元。

股权再现转让、“安达系”持股已超八成,华泰保险将使舵何方

11月,经过银保监会“一纸批文”,“安达系”4家公司目前合计对华泰保险持股比例达到83.22%。股权结构的变更会给华泰保险经营管理和业务布局带来怎样的变化?当前,保险行业也正经历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瓶颈期,备受“安达系”追捧的华泰保险,保险板块“成色”几何?

又一股东或退场,“安达系”持股超八成

提及股权分散、股东变化频繁等标签,业内很难不联想到华泰保险。股东数量曾一度超过60家的华泰保险近年来多次上演股权转让。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了一则华泰保险股权转让项目,大港油田拟转让其持有的华泰保险4400万股股份,拟转让产权比例为1.09%,转让底价5.8亿元。截至发稿,该信息点击量为309次。

对于此次股权转让,华泰保险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股东方出于自身需要对所持有的华泰保险股权进行转让是股东的权利,华泰保险尊重股东方出于自身考量作出的决定。

这并非今年以来华泰保险首次出现股份转让。11月18日,银保监会一次性批复安达北美洲保险控股公司、安达美国保险公司受让多家华泰保险股东所持股权,受让股份合计14.43亿股,对应股权比例为35.88%。

若再加上华泰保险靠前大股东、同为“安达系”的安达天平再保险有限公司持有的25.96%股权,以及安达百慕大保险公司持有的股权等,“安达系”4家公司合计对华泰保险持股比例达到83.22%,实现绝对控股。华泰保险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安达集团再次增持,充分体现了安达集团对中国市场以及华泰保险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安达集团的先进经验和全球网络支持,将有利于华泰保险进一步夯实既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著名在经济学家宋清辉

对于“安达系”如愿成为控股股东,著名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这将会给华泰保险经营管理和业务布局带来变化,目前的一些既定战略和业务布局有发生改变的可能。

自全球最大的上市财产及责任保险公司安达集团2002年入股华泰保险以来,“安达系”在华布局不断扩张,并将华泰保险打造成国内靠前家从“中资”转为“外资”的保险集团。

不仅是安达集团,近年来,外资险企动作频频,持续加码布局国内市场受益于政策的东风,比如逐步取消外资限制、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等措施相继出台。在宋清辉看来,随着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保险业新一轮对外开放正在提速,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从“中资”转为“外资”的保险公司。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外资要进入中国市场,本土化是最需要重视的挑战,如不同的市场,其文化氛围和人际交流模式亦不同。

寿险净利一滑再滑,财险板块“略胜一筹”

从财险、寿险到基金、资管,华泰保险可谓“牌照齐全”。从保险业角度出发,宏观经济政策叠加环境变化,保险行业也正经历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瓶颈期。华泰保险旗下的华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财险”)和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人寿”)近年盈利能力几何?

具体而言,华泰财险“略胜一筹”。该公司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69.67亿元,净利润为3.41亿元。放眼近三年,华泰财险净利润略有起伏,从2019年净利润4.22亿元到2020年增长至5.17亿元,再到2021年净利润回落至4.86亿元。

华泰保险表示,华泰财险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车险严控成本,非车大幅提升,重点渠道快速增长,并增设三个创新业务线。

“一家财险公司做到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车险严控成本,非车大幅提升,或是应时而为,此举意在通过业务调整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为迎接新的曙光打下基础。”在宋清辉看来。

不过,发展非车险业务不可忽视面临的挑战,相比车险业务,非车险业务起步时间短,数据积累少,资深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险企要做好费率厘定缺少扎实的损失数据基础。此外,要形成专业特色,确立市场竞争优势。不同于车险,费率和条款是统一的,非车险业务有差异化经营的空间,险企要找准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从寿险业务来看,前三季度华泰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8.54亿元,净亏损0.83亿元。对于前三季度的亏损是否会延续至四季度、近年来的盈利趋势有无可能被打破,引发了业内猜测。纵观华泰人寿发展历程,在经历了2018年的净利润大增后,2019年开始便一路直下,净利润从2019的5.06亿元已降至2021年的2.82亿元。此外,华泰人寿三季度末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2.59%,较上季度下降9.12个百分点。

宋清辉表示,受新冠疫情、经济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华泰人寿面临净利润大幅下滑、新业务增长乏力等困局。寿险业的保险业务端正面临双重挑战的当下,对于如何止住净利润缩水这一困局,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双重挑战需要对应“双管齐下”,一方面是投资端希望资本市场回暖,另一方面也最为重要的是,在保险业务端,险企需要规划获取净利润的“打法”。比如在互联网渠道更加拥抱数字化或者走精英代理人路线等,同时也需要险企整体的明确规划。

与保险业务待冲出“阴霾”不同的是,华泰保险的“安达系”人事布局思路更加明晰。新任董事长赵明浩是华泰保险“初创团队”成员,曾参与1996年华泰财险的创建。来自“安达系”的高管李存强已经出任华泰保险总经理,同时还担任华泰人寿董事长。

宋清辉表示,从人事变动、股权结构变更来看,华泰保险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华泰保险可以吸收借鉴美国保险巨头安达集团优秀的经验做法,激发自身的市场活力,促进提升公司的管理能力,为保险资产的保值增值奠定基础。原标题:股权再现转让、“安达系”持股已超八成,华泰保险将使舵何方

以上就是外资保险有哪些上市公司?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