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股票为什么这么高?

(报告出品方/作者:西部证券,王源)一、李宁公司:创立32年,一切皆有可能1.1、核心业务:李宁品牌的经营与销售李宁公司于 1990 年成立1,于 2004 年 6 月在港交所上市......

李宁股票为什么这么高

接下来具体说说

市值破5000亿,安踏股价为什么涨势这么猛?

安踏市值又朝前走了1000亿。6月29日早间,安踏体育开盘186.6港元/股,总市值突破5000亿港币达到5023亿(约合647亿美元)。截至收盘,安踏股价报收188港元/股,市值5082亿港币。

李宁股票为什么这么高?

从4000亿到5000亿,安踏用了4个半月的时间。

李宁股票为什么这么高?

年初彭博社还总结了全球知名运动品牌市值排行,彼时耐克超2000亿美元排名靠前,阿迪达斯超700多亿美元排名第二,lululemon、安踏和威富集团都在300-400亿美元市值上下,分列第三、四、五。但不到一个月,安踏就赶超了lululemon。

日前,安踏市值约合655亿美元。阿迪达斯市值(截至当地时间6月28日收盘)624亿欧元,约合743亿美元。双方相距已不到100亿。

从市盈率来看,目前安踏的市盈率为82.96,同期李宁市盈率117.78,耐克市盈率42.03,lululemon 67.54。

安踏为什么市值攀升如此之快?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安踏自身发展也给了股市信心。

以下分析欢迎讨论拍砖~

外部环境:

1.全球持续放水,优良资产利好

资深财经作家张小平告诉燃犀看零售,运动品牌股价上涨跟全球持续放水有关。2020年美国推出了总计3.1万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货币经济措施,为了不被割韭菜,其他国家的央行也在增发货币。超发的货币导致利率下行,并推动资产价格的高涨,因此整体股市也在持续走高。

外加2020年国内出口转内销,刺激内循环,大量金钱流入了疫情控制早、防控形势好的中国。

近两年房价被抑制之后,热钱流向哪里?很大一部分转向股市。

鞋服本身就是一条优质赛道。国信证券对比2003年非典时期,鞋服零售受挫明显,但疫情过后显著反弹。疫情也必将刺激人们对健康和运动的需求,因此早在2020年疫情初期,各大投行就看好运动品牌龙头企业。

2.健康生活、户外运动的需求增加

随着国内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民众对于疫情的恐慌情绪逐步减轻,户外运动需求较之去年出现大幅增长。

疫情也改变了一部分人的生活理念。今年欧洲杯未能成功拉拢太多泛体育人群,其中就有人对燃犀看零售表示不想“熬夜看球”,“伤身体”。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固定的运动习惯,体育用品、尤其是专业体育用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

3.新*棉事件的后续发酵

拿最近的618购物节举例,根据天猫618大促公布的数据显示,耐克和阿迪的销售额同比下滑均接近30%,安踏则同比上涨超过50%。很明显,3月发生的新*棉事件依然在影响着国内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4.“国潮”大势

潮流的风往哪吹谁也说不好,但在国民爱国热情不断高涨的今天,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张扬个性的、表达态度的、具有机能风的鞋服的确受到95后的追捧和喜爱。

5.“消费升级”or“消费降级”

运动品牌资深从业人士周世勇认为,消费降级或许是大多数人选择运动品牌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多,相比之下占有性价比优势的国产运动品牌更受消费者推崇。

但消费降级也是相对而言,毕竟2020年国内奢侈品逆势大涨48%。

不过消费降级通常也伴随着“意识升级”,有机会跳出消费主义的陷阱,聚焦真正需要的东西,虚荣心不再是刚需。

内部原因:

6月17日收盘,安踏集团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盈利预喜,预期上半年经营利润将提升55%(2020年中期约36亿元人民币);不考虑去年上半年Amer Sports的亏损影响,净利润提升65%(2020年中期约23.8亿元人民币);集团整体营收增长超50%。

抛开FILA、迪桑特这些增长利器不说,备受外界担心的安踏主品牌正在悄然发声变化。2020年中旬,安踏主品牌开始了DTC转型,毛利率提升明显。参照FILA、迪桑特等直营品牌,安踏主品牌的转型的确也能给市场信心。

然而回收经销商存货也导致库存大增,对此安踏表示将加快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以提高库存效率,具体表现可以从8月发布的中报窥视一角。

此外,从品牌营销层面,安踏也迎来了“双奥商机”。今年主品牌做了一系列动作,包括3月新*棉事件后迅速抢下代言人王一博;6月与清华大学成立运动时尚研究中心;赞助游泳队等多支奥运国家队;近日又发布了新款冠军龙服……总的来说,安踏始终活跃在消费者视野范围内。

安踏最强的一点是战略力和执行力,但文化、品牌和人才团队还有提升空间。这一点安踏副总裁李玲也有提到,安踏自身有意识地在弥补。

那么问题来了:安踏啥时候能破6000亿?

李宁专题研究:周期视角下李宁公司的成长性

(报告出品方/作者:西部证券,王源)

一、李宁公司:创立32年,一切皆有可能

1.1、核心业务:李宁品牌的经营与销售

李宁公司于 1990 年成立1,于 2004 年 6 月在港交所上市,是中国推荐上市的体育运动鞋 服品牌公司。主要从事“李宁牌”2运动鞋、运动服、器材和配件产品的经营,包括品牌 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和销售。除核心品牌李宁牌外,公司还通过自有、特许以及与第 三方成立合营/联营公司的方式运营其他体育产品,即红双喜(乒乓球)、AIGLE 艾高(户 外运动)、KASON 凯胜(羽毛球)和 DANSKIN(舞蹈瑜伽健身)。 历经 32 年的发展,目前公司已成长为市值千亿的头部体育运动鞋服企业。李宁公司在营 收端及利润端均实现了高速成长。2021 年公司营收 225.7 亿元,同比+56.1%;归母净利 润 40.1 亿元,同比+136.1%。2022H1 营收 124.1 亿元,同比+21.7%,归母净利润 21.9 亿元,同比+11.6%。

李宁股票为什么这么高?

1.2、股权相对分散,高管背景资深

创始人持股比例较低,股权结构相对分散。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宁本人总控股 2.78 亿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 10.57%)。其中,以个人权益持有公司股份 357.88 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的 0.14%),并通 过非凡中国持有 10.36%的股权。此外,李宁先生持有相关股份权益 41.30 万股(占已发 行股份的 0.07%)。其余主要股东李麒麟、李进、非凡中国及 BlackRock 所持股份分别占 已发行股份的 10.41%、10.36%、10.36%及 5.81%。

核心管理成员经验丰富并各有所长。高层管理者优势互补,强强联合:1)李宁本人亲自总揽全局并把控公司全貌,主抓中长 期发展战略及规划;2)高坂武史(钱炜)主管公司的日常运营管理,并与创始人李宁形 成互补;3)赵东升3为公司新任 CFO,主要负责公司的财务及库务管理。 李宁大货的三大渠道*运营,即直营零售渠道、批发业务渠道、电商及新零售业务分开 管理,发挥各负责人的优势与长处,提高公司渠道管理效率。此外,公司单设童装事业部, 以深挖运动童装业务,为公司长期业绩实现增值价值。

股权激励频次高,激发团队积极性。注重人才建设与维护,高频股权积极利于团队稳定性。自 2016 年起,公司为能够创造高 价值的管理人员授予购股权或限制性股票奖励,且 8 次累计奖励股份约占已发行股本的 3%。

二、行业周期里的李宁公司

20 世纪 80-90 年代,随着外资运动品牌陆续进入中国,我国运动鞋服行业逐渐萌芽发展。 其中,Nike 于 1980 年进入中国,Adidas 于 1997 年进入中国。外资品牌由于“水土不服”, 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欠佳,这为我国本土运动品牌的成长留足了空间及机遇。1999 年,Nike 和 Adidas 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仅为 3 亿元和 1 亿元(人民币)。 复盘我国运动鞋服行业三十余载的发展,不难发现行业于 2012 年前后经历了一次较大规 模的库存危机。以这次危机为时间节点,我们将行业的周期粗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周期 危机累积阶段、周期危机爆发阶段和周期回暖兴起阶段。李宁公司恰好完整地经历了这一 周期,且李宁公司在行业周期里三十余年的沉浮变化对我们也有深远的启示。因此,从周 期的角度看李宁,探究李宁公司的择时信号,并深入分析公司未来的成长性。

李宁股票为什么这么高?

2.1、周期危机累积阶段(2010年以前):库存危机前的“野蛮生长”

行业整体情况:需求旺盛,供给“巨增” 我们认为,2007 年可作为中国运动鞋服行业真正开始的元年。在此之前,我国体育运动 鞋服行业一直处于长期的萌芽期和探索期。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打开了我国运 动鞋服行业的发展机遇,也是我国本土运动鞋服品牌绝佳的发展机会。 加速扩张且“野蛮生长”。2007-2010 年行业快速崛起,国产品牌持续扩张。根据 Euromonitor,我国运动鞋服行业规模由 2007 年的 790 亿元快速增至 2011 年的 1,418 亿 元,CAGR=15.7%。在北京奥运会的刺激下,我国运动鞋服行业的规模迅速扩大。 在此阶段,各品牌公司纷纷加速开店,以区域代理和批发模式展开扩张之路。2011 年龙 头品牌李宁及安踏的门店数量分别达至 8,255 家和 9,297 家。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 了渠道管控难度不断加大的趋势,这给日后的行业库存危机埋下了伏笔。

李宁公司表现:业绩激增,但危机已现。2008 年是一条“分水岭”:此前,业绩增速连年高速攀升;此后,增速放缓,甚至增速为 负。1)2008 年公司营收增速达到新高,增长高达 50%以上。具体来看,2005-2008 年 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 30.5%、29.8%、36.7%和 53.8%。2)2008 年北京奥运结束之后, 公司营收开始迅速下滑。2009-2012 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 25.4%、13.0%、-5.8%和 -24.5%。

我们对比 2008 和 2009 年报表发现,1)早在 2009 年报表端已反映出公司增速放缓的问 题,而股市直至 2009 年仍然在高位徘徊,并于 2010 年下半年股价才逐渐开始出现大幅 回调迹象。2)在 2008 年李宁公司业绩大幅向好且增长迅猛的一年里,在 2008 年中期以 前,公司股价一直横盘且并未有明显上涨迹象,直至 2008 年中期开始呈现明显上涨趋势, 且该趋势一直持续至 2009 年末及 2010 年初。由此可见,股市的敏感度及对报表的关注 度仍有较强的滞后性。

李宁股票为什么这么高?

2.2、周期危机爆发阶段(2011-2014年):去化库存的艰难岁月

行业整体情况:需求透支,供给过剩。需求透支,增速放缓。随着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落幕,运动鞋服消费市场的需求热度逐 渐下降。由于此前过快的扩张速度和同质化的发展模式,透支了行业的远期增长。2011 年之后的三年里,行业进入了缓慢下降的发展期。根据 Euromonitor,2013 年我国运动鞋 服行业规模降至 217.4 亿美元,较 2012 年下降 1.4%,较 2011 年下降 1%。2012-2013 年也成为我国运动鞋服行业增长最缓慢的年份。

供给过剩,经销崩盘,品牌受损。由于行业普遍采用“批发-经销”模式,导致品牌商对 终端消费风向的变化有了很强的滞后性,无法及时触达终端和调整生产节奏。品牌商与经 销商是利益的共同体,两者相生相成且同进同退:一方面,产品供过于求让经销商的销量 持续不及预期。导致经销商库存积压且进货动力降低,进而导致品牌商此前生产的产品无 法被消化,被迫“囤”在手里。另一方面,产品供过于求让经销商的回款乏力。导致经销 商无法及时还上品牌商的货款,进而导致品牌商的应收账款风险上升。2011-2014 年,本 土主要运动鞋服品牌公司较高的库存周转及应收账款周转均表现变差,各公司营运效率骤 降。TOP4 公司的平均存货收入比率从 2011 年的 8.82%增至 2013 年的 12.35%,平均应 收账款周转天数从 2011 年的 68.75 天增至 2013 年的 102.5 天。

产品供大于求导致行业库存危机爆发,而危机的开始其实有迹可循。行业内主要公司的营 运周转表现就是很好的标尺,有利于投资人预判行业的基本面和公司运营的健康程度。对 比 2010 年和 2011 年前后年份的数据指标,不难发现其中明显的差异,也就不难捕捉有 可能的恶化。

李宁公司表现:升级零售运营能力及供应链库存系统。李宁公司仅次于安踏集团走出行业库存危机,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行业龙二。公司通过升级 零售渠道及改*供应链系统提高管理及运营效率:

升级渠道零售运营能力,与终端消费者增强粘性。1)持续推进单店运营模式:2013年公司通过店铺分类提高管理效率,即按照城市级别、商业区特性、消费者分类对门店进行分类,采取差异化的品类策略。2)门店视觉优化,打造数字化门店:门店形象优化,店铺陈列更具科技感和专业性。与阿里合作试水数字门店,共同打造世博园数字门店。计划未来深入结合数据中台优势,打造智能零售运营模式。3)加速发展会员业务:全面建立O2O会员体系,整合线下门店、小程序、电商平台等多种销售渠道的会员数据。李宁club作为会员注册平台,打通引流拓客、用户留存、会员维持的整个用户沉淀路径,形成全渠道的用户**。

供应链体系及库存系统改*,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1)供应链体系变革:从“有指导性的 订货(A+)+快速补货(QR)+快速反应(QS)”模式到变“被动生产”为“主动生产”的供应 链价值管理模式。2)提高库存周转效率:除了传统的折扣店、工厂店等,公司正价店在 零售改*后,更注重前置优化从仓储、运输及生产各个方面优化库存管理。在灵活供应链 体系下,库存管理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和优化,存货始终保持在稳定水平且存货周转更快。

2.3、周期回暖兴起阶段(2015-2021年):新时期迎来高光

行业整体情况:运动鞋服景气复苏,内资品牌“弯道超车” 甩掉库存“大尾巴”,轻装上阵重回高景气。行业规模及增速重回高增长:一方面,相较 其他服装赛道,我国运动鞋服赛道增速更快。2015-2021 年运动鞋服行业规模的 CAGR=13.42%,复合增速明显高于其他细分赛道。另一方面,相较美日两国,我国运动 鞋服规模更大且增速更快。2021 年我国运动鞋服行业规模为 570.71 亿美元,同比+26.11%。 但是,我国人均运动鞋服消费规模不及美国的一半,后续发展潜力仍然较大。

我们认为,2015-2021 年有两大行业红利推动了运动鞋服的景气攀升:红利 1:“新*棉”事件突发,本土品牌“弯道超车”(2019 年) “新*棉”事件的重点在于国货与洋货开始出现分化,激发国货服装品牌崛起。由于 Z 世代消费主力对“国风、国潮”的偏爱,尤其是对运动类国货品牌的偏好,给了本 土运动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根据各品牌天猫旗舰店数据,由于“新*棉”事件 的影响,Nike 及 Adidas 天猫官网旗舰店粉丝数量确有下降,而国产品牌安踏及李宁 的粉丝数量高速增长。终端消费者的社会舆论及品牌口碑的坍塌,也难免会影响到外 资品牌的业绩。

红利 2:奥运会前的“黄金期”,行业景气度再攀升(2020-2021 年) 运动及健康需求,催生增量需求;东京奥运会及北京冬奥会,催生升级需求。2020 年初, 虽然全球新冠疫情突发,但疫情也让国民对运动及健康的关注和需求提升,催化运动鞋服 的增量。2022 下半年,疫情得以缓和后,TOP4 国产运动品牌的营收增速均呈现上升趋 势。同时,重大体育赛事作为红利,利好运动品牌业绩的持续高增长。

本土品牌“水涨船高”,可与外资品牌比肩。1)内资品牌初次撬动外资的市场份额。2021 年,内资品牌与外资品牌 CR5 分别为 33.0%和 50.3%,内资 CR5 逐年递增。对比 2020 年及 2021 年,内外资 CR5 之差分别为 21.9pp 及 17.3pp,内资与外资 TOP5 的市占率正 在缩小。2)李宁品牌市占率位居第四(2021 年市占率靠前/第二/第三分别为 Nike/安踏 /Adidas)。剔除外资品牌后,李宁市占率为本土品牌第二。2021 年李宁品牌市占率为 8.2%, 2015-2021 年李宁市占率平均每年约提升 1.0pp。

李宁公司表现:“渠道力+品牌力”双击,强化企业肌肉 渠道加速终端效率,产品驱动品牌力。随着公司经营效率及存货周转效率的持续提升,公 司继续强化终端渠道的经营效率,并进一步提升李宁品牌的溢价实力。渠道力:提高直营比例,推进高效大店 线下运营主要分为直营和经销商两种经营模式。从直营门店来看,该类主要分布在一、 二线城市;从经销渠道来看,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公司通过经销商自营、经销 商以及子公司下属分销商开设店铺销售商品,由当地设立的终端管理团队与经销商协调管理。截止 2022H1,公司直营、经销商分别取得收入 27.87 亿元、59.01 亿元, 占李宁品牌总收入的 22.46%和 47.56%。

此外,自 2016 年起公司就基于店铺分类实施单店进货组货策略,并逐步发展为单店 盈利模式。标准化的单店订货管理体系和管理工具让单店运营模型具有极强的可复制 性和迁移性,能够批量、高效地提升终端门店的效益。 关闭亏损及低效门店改造低效店铺,推进高效大店战略。为改善公司渠道运营效率, 公司积极整合传统商业街的低效分销商并关闭亏损门店,转向于百货购物中心开设 200 平米左右的大型直营门店(原有店铺面积以 80-120 平米为主)。目前已进驻的购 物中心超过 600 个,并与 20 家主流购物中心品牌形成合作,其中包括太古里、大悦 城及万象城三大高端购物中心。截止 2022H1 李宁品牌(不包含李宁 YOUNG)直营、 经销门店分别为 1,265、4,672 家,直营门店占比较 2010 年提升 13.96%至 21.31%。

品牌力:高调亮相国际秀场,国风重塑品牌高调性。亮相时装周吸睛造势,赋予品牌年轻化形象。公司推出两大高端系列,即“中国李宁” 系列和“李宁 1990”系列。1)“中国李宁”系列:李宁品牌的潮流先锋。“中国李宁” 将中国文化与运动潮流融合,国潮时尚打入年轻消费群体。2018-2021 年,“中国李 宁”陆续进军纽约及巴黎国际时装周走秀,并在国内举办潮流时尚走秀。此外,公司 在实体产品内引入虚拟产品概念,打造超现实体验。通过打造潮流音乐节等风尚,充 分与 Z 世代等年轻群体深度连接并增强粘性。

2)“李宁 1990”系列:复古重回时尚。 2021 年,李宁推出“LI-NING 1990”子系列,深度挖掘品牌历史与价值,既汲取品 牌发展历程中的宝贵文化和精神资产,又是对品牌精神的全新演绎。公司将该系列定 位高级运动时尚,目标受众是一线城市的精英消费群体。目前,LI-NING 1990 所设 门店都落地高级商圈,全球首店北京侨福芳草地店开业首月流水突破 250 万元,销售 数据表现良好。“LI-NING 1990”先后与时尚品牌 Maison Corthay、PIERRE HARDY、 Moose Knuckles 联名,旗下产品风格独特,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穿越周期,李宁公司的成长性

3.1、行业“黄金期”的长短逻辑

当前,我国运动鞋服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期,仍然处在增量时代。我们认为,行业 具备发展的长逻辑和短逻辑:长逻辑:行业景气上行,本土龙头持续受益 体育运动鞋服赛道仍然处于增量时期,本土品牌撬动行业格局,中长期高成长韧性强。

1)国家政策支持,运动风潮兴起,运动鞋服前景光明。首先,自“大部分人健身”战略提出 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民众健身。其次,除国家政策对营造健身氛围 的助力外,露营、飞盘、桨板等新兴体育户外运动逐渐聚拢人气,健身直播的异常爆火更 是带动健身热潮。运动鞋服市场得到国家政策和运动风潮的加持,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根 据 Euromonitor,预计 2026 年我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将达至 990.3 亿美元,2021-2026 年 CAGR=11.65%,远远超越同期的日本和美国(美日两国 CAGR 均未超过 7%)。

2)运动鞋服渗透率攀升,人均支出规模高增长,拉动行业规模“高企”。 渗透率虽低,但潜力大。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2021 年中国运动鞋服的人均消费支出 为 40.4 美元/人。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约是美国的十分之一,约是日本、西欧的三分之一。 2021 年我国运动鞋服的渗透率为 13.36%,而日本、美国、西欧的渗透率分别为 19.1%、 37.65%、18.77%。 人均增速快于整体。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立足过去,2016-2021 年我国鞋服人均支出 CAGR=5.07%,运动鞋服的人均支出 CAGR =14.31%;展望未来,预计 2022-2024 年我 国鞋服人均支出 CAGR=4.93%,而运动鞋服的人均支出 CAGR =12.69%,运动鞋服赛道 未来可期。

短逻辑:外部局势扰动,“熬住”就拨云见日。库存去化可控,内资整体好于外资。由于疫情反复导致线下零售终端流水受到不同程度的 影响,行业整体库存水平偏高;但是,由于品牌商的直营比例加大,及柔性供应链模式, 库存去化可控,不会酿成危机。对比外资,内资品牌此轮流水表现更佳,且库存管理能力 更好。其中,李宁品牌流水表现更佳。自 2022Q1 起流水增长始终比 Nike、Adidas 等外 资品牌表现好,且在本土品牌中,李宁流水表现也处于较好水平。

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导致对终端零售的影响也具有不确定性,且未来这种趋势或将持续。 相较外资,我们认为内资品牌更具优势: 1)柔性供应链优势:从生产端看,内资品牌通常为柔性生产,以终端销售表现预判追单 量;而外资品牌通常提前两个季度左右向供应商订货,产销灵活性相对较差。从运输 端看,内资品牌近年来逐渐转向直营销售,在全国主要销售区域都布有仓库,以低廉 的运输方式触达终端;而外资品牌在中国以经销商为主要模式展开销售,运输环节多 且费用较高。

2)产品性价比优势:运动鞋服的主要目标人群是 Z 世代,根据 SurveyMonkey 的研究, Z 世代购物时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与产品价格。相较外资品牌,内资品牌的价格便宜、 质量也上乘、设计更独特。根据天猫旗舰店数据,李宁、安踏、特步等内资品牌衣裤 的平均价格比外资品牌低 400 元左右,这些优点恰好符合 Z 世代的购物需求。 3)国货替代性优势:随着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提升,国潮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根据 新华网和得物联合出品的《国潮品牌年轻消费洞察报告》,2011-2021 年“国潮”搜索 热度涨幅达至 528%。在得物 APP 购买国潮商品的用户中 90 后、00 后占比达 87%。 李宁新品频频引入国潮元素,灵感取自中国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迅速扎根。

2023 年 9 月杭州亚运会即将到来,亚运会的举办将助力运动鞋服迎来“小黄金期”,或将 带来本土运动品牌的又一轮红利。运动鞋服赛道受到国际体育赛事的加持,也将得到进一 步发展。

3.2、李宁公司正在摸索的路

对于李宁公司来说,将重心放在渠道和品牌上,是公司未来毫不动摇的方向。李宁大货:以李宁品牌为核心,布局多元品类 1)加强研发持久战,提高产品硬实力。多元化产品输出,多矩阵将是常态。公司将提高 产品力作为品牌长期续航的保障。提高产品力,没有捷径可走,研发技术是公司产品孵化 的基础,持续迭代核心的鞋类中底技术。2)渠道专业化变革,与头部大型渠道商合作共 赢。公司线下渠道负责人王楠有外资头部品牌的运营经验,未来公司线下渠道的打法有可 能与 NIKE 及 ADIDAS 类似,即寻觅头部专业的渠道商销售产品,规避公司在渠道商的风 险,将渠道零售交给更专业的渠道商运营。

我们的观点:李宁大货的增长路径目前仍然依赖于开店占领市场,而其中具有潜力的消费 市场是“中国李宁”及“李宁 1990”为聚焦的高端时尚潮流服饰市场。由于疫情等因素 影响,目前李宁的门店扩张速度放缓,但预计未来扩店策略将以直营门店为加速发力点, 且公司或将与头部大型经销商合作,以实现坪效和店效双增长。

目前,李宁大货门店正在去化低效店,门店数量同比略有增长;“中国李宁”子品牌仍处 于高速成长期,门店数量稳定增长。我们认为,李宁大货门店仍有较大展店空间。我们预 计,2024 年李宁大货的经销批发及直营零售门店数量将分别达到 4,750 家及 1,435 家左 右,保守估计李宁大货线下门店平均每年净增约 100-150 家。此外,若李宁大货门店改* 顺利,我们预计 2024 年,经销批发的年店效将超过 360 万元,直营零售年店效有望趋近 650 万元。同时,公司持续关小店并开大店,李宁大货坪效有望持续提升。

我们认为,1)李宁大货:展店空间及店效空间潜力大。预计 2024 年线下收入约 266 亿 元,2022-2024 年 CAGR=23.4%;线上收入约 122 亿元,2022-2024 年 CAGR=21.5%。2)李宁 YOUNG:布局儿童品类,有望成为第二条成长曲线。预计 2024 年李宁 YOUNG 门店数量为 1,362 家,年店效有望突破 140 万元,规模及体量逐渐提升。

李宁 YOUNG:布局儿童品类,有望成为第二条成长曲线。李宁 YOUNG 成立单独事业部,聚焦儿童运动鞋服赛道及品类,运动童装品类有望成为公 司增长的新引擎。我们预计,2024 年李宁 YOUNG 门店数量为 1,362 家,保守预计每年 增加 50-80 家;2024 年李宁 YOUNG 年店效约 140 万元,收入约 19 亿元,规模及体量 逐渐提升。

小结:国货崛起势能强,国产替代潜移默化。本土运动鞋服品牌抓住一轮又一轮的行业机 遇,撕掉土气和仿制的标签实现了华丽转身。目前,根据国内运动鞋服市场空间及长期出海发展逻辑来判断,安踏、李宁、特步、361度等本土品牌市场竞争终局大概率不会那么快地到来。此外,即使NIKE(中国)宣布要强势回归,不过根据以上的分析,本土品牌仍然具备竞争优势及长足的发展空间。因此,短期逢低配置国货运动服品牌股,并等待国内消费回暖;中长期享受国货的时代红利,以及运动鞋服发展的黄金期,将会是一个正确的投资策略。

四、盈利预测

李宁公司的核心品牌为李宁牌,我们对其的门店数量和店效进行了趋势性的推演、拆分与 假设:1)门店数量:公司线下门店是由经销批发和直营零售两部分构成,我们预计 2023/2024 年李宁大货的经销、直营门店将分别增加 30 家/80 家、50 家/70 家,2023/2024 年李宁 YOUNG 将分别增加 50 家/80 家。同时,公司也将进行小店换大店的升级替代, 开大店也将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2)门店店效:我们认为门店店效的提升是公司未来 的重点,2023 年以后公司将保持 15%以上的店效提升速度,通过门店质量的提升拉动业 绩增长。

基于以上业绩预测,预计 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 269.2 亿元/328.7 亿元/406.8 亿元, 同比+19.3%/+22.1%/+23.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6.6 亿元/56.8 亿元/69.4 亿元,同比 +16.2%/+21.9%/+22.1%。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以上就是李宁股票为什么这么高?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