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市值(滴滴总市值已缩水十倍)

网约车市场变化不小,公共属性的权责争议仍是焦点图/IC文|《财经》记者 杨秀红 李皙寅编辑|陆玲 施智梁上市近一年的滴滴出行(DIDI.N),正在寻求尽快从美股市场自愿退市的方案。......

滴滴市值

接下来具体说说滴滴总市值已缩水十倍

程维伤心了!滴滴总市值已缩水十倍,目前市值仅89亿美元

春公子之前就说过,随着互联网反垄断法的推行。这意味着中国互联网长达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期被终结。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互联网先后诞生了新浪搜狐、阿里腾讯等这一类优质的互联网公司。

然而随着互联网行业发展红利吃尽,这些年互联网行业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创新。相反一众互联网公司还把手伸向了路边的小商贩。

滴滴市值(滴滴总市值已缩水十倍)

就拿滴滴出行这家公司来说,滴滴的主业原本是互联网打车。可在阿里、京东以及美团等互联网巨头进军“社区团购”领域之后,滴滴也居然高调跟进。

然而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滴滴在社区团购这一领域输的一败涂地。根据之前滴滴财报的信息来看,滴滴在社区团购领域亏损200多亿元,随后宣布将陆续关闭滴滴全国社区团购。

滴滴市值(滴滴总市值已缩水十倍)

说句实在话,这些年滴滴出行的发展之路是极为不顺。自去年6月份滴滴赴美上市之后,滴滴各种问题是“迎面而来”。

在上市之初,滴滴的股价一度达到18美元,市值近800亿美元。而现在呢?滴滴股价昨天一天都跌去了近45%,目前股价1.8美元,市值缩水10倍,目前总市值才89亿美元。

或许连滴滴创始人程维都没想到,滴滴的老对手美国Uber还有600亿美元市值,为何滴滴市值不到90亿美元呢?

滴滴市值(滴滴总市值已缩水十倍)

在春公子看来,市场之所以不看好滴滴,是因为滴滴发展的长期逻辑已然改变。

国家之前鼓励互联网企业做大做强,可有些企业做大做强之后,就改变了初心,用网友们的话来说就是从屠龙少年变成了恶龙。

从市场竞争角度来说,滴滴出行的主业是互联网打车,滴滴的产品并非没有“替代性”。

网友们都清楚,自打滴滴系APP下架之后,市场上出现了一众互联网打车软件,现在滴滴虽然还是互联网打车行业老大,但互联网行业变化之快,这个从无人能预料。

滴滴市值(滴滴总市值已缩水十倍)

从本质上来说,滴滴走到今天,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这个大家都知懂。滴滴管理层在事关生死的选择面前,根本就体现了一个无能,而恰好又在一个不赚钱且附加值有限的赛道里。打得了几场胜仗,却毫无守住胜利果实的智慧。

当年滴滴夹在腾讯阿里之间是两头不讨好,现在是在中美两头不做人。典型价值毁灭者,而且是重大决策的无能。一兵之勇有余,万乘之才,那还真是差得太远。

滴滴退市进行时

网约车市场变化不小,公共属性的权责争议仍是焦点

滴滴市值(滴滴总市值已缩水十倍)

图/IC

文|《财经》记者 杨秀红 李皙寅

编辑|陆玲 施智梁

上市近一年的滴滴出行(DIDI.N),正在寻求尽快从美股市场自愿退市的方案。

5月23日晚7点,滴滴举行临时股东大会,就其美国存托股票(AD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下称“纽交所”)的自愿退市进行投票。

会后,滴滴发布公告称,将推进ADS从纽交所退市。滴滴计划于6月2日或之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25号表格。按照SEC的流程,预计表格会在提交后10日左右生效。

从纽交所退市后,下一步如何走?滴滴称,为了更好地配合网络安全审查和整改措施,在退市完成之前,公司的股票不会在其他证券交易所上市。

退市后,滴滴的美国存托股或普通股是否在场外市场交易将取决于股东和**第三方的行动。

滴滴此前在公告中表示: “尽快退市并完成必要的整改措施,对股东最为有利。”

滴滴于2021年6月30日登陆纽交所。同年7月,滴滴被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公司旗下包括“滴滴企业版”等在内的25款App被下架。

时隔近一年,审查结果尚未公布。

最近一年来,在滴滴面临数据安全合规的检查时,原本看似稳固的网约车市场格局快速生变。滴滴正面临来自同业和汽车产业链上的多重竞争。

当前,最困扰资本及行业的关键点,仍是网约车身份的定义问题。 有接近相关部委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对于网约车,近几年,监管层的态度没有太大变化,总体来说,目前行业仍处于严格合规化的阶段。

在美上市近一年,滴滴股票的总市值大幅缩水。其股价从上市之初的18.01美元/股,已跌至1.5美元/股附近,跌幅超90%。总市值则从上市之初的5800亿元跌至500亿元附近,市值蒸发超5000亿元。

在滴滴于5月23日晚发布退市投票结果后,滴滴股价经历大幅波动,当日股价收跌4%,报1.44美元/股。

退市倒计时

滴滴退市日程表正逐渐清晰。

5月23日晚7点,滴滴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正式投票批准了该公司存托股票从纽交所自愿退市的决议。

公告称,滴滴已经通知纽交所退市的消息,该公司计划在2022年6月2日或之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25号表格。

据了解,25号表格为退市表格,是上市证券发行人在退市时向美国证监会提交的表格。

滴滴公告中披露了投票结果。截至4月28日,滴滴已发行普通股12.135亿股,含10.96亿股A类普通股和1.17亿B类普通股。表决结果显示,持有8.11亿股普通股的股东在临时股东大会上投票,占总股份的67%,其中7.81亿票赞成,3037万票反对,赞成票占比超96%。

与一般的表决规则不同,滴滴此次股东大会B类普通股不享有超级投票权,而是与A股普通股持有人相同,以每股一票的方式投票。

据中伦律师事务所介绍,按照美国证券法的规定,美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可决议批准自愿退市,随后书面通知交易所并在10日内向SEC提交25号表格,从而完成退市。

据悉,在通常情况下,除非SEC另行决定,基于25号表格的退市在向SEC提交10天后即行生效。

在退市之后,按照上述程序自愿退市的公司的股份可继续以场外方式交易。

根据此前公告,滴滴表示退市完成后,该公司存托股或普通股是否可以在场外交易,将取决于股东和**第三方,而无需公司参与。

企业自愿退市有何利弊?对此,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律师对《财经》记者称:“比之于上市企业,监管要求由此降低了,但融资渠道也由此减少了。”

根据华盛证券分析,相比私有化退市,自愿退市在流程上简单很多、所需时间亦相应较短。对于仅希望实现退市、并不强调清理非关联小股东的上市公司而言,自愿退市无疑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不过,自愿退市也有一定的风险。华盛证券分析称,虽然自愿退市无需受制于SEC或交易所的批准,但SEC有权为衡量退市是否符合美国证券法规定之目的而推迟退市生效时间、亦有权为保护投资者之目的而决定对退市施加额外条件。

滴滴启动退市程序期间,在美中概股也在遭遇一轮审查风暴,滴滴亦在审查范围之列。今年5月12日,滴滴被美证监会列入“预摘牌名单”。SEC官网当日更新的名单显示,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新增11家中概股公司被列入“预摘牌名单”,包括滴滴、陆金所、金山云、叮咚买菜等。这些被列入预摘牌名单的企业,有可能在美被动退市。

国内企业选择在美股市场自愿退市的案例并不多。据了解,此前在纽交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下称“港交所”)两地上市的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曾以自愿退市方式从纽交所退市,并继续保持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

该公司于2019年5月24日通知纽交所其自愿退市的申请,并于2019年6月3日向SEC提交了25号表格。公司在美国退市之后,其在美国发行的存托凭证仍通过场外方式继续交易。

自纽交所退市后,滴滴下一步将如何走?

滴滴表示,审查整改措施完成之前,公司不会申请其股票在任何其他证券交易所上市。

另据滴滴5月11日公告,根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如果公司寻求在包括香港联交所在内的其他国际公认的交易所上市,将需要向相关监管部门备案。

滴滴此前在公告中称,“尽快退市并完成必要的整改措施,对股东最为有利。”

其分析认为,此行动(自愿退市)将最有利于股东,因为这将有助于公司恢复正常运营、恢复业务并改善经营业绩。公司恢复正常运营后,可能会寻求在另一家证券交易所上市。

滴滴于去年6月30日登陆美国纽交所。同年7月,滴滴被启动网络审查,旗下多款App下架。2021年12月3日,滴滴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启动纽交所退市工作。

时隔近一年,关于滴滴的审查结果还没有公布。

网约车行业格局生变

最近一年内,原本看似稳固的网约车市场格局快速生变。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网约车市场里的融资事件也越来越多;去年9月,曹操出行B轮融资38亿元,系2021年业内推荐股权融资,刚刷新过去两年内最大的融资额;仅一个月后,T3出行完成77亿元的A轮融资又刷新了上述榜单。

资本的热度促使业内竞争一度加剧,不少平台开启了新一轮的全面竞争,不但有新的获客补贴,更开始花精力打造服务流程、质量管理,强化司机的服务品质。

曹操出行CEO龚昕曾告诉《财经》记者,过去几个月高速增长有内外两方面原因,内部来看,包括管理司机服务体验的能力,在人力、技术上的投入;从外部来看,国家倡导规范运营,良性竞争,让曹操出行迎来了更多新增司机。

在滴滴面临数据安全合规的检查时,网约车行业格局出现了缝隙。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教授告诉《财经》记者,在数据合规之后,必然会迎来上路资质等各方面的严格审核。在此背景下,以合规见长的传统车企背景的出行公司,有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公路飞行咨询创始人一苒告诉《财经》记者,中短期内,车企还是会倾向于为**的出行服务公司供货就可以了,后者自己去做平台运营和用户服务。现在的网约车本质还是临时出租车辆的服务。这样的业务对车企没有战略级的意义。需要网约车进化到某个阶段后,用户以“约车用车”彻底替代“购买持有”,才是战略级的意义。

不过车企们却未必这么想,这一轮最热衷加码和势头最旺的,还是具有整车厂背景的网约车公司,它们自有与众不同的投资逻辑。

时任享道出行CEO吴冰告诉《财经》记者,原来的投资理论是快速投资、快速成长,获取市场份额后快速撤退,基本以三年为周期,目前已不匹配行业趋势,市场环境回归理性。未来出行市场足够大,而且是刚需,市场模式和形态足够丰富。同时随着技术发展,供给模式也会带来革新,如Robotaxi类产品会提供技术加持。

微观上,布局网约车能获得自动驾驶数据,加持Robotaxi产品落地;宏观上看,网约车市场仍有较大投资空间。

从行业的投资逻辑来看,网约车既是刚需、也是高频的赛道,市场规模至少在4000亿元以上,同时年均增长仍然有20%左右。鸿为资本合伙人王欣告诉《财经》记者,从用户层面来看,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网约车用户规模仅为3.97亿,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时,新能源网约车的更迭也给了新平台以发展的契机。

业内也有不同观点。在一苒看来,网约车公司的定价和商业开发,包括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会被比较严格的监管。允许它们继续以商业公司的方式开展生意,但也会考虑民生保障等问题。所以这类公司的价值,实际上比过去“大家完全把它们视为市场化企业”时的价值要低一些了。但好消息是,国家对这种身份的明确以及继续支持的态度,相当于靴子落地了,大家能看到确定性了。

在此期间,有些车企已经开始沿着网约车的产业链条更深入进行布局。

“传统汽车厂商不做出行,眼是瞎的。”时任曹操出行董事长刘金良如此告诉《财经》记者。对于车企来说切入出行,是为了适应未来出行需求,重塑包括研发、制造、供应链、营销的全产业链,知晓未来汽车的模样。

当消费者从拥车到用车,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未来的核心:一是定义产品和品牌的能力,掌握核心技术;二是强大的获客能力和数据接口,这才是未来。

一些早期玩家,开始向产业链上游赋能,这是产业逐渐走向成熟的较好征兆。有的专注于线上,运营流量、用户增长、智能化派单;有的专注于线下的资产运营和司机管理。

针对网约车存在的诸多痛点,刘金良再度创业,成为重庆幸福千万家董事长,不做用户端,强调线下运营,只聚焦于服务司机。针对车辆,提供卖车、租车、保险、保养、违章处理;针对司机提供招聘、培训、休息、餐饮、住宿等服务。此外,还在探索司机租房、子女上学、生活日用品集采等问题,试图提高司机工作幸福感,推动合作伙伴的服务质量升级。

事实上,最困扰资本及行业的关键点,仍是网约车身份的定义问题——是否能看作共享出行的一部分。这背后,涉及网约车是否享有公共属性带来的权责,衍生出来的是其监管体系、增长空间、盈利幅度。

对此,有接近相关部委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近几年,监管层的态度没有太大变化:网约车的共享属性和出租车相似,在环境效益上比私家车稍强。总体来说,目前行业仍处于严格合规化的阶段。

以上就是滴滴市值(滴滴总市值已缩水十倍)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