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解密基金|大而不强

作者 | 李海霞编辑|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基金经理的赚钱能力直接影响到基民的收益,因此被称为是基金的灵魂人物。不同的基金经理则可能给基金带来不同的走向。2022年11月,工银瑞......

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

接下来具体说说解密基金|大而不强

解密基金|大而不强、人才流失 工银瑞信似乎从未改变

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解密基金|大而不强

作者 |李慧君 编辑 |过江鲫

银行系基金由于背靠银行,常被视公募圈中的“富二代”。

拥有“宇宙行”背景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规模8364.69亿元(截至2022年11月23日),在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0;2022上半年实现净利15.05亿元,不仅是银行系基金的领头羊,在整个行业内也仅次于易方达基金,位列第二。

“稳健”、“长期”等被泛滥使用的银行风格的关键词,在工银瑞信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重固收、轻权益,工银瑞信的盈利水平与投研能力的反差明显。

深陷经理出走风波的工银瑞信,今年以来偏股型产品的收益率仅为-21.23%,排名54/147;2022上半年,旗下的350只产品亏损高达202.73亿元。

成立之初从光环加身到经受非议

2005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2005年6月,工商银行正式获得银监会批准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并委派出身资管部的郭特华筹备组建基金公司。

这一年,股权分置改*刚刚启动,上证指数最低时还不到1000点,工银瑞信就这样在资本市场改*、探索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由此拉开了银行系基金筹建的序幕。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由中国工商银行、瑞士信贷靠前波士顿、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其中由工商银行出资1.1亿元、持股55%,瑞士信贷靠前波士顿持股25%、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持股20%。

工银瑞信的主要管理层均来自于工行系,董事长为当时的工行行长杨凯生,总经理为资管部副总经理郭特华。

背靠有着“宇宙行”之称的工商银行,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工银瑞信成立靠前年,就获得《21世纪经济报道》颁发的“中国基金管理公司新锐奖”。时任工商银行董事长的姜建清,也定下“力争使管理基金规模进入国内前三名,并牢固占据银行系基金管理公司靠前位置”的目标。

2006年,工银瑞信的基金规模增长至近300亿元,跻身行业前十;2007年,适逢大牛市行情,上证指数一度涨超6000点,工银瑞信基金规模一年翻了近一倍,增长至582.92亿元,但由于其他基金公司同样扩张迅速,工银瑞信排名反而下滑。

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解密基金|大而不强

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也使A股行情一下经历了牛熊转换。这一年工银瑞信的股票型基金的规模大幅缩水127.4亿元。为了保证增长,工银瑞信在淡市中逆势扩张,选择通过新发货币基金来冲规模上排名。最终以752亿的资产规模,排名基金公司第6位。

单季度规模增加近300亿元的“壮举”,在当时震惊业界,也让工银瑞信陷入了非议。

与此同时,这也是工银瑞信历史上靠前次资产规模低于持有份额,意味着工银瑞信基金的平均净值低于1元,即没有为基金持有人赚到钱。

到2010年底,工银瑞信的资产总额为578.7亿元,总份额却达到725.3亿份,是业内这两个指标背离最大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卸任的杨凯生已经是工银瑞信历史上任职最久的董事长,此后直至2021年,12年的时间先后走马上任了李晓鹏、陈焕祥、沈立强、尚军、郭特华、赵桂才6位董事长,每2年就有变动。

有工银瑞信基金内部人士表示,董事长都是大股东中国工商银行派出的,董事长变更对公司的影响不大。【1】

重要的是工银瑞信背靠“宇宙行”吸金,经营上难以摆脱控股公司的银行思维。

重固收轻权益、投研人才频繁出走

成立后前几年,工银瑞信的规模就顺利冲进了基金公司的前10名,但却遇到了与规模增长相悖离的业绩问题。

在2008年规模逆势暴涨后,工银瑞信的整体业绩就开始出现了滑坡,2009年,工银瑞信运作超过一年的5只主动型偏股基金中,4只排在同类的后1/2;2010年时,工银瑞信旗下收益率*高的全球配置和稳健增长也未达到10%,而且主动型股基工银大盘蓝筹甚至出现10.32%的负收益,有五只基金在同类中排名接近垫底。

当时有了解工银瑞信的人士表示,“此前工银瑞信投资和研究部门各自为政,研究总监和投资总监关系对立,研究员拒绝向基金经理提供支持。产品部门并不向市场部门负责,不关心如何做出切合市场需求的产品。”【2】

成立短短5年时间,工银瑞信的投研团队已经有戴勇毅、江晖、詹粤萍、杨建勋多位投研高层相继离职,几次经历投研核心的大规模换血。

在投研部门,权益投资总监何江旭之下,还设有有权益投资部总监曹冠业;固定收益投资总监江明波之下,还设有固定收益部总监杜海涛。这样在同一部门重复设岗的模式,也被业界解读为“国企思维”。

“何江旭时代”之后,工银瑞信开始逐步摆脱国企思维,内部的投研纷争告一段落:投资和研究部门的关系终于理顺,投资部门分为价值、成长、主题、数量四个风格小组,实现基金投资风格的差异化。

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解密基金|大而不强

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工银瑞信重固收轻权益的情况仍没有改善。除2011上半年时,股票型产品规模短暂突破过300亿元外,后续持续缩水,2014年时最低不足200亿元,占比不足10%。

一直到2015年,工银瑞信内部近半数基金经理的任职年限不足2年。其中何江旭、张翎、吴刚等任职年限超10年的基金经理均已离职,余下的10年老将仅江明波一人。

在职基金经理中,王君正、鄢耀、刘伟琳、杜洋、赵蓓等如今的老将还只是初入的新人。

权益大爆发、余下后遗症

2014年-2015年工银瑞信权益类产品规模迎来大爆发。非货币基金规模从700亿元翻倍至1511亿元;其中股基规模从160亿元增长至456亿元,翻了近3倍。与上轮错失良机不同,在那年的牛市行情中,工银瑞信把权益类产品做上去了。

观察成立以来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工银瑞信的权益类产品总是与牛熊行情共同进退,到2017-2018年,股基规模又迅速回撤至300亿以下,重新回到10年前水平。

有进步的是,这期间工银瑞信投研团队的稳定性大幅上升,并开始注重在内部自主培养人才。自主培养的基金经理占投资团队总人数的比例超50%,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团队中这一占比超90%。截至2021年,工银瑞信投研人员约180人,投资人员平均从业经验超13年。

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解密基金|大而不强

2022年以来,工银瑞信股基产品再次出现大幅度缩水,截至3季度末,规模较年初已经减少了341.66亿元。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近一年的股票型产品回报为集中在-20%以下,且没有达到正收益的股基产品。

明星经理赵蓓、袁芳分别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股票、工银文体产业股票、工银圆丰三年持有期混合这三只知名产品上半年分别亏损了29.38亿元、15.26亿元、15.29亿元,合计亏损已经达到近60亿元。

与此同时,工银瑞信又再次遭遇基金经理集体出走,已有7名基金经理离任,其中还有王君正、黄安乐等10年老将的离开;而“顶流”袁芳也已卸任其管理的5只基金产品,原因对外称工作调整。

这样看来,工银瑞信成立以来大而不强、人才流失的问题再次上演,历史积病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注解与参考:

【1】《工银瑞信董事长沈立强退休离任,董事尚军接任》,来源:蓝鲸财经

【2】《最牛渠道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国企思维"之乱》,来源:理财周报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半年亏掉2.5亿!工银瑞信昔日爆款基金重仓了哪只股票?

作者 | 李海霞

编辑|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基金经理的赚钱能力直接影响到基民的收益,因此被称为是基金的灵魂人物。不同的基金经理则可能给基金带来不同的走向。

2022年11月,工银瑞信200亿顶流袁芳清仓式离任旗下所有产品。其所管理了6年多的“代表作”工银瑞信文体产业股票则由修士宇接棒。

据2023年一二季报披露来看,其操盘期间业绩表现有较大偏差,最终导致该产品半年亏掉2.5亿元,规模下滑近10亿元。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权益部牵头人被吐槽“偏差太大”

来源:工银瑞信基金二季报

据基金季报披露, 2023年二季度 工银瑞信文体产业股票 (分A、C两类份额)合计 亏4.5亿元

工银瑞信文体产业股票成立于2015年,现任基金经理为修士宇。

修士宇2012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研究部总经理、牵头权益投资部工作。2014年-2018年间担任基金经理。之后离开4年,于2022年8月重回基金经理岗位。

值得注意的, 工银瑞信文体产业股票上任基金经理为袁芳,其被市场认为是工银瑞信中生代基金经理中的顶流。

2022年11月18日,袁芳清仓式离任其管理的5只基金产品,包括这只工银文体产业股票。袁芳离任前,其所管基金规模仍超200亿元,在权益类基金经理中同样属于顶流的存在。

工银文体产业股票是袁芳管理的靠前只产品,也是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为6年又325天。袁芳管理期间,工银文体产业股票年度涨幅均跑赢大盘。接手后第二年(2016年),该产品同类排名第3。在后续的4年中,该产品业绩排名均位于行业前列。

不过,自2021年起,工银文体产业股票业绩不如以前。袁芳离任前最新一个季度报告显示,该产品2022年三季度末净值增长率-12.17%,亏损11.7亿元。同时,产品规模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178.55亿元降至三季度末的82.5亿元,缩水超一半。

业绩缩水与整个大环境不无关系。三季报表示, 2022年初以来,在国内疫情反复、地产市场调整、海外通胀上行超预期、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地缘冲突背景下,截至9月末A股主要市场指数普跌。

修士宇接棒后的靠前个季度(2023年一季度)净赚2亿,到了二季度则亏掉4.5亿元,综合来看,半年实际亏2.5亿元。

梳理来看, 工银文体产业股票一季度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92%,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78% ,虽实现了正向收益,但远 低于比较基准的28.33%。

二季度,工银文体产业股票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01%,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16%,低于比较基准的3.11%。

两个季度虽然有赚有亏,但均与比较基准有偏差,被网友吐槽“偏差也太大了吧”“跌时那么准涨时少那么多”。

来源:基金吧

2023年一季度,国内股票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涨走势,市场预期及投资回报较2022 年有明显改善;到了二季度,A股多数宽基指数则出现一定回调。

独角金融梳理工银文体产业股票两个季度的持仓情况,发现该产品前十大重仓股均包含中航光电(002179.SZ)、泸州老窖(000568.SZ)、青岛啤酒(600600.SH)、保利发展(600048.SH)、海康威视(002415.SZ)。

工银文体产业股票一季度重仓的海康威视涨23.01%;第二三大重仓股青岛啤酒、泸州老窖分别涨12.19%、13.6%;不过,其靠前大重仓股保利发展跌6.61%; 中航光电跌6.37%,远低于行业21.81%的涨幅 ,拖累基金整体表现,导致该产品一季度虽获得了正收益,但远低于比较基准。

二季度,修士宇加仓了中航光电,带来10.1%的涨幅,不过,上季度增长的 泸州老窖、青岛啤酒、海康威视二季度则分别下跌17.75%、14.01%、20.83%。 此外,减仓后依然位列第五大重仓股的保利发展跌4.72%。

梳理工银文体产业股票的规模,半年减少近10亿元,从2022年末时的77.37亿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末的67.06亿元。

除了接棒袁芳工银文体产业股票外, 修士宇还接管2022年8月辞职的基金经理黄安乐管理的工银高端制造股票 ;另一只产品工银稳健成长混合则与基金经理杜洋共管。

截至2023年7月19日,修士宇目前所管产品业绩近一年以及今年来同类排名均处于中间部分。回归基金经理不到一年,牵头权益投资部工作的修士宇后续会有怎样的表现,等待时间给我们答案。

一年8名基金经理离任

修士宇回归,或与工银瑞银基金经理接连出走有关。

过去的2022年,工银瑞信有赵宪成、闫思倩、朱晨杰、游凛峰、黄安乐、王君正、王鹏、袁芳等8名基金经理离任,具体来看:

1月10日,赵宪成因个人原因辞职,目前在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经理;

1月13日,闫思倩因个人原因辞职,目前在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经理;

1月20日,朱晨杰因个人原因辞职;

4月27日,游凛峰退休;

8月26日,黄安乐因个人原因辞职;

9月23日,王君正因个人原因辞职;

11月11日,王鹏因个人原因辞职。

除游凛峰退休,其他基金经理均因个人原因离职。

柏文喜表示, 基金经理离任,或是对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机制不够满意、不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一种选择。 从公司层面来看, 新聘基金经理或为维护投资者关系的一种选择。 对于基金经理从银行系基金转出,柏文喜称, 因失去了银行的信用背书与高净值客户资源,可能更多的就需要依靠业绩、以市场化能力去生存与发展了。

工银瑞信离任的基金经理中,不乏如像王君正、黄安乐(2010年加入,2011年担任基金经理)等老将。

王君正曾任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11年和袁芳同年加入工银瑞信,2013年担任基金经理,投资年限超9年。

王君正管理的靠前只产品工银金融地产混合A,也是管理年限最长的一只,为9年又16天,任职回报314.56%。也是这一只产品,在其管理的第二年拿下了2014年度同类产品的冠军。

除老将外,离任的基金经理中也有稍晚些进入工银瑞信的新生代们。虽从业年限较短,也曾取得不错的业绩,比如闫思倩。

2015年,闫思倩进入工银瑞信,2年后担任基金经理,相继管理了 工银生态环境股票A、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A/C 两只基金, 任职期间分别取得了189.03%、306.25%/297.53%的回报。

来源:天天基金网

“银行系”公募如何挽留人才?

随着基金经理的出走,工银瑞信留任的基金经理情况如何呢?

有投资年限17年的“定海神针”杜海涛,管理了7只基金,目前还担任了投资总监兼固定收益部总监,以及副总经理之职。

杜海涛2007年开始管理的一只债券型产品工银增强收益年化回报6.2%,在20只产品中排第3位。

后备军中, 近一年来,工银瑞信新聘任基金经理14名。 其中,包括丁洋、张姝丽、刘子豪等初担任基金经理。在牛熊周期轮动下,小树需要经历市场的磨炼,方能不断成长,撑起一片天。

为基金经理提供成长土壤的工银瑞信情况如何呢?

工银瑞信成立于2005年6月,由工商银行和瑞士信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股80%和20%。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 工银瑞信规模7564亿元,154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2。

从产品结构来看, 7只货币基金规模3680亿元,占整体规模近一半。 而数量较多的混合型基金,77只产品规模却仅为701亿元。此外,股票型基金65只,规模849亿元;债券型基金64只,规模2272亿元。

来源:Wind

以货币型、债券型基金为主,权益类基金占比较少,是“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共同特点。

此外,在经营管理理念和基金投资思维方面,银行系基金有其自己的特点。柏文喜表示, 银行系基金的运营核心人员往往来自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往往也是银行思维,会比较保守和厌恶风险,更多倾向于投资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而股票型基金会相对少一些。

这或为一些权益类基金经理走出银行系基金的原因之一。

此外,工银瑞信也需自身调整。柏文喜表示,基金经理出走确实是一件工银瑞信需要反思和改进的事情, 无论从工作环境、工作机制,还是分配机制方面可能都需要加以完善与提升。

以上就是工银瑞信基金怎么样?解密基金|大而不强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