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容易宝是什么?天弘基金亏损背后的余额宝巨头

来源:人民日报蔡华伟绘余额宝个人交易账户持有总额度为10万元,每日申购一开启就被客户“秒”光“不买了,不买了,太麻烦!”几天前,江苏镇江市民仲敞一狠心,清空了自己余额宝账户里的8万......

关于天弘基金容易宝是什么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你就直接告诉我,到底买什么基金能赚钱?”上面这个问题,相信但凡有些投资经验的基民都问过别人或者被别人问过。冰冰作为一名基金从业人员,更是经常从身边的朋友、家人那里收到这个问题。接下来具体说说天弘基金亏损背后的余额宝巨头

天弘基金亏损背后的余额宝巨头,是否安然无恙?

余额宝曾经是无数投资者理财的选择,其高收益率和方便的操作吸引了大量资金。然而,投资者需要认识到,余额宝的收益并非永久稳定,不能保一辈子。

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高收益率可能吸引眼球,但不能忽视投资风险和资金购买力损耗。

天弘基金容易宝是什么?天弘基金亏损背后的余额宝巨头

近两年来,公募基金市场频繁的翻车。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整个公募基金市场共计有10473只基金,而各类基金的合计亏损高达1.47万亿元。

其中,最严重受创的是主动权益类基金,仅2022年一年就亏损近1.3万亿元,超过95%的产品都遭遇亏损。这使得众多基金投资者感到窒息,似乎验证了那句戏谑之言:“你不理财,财不离你。” 甚至有人夸张地说,仅需将钱存入余额宝并保持不动,投资人就能轻松击败市场上98%的公募基金经理。

然而,或许你并未意识到余额宝背后的基金公司同样陷入困境。

天弘基金在2022年收取了39.46亿元的管理费用,但其产品表现并未达到投资者的预期。

资料显示,天弘基金旗下规模超过10亿的权益类产品仅有五只,在过去的一年里仅有一只实现了正收益。而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权益类产品更是有30只,其中大多数产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过去一年*高的亏损率竟然达到了20.78%。

天弘基金容易宝是什么?天弘基金亏损背后的余额宝巨头

截至2023年5月23日,天弘互联网混合A基金在近3年的时间里累计浮亏达到了9.35%,在同类1885只互联网主题基金中的排名为第1753位。可见,这只基金成为了近3年内少数净值下滑的主动权益类“互联网主题基金”之一。该基金已经成立了8年,但仍保持着7.52%的累计浮亏,排名基本靠后,表现比较差。

天弘基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境况和挑战?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余额宝,成败皆由它,余额宝的成败不仅影响着天弘基金,更折射出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

根据资料显示,天弘基金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虽然创办较早,但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直到2012年,其旗下基金管理规模也未超过100亿。在成立近十年之后,该公司仅在2007年和2009年实现微薄盈利,其他时间均处于亏损状态。

然而,一切在2013年发生了转机。那一年,余额宝正式推出,成为国内首只互联网货币基金。仅上线6天,余额宝的用户数就突破了100万,一年后甚至超过了1亿。

在当时,天弘基金并不引人注目。支付宝的首席执行官彭蕾回忆说:“要在网上销售基金至少需要一些电子商务积累,但天弘让我们很惊讶,它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没有人员,没有系统,没有客户,典型的三无公司。”

然而,天弘基金的勇气和真诚打动了支付宝。获得了这个机会后,天弘基金便搭上了余额宝这辆高速列车开始了快速增长的征程。

2012年底,天弘基金的管理规模为99.5亿元,到2013年底,这一数字飙升至1943.62亿元。到了2017年,天弘基金总规模已达到1.2万亿元,成为国内首家规模超过万亿元的公募基金公司。而在2018年,天弘基金的总规模更是高达1.99万亿元,刷新了全球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纪录。天弘基金凭借着跟随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决策,迅速发展壮大。

然而,天弘基金曾经沉浸在快速膨胀的喜悦中,但现在也开始逐渐感受到其副作用。

到了2018年巅峰时期,天弘基金的总规模高达1.99万亿元,然而其中有98%的资产都来自于货币基金,即余额宝的投资。这种过度依赖余额宝的现状,直到现在依然没有改变。因此,在外界看来,天弘基金似乎更像是支付宝的执照持有者,而非真正的公募基金管理者。

根据天天基金网的信息,截至2023年7月7日,其资产管理规模已经缩水到1.06万亿元。相比巅峰时期,这一数字已经减少了40%以上。

过度依赖余额宝作为主要资金来源,使得基金公司在遭遇投资风险或市场波动时显得尤为脆弱。

天弘基金容易宝是什么?天弘基金亏损背后的余额宝巨头

截至7月19日,天弘余额宝基金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降至1.685%左右,每万份收益仅为0.4682元。对于存入10万元的投资者而言,一天只能赚取4.6元的收益。回想起过去,余额宝曾一度享有超过6%的7日年化收益率,然而如今这样的盛景早已不再。

过去,余额宝凭借其高收益率和便捷的操作成为了无数投资者的理财选择,特别是对于短期闲置资金的理财需求。然而,近年来,受制于金融市场的波动和货币政策的调整,整体利率水平逐渐下滑,余额宝的收益率也受到了明显影响。

天弘基金容易宝是什么?天弘基金亏损背后的余额宝巨头

2022年,天弘余额宝的盈利总额为124.37亿元,然而与前一年相比,这一数字减少了31.3%。收益的下滑使得天弘基金所谓的“躺赚”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过去,天弘基金凭借其依赖于余额宝的高收益率,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的选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余额宝的收益率逐渐走低,天弘基金的盈利也随之下滑。

投资能力备受质疑,频繁收到投诉:如何应对?

早在2017年,天弘基金的非货币公募资产仅有243.55亿元,仅占其超过万亿元规模的1.31%,在同业排名中大幅下滑至第48名。

回顾过去,天弘基金的投研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11年,随着原总经理胡敏的离职,天弘基金的原投资总监、研究总监纷纷辞职,核心投研团队基本上变了个遍。

但问题似乎屋漏偏逢连夜雨。2019至2021年间,肖志刚、钱文成、田俊维等核心投研人员相继离职,让天弘基金再次面临重要岗位的空缺。

核心投研人员的频繁流失,让天弘基金缺乏拿得出手的代表作。虽然在过去几年,天弘基金进行了多次尝试,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旗下的基金经理依然在负重前行。

投研能力是一个公募基金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优秀的投研团队和专业的研究能力,才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具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这也是长期依赖余额宝,也让天弘基金的投研实力日益暴露出短板。

据了解,天弘基金目前拥有40多名基金经理,令人惊讶的是其中有6名基金经理在管产品数量超过10只,甚至有一位基金经理竟然同时管理17只产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一拖多”基金经理的业绩并不尽如人意。

对于基金经理来说,管理多只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同的基金产品可能涉及不同的投资策略和投资标的,需要基金经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决策。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同时管理过多的产品,很容易导致精力分散,难以专注于每只产品的研究和管理,从而影响到基金的绩效表现。

天弘基金容易宝是什么?天弘基金亏损背后的余额宝巨头

近年来,天弘基金在债券领域频繁出现投资失误。其中,西王集团、中融新大集团、洪业化工集团、新光控股集团、信威集团等公司均曾被天弘基金持有并出现亏损情况。这些事件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也对天弘基金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投诉问题日益严峻,给天弘基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2023年7月19日,涉及“天弘基金”的投诉数量已达1033条,位列公募基金投诉量前列。

在之前,一年一度的315,投资理财也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自余额宝横空出世以来,理财变得从未如此简单,消费者只需要动动手指,几乎就可以在手机上购买自己想要的理财产品。

正是因为如此,互联网理财吸引了大量金融“小白”加入其中。然而这种“傻瓜式”的理财充满各种“坑”。纵观网上各大投诉平台,有投诉被忽悠去买了高风险产品的,有的无缘无故被扣钱的,还有投诉产品无法赎回等等。

在海量投诉中,余额宝背后的天弘基金成为金融消费者集中投诉的对象之一。

这些投诉主要涉及无故扣费、诱导高风险投资、虚假宣传等方面,导致投诉量居高不下,在余额宝的光环逐渐暗淡的当下,天弘基金需要思考新的出路。正如巴菲特所说,只有在潮水退去时才能看清谁在裸泳。因此,天弘基金需要审视自身问题并采取措施,以期重塑公众对其的信任和认可。只有如此,才能赢得市场的长期支持和发展。

余额宝为什么限购“瘦身”?

来源:人民日报

蔡华伟绘

余额宝个人交易账户持有总额度为10万元,每日申购一开启就被客户“秒”光

“不买了,不买了,太麻烦!”几天前,江苏镇江市民仲敞一狠心,清空了自己余额宝账户里的8万多块钱。“之前就听说余额宝限购,大概每个账户限额为10万元。对于超过限额的部分,老用户可以继续存放,但想再接着买入就不行了。”

仲敞算是余额宝的老用户,2014年参加工作后,他逐渐攒下一笔积蓄。看到余额宝收益率比银行活期存款高,而且能够随时灵活支取,他就和身边许多人一样,只要一发工资就把大部分钱投进余额宝理财,每天看着收益节节攀升,仲敞感觉很不错。

但是持续买进的过程没有维持多久,“限购”就来了。去年5月,余额宝的管理方——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将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高额度调整为25万元。8月,这一限额又由25万元调整为10万元。去年底,该公司发布公告,自当年12月8日起,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个人交易账户每日申购总额调整为2万元,个人交易账户持有总额度仍为10万元。到今年初,“限购令”再加一条:从2月1日起至3月15日,余额宝限制每日申购总量,每天9点起发售,当天购完为止,同时也暂停了支付宝余额自动转入余额宝的功能。截至目前,限购仍在继续。

伴随着余额宝的持续“瘦身”,抢购每日限额变得越来越难。“现在9点一到,就必须打开APP抢,否则当天的额度很快就会被‘秒’光。”仲敞还想等午休时候抽空买点,但是每回一打开APP,都显示当日额度已经申购完了。

就在余额宝“一份难求”的时候,仲敞收到越来越多推销货币基金的广告,发现有不少产品的收益都高于余额宝。“我对比了一下,余额宝最近的七日年化利率还不到4.2%,而我看中的一款工商银行出的货币基金利率超过4.4%,同样也支持当天赎回。”眼见着快到个人*高额度,仲敞开始转投其他产品,花了4万元购买该款货币基金,又拿剩下的4万多元买入了一些偏股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借着这个机会,正好尝试一下新的投资方式。”

余额宝“限购”的同时,还停止了支付宝余额自动转入余额宝的业务。这样一来,用户通过转账进入支付宝余额的钱,也同样只能手动申购余额宝,才能获取利息收益。

“平时单位报销给我的钱,或者发的工资,我也会转进余额宝。”在湖北武汉一家金融类公司负责财务报销和办公用品采购的许可说,自己以前开启了支付宝余额自动转入余额宝的功能,但后来不知道规则变了,过了好几天,才发现钱没有转进余额宝。

说到如今的抢购,许可很感慨:“现在想投钱进余额宝就得靠运气。”许可说,“相比其他的投资理财机构,余额宝平台大、风险低,我还是会选择把几乎所有存款都放进里面。但现在买余额宝简直像抢车票一样,点击转入却提示‘网络故障,请稍后再试’,结果稍后就买不进了,只能一开始申购就不停地按‘转入’键,抢得心累啊。”

赎回方式、投资方向等因素,决定了货币基金规模过大,风险会更集聚

火爆一时,购买者趋之若鹜,余额宝为何要设限“瘦身”?

首先是为了防范货币基金自身的流动性风险。

“余额宝已经数次调整了交易规则,主要指向控制规模。”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说,这是它基于自身流动性控制的需要作出的改变。不仅是余额宝,很多“宝宝”类货币基金是可以实时申购和赎回的,也就是所谓的“T+0”,用户发起提现,马上到账。

这种交易模式对基金的流动性提出较高的要求。“这还得从货币基金的运作模式来看。”赵鹞解释说,实际上,大多传统货币基金的交易规则是“T+1”,“1”表示的是1个工作日。而保持“T+0”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多数情况下,需要基金公司以“垫资”的方式来维持,也就是说,每当用户需要即时赎回,其实是公司自己先垫付的,垫付的资金量取决于基金规模的大小,也考验着基金公司的资金实力。

余额宝披露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余额宝规模为1.56万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

“随着余额宝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要保证基金的流动性,意味着需要垫付更多的资金。”赵鹞说,这样也就积累了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如果遇到极端情况,大量的用户要同时从余额宝提现,公司需要垫付巨额资金,这就很困难了。及时控制基金规模,防范流动性风险,是货币基金本身内在运行的需求。

其次是为了防范风险扩散。

“我国货币基金投资方向比较集中,投资品种比较单一,50%以上的资金都投向银行存款。而欧美国家货币基金的投资品种分布较广,有国库券、大额存单、商业票据、国债等。现在我国的货币基金规模超过6万亿元,其中多数投向银行存款,如果其流动性风险传导到银行体系,风险就会被放大。”赵鹞说,在监管上,有关部门也应该让用户认清,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不是银行存款,虽然存取方便,收益也不错,但风险一定是比银行存款高的。

“限定额度会对投资者结构产生一定影响,比如高净值的大额投资者可能会转投其他基金产品,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几乎没有影响。余额宝会更进一步明确客户定位,回归长尾客群。”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飞说,由于规模“瘦身”,其与银行等机构的议价能力也会相对削弱,其七日年化收益率可能会略微受到影响。目前,余额宝的收益水平在所有货币基金中居中。

热衷货币基金的客户可以分散在不同平台投资,货币基金也并非“零”风险

余额宝限额“瘦身”后,该如何配置理财资产,采取合理的投资策略?

在北京一家公关公司工作的曾玲是一位相对保守的稳健型投资人,此前“大头”的现金都放在余额宝里,现在就有点犯愁了。“自己手头的钱并不宽裕,要是买定期理财产品,万一有急用就麻烦了。如果去买股票,自己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投资能力,其他的理财门路就更少了。现在余额宝限购就只能又转回活期存款。”曾玲说。

余额宝让人们认识了货币基金,但货币基金并非余额宝一款。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介绍,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募基金行业有341只货币市场基金,资产净值规模合计67661.51亿元,其中天弘基金公司的4只货币市场基金,资产净值规模合计17649.41亿元。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余额宝限额后,可以关注其他300多只货币市场基金。如果是偏爱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可以适度在不同基金公司中分散投资。

“对于投资者来说,由于独特的计价方式,一般情况下,货币市场基金比较稳健,但也需要警惕极端市场情况下货币基金可能有波动,需要认识到极端情况下货币市场基金是有一定风险的。”胡立峰说。

小概率的货币基金风险已有前车之鉴。“由于货币基金在我国不但能支付和消费,还能实时赎回成现金,它其实就是快速增长的‘影子银行’。”赵鹞说,不能让“影子银行”发展过大,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留给各国的教训。金融危机前夕,美国的货币基金规模扩展到近4万亿美元,然而一个并不起眼的基金损失就可能引发“挤兑”,风险不断波及发散。

何飞分析,今年以来,由于全球贸易冲突升级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形将比以往更加频繁。因此,基金类产品的风险也会比正常情况更高一些,应当格外关注。(记者 欧阳洁 邱超奕)

链接

投资货币基金,这些知识要弄懂

1.收益性选择存在误区

在收益性方面,投资者似乎很关注近期收益指标和近期规模变动。

在近期收益指标上,许多人只看其高低,并误以为目前较高的近期收益就好,其实这一观点较偏颇。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计算比较复杂,基本上是以持有组合的本身收益和买卖价差两大部分组成的。近期收益较高的货币基金,往往在其收益中包含了较多的买卖价差,相应会减少未来收益。因此,在同等条件下,购买近期收益较低的货币市场基金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再看基金规模。目前各货币基金的规模差距已经拉开,而部分基金公司也会宣传自己的货币基金规模增长多么迅速,实际上,增长越快不一定收益越好。规模的变动对基金组合影响很大,货币市场基金大规模申购之后会持有“过量”的现金,需要重新投资,自然会影响到未来收益的提升速度。投资者应该关注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变动率,适当回避规模“暴增”的部分品种。

2.不能忽视安全性指标

货币基金投资者往往不够重视安全性指标,其实它的重要性完全不亚于收益性指标。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货币基金仍然具备一定风险,到那时候,其安全性问题就会凸显出来。

在安全性方面,大家应注意两个因素:一是货币基金本身的流动性,二是货币市场基金组合的灵活性。一些货币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在安全性指标方面开展差异化竞争,建议投资者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再做选择。

3.期限错配和货币基金久期不能混淆

投资者容易混淆“期限错配”和货币基金久期的概念。期限错配一般指银行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匹配关系。比如某机构购买了一年到期的资产,同时只配置了半年的负债,此时就存在期限错配风险了,即半年后可能会由于流动性紧张,无法足额吸收新的负债来偿还到期负债,造成资金链断裂。

而货币基金久期是指资产距离到期的时间的加权平均值,既从客观上反映资产配置期限的长短,更重要的是反映利率风险。它表示利率每波动一个点,货币基金资产价格波动几个点。

4.货币基金资产剩余期限并非越长越好

一些投资者简单地认为货币基金资产的剩余期限和收益成正比,但其实这二者并没有相关性。

从历史来看,到底买什么基金能赚钱?

“你就直接告诉我,到底买什么基金能赚钱?”

上面这个问题,相信但凡有些投资经验的基民都问过别人或者被别人问过。

冰冰作为一名基金从业人员,更是经常从身边的朋友、家人那里收到这个问题。

每次都很想反问回去,“不如你直接告诉我,到底买哪个号码的彩票,能中500万?”

当然,吐槽归吐槽,开篇这个难题,也并非完全无解。 我们依然可以把复杂难题拆解成一个个能够回答的简单问题,让真实的数据来帮助我们寻找解决方案。

在正式答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一点共识—— 从历史上看,基金是能赚钱的。

来自官方的权威数据可以作为有力证明。据证监会披露,在1998年-2017年底的中国公募基金20年历史里,公募基金行业累计分红 1.71万亿元 ,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 16.5% ,债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 7.2%

大家能买的基金那真是海了去了。

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场现存公募基金9491只,比A股上市公司数量大概多出1倍。(数据来自证监会,截至2022.2.28)

这9491只产品,从主要投向的资产类别的角度又可以大致分为5类,其中在数量上占大头的是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但从规模上看,货币基金虽然只有336只,却占据了公募基金总规模的39%。

这5类基金所主要投资的底层资产不同,体现出来的风险收益特征也不同。

鉴于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关于“赚钱”的话题,所以我们可以重点从历史收益角度来看看这几类基金产品到底怎么样。

如果只看今年以来的短期情况,整体基金市场的收益都比较惨淡。有超过4成的基金亏损超过了10%。(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2.3.30)

分类别来看的话,只有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正的,其他几类都是负收益。

我们再分别以5大类基金所对应的指数来看一下中长期各类基金的总体收益情况。

货币基金就不说了,跟大家的认知一样,1年、3年、5年、1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差别不大,但是很明显近年来随着低利率时代的到来,货基的收益也逐渐走低。

QDII基金虽然都是投向海外资产,但是投资于海外股票、债券、商品、不动产等各类资产的都有,而且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也都有涉及,所以看总体指数的意义不大,我们也不做过多分析。 大家如果对相关QDII产品感兴趣,建议一基一议。

债券型基金指数不论是1年、3年、5年、10年的平均年化收益都是正的,波动率较小,而且很明显随着投资时间的增加,年化收益也相对更高。

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指数的表现乍一看似乎没有规律,但总体跟A股的牛熊周期比较一致。

混合型基金既能投资股票、又能投资债券,根据股债不同配比又表现出不同的收益风险特征,我们可以再拆细一点,分别看看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和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的表现。

前面靠前步,我们已经看到了可以投资的不同类型基金所对应的收益情况。那具体要选哪类产品,就要根据我们自身的风险收益偏好来定了。

大家可以比照自己的资金期限和对应的预期收益率来看不同类别基金产品的过往收益情况。

比如说,如果你是个风险厌恶者,比较担心亏钱,同时对风险和收益的要求只是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那你直接选货币基金就好了。天弘余额宝欢迎你。

如果你这笔钱至少能放个三年五载,不太在意波动,风险承受能力较高,而且希望年化收益越高越好,那可以重点考虑下股票型基金。

当然,谁都想多赚钱,但又不想亏钱。大部分人的风险偏好可能都介于极度风险厌恶和极度积极进取之间。那我们就需要把自己的风险偏好特征拆得更细一点,再多看几个数据。

数据1:波动率

投资收益就是对你所承受的风险的补偿。

很显然,不论是3年、5年、10年,主要投资于股票资产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波动都是很大的。所以,当你决定要投资的时候,就要先准备好一颗强大的心脏。

而对于主要投资于债券资产的债券型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来说,也不是毫无波动,更不可能保本永不亏损。

数据2:季度、年度胜率

我们统计了近10年,各类基金指数在单一季度、年度取得正收益的概率。 如果你的投资期限在1年以上,投资于以上四类基金获得正收益的概率都超过80%。

而且,即使是波动率比较大的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过去季度正收益的概率也都是大于50%的。

如果相比获得高收益,你更在意亏损的风险和波动较小的持有体验,那稳健的债券基金、包括偏债混合基金在内的固收+产品更适合于你。

以上我们都是基于不同的基金类型进行的讨论,未来我们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在不同的基金类别中,我们又如何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那一只。


以上就是天弘基金容易宝是什么?天弘基金亏损背后的余额宝巨头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壹榜财经其它相关文章!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