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保险和新华保险哪个公司好?保险公司老五家是哪些?

提到保险公司,很多人心中只知道老七家。老七家,具体指的是: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中国太平洋保险(简称中国太保)中国平安泰康保险新华保险它们是保险复业后成立较早的几家,分支机构也早早就遍布全国,大家见到、听到的都是它们,对保险最初的印象也来...

提到保险公司,很多人心中只知道老七家。

老七家,具体指的是:

  • 中国人保
  • 中国人寿
  • 中国太平
  • 中国太平洋保险(简称中国太保)
  • 中国平安
  • 泰康保险
  • 新华保险
太平洋保险和新华保险哪个公司好?保险公司老五家是哪些?

它们是保险复业后成立较早的几家,分支机构也早早就遍布全国,大家见到、听到的都是它们,对保险最初的印象也来自它们。

它们的业务占据了整个市场大半江山,以人身险公司为例,老七家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就占据全部人身险公司的60%。

不过,你们可曾认真了解过它们背后的控股股东,到底是谁吗?

今天我简单地带大家来过一遍吧。

1. 中国人保集团

中国人保,被称为共和国保险业长子,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保险公司。

自1949年成立后的前30年,它经历了“四起三落”,直到1979年复业,才重新开启财险业务、再两年后恢复寿险业务。

1996年,中国人保改组为中国保险集团,下设中保财、中保寿、中保再保险三家子公司。

1998年,人保再次改组,撤销中保集团,三家子公司分成改名为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再保险并**运营。

中国人保继承了“长子”之名,成了财险的老大哥,随后再次集团化并成功上市。

如今人保集团股权如下:

财政部是人保集团控股股东、占股60.84%,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占股14.75%,两者合计占股75.59%。

2. 中国人寿集团

中国人寿从人保分离出来后,快速成长为人身险老大哥,随后也集团化,于2003年重组上市。

中国人寿集团的股东如下:

财政部是国寿集团的控股股东、占股90%,社保基金理事会占股10%。

3. 中国太平集团

中国太平集团的品牌历史比人保更悠久。

太平最早于1929年在上海创立, 经历战乱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公私合营改造,1956年又成为人保附属公司,并停办国内业务、专门经营境外业务。

之后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中国太平这个品牌与中国保险、香港民安都有关联。

1998年中国保险集团撤销时,除了境内的人保、国寿和中再保三家子公司外,其海外机构划都划分到中国保险股份公司。

2001年12月,太平保险和太平人寿在国内恢复业务。

2009年,中国保险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其所辖公司、海外公司全部统一冠名为“中国太平”品牌。

现在中国太平集团的股权如下:

财政部是太平集团控股股东、占股90%,社保基金理事会占股10%。

4. 中国平安

作为位居业内老二的平安集团,其成长故事早已被传成神一样的存在。

平安最早属于蛇口招商局旗下,按资料由时任蛇口工业区社保干部的马明哲一手推动和创办,公司为大部分人所有制企业,最初股东只有两家:

  • 深圳蛇口社会保险公司,持股51%;
  • 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信托投资公司,持股49%;

1992年,平安股东由2家变成5家,分别是招商局、工商银行、中国远洋、深圳市财政局、平安员工合股基金(1996年更名为新豪时投资)。

之后,经过多年的增资募股,平安股东一再变化,到2002年平安上市之前,原5大股东中除了新豪时外,其他4家都已或全部或部分出售了平安股份。

现在的平安,最新股权结构如下:

从前10名股东持股来看,平安的股权非常分散。

5. 太平洋保险集团

太平洋保险官网上显示它成立于1991年,但其实它发端于1988年成立的交通银行保险部。

1999年5月,根据分业的要求,交通银行将太保股份出售给了上海市政府,股权渐次过户给相关的上海企业,之后太保开启引资上市之路。

作为业内老三,它是国内靠前家同时在上海、香港、伦敦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

太保没有实际控股股东,最新股权构成如下:

6. 泰康集团

相较于平安的高调,泰康则属于闷声发大财的主,它是老七家中目前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

1993年,创办了嘉德拍卖的陈东升,在中国国际旅行总社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发起下,拉来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任职的任道德,携手筹建泰康人寿,并于1996年成功获得保险牌照。

之后,随着公司发展需求,泰康经历了一系列的引资和股权转让之路,5家国企相继退出,而嘉德则一路增持,是泰康集团实际控股股东:

7. 新华保险

新华保险和泰康人寿同时成立于1996年,所以两家公司总是被业内拿来作对比。

与泰康稳健的经营相比,新华的发展历程则要魔幻得多。

新华成立之初,凭借大股东东方集团之力,曾任东方集团总会计师和副总裁的关国亮出任新华保险董事长。

成立后的新华保险账面上连续8年盈利,创造保险业神话,直到2004年因偿付能力不足问题,与财经媒体打了一场口水仗后,新华保险的内部问题如泄洪般逐一暴露。

产品结构不合理、董事长一言堂、董事长违规挪用资金、股东与经营层矛盾重重、虚假的会计报表、外资股权代持等一系列局中有局的问题,让业内大跌眼镜。

2006年,关国亮被保监会宣布暂停旅行董事长职责,并于2007年以涉嫌违法犯罪被刑事立案调查,同年,保险保障基金出资27.9亿接手新华问题股东手中38.815%的股份。

2009年,保险保障基金退出,其所持股份一次性整体转让给央企——汇金公司,由此,新华人寿摇身变为国有控股公司。

2011年,新华保险相继在香港和上海成功上市,最新股权结构如下:

老七家公司背后的股东变化,说起来轻松,背后则蕴涵着我国保险业一段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蜿蜒曲折的发展历史。

每家公司都有各自的精彩故事,以后有机会不妨和大家闲话八卦一下。

话说,我以前没有特意关注老七家保险公司背后的股东,这次整理半年度数据才留意到,三大保险央企的股东都出现了社保基金理事会占股10%或以上。

而社保基金理事会持股央企和国企10%的股权,可是关乎我们养老金发放的大国政策。

前些年随着少子化、老年化的加剧,社保抚养比逐年下降,在有心人的炒作下,养老金亏空问题在网上很火热。

一度搞得不少人很焦虑,担心养老金亏空领不到退休金,一些人借此鼓吹没必要交养老保险。

从抚养比来说,养老金确实有亏空的可能,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持乐观的态度,也在文章中聊过几次。

因为想要保证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官方有的是办法。

譬如在加大财政补贴和中央调剂之下,官方早在2018年就开始着手国资划转社保工作,即要求央企、国企等国资企业按照集团母公司10%的股权比例划转社保,由社保基金理事会接手。

这就是为什么三大保险央企的股东中,都有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身影。

按报道,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所以说,即使扶养比下降、养老金面临亏空,但只要官方“思想不滑坡”,解决办法总是有的。


关注玩保录,不被保险玩!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