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活动能引爆市场?一则传言引爆市场新闻

作者:特殊资产团队/FR资产界今日(16日)早盘,港股内房股集体暴涨,截至收盘,龙湖集团涨13.54%,碧桂园涨9.48%,而这一切都来自一则消息。市场传言,监管部门近期指示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对房企发行的中期票据开展全额无条件不可...

作者:特殊资产团队/FR资产界

今日(16日)早盘,港股内房股集体暴涨,截至收盘,龙湖集团涨13.54%,碧桂园涨9.48%,而这一切都来自一则消息。

什么样的活动能引爆市场?一则传言引爆市场新闻

什么样的活动能引爆市场?一则传言引爆市场新闻

市场传言,监管部门近期指示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对房企发行的中期票据开展“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涉龙湖集团、碧桂园、美的等示范民营房企,其中龙湖集团中票已在推进发行,本次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

什么样的活动能引爆市场?一则传言引爆市场新闻

对此消息,龙湖集团对外表示,监管计划给予积极支持,目前正在沟通中。

公开信息显示,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专业债券信用增进机构。公司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中银投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注册资本金为60亿元人民币。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企业信用增进服务、信用产品的创设和交易、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


一、民营房企以不同方式自救


8月14日,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有关子公司首期市场化购买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的进展。

根据历史公告,金地集团于2022年7月29日发布了《关于子公司首期市场化购买公司债券的公告》,以及于2022年8月11日发布了《关于子公司首期市场化购买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的补充公告,其子公司深圳市金地建材有限公司将按照交易所交易规则,以市场化方式在二级市场购买金地集团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首期规模不超过10亿元。

截至公告出具日,其子公司购买债券为“18金地04”、“18金地06”、“18金地07”、“20金地01”、“21金地01”、“21金地03”,累计购买金额1.3亿元。

金地集团表示,本次债券交易与已公告的购买安排一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存在利益输送、违反公平竞争或破坏市场秩序等行为。子公司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以积极维护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交易所固定收益产品价格的稳定。

什么样的活动能引爆市场?一则传言引爆市场新闻

8月12日,龙湖集团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Charm Talent International Limited 及主要股东Junso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Limited选择以新股形式收取2021年度末期股息。

因此,约1.34亿股新股及约6629.44万股新股将分别发行予 Charm Talent及Junson Development,替代的总现金股息约37.15亿港元及18.42亿港元,两位股东的股息合计约55.57亿港元。

据龙湖集团此前的公告,公告显示,CharmTalent由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吴亚军的女儿蔡馨仪控制。Junson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Limited由蔡馨仪的父亲蔡奎持有。

公告称,控股股东和主要股东选择收取新股增持股份,以代替收取现金分红,表明他们对本集团业务持续发展的支持和信心。

什么样的活动能引爆市场?一则传言引爆市场新闻

8月12日,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控股股东首期市场化购买公司债券阶段性进展公告称,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公司控股股东购买债券为“19碧地02”、“20碧地01”、“20碧地02”、“20碧地03”、“20碧地04”、“21碧地01”、“21碧地02”和“21碧地03”,合计4,578,200张,累计购买金额26,124万元。

本次债券交易与已公告的购买安排一致,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存在利益输送、违反公平竞争或破坏市场秩序等行为。公司控股股东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债券,以积极维护公司债券价格稳定。

什么样的活动能引爆市场?一则传言引爆市场新闻

本轮房地产纾困,已经到了攻坚阶段。

肇始于2020年的民营房地产企业债务危机,已经有两年多。曾经在房地产行业排行榜前列的民营地产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即使是目前没有违约或者展期的民营房企,总给人一种在违约或展期路上的感觉。

而本轮房地产危机,最终在停贷断供事件中达到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超200个项目、600万-800万套未交付房屋涉及其中,涉及数个省市,甚至波及到一级城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纾困政策出台,那么目前已经出台的房地产纾困政策或者措施有哪些?


二、两种路径:救项目 or 救房企?


实际上,对于房地产市场,已经有高层次的定调。

2022年7月28日中共*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对于市场关注的房地产与金融市场问题,*治局会议有专门表述:

要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风险引起了较大关注。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房地产企业的债务危机;另一个是大面积的楼盘停工导致购房者停贷断供的风险。

本次会议对未来的房地产纾困,提供了政策基调,政策方向和实施主体。

稳定房地产市场,是在房住不炒的基础上,不会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但是房地产也不能无序下行。

在目前的形势下,稳定房地产意味着需要对房地产进行托底。

房地产的重要性无需质疑,在任何国家,房地产都不是单纯的行业。在国内乃至全世界,房地产行业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行业。房地产行业风险如果过快暴露,很容易引起金融机构风险传导。金融机构一旦出现风险,那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宏观经济风险。

而房地产作为国内居民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会引发居民财富的快速缩水,进而影响消费等不同领域。同时,部分家庭购买的新房是六个钱包两代人一辈子的积蓄,如果最终造成风险,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社会问题。

所以稳定房地产市场就是目前的政策基调,政策方向就是保交楼稳民生。

同时,因为国内不同地区面对的房地产形势完全不一样,因此出台全国性的房地产政策并不符合实际,只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

所以房地产纾困政策的实施主体就是地方政府。

围绕房地产纾困问题,现在形成两个方向:救项目还是救企业。

主张就救项目的人认为,部分民营房地产企业风格激进,以庞大的资产负债水平,对国内金融体系造成了较大风险,必须让这部分企业股东付出代价。如果此时仍然采取救企业的思路,会让企业产出大而不倒等不切实际的预期,且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国内房地产楼盘运作,多以项目公司的形势,通过救助项目公司的形式,完全可以达到纾困目的。

海航的重整可能会成为一个样本。海航重整完成后,老股东团队股权将依法依规清零,这既是法治化、市场化破产重整的法律要求,是股东必须承担的基本责任,也是民营企业野蛮生长带来的必然后果。

海航很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企业化解风险的样本,那就是包括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股东应该承担风险责任,必要情况下要付出代价。

因为包括海航、以及部分巨型房地产公司,已经影响到金融体系稳定。盲目扩张之后,不能让这些企业大到不能倒,不能让这些企业倒逼金融体系,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股权清零就是他们应该付出的代价。

这种代价也会对未来的高债务型企业形成警示,不能让金融体系为一家企业的激进买单。

主张救企业的人认为,无论此前房地产企业错误多大,想绕过房地产企业直接救助房地产项目公司是不切实际的。同时,房地产企业债务危机已经实实在在发生了,如果此时还关注道德风险,可能会酿成更大的金融风险乃至危机。房地产企业股东肯定要付出代价,但不是现在。

而且目前实施的救项目为主的房地产纾困,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也许需要换一下思路。

无论二者争议如何,至少目前的主流政策方向,仍然是以救项目为主。


三、房地产纾困基金


到目前为止,有两个纾困基金版本:一个是全国性房地产纾困基金,另外一个是以郑州为代表的地方性房地产纾困基金。

早在7月中旬,就有部分专家认为需要成立专门的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基金,用以支持部分出现债务风险的房地产企业、或者房地产风险楼盘,这样可以阶段性解决当前的房地产风险问题。

近期市场也在传言,为避免房地产市场进⼀步恶化,继⽽引发系统性⻛险,相关机构可能会设立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基金。

根据相关媒体消息,房地产稳定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可能主要是商业银行资金以及央行再贷款,首期规模可能达到千亿级别,将用于⽀持部分全国性出险房企和部分地⽅政府新近选定的其他地方房企。值得注意的是,这笔基金成立的初衷,并非以救助房企为目标,其目的仍然是保交楼,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

尽管房地产基金首期规模达到千亿,但是对于全国的停贷楼盘、或者出险房地产项目来说,还是太少了。而且全国性房地产纾困基金目前处于启动期,募资规模和运作模式尚无定论,仍存变数。基金从募集、项目甄选、资金投放、项目恢复施工等流程也许比较漫长,对于眼下的房地产局势来说,可能来不及,因此地方性房地产纾困基金可能最适合。

郑州已经出炉地方版房地产纾困基金。

郑州最初的房地产纾困基金消息,来自河南两家地方国企。

2022年7月20日,根据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官方网站消息,郑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南资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了会谈交流,双方就深化业务合作达成共识。

双方一致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专业团队、业务资源等优势,成立工作专班,联合设立郑州市地产纾困基金,通过资产处置、资源整合、重组顾问等方式,参与问题楼盘盘活、困难房企救助等解围纾困工作,积极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根据相关信息,郑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南资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均为河南本土的国资企业。

最终出炉的方案和最初的房地产纾困基金有较大区别。从文件上看,郑州房地产纾困基金设立运作方案相关文件是由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在此之前,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主要是在国企与AMC层面。

可以说,本次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设立运作的层面较之前更高,由郑州市政府来统筹安排房地产纾困基金,可见对于房地产问题解决的决心。

(1)基金规模与投向

根据文件显示,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按照 “政府引导、多层级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由中心城市基金下设立纾困专项基金,规模暂定 100亿元,采用母子基金方式运作,相关开发区、区县 (市)根 据纾困项目,吸引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子基金,并按照项目及子基金设立情况,资金分期到位。

纾困专项基金重点通过引导、鼓励央企、省级国企等社会资本以及AA以上的市、区两级国有投融资公司等主体,以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参与盘活市域内未来销售收入能够覆盖项目投资的存量房地产项目,纾解房企短期出现的资金流动性困难,并通过将盘活资金专项用于危困房企问题楼盘项目,解决部分社会关注的停工停按揭月供问题。


(2)基金运作方式

1. 由纾困专项基金与市区两级国有公司、社会资本 (包含但不限于央企、省级国企、施工企业、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机构)等组建子基金作为实施主体,原则上纾困专项基金出资比例不高于30%,项目所在区国有投融资公司原则上应参与子基金组建,各主体的出资比例由各方协商确定。

2. 由子基金聘请第三方对拟盘活项目进行尽调评估,以项目净资产为基础确定盘活方式及价格;盘活资金通过子基金自有资金或融资方式筹集,其中自有资金出资原则上不高于40%, 其余资金通过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并购贷款等方式筹集低成本资金。

3. 由子基金对项目实施全封闭管理,按照销售进度逐步回收投资,并陆续退出;盘活资金专项用于危困房企问题楼盘。通过纾困专项基金带动社会资本盘活危困房企1—2个净资产较高的存量项目,并督促危困房企将置换资金专项用于缓解其前期投资的若干已停工停按揭月供楼盘存在的资金不足问题,达到 “盘活一个、救活一批”的杠杆撬动效应,逐步化解潜在风险。


(3)相关解读

我们可以看到,本次郑州房地产纾困基金的定位就是“政府引导、多层级参与,市场化运作”,而参与的主体大部分有国有企业,所以可以看出郑州房地产纾困基金的层级是很高的。

同时,本次房地产纾困基金仍然是“救项目不救企业”,而对项目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要求是“未来销售收入能够覆盖项目投资的存量房地产项目”,这意味着本次房地产纾困基金的运作形式并不是阳光普照,而是有一定针对性。从广义上说,可以认为是资质较好的项目。

同时,基金的规模初定为100亿,按照纾困专项基金出资比例不高于30%来计算,可以撬动超过300亿的资金,从体量上来说规模已经很大,应该足够解决郑州市的房地产问题项目。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本次房地产纾困基金的募集方式,仍然依赖于金融机构。从目前来看,募集资金来源可能主要是银行贷款。

当然,房地产纾困基金并不是公益基金,从运作上来看,更像是一个专项救助基金,在解决房地产问题的同时,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郑州房地产纾困基金,是目前解决房地产风险较好的一种形式。由政府与国有企业出资,注入到问题楼盘项目当中,逐步解决问题楼盘的问题。

如果郑州房地产纾困基金取得成功,这种经验可以复制和推广,也许未来会有更多的城市参考这种形式。


四、地方国资或城投介入项目开发


地方政府作为土地财政的直接受益者,有动力也有意愿维持当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综合财力高度依赖土地拍卖收入,形成了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所谓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征收农用地等土地,经过土地一级开发将其转化为可在土地二级市场“招拍挂”出让的建设用地,最终赚取土地出让净收益的过程。而土地金融,是指地方政府将土地注入城投平台,以土地抵押或作为偿债隐性担保,向金融机构借款的过程。

实际上房地产是一个高度区域性的行业,不同地方的经济状况、区域特性乃至人文生态都有非常大的不同,只有深耕当地的房地产企业才能真正掌握,所以未来的房地产企业一定是中小型化、区域化,而不是曾经那种全国布局的企业生态。

而本轮民营房地产企业基本实现出清,所以未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生态应该是地方性的房地产企业成为主流,而有能力有资格开发当地房地产项目的,应该就是地方城投公司。

根据新华社,中信信托恒大广州项目,即“中信信托·嘉和125号恒大广东股权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债务重组方案已完成全部法律文件的签署,即将圆满落地。

具体方案为:恒大方先行启动项目退地,同时引入履约能力强的AAA高信用等级主体广州城投作为保证人,以项目整体期限延展、分阶段付款的方式实现信托本金安全退出。此前该项目重组方案经过信托受益人大会投票表决,以86%比例的高票通过。

恒大集团体量过大,在建工程状况复杂,采取司法手段或市场化转让难以在短期内见到成效;信托公司接盘也可能面临开发操盘能力不足的局限。

为化解恒大广州项目的债务风险,中信信托积极协调各方主体,不断完善和优化重组方案,真正在项目资产端采取市场化、法治化的手段进行处置,在化解债务的同时开创了地方政府、合作机构、投资者和信托公司多方共赢的创新模式。

而担任本次项目保证人的正是广州城投,这可能成为未来地方城投公司化解区域房地产项目风险的样本。

也有部分地方政府直接通过收购土地的形式支持项目开发,根据相关消息,经赣州经开区政府与绿地协商,经开区政府决定收购部分未动工的地块,根据施工进度返还绿地近4亿元土地出让金用于项目建设。

8月7日,绿地控股公告披露,公司获得两大国有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共计30亿元资金支持。

据披露,上海地产和上海城投拟通过委托贷款方式分别向绿地提供借款15 亿元,借款期限为2年,借款年利率为6%。

根据股东资料显示,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均为上海市国有企业!

对于眼下的房地产危机,可以让地方政府和地方城投参与到房地产开发过程当中,甚至可以收购当地房地产项目公司,完成项目开发,实现保交楼。

实际上,大部分地方城投都有部分地产业务,只不过原来更注意保障房或者廉租房的建设开发,而将商品房建设开发交给市场。

未来民营资本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之后,地方城投可能会在房地产市场占据重要的位置。民营资本天生的逐利本性,容易利用财务杠杆进行顺周期投资,但是房地产的特性就是政策周期性,二者如果产生背离,那么极大的影响政策效果,本轮房地产危机就是例证。而且民营资本一旦在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不能正常融资,基本上只能等死,但是这对于部分国企和央企房地产企业身上体现的并不明显。

因此,国资逐步进入房地产这一涉及民生的支柱性行业是大势所趋。

如总部位于重庆的“渝系头号房企”金科集团此前传出消息,重庆市地方平台公司可能会入股金科,正在接触的入股对象包括重庆渝富、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重庆城投、重庆地产集团、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

而郑州市政府在房地产项目纾困也提出了四个比较好的模式:

“棚改统贷统还”模式:针对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通过市级平台统贷统还、积极组织项目前期手续、提供充足抵质押物、有效做大平台公司、研究探索房票机制等措施,安置房建设主体由开发商转变为政府平台公司,将安置房全部包装为棚改项目,盘活土地资源,保证金融机构的贷款安全性,解决好被拆迁群众安置问题;

“项目并购”模式:针对剩余货殖充足,资产超过负债,但因资金链问题导致停工停产和经营困难项目,通过兼并收购房地产项目,盘活企业资产,实现复工复产,促使部分经营不善且尚未濒临破产的优质房地产企业“瘦身”,防范化解项目逾期交付和烂尾风险;

“破产重组”模式:针对体量大、债权债务复杂不明确导致无投资人敢参与、维稳压力大、后续投入资金量较多、工程建设及销售存在问题需要解决的项目,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人、代建托管保交楼,同时,由于在楼盘烂尾后,无法立即恢复经营或者不再具备经营能力或品牌不足,可对破产重整企业进行“托管”“代建”,对项目全程监管,使“烂尾楼盘”由闲置问题资产转化为可销售、可使用的优质资产,以此推进项目建设,完成“保交楼”任务;

“保障性租赁住房”模式:针对已经建成或即将建成,但销售困难、大量积压房企资金的现房、准现房项目,通过政府购买现房作为安置房、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体系、探索保障性租赁住房退出机制等措施,提高存量房去化率,恢复被收购房地产企业现金流。


五、AMC入场化解房地产危机


2021年下半年,以恒大爆雷为起点的整个房地产行业流动性收缩开始逐步显露,一些之前激进采用杠杆的企业相继爆雷,恒大、阳光城、花样年、祥生、佳兆业、新力、世茂、融信、融创等相继出现了短期偿付困境而寻求展期。

4月25日,央行通过召集包括5大AMC在内的金融机构召开专题会议,商讨为包括恒大、融创、世茂、绿地、中南、奥园、荣盛、阳光城、融信、中梁控股、富力及佳兆业12家问题房企进行专项纾困。此次专题会议,针对AMC对目标房企的资产收并购等工作有六项拟讨论措施:

1、可以收2021年年底以前资产用途是土地价款的、可以收金融机构暂未纳入不良的贷款、可以收集团2021年年底之前的关联方应收账款;

2、以上业务开展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保证按揭发放;

3、以上业务资本金按照50%计量,同时全力支持开发贷,资金务必封闭管理;

4、与关联方合作收购,不纳入重大关联交易;

5、对这12家房企的四证不全项目并购、涉及并购贷款置换土地出让金项目等合规性要求有所放松;

6、存量逾期补充增信后展期。

清单有效期为2022年4月至20233年4月,后续名单还会进行动态调整。

会议后不久,中南建设便作为作为名单内靠前家,获得由五大AMC之一的华融资产出手进行50亿元规模的专项纾困,可谓是及时雨。

作为曾经的江苏建筑龙头,国内20强房企,江苏中南建设集团位列: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第十六位,中国企业500强第94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9位。中南建设创立于1988年,起步于建筑行业;与很多此轮发生危机的房地产企业类似,中南建设房地产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也是始于其将总部迁至上海的2016年,也就是从这年起,中南踏上了房地产业务高速发展的“爆发期”,规模从百亿到千亿仅用了两年,从一千亿到两千亿也只用了两年。而通过在行业顺周期运用债务杠杆撬动规模发展,正是中南等房地产企业高速发展的秘密,而这种通过债务杠杆撬动的发展在行业下行周期则意味着随时可能因为流动性危机而爆雷。

2021年12月,市场消息称,中南建设出现商票逾期不兑付的消息,截至12月31日,有数据显示,中南建设违约商业承兑汇票,共计454笔,金额高达4.78亿元。并且,前期“65折卖房事件”以及“内部员工集资传闻”,也侧面证实中南建设已到了风险逐渐暴露的窗口。同时自上海票据交易所显示,中南建设全国各地的商票均出现了逾期情况,个别项目已出现停工现象,共涉及491笔,金额达9.97亿元。往后到期的任意一笔到期的债务,都极有可能会成为压垮中南建设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中南建设而言,去年下半年开始其外部评级就被相继下调:标普曾两度下调中南建设信用评级,将其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由“B”下调至“B-”,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理由主要在于中南建设将出现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穆迪也认为,因为在当前充满挑战的融资和运营条件下,中南建设信托贷款的再融资风险有所增加,获得该融资渠道比银行融资更不确定。

据公开信息统计,目前中南建设年内公开债务约15亿元到期+21元可能的回售,50亿元模式的专项纾困可以覆盖,而且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及房地产行业整体的回暖,预计公司资金压力将得到明显改善。

六、出险房企债权人收购项目


根据媒体消息,在深圳市政府的协调下,中信集团收购佳兆业在深圳的四个地产项目,据悉本次收购的货值可能在500亿级别。

作为国内实力最强的的国有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之一,中信集团的实力毋庸置疑。

作为佳兆业的主要债权人之一,中信在佳兆业上一次危机中就成为白衣骑士。2015年初,佳兆业因无法近期支付已到期的美元债利息,成为首家美元债违约的内地房企,而中信银行正是佳兆业的主要债权人之一。

经过长时间的斡旋,2016年佳兆业与金融机构债权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其中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银行和中信信托向佳兆业输血300亿元,最终使得佳兆业得救。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2015年正是上一轮房地产周期的起点,应该说佳兆业危机能够得到解决,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周期之下的房价大涨。

我们应该记得,2013年到2014年底,国内房地产市场进入最低谷,库存高企之下房价萎靡,部分房企经营困难。

但是2015年开始的房价大涨,让激进的房企赚得盆满钵满,这也让国内大部分民营房企失去理性,最终造成2020年开始的新一轮房企债务危机。

佳兆业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经历了2015年的债务危机,佳兆业最终度过难关之后,如果回归保守经营,那么后面的一切问题都不会产生,但是佳兆业继续高歌猛进,最终一地鸡毛。

本次佳兆业出售给中信的项目,应该都是佳兆业“压箱底”的项目,包括位于深圳南山区的东角头项目,货值近300亿,是业内公认佳兆业旗下质量较好、货值最高的项目。

形势比人强,佳兆业在债务危机之下,只能忍痛割爱。

对于中信来说,收购佳兆业的项目,是资产保全的重要一步。因为一旦走向破产清算,那么在债权人平等的基础上,中信能够拿到什么的资产很难说,因此提前收购佳兆业的优质项目,既帮助了佳兆业,也是在帮助自己。

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是较好的消息。中信入主这些项目之后,项目的安全性已经不是问题,如期交房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这消除了购买者们最大的担心。

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纾困房地产项目,只要最终能够实现保交房、稳民生,那么这种方案就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案。

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房地产纾困创新方案,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