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技发展,合肥的科技发展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人民网合肥8月4日电(赵越、实习生余崔琬)人民网安徽频道从合肥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以来,合肥市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4%增长到14.2% 。我们可能不是最有钱的城市,但我们是最舍...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合肥8月4日电(赵越、实习生余崔琬)人民网安徽频道从“合肥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2年以来,合肥市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4%增长到14.2% 。

“我们可能不是最有钱的城市,但我们是最舍得在科技方面花钱的城市。”合肥市科技局局长范进感慨道。

对于“舍得花钱”,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十年来,合肥主要创新指标大幅跃升。除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4%增长到14.2%外,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78%增长到3.52%;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615户增长到4578户,增长6.4倍;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由88.22亿元增长到866.97亿元,增长8.8倍。

持续增长的财政投入,为合肥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来,合肥综合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推荐国家实验室落地,先后荣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国字号”创新品牌……在清华大学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中,合肥位居全球城市第39位、国内城市第6位。

十年来,合肥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热核聚变、墨子传信、九章计算等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前沿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2012年以来,合肥累计9项成果入选科技部评选的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7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一项项可喜攀升,背后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

近年来,合肥市加快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持续深化政策制度创新,切实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出台《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从法治层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树立“科技即产业”发展理念;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科技工作机制,构建全市“一盘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科技”格局。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建立科研人员参加活动负面清单,实施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打造合肥“科创大脑”,整合全市科创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对接。推动科技攻关机制改*,坚持“靠前性、唯一性”导向,对标国际一流技术指标,采用“揭榜挂帅”科研项目立项和实施方式,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卡脖子”难题、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制定重点产业链技术图谱,实现产业和技术的精准链接。

同时,将每年的9月20日设立为“合肥科技创新日”,建成运行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积极举办全球科大人创新创业大赛、合肥市“三创”大赛、科技活动周等系列赛事活动,全社会关注创新、支持创新氛围与日俱增。

十年来,创新,这一基因已深刻融入合肥城市血脉,成为为这座城市的最大标识、最大动能和最大潜力。

如今,一向“视创新如生命、把创新当使命、抓创新像拼命”的合肥,正朝着全球科创名城的方向,一往无前。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